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
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经成为邪恶势力和罪恶人性的象征。
直到今天,经过从西周起至今后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纣王的形象已经成为被定性了。
可是,如云的人言遮蔽不了历史的真相,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开始至今,始终有人为他鸣不平。
那么,历史商纣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究竟是否像后人尤其灭亡他的周人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一无是处、彻头彻尾的恶棍?
许多人都知道纣王,但说起帝辛,却不知道是谁。
其实,帝辛和商纣王,是同一个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称号。
一个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称号,在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例。
帝辛,是商族人,或者说是商帝国的人称呼自己的国君的叫法。
因为国王的名字就叫辛。
按照现已发现的甲骨和史书的资料来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的。
而商帝国的人在称呼君主时,便是在名字前加一个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商纣王,或殷纣王,则是周人侮辱、蔑视性的称呼。
商,是国名,是提醒人们,这是前朝的,被我们灭掉的。
殷,则是地名,与日本鬼子称东北为满州一样,中国人称 日本为倭一样。
如果说这还只是冠以蔑视性指代的话,那么,纣则是侮辱性称呼。
按《说文解字》援引谥法的解释:“残忍捐义曰纣”。
用一句现代话来说,就是凶 恶的坏蛋。
两个不同的称号,代表着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段历史。
帝辛,本名子寿,另一说本名受德。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2个政权国家商王朝的第三十二代君王。
帝辛自幼聪敏过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
对此,许多史书都有记载:《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商朝有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那就是王室内乱。
王室内乱问题贯穿了商王朝整个600年 历史,却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到帝乙帝辛时期,内部矛盾已经空前尖锐。
此时的商王不但要面对来自王室内部的反叛势力,还要面对来自统治集团内部以 大祭祀为首的神权宗教势力的挑战。
不断的内乱造成王朝根本无力对外,这就给外敌带来机会。
原本臣服于商王朝的鬼方、西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 都开始不断入侵王朝疆域。
在这种情况下,王朝呼唤一位强势君主的出现。
年轻的帝辛在即位时,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政局。
国内,他要面临已经崩溃的经济、不断出现的奴隶起义和来自王室、大贵族集团以及以大祭祀 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对他权利的挑战。
对外,他要面对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外族入侵。
在这种危局下,年轻的帝辛表现出超凡的才智、勇气、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冷酷残 暴的铁腕。
史料记载,帝辛在先王老臣的辅佐下,年轻的帝辛开始了他砺志强国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而非贵族中选拔干部的君主。
在帝辛的支持下,一批有才能的从中下层管理和善战的将领被重用,为陈腐的政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次,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着手废除贵族世袭制、并取得成功的君主。
当时的规定是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王室成员和大贵族从中获得巨大利益。
获得利益后的王室成 员和大贵族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经常干预政务。
为此,帝辛采取大胆改革,废除了以往贵族的世袭权利并收回了他们的领地。
丧失领地后就意味贵族以及王室成员再也 无力组织起与中央的对抗。
第三,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战胜神权的君主。
在商代,国家要经常进行祭 祀活动。
凡事都要进行占卜,大到对外用兵,小到 ... 一只鸡都必须通过占卜“问神”,因此宗教神权集团的权利极大。
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经常用占卜等宗 教手段干涉朝政,严重威胁到王权的稳固。
为此,帝辛进行了坚定的宗教改革。
他惩处了一批为非作歹的宗教人员,同时明确规定政、教分离。
宗教不得干预国家世 俗政治事物。
而这就危机到宗教集团的利益。
为此,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一方面利用宗教手段进行反帝辛宣传,煽动叛乱。
另一方面则公开勾结贵族集团进行 武装叛乱。
面对两股敌对势力的勾结,帝辛毫不手段,进行了空前血腥的镇压。
大批贵族和包括大祭祀的神职人员被处决,都城内血流成河。
在那以后的两千多年, 神权的地位再也没有高过王权的地位。
第四,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多次灭亡外族强大势力的君主。
帝辛即位时,商王朝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
这其中包括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
这些外族势力的历史十分悠久,很多在夏朝的时 候就是中原王朝的大敌。
为了抗击外敌,帝辛进行了 ... 改革。
首先是提拔一大批新将领,随后是大规模扩充军队尤其是战车和象阵。
在 ... 实力强大后,帝辛开始 对外大举用兵。
完成内部整顿后对外发动战争的帝辛将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北方的宿敌鬼方。
鬼方是在中国当时北方游牧族,在商王朝北方,属独立的方国。
位于今中国陕西东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靠近今河北、山西的地区。
鬼方对商王朝的入侵从王朝建立一直到灭亡从未中断过,鬼方问题是困扰历代商王的重大难题,双方之间进行了600年之久的战争。
经过多年恢复和整顿,商军实力得到极大增强,新式战车、青铜兵器-铠甲-盾牌、远程弓弩等新式武器大量装备军队。
而已经衰落多年的商军象阵在帝辛的强力干预下再次复兴。
约公元前1070年,帝辛起本国族兵约1万,加上附属方国的军队共约1万5千人,御驾亲征北伐鬼方。
由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经过5年左右的战争,部族军队主力基本被商军摧毁。
至此鬼方彻底崩溃,经过帝辛也就是纣王的努力,今天的山西中部和北部、陕北部、内蒙古南部靠近今河北、山西的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构成日后中原王朝北部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定北方的宿敌鬼方后,帝辛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中原王朝的宿敌羌。
这里所说的西羌并不是今天的中国西北羌族。
当时“西羌”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是商人对当 时商王朝西方的众多游牧民族的通称。
经过多年战争,商军基本征服了大部分西羌部族,今天的山西西北部、陕西北部和西部、甘肃东南一部分地区自此并入中国版 图,商王朝的西方疆域达到历史顶峰。
帝辛最后面临的对手,就是从炎黄时代起就是中原地区民族和王 朝最大对手的东方滨海民族——东夷。
东夷,历史上也称为“东夷民族集团”,是周朝以前仅次于中原华夏民族的第二大民族。
东夷的本意为东方之人,是中原华夏 民族对当时东方各民族的统称。
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和长江、淮河流域。
东夷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是势力仅次于中原华夏民族的第二大民族,是当时中原 民族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曾经多次和东夷爆发大规模战争,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炎黄同蚩尤之间的战争就是华夏部落与东夷最早的大 ... 。
东夷与中原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战争,也存在合作与融合,例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舜就是东夷部落首领,双方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早期壮丽的文明。
但 总体来说,双方的冲突更多些。
历史上,当中原地区的力量强于东夷时,东夷就臣服于中原王朝。
而当中原地区的力量衰落时,东夷就立即转入进攻。
中原地区的民 族和国家与东夷始终是处于“时战时和”的拉锯形式。
东夷也成为始终威胁中央王朝最大的力量。
这种局面到商朝末期更加明显。
在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帝辛果断出 击,“倾举国之力以东征”。
在后方强大的保障下,商军在东方势如破竹。
从淮河流域出发,向东一直打到今江苏南 ... 江口地区,东北进入山东半岛最北端,向南 一直打到湖北长江流域,最终,商军彻底政征服整个东夷地区。
自此,曾经强大的东夷集团受到毁灭性打击,威胁中原王朝达1000余 年的东夷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于是,今天的山东半岛、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北部、长江、淮河流域全部并入大商王朝版图。
至此,商的版图达到顶点。
北起内 蒙南端,西到甘肃西南部,西北到陕西西北角,东北到河北北部燕山脚下,东到东海之滨,最南端到达湖北长江流域,东南到达长江入海口。
今天中国主要领土最终 确立,商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之一,王朝发展到它600年历史的最巅峰!
古人云:“盛极必衰。
”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固和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帝辛开始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无比自豪,商王帝辛开始从当初那个年轻有为、以振兴国家为目 标、虚心纳谏的君王迅速蜕变为一个极端残暴、贪婪、不听忠言的暴君,暴政不断,荒淫无度。
连绵不断的巨大工程以及东方战场的后勤压力是百姓负担急剧加重, 苦不堪言。
尤其是连绵不断的对东方的争战更是如此。
对东方无休止的战争几乎拖垮了商的国力,后方面临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加之还要满足国君穷奢极欲的挥 霍,商王朝本来恢复并得到发展的经济再次衰退到崩溃的边缘。
公元前1046年正月,抓准机会、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已经蓄积了足够力量的周正式出兵伐商。
最终,在绝对优势的周军进攻下,朝歌被攻陷。
有600年历史的大商王朝至此灭亡。
在殷商的废墟上,周人建立了一个前后绵延800年之久的国家——周王朝。
而周人建国后,给亡国的商王帝辛追封了一个极具象征性的谥号——纣王。
其意思是“残又损善的王”。
于是,后人只知道有个昏君商纣王而很少有人知道那个曾经争战四方奠定中国主要版图和多民族国家基础的商王帝辛。
自周朝以后,对帝辛的污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严重。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时期,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 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 “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
而在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还解剖了怀孕的 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
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
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 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 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 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形容得再 ... 、再荒唐也无妨。
历史的另一 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
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 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面积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直到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不过高四百多米,看来古人的智慧确实无 比“高超”。
因为所处地位,开国领袖 ... 的着眼点和洞察力显然更令人信服,他曾说:“把纣 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
纣王伐东夷,打 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
俘虏太多,消化不了。
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有意思的是, ... 在这里把帝辛与秦始皇相提并论,而现 代学者已考证了一个事证:秦国乃是商人后裔所建,秦始皇便是帝辛的后裔,帝辛的事业,在其后世子孙手中发拨光大,亦聊可慰其在天之灵吧。
看到如此荒谬之事,让我们不禁赞叹孔子学生之高明。
春秋时期的子贡早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帝辛也就是所谓的纣王,他锐意改革,在政治、 ... 等多方面多领域都卓有建树,由此建立起自三皇五帝以来千年未有之盛世。
之后又一手葬送了 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王朝虽然这与他自身有一定的原因,但这遮掩不了他在历史上的光辉业绩。
但后来的西周的当权者周公旦运用高明的手段对他百般污蔑来标榜自 己的正义。
在今天,每当人们翻开相关史书,看到的几乎都是关于商纣王有多么残暴、 ... 和昏庸。
于是,改革者被保守派一撸到底,一切功绩全部被抹 ... 。
就这 样,“缺德者”纣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德者”就“居”了天下。
历史或许是胜利者所“谱写”, 但这种“谱写”也许会蒙蔽一时,却蒙蔽不了有心人的慧眼,也阻挡不了无情的历史洪流。
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帝辛的功绩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两千多年 的历史迷雾遮不住人们对于真相的探寻。
我相信,总有一天,帝辛会彻底翻案,让“纣王”成为历史的名词。
为各种历史人物“翻案”,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成了文化界的时尚,但各种“翻案”中为商纣王“翻案”,钱文忠算得上第一人。
在近期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在解读《三字经》时,钱文忠在讲到殷商文化一节时语出惊人:两千多年来被冠以“暴君”的商纣王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冤案”,实际上商纣王绝对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钱文忠近来频繁出现于各种电视节目,曝光率之高,似乎已经超过了学术明星易中天和于丹,这次“翻案”是否又是吸引眼球的“哗众取宠”?记者1日 ... 采访了钱文忠,他一开口就否定了记者的假设,“我绝没有哗众取宠,我的观点言之有据。”
钱文忠告诉记者:“暴君”实际上是对纣王形象的歪曲,更是小说和影视作品惹的祸。
钱文忠引用《史记》中对商纣王的描述说,“帝纣资捷辨矣,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钱文忠告诉记者,商纣王曾经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第二,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反对神权;第三,打破奴隶主的世袭制,大胆提拔新人;第四,商纣王对于古代中国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和物质上的基础,更是统一中国的一位先驱。
”因此,“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不仅高大威猛,力量无穷,还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钱文忠表示:民间的谬误都是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中被扩大的,学者应该站出来主导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