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协奏曲

时间:2024-04-14 23:54:22编辑:分享君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曲目解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引子一开始,小号与小提琴便以磅礴的气势奏出号子似的动机,木管乐快速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刻画了船工们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这时乐队出现了“划哟,冲上前!”的音乐语言。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表现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描绘黄河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这时,出现了一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音乐更加充满自信。最后,在钢琴有力的刮奏中,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回到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景之中。第二乐章《黄河颂》深邃的大提琴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引出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在黄河两岸住着善良勤劳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富饶土地辛勤地劳动、生活、斗争。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了乐曲雄伟的结束部分,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动机,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乐章《黄河愤》清脆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高原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独奏钢琴模仿古筝,轻快的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在乐队明亮宽广的发展后,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在苦难音调的进行,音乐中同时酝酿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激动地奏出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民族风格的主题音调,这是黄河滚滚的怒涛,这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召似的战斗性旋律主题。音调中揉进的《东方红》动机象征毛主席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召。钢琴的华彩乐句后,出现了《保卫黄河》的旋律主题。这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音乐情绪此起彼伏,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这是在讴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乐曲结束前,乐曲巧妙的把《保卫黄河》、《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联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谁作曲的?

  殷承忠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09:01 东方网-劳动报
  本报讯(记者兰迪)今年是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创作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旅美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近日回到祖国,将于7月22日晚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

  钢琴协奏曲《黄河》1969年改编自《黄合大合唱》,殷承宗是改编(执笔)之一,并是该协奏曲的钢琴独奏者。当年为了写出黄河之魂,殷承宗专门去黄河边上感受黄河之魅力


  。第一乐章表现的是壶口黄河千丈瀑布的奇观,第二乐章写了黄河的九曲连环,他曾爬上高处俯瞰黄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为写黄河船夫曲,殷承忠还曾当过船夫,亲聆船夫讲述抗战故事。《黄河》协奏曲在1970年正式上演,其中钢琴部分主要就是由殷承宗编写的。

  《黄河》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原版黄河颂版,另一个是人们熟悉的东方红版。据殷承宗介绍,最初演奏的是“黄河颂”版,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时,一位工人师傅来信提议,应该把《国际歌》的主题加入其中,大家认为意见很好,于是就着手再创作。“记得在最后阶段,我三天没有出过房间,一日三餐炸酱面。”殷承忠以其《黄河》钢琴协奏曲而家喻户晓,移居美国后,又以这部钢琴协奏曲而傲立在世界乐坛上。此次他要在祖国再次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以此庆贺自己艺术生涯55周年。(来源:劳动报)
  到了1969年初夏,《黄河》协奏曲完成了第一稿。试奏时,请来了李德伦、严良昆(《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家)、杜鸣心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各声部长共十余人。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储望华担任第二钢琴(即乐队部分)协奏。从1969年8月到12月,在完成了酝酿方案、体验生活、群众集体讨论以及对第一稿修正的认同之后,进入了整体运作的第二阶段,即创作执笔阶段。《黄河》钢琴协奏曲,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四人负责执笔,日夜奋战。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每一个音符,都可以追溯到它之前的初衷,落笔,定稿。创作室内抽屉、纸篓中数百上千张被废弃的旧稿谱纸……有集体智能的凝聚,更有创作者们的汲取、筛选及提炼的功夫。
  和殷承宗的另一部作品《钢琴伴唱红灯记》一样,《钢琴协奏曲黄河》取得了巨大成功,殷承宗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荣誉,1973年被提升为中央乐团领导,并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殷承宗作为该作品的第一作者、又是演奏者,被戴上了“文革红人”的帽子,被当作“四人帮在中央乐团的代表”受到了政治审查,甚至10个月没有人身自由,整天写交待材料,后来整整写了三麻袋的交待材料,作品被禁演,钢琴不准摸,直到83年,才结束审查,但仍然不准演出。无奈之下,殷承宗只好带着他的《黄河协奏曲》谱 离开了中国,到美国定居。 1983年9月28日,殷承宗以该曲为保留曲目在全美最著名的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首次独奏音乐会,引起巨大的轰动。人们震惊了,音乐专家震惊了,世界著名乐团震惊了——中国竟然还有如此艺术高度的音乐!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部来自东方的红色中国之音乐作品。
  但是也有美方部分人士就《黄河》结尾处的《东方红》和《国际歌》旋律要求中国方面进行修改。殷承宗说,《东方红》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黄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台湾演出也不会删去。在原创者殷承宗的坚持下,《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得以保留。此后,在各种音乐会中,《黄河》逐步在欧美西方国家演出,就这样,《黄河》真正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为中国交响乐在世界乐坛上争得了她应有的地位。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对该作品却正在大力鞭挞,因为是“文革样板”,似乎就应该打入冷宫。八十年代后期,随着《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扩大,在一些访问演出中,中方不安排这个曲目已经成为一种难以解释的尴尬,在此情况下,根据一些人的授意安排,石叔诚对该作品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这主要是针对第四乐章高潮时的《东方红》音调和《国际歌》的旋律。也就是用“石叔诚版”(即第四乐章中之“东方红”版改用“黄河颂”版,后来人们将“东方红版”称为“殷承宗版”,而将“黄河颂版”称为“石叔诚版”。 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国中央交响乐团1991年这张唱片是被篡改得最严重的一张“黄河”。钢琴演奏与乐曲改编者石叔诚,是当初中央乐团“黄河”演出时担任“B”角的演员,也可以说除了殷承宗,他是最正统的演绎者了。文革之后,全国各个领域都有对十年的反思,这张唱片就是那种思潮的产物,但它变了形。它令人想起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对他的著名历史油画“开国大典”的几次涂改。此风不可长,历史就是历史,艺术就是艺术。(Jimdrp 原创评论)
  这样,在国际和国内的演出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黄河》钢琴协奏曲,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听众的迷惑及音乐界人士的置疑,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时,无不感到深深的遗憾。
  此后,国内在90年代初陆续出现“文革样板戏”复出热,许多人抛开了那些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等问题,而从艺术角度进行欣赏。于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不顾来自某些方面的压力,陆续开始了复排上演。尴尬已经形成,文化部对上述现象保持了低调,但音乐界对《黄河》在国际上得到的盛誉已经引起许多人的注目与深思。
  1993年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文化部与中央电视台多次派人与殷承宗联系,恳请他回国参与纪念活动的演出盛典。就这样,殷承宗当年酸楚地带着《黄河》被迫出国,而今却受到贵宾般的礼遇被邀请回国做了几场演出,当时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听到主持人报幕时,殷承宗再也忍不住地流下激动的泪水。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中国革命音乐唱片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即使100年内,国内也不会有超越《黄河》的经典钢琴曲目了。


上一篇:生如夏花朴树

下一篇:leave out all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