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是谁创作的?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二泉”是无锡市惠泉山的名胜游览地,全名称作“天下第二泉”,是华彦钧经常卖艺的地方。乐曲本无名,是记谱时杨荫浏、祝世匡二位先生征得华彦钧同意后,即兴所起。乐曲主题主题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次第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第二乐句只有两小节,它从第一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第三乐句,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出现了切分等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平静深沉而转为激动昂扬,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二泉映月》是谁创作的?
《二泉映月》是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创作背景: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主要讲的是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整个过程,以及阿炳苦难的一生。表现出了阿炳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跟着师傅到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在二泉边用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
《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也由他亲自演奏。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阿炳是谁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
二胡十大名曲 二泉映月是阿炳所作
二胡十大名曲是早年我国二胡乐器表演家智慧的结晶,多表现了时代的背景,以及富于创新的表现手法,那么一起看看二胡十大名曲有哪些,以及介绍,了解作者还有创作的来源。 二胡十大名曲 1.二泉映月 2.良宵 3.听松 4.空山鸟语 5.寒春风曲 6.月夜 7.流波曲 8.病中吟 9.三宝佛 10.光明行 1.二胡十大名曲之一二泉映月 作者华彦钧(阿炳) “二泉映月”命名来历是,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静静聆听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完全曲,仿佛见到一位——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汉族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传达的感情淋漓尽致。 2.二胡十大名曲之一良宵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1928年除夕时,和友人即兴之作,原名《除夜小唱》 这部曲子的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此曲听完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全曲分三段,每段张弛有力,能让人感受到,与友人一起欢快,轻明的节奏氛围,几十年来,此曲所表现出来欢乐和激情,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达到了乐器抒发情感的极致。 3.二胡十大名曲之一听松 华彦钧(阿炳) 又名《听宋》,讲述了一个兀术被岳飞打败后、奔逃到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的故事,全曲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作者借松咏志,极高的赞扬了岳飞军威,抒发了刚正不阿的意志和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是一首传唱的好作品。 4.二胡十大名曲之一空山鸟语 刘天华花了十年谱就此曲 “空山鸟语”取自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鹿柴》)之意,全曲有五段,以及引子加尾声,结构严谨,豁达空明,手法上采用民间传统演奏,富有民族性的旋律,诗意超群,听完,仿佛,把人引进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生气盎然的意境,曲子中还描绘了百鸟啁啾声,创新意味,使二胡这一古老的乐器注入新的生命力。 5.二胡十大名曲之一寒春风曲 华彦钧(阿炳)作曲 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相较于《二泉映月》也有区别,主要集中表现在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颇为引人入胜。 6.二胡十大名曲之一月夜 刘天华于1918年树下纳凉,寄情之作 初稿是纳凉时,之后花了六年时间定稿,听毕此曲不禁让人浮想起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全曲有三段,具有一唱三叹的特点,让人感觉像是作者在赞叹,旋律舒展柔美,委婉质朴,起承转合,尽显月白风清的意境。 7.二胡十大名曲之一流波曲 民间艺人孙文明所作 浙江绍兴人,早年双目失明,又因丧父生活贫困,只得背井离乡,以算卦糊口,后专攻胡琴演奏,靠卖艺为生。乐曲表现了他流落他乡困苦生活的自我心境,先后创作了《弹六》《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安心》等八首二胡曲,曲风也做了很大改变,轻快开朗,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创新,采用四胡八度定弦,以奏出八度和音。 8.二胡十大名曲之一病中吟 刘天华的处女作 《病中吟》又名《安适》或《胡适》,曲名有“人生向何处去”之意,早年作者历经失业、丧父,贫困打击,感到处境艰难,前途渺茫的心境下,创作了初稿,1918年定稿,全曲有三段,每段分别表现了一种心境变化,作者在标题中提出的人生“安适”的问题,通过音乐的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9.二胡十大名曲之一三宝佛 扬琴家严老烈 乐曲中的《三汲浪》曾被扬琴家严老烈改编为广东音乐《旱天雷》,表现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欢欣的情绪。乐曲的其他部分婉转悠扬,节奏流畅,二胡及配器的演奏都作了细致处理,使音乐更为动听。 10.二胡十大名曲之一光明行 刘天华在1931年春创作的 全曲有四段,还有引子和尾声,采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谨,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有弹性,表现了旧时社会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