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剧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该剧写祝英台女扮男装往杭城求学,路遇梁山伯结为兄弟,同窗三载,情谊深厚。祝父催女归家,英台行前向师母吐露真情,托媒许婚山伯,又在送别时,假托为妹作媒,嘱山伯早去迎娶。山伯赶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将英台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两人在楼台相叙,见姻缘无望,不胜悲愤。山伯归家病故,英台闻耗,誓以身殉,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轿绕道至山伯坟前祭奠,霎时风雷大作,坟墓爆裂,祝英台纵身跃入,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双双飞舞。越剧的特点: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进入上海后初期,向绍剧、京剧学习演传统老戏的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剧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传统剧目。梁祝的故事是我国流行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早在40年代初,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就与马樟花、范瑞娟合作,把这一故事搬上舞台,取名《梁祝哀史》。建国后,又在此基础上整理、改编为《梁山伯与祝英台》。该剧描写上虞女子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于会稽书生梁山伯三载同窗,情投意合。后英台父命催归,乃于行前暗将实情告知师母,愿以身相许山伯。英台归家后,其父强将她许与马太守之子。待山伯来访,事已无可挽回,二人在楼台诀别。山伯回家后悲痛而死。英台在其父逼迫下素服上轿完婚,至山伯坟前,英台伏墓痛哭,墓突裂开,英台奋身跃入,二人化作双蝶,迎风飞舞。表演特色“山伯临终”的一段唱,在唱腔设计上颇具特色,是越剧小生流派之一“范派”的一曲成功之作。她以越剧老调为基础,吸收了京剧曲调中“二黄”及“反黄”转调的手法,创造了“弦下调”,唱起来深沉凝重。从“待儿看来”到“儿死后要与她同坟台”前后30多句唱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梁山伯忠厚笃诚、温文尔雅的品格。听起来如泣如诉,九转回肠,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