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升明月是什么意思
心升明月不是成语,它是看到美景的一种感慨,人往往都是在看到美好的景色后心胸开阔感到舒服。含有“明月”二字的成语,请参考: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明月芦花:形容虚无缥缈,夜色迷人的境界。也比喻杳无踪迹。明参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光霁月明: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明月入抱: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清风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心升明月
前天傍晚,将要回房间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抬起头望了望头顶的夜空,被这样一幅画深深吸引住了。安静的夜空下,只有一轮弯弯的月牙悬挂在天边,旁边零星地点缀着一些星星,它们好像在不停地向我眨眼,调皮又可爱。院子里的柿子树,枝干不安分地笔挺挺地指向蔚蓝色的夜空,越高越好,想要去看看夜空之上到底还有什么?
而今晚的月亮,有些昏暗并且模糊不清,旁边也没有紧跟着它的小星星,可能是与阴沉的天气有关吧!下午突如其来一场雷阵雨,下得还挺大,幸好下班的时候雨停了。雨过天晴后,夕阳又准时上班了,晚霞悄悄地躲在它的身后,穿上平时最爱的漂亮衣服,精心打扮好出门了,为傍晚时分的天空增添一抹最绚丽的色彩。
一提起月亮,古代文人墨客曾经为她写了太多经典的诗句,借此抒发当时内心的情感。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简单又精炼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到一轮明月,连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人都忍不住思念自己的故乡。这首诗应该人人都会背会写,最简单不过了。
唐朝诗人张若虚曾为她写了一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引起了诗人张若虚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个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宋代词人晏殊,面对一轮明月却写出了这样一首词: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看到一轮明月后,写下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而我们的大词人苏轼,看到这样一轮明月,便写下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芳百世。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苏轼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中秋之夜,词人苏轼对弟弟苏辙分外怀念,也同样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
看到这弯弯的月牙,我还想到了前不久听到的一首歌——李健的《心升明月》:
飞鸟归山林落日入东海
我心上的人你从哪里来
青山随云走大地沿河流
这深情一片等待谁收留
这广阔的天地如何安放我
我如何安放这广阔天地
我心深似海你宛如明月
这般美如画却遥不可及
为何要可及彼此共天地
海上升明月已尽收眼底
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拥有你
听完,歌词富有诗意,唯美又浪漫,旋律打动人心,而“音乐诗人”李健恰到好处的演唱把这首歌唱出了悠长的深意,迷人的声线,独特的嗓音,还有最后值得回味的轻声哼唱,令人彻底沦陷,沉溺于优美的意境中无法自拔,令人回味无穷。
听说这首歌是李健独立完成的,词和曲都是出自他手。这首歌的旋律是在泰国广阔的海边写下的,极富东方韵味,有着一种无法复制的诗意与浪漫,歌词部分在他离开泰国的飞机上完成,更让这首歌透露出一种我心似明月般的清静无染和多情缠绵。
看到这样一轮明月,你会作何感想?或许,我猜有人在看完这篇文章过后,也忍不住想要抬起头去看看许久未曾见过的明月吧!停下脚步,伫立片刻,抬头仰望那轮明月,也许你也会有所感叹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