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是汉族的地方戏曲,也是山西有名的戏剧。在进过长久的传承及改善,山西梆子已经被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它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形成了细腻婉转的抒情风格。
对于 山西文化 中的山西梆子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更多关于山西梆子的介绍吧。
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戏班不属商业性质,盈亏全由班主自负。只是每到一处,将木制的、标有某某县某某财主所承戏班名称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夸耀,还要在后台粉壁墙上题笔留名。这些舞台题笔内容广泛,成为今天研究晋剧发展史的金石之证。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兴趣。他们也从蒲州请来艺人或招来儿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初具规模。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等戏谚流传。
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光绪十五年后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远足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当地剧种竞献技。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
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尔还来,已势头大减。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民国5-19年(1916-1930),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
进入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同时也涌现出宋转转、史佳花、崔建华、李天喜、王晓萍、王二庆、栗桂莲、孙红丽等艺术新秀。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伐子都》、《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并多次汇集省城调演评比,甚至有的还到北京献艺。另外有少数人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有的晋升为一、二级演员。
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儿
耍孩儿是山西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有极其悠远的历史,而最早记载耍孩儿文化的便始于元代,它也是众多山西文化中的一种。耍孩儿唱曲主要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动多变,也就是这样的不同,才使得它流传百世。
那么,山西耍孩儿有着怎样的城市文化呢?现在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耍孩儿”也叫“咳咳腔”,流行于山西北部,“耍孩儿”对全国人民来说,虽然比较生疏,但它的历史却要比南昆北戈,东柳西梆要古老得多。“耍孩儿”剧种,有它自己独特的唱腔,独特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它至今仍然独树一帜,扎根在山西北部的人民群众之中。
“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更加优美动听、悦耳感人。“耍孩儿”的优秀传统剧目有《千里送京娘》、《狮子洞》、《刘家庄》、《绣鞋记》等十余种。耍孩儿属元曲般涉调,曾经在关汉卿的剧作中充当着主要曲调,其用前后嗓发音,悲声凄凉切切、喜声活泼抒情,在戏剧表演系统中独树一帜,是被称为研究元曲的“活化石”。
历史溯源
耍孩儿戏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6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它源于雁北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早期,演员皆系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业余耍孩儿剧团蓬勃兴起。
据传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12年),由农民农闲季节临时组织的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涌现出了须生薄海鱼、席生,小旦“飞罗面”辛致极,须生兼花脸赵真,青衣“三旦娃”高宽、“水仙花”丑角玉梅、海山,老旦孟福等一批耍孩儿表演艺术家。解放以后,大同市成立了耍孩儿专业剧团,1980年,应县民营耍孩儿剧团成立。先后培养出“小飞罗面”薛治国、李永莲、李茂修、孙大军、李立芬等新一代演员,使这个稀有剧种得以传承。
2008年,朔州市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成立,这是一个民营性质的演出团体。剧团成立以来,将应县木塔文化、梨花文化与耍孩儿艺术相结合,除演出耍孩儿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目外,还演出了现代戏《巧遇》、《禾就笑起来》、《大春满应州》、《调包计》、《致富村的笑声》等。
山西省大同市耍孩儿剧团演出的《猪八戒背媳妇》又名《扇坟》,是耍孩儿优秀剧目《狮子洞》中的一折,曾在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剧情为: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遇到妖怪,孙悟空与猪八戒分头寻找师父,八戒懒惰,悟空遂化作扇坟少妇,戏弄八戒,促其醒悟,不敢再有非分之念。剧情极富戏剧性。
艺术特色
耍孩儿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耍孩儿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演唱时,往往“咳”在词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另外,唱词上“迭褶”较多,听起来浑厚、质朴。
耍孩儿的这种特殊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认为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就会觉得越听越爱听;这种唱腔深受当地戏迷喜爱,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耍孩儿戏的表演,具有舞蹈性强,夸张幅度大,生活气息浓厚等优点。耍孩儿曲调属套曲体系。在它大伴奏曲中,选用的是大量的民间器乐曲。
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传统音乐分文武场。文场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称曲笛,亦称苏梅);武场有大锣、小锣、鼓、钹等。它的剧目取材广泛,富有传奇性。
唱腔婉转流畅,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主要代表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等四十多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