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名曲

时间:2024-05-02 02:58:31编辑:分享君

中国民族乐器大全名称及图片

中国古代十大民族乐器:1、琵琶:这个有着“弹拨乐器之王”美称的墓志拨弦类弦鸣乐器,音箱呈半梨形,通常是四弦琵琶,最早利用的是丝线,现代常见的多为钢丝、钢绳和尼龙,在演奏时不管是独奏、伴奏、重奏还是合奏均可,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2、二胡:二胡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乐器,有着胡琴、奚琴等别称的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而现在人们通常会利用这种弓弦乐器来演绎深沉被批、气势壮观的内容,人们最熟知的二泉映月就是二胡曲。3、编钟:变种是兴起于西周的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目前国内最大型的编钟乐器是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中的曾侯乙编钟,在演奏时通常会利用丁字形的木锤或长形的棒来敲击铜钟,每个不同音调的钟按照音谱敲打,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4、箫:箫这个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乐器,是可分为单管和竖吹两种的古老汉族吹奏乐器,目前在中国的考古历史中发现有距今7000多年的骨质发声器,目前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中,而这个有着圆润轻柔音色的吹奏乐器通常是和独奏或重奏。5、笛:笛目前在国内发现最早的乐器是在河南舞阳县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的16支竖吹骨笛,是有着800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别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目前最常见的是七音孔笛,具有大家所熟悉的中国传统音阶。6、瑟:瑟是一种起源较为久远,主要出土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的弦乐器,在我国考古发现所有弦乐器中这类占比最大,而这个乐器形状类似琴,由25根弦,最早的由50根弦,因此又被称为五十弦,通常是按五声音阶定弦。7、古琴:古琴是起源于伏羲时代的传统乐器,最早是五弦之琴,而后又增设了两弦,目前琴面上装有七根线,琴面上还镶嵌有十三个琴徽,用来标识弦上音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的文献记载,堪称是我国古代音乐珍品。8、埙:埙是一种利用陶土进行烧制的,六孔圆形或椭圆形的吹奏乐器,经过发展,目前形状分为很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鱼形或梨形,最早出现在大约七千年前,是具有古朴醇厚的发音的古代吹奏乐器。9、笙:笙又被称为卢沙,是一种接住每根管子中的簧片进行发审的簧管乐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吹管乐器中唯一一种和声乐器,最具极广的音域和清晰透亮、感染性强的音色。10、鼓:鼓是一种有着4500多年历史,出现的较早的打击乐器,在古代不仅可以用于音乐舞蹈、还可以用于祭祀、去除猛兽、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目前英勇的更为广泛,很多活动中都会利用鼓类乐器,而品种中主要可分为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乐器大全名称及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吹奏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弹拨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渔舟唱晚》赏析论文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4.最为13亿人所知的音乐
  [1] 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二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这就是CCTV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本曲由同名筝曲《渔舟唱晚》改变而来,是当年在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演奏的。她原来是上海乐团的独奏演员,是从“小荧星”艺术团毕业的,在艺术上颇有成就,曾与上海轻音乐乐团合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乡》等等。音乐界的屠巴海经常与她合作。这首曲子完成后,浦琪璋便退出乐界。1984年,中央电视台从浦琦璋改编演奏的《渔舟唱晚》中选取了其中1分33秒至2分42秒这一段做了无缝连接,从此这首名曲改编曲就成了陪伴了我们20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当年浦琪璋用“雅马哈”三排键盘的音乐会电子琴改编演奏这首曲子时,也没有想到此曲会成为黄金时段节目的黄金背景音乐,更想不到它会影响到那么多国人。


上一篇:冬季校园

下一篇:基督教赞美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