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场面描写
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五至八句通过描写农家夫妇的对话及对话时的情态,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后四句,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
如何描写扭秧歌的热闹场面?
扭秧歌描写要突出热闹的气氛,描写的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咚咚的鼓声,仿佛是种舒畅的回响。描写示例如下:扭秧歌时,人的情绪被兴奋点燃,秧歌队的男女老少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如同彩蝶般翩翩飞舞,唢呐的乐曲撒了欢似的不断变换腔调,扭秧歌的人和队伍也跟着不断的变换姿势。走在最前面的“秧歌头”, 十分“卖力” ,在队伍中,他至关重要。他的形象往往是一副武丑打扮,手持大扇子,服饰别具特色,彩色的秧歌服外边披着一袭玫瑰紫色镶边的金丝绒披风。他幅度较大地踩着鼓点,动作夸张,一招一式,透出特有的美感,后面的队员以他为核心,变换队形,扭什么样式都跟着他的感觉行进。队员们身着色彩各异的绸装,排着整齐的队型,轻快地踏着鼓点,有条不紊地扭着,跳着,浪着。彩扇当头挥舞,如朵朵祥云;手帕飘飞,像朵朵鲜花盛开。队尾往往是一个活跃的小丑,脸涂得红白分明,身着红绸袄,手持折扇,随着鼓点扭着十字步,一走一退,做着鬼脸,风趣幽默滑稽。随着观看的人越聚越多,秧歌队开始掀起一次次高潮,吹唢呐的喇叭匠子使出全身的解数,调门时高时低,时悠扬,时高亢,时婉转,时激昂,锣鼓也紧跟着一会儿急一会儿缓,扭秧歌的人也忽快忽慢,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着。扩展资料:扭秧歌习俗扭秧歌的人中有男扮女装,轻摆腰肢的,有温文尔雅轻摇羽扇的书生秀才,有脚踩高跷身披袈裟手执佛仗的唐僧,有前蹿后跳挥舞金箍棒的孙悟空,有挺着大肚扛着钉耙的八戒,还有衣着龙袍头戴皇冠的皇上……这似乎是展示中国各年代经典故事的大杂烩。大秧歌散发着淳朴的黑土地风情,甩动着豪放的灵性和热情,扭的泼辣、幽默、俏皮,看的兴奋丶快乐,跃跃欲试。看着看着,有的就情不自禁地跟在队尾有模有样地扭了起来。每年正月,小镇的大秧歌,给过年的人们增添了很多欢乐的气氛。
家乡的大秧歌 开头和结尾 作文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