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张养浩

时间:2023-11-19 10:10:36编辑:分享君

1. 文言文《张养浩传》翻译

张养浩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

(8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 ... 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参考答案:20、(共2分)B2l、(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 ... 等。

(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参考:91中考网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事,就举荐他做了东平府学正。

等到后来被选拔授予堂邑县尹,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说:“那些都是本分的老百姓,万不得已才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它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所有过去做了强盗的人都很感激,互相劝诫说:“不要辜负了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 ... 过人,他和他的同党凶狠残暴,为害一方,老百姓实在不能忍受他们的胡作非为而告发他们,以前的县尹不敢过问。养浩任职后,把他们全部依法处治了,老百姓为此拍手称快。

养浩离开这个地方十年后,老百姓仍然立碑颂扬他。附录:2006年高考重庆卷《元史·张养浩传》原文及译文:【原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从小品行端正,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人不小心把楮币丢失在路上,那人已离开,他追上去,把楮币归还给失者。他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懈怠,白天默默地记诵,晚上关上门窗,点上灯悄悄地读书。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 ... 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二,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刚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 ... 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从小品行端正,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人不小心把楮币丢失在路上,那人已离开,他追上去,把楮币归还给失者。

他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懈怠,白天默默地记诵,晚上关上门窗,点上灯悄悄地读书。任堂邑县尹时,首先毁掉了淫祠三十多所,罢免了在朔日和望日专门对过去做了强盗的人进行弹劾的官吏,并说道:“那些都是本分的老百姓,万不得已才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它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所有过去做了强盗的人都很感激,互相劝诫说:“不要辜负了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 ... 过人,他和他的同党凶狠残暴,为害一方,老百姓实在不能忍受他们的胡作非为而告发他们,以前的县尹不敢。

2. 文言文《张养浩传》翻译

一、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张养浩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 (张养浩)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独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

(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 ... 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

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

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 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

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 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

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 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

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 ... 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二、原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 ... 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 ... 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则。

3. 《张养浩》古文翻译

原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 ... 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 ... 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就制止他,于是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

(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 ... 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

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

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

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

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

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 ... 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得像失去了父母一样。

4. 张养浩字希孟古文翻译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张养浩的品质: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 ... 等

《元史·张养浩传》

【原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 ... 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 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征召张养浩为礼部令史,并且还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县尹。人们都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 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 ... 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5. 《元史商挺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参考译文】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

其先家本姓殷,因避讳宋皇帝之名而改姓商。挺二十四岁时,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因此到北方去依靠冠氏县赵天锡,在此与元好问、杨奂等交游。

东平严实聘请他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委任商挺为经历,出任曹州判官,不久又任经历,赞助忠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宪宗三年(1253),世祖在王府接受京兆分地,闻挺之名,遣使把他从盐州请来,他对世祖的询问都做了满意的回答,世祖亲切地称他的字而不呼其名。有次在陪宴时,商挺对世祖说:“挺来时,李王建朐山城,东平当输送米万石。

东平至朐山,运一石米要花十石的运费,而且雨后车辆往往陷于泥淖中,不能按期送到,过期判处 ... 。请改运至沂州,令李王到沂州去取,这样方便。”

世祖说:“卿如此之爱民,不忍不依从。” 杨惟中为关中宣抚使,挺为郎中。

战乱之后,关中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惶不安,无所依托。商挺辅助杨维中,任用贤良,罢黜贪官,使有才能德行的人受到重用和提拔,制定各项章程,印发纸币,颁布俸禄,重农业,薄赋税,通有无,等等,一月之内,人民安居乐业。

诛 ... 了一个最奸猾的官吏,其余都畏服。还请求朝廷将关中每年的赋税减征一半。

第二年,杨惟中罢职,由廉希宪代替,升挺为宣抚副使。宪宗九年,废除宣抚司,商挺回到东平。

宪宗亲自征蜀。世祖将领兵出鄂、汉,驻军于小濮,召商挺询问 ... 形势。

挺说:“蜀道既远又险,皇上不宜轻动。”世祖沉吟了许久说“:卿言正符合我的想法。”

宪宗崩,世祖北回京都,途中遣张文谦去与商挺议论如何应付时局变化的对策。挺说:“军中当严格管理符印,谨防奸诈。”

文谦急忙赶上世祖转告商挺的话。世祖猛然醒悟, ... 道:“过去无一人同我这样说过,若非商孟卿,几乎要坏大事。”

速遣使至军中立定规约。不久,阿里不哥之使来到军中,被逮捕斩首。

召挺北上至开平,与廉希宪共同辅助世祖制定立国大计。 世祖即位后,商挺建议:“南伐之师应撤回,西蜀之师应择地屯驻。”

世祖同意。朝廷任廉希宪及商挺为陕、蜀两地宣抚使。

中统元年(1260)五月,挺至京兆。哈剌不花为征蜀名将,浑都海曾任他为副将,屯驻于六盘山,起兵响应阿里不哥反抗朝廷。

挺对希宪说“:估计六盘山哈剌不花有三种策略:全力向东,直取京兆,此为上策;聚兵于六盘山,伺机而动,这是中策;整装北归,策应和林阿里不哥,此为下策。”希宪问:“他们会采哪种策略?”挺曰:“必取下策。”

不久,哈剌不花果然向和林而去。于是挺与希宪商定,令八春、汪良臣发兵抵御。

其事见《廉希宪传》。六盘山之兵北上。

阿蓝答儿自和林引兵南下,与哈剌不花、浑都海相遇于甘州。哈剌不花与阿蓝答儿等不合,领兵继续北上,阿蓝答儿与浑都海合军南下。

诸王合丹率骑兵与八春、汪良臣兵会合。商挺与他们议定,分三路抵抗南下军队。

南北两军交战,风沙大起,良臣令军士下马步战,以短兵冲击北军左翼,绕到后方,然后从右翼 ... 出;八春从正面进攻;合丹则以精兵截断北军的归路。双方大战于甘州之东, ... 阿蓝答儿及浑都海。

世祖闻捷大喜,赞叹说:“商孟卿真古之良将也。”改宣抚司为行中书省,晋升希宪为行中书省右丞,挺为佥行省事。

中统二年,挺晋升参知政事。宋将刘整在泸州投降,并将以前降于宋的数人逮捕送来,蒙古军官要求 ... 掉这些人以儆戒其他,挺竭力奏请释放了这些人。

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恐判 ... ,借故向朝廷控告商挺与廉希宪,世祖召挺于便殿向道“:卿在关中,怀孟两地治绩卓著,但攻击你的言论也有,难道说是同僚中有人要败坏你的名声,还是你地位高了而懒于政事?近年来,谈论王文统的人不少,为何卿独无一言?”挺对曰:“臣素知文统之为人,曾与赵璧议论过,想陛下还能记得。臣在秦三年,过错很多,对有些事临时为适应情况在做法上有些改变也是有的,但说以功成归于自己,事败归罪于别人,臣则不敢,若有这样的事,请 ... 我的头。”

挺出朝后,世祖与驸马忽剌出、枢副合答等统计挺提出的大政方针先后有十七项,因而赞叹说:“挺有这样大的功,还说自己有罪,若真办他的罪,谁还肯为朕尽力!你们要记住这点。”中统四年,赐商挺金符,命行四川行枢密院事。

至元元年(1264),挺入朝拜参知政事。建议令王鹗、李冶、徐世隆、高鸣、胡祗、周砥等人修纂辽、金二史,甚合皇帝的想法。

二年,巡察河东,很快又召还京师。三年,世祖注意于经学,挺与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等编纂《五经要语》共二十八类进呈。

六年,任同佥枢密院事。七年,调为佥书。

八年,升副使。在任枢密副使时,清点军队实有人数,确定军官品级和俸禄,令四千人屯田,垦田三万亩,其收获供亲军军饷。

淘汰不能为军户者三万户,虽一丁一户者亦淘汰;丁多家产少、家产多而丁少者,各以其财或力合出一军。 九年,封皇子忙阿剌为安西王,并为王建立相府,以商挺为王之相。

十四年,诏令安西王北征。王命挺曰“:关中事有不适宜的,可完全改变。”

挺曰:“延安民兵共数千,应令李忽兰吉训练,以防意外。”不久,秃鲁反叛,以延安之兵去。

上一篇:男性时尚杂志

下一篇:七月初七什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