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者

时间:2023-11-20 05:10:56编辑:分享君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小题1】D【小题1】A【小题1】D【小题1】略解析:【小题1】D项“临邛令缪为恭敬”中的“为”是动词,“做”的意思,在这里可不译出,“缪为恭敬”译成“假装恭敬”即可。

“为击破沛公军”中的“为”是介词,“替、给”的意思,后省宾语“我”(项羽的自称)。A项同是介词,意为“凭;靠”。

B项同是连词,表承接。C项同是动词,意为“到;往”。

【小题1】B项的“因病免,客游粱”与“穷困潦倒”无关。 C项的“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不完全说“志气”。

D项的“买田宅,为富人”已非“穷困潦倒”之时。【小题1】“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是“不得已”,而非“心甘情愿”。

【小题1】略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的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 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

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

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 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像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

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 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

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 ”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

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2. 《文言文阅读司马相如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⑴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 ... ,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⑵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 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

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

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相如见而说之 图穷而匕首见 C.相如与俱之临邛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D.临邛令缪为恭敬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 )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粱。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买田宅,为富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

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6分)译文:(2)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4分〕译文:。

3. 狗监文言文阅读答案

狗监,汉代内官名。

主管皇帝的猎犬。 司马相如因狗监荐引而名显,故后常用以为典。

典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译文资料供参考:《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

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

奏之天子,天子大说。[1] 译文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

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事奉汉武帝。一天,武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说:“我偏偏不能与这个作者同时。”

杨得意说:“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称,是他写了这篇赋。”武帝很惊喜,就召来相如询问。

相如说:“有这件事。但是,这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

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武帝答应了,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

相如用“子虚”这虚构的言辞,是为了陈述楚国之美;“乌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为齐国驳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没有此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美盛情景。

赋的最后一章主旨归结到节俭上去,借以规劝皇帝。把赋进献天子后,天子特别高兴[2] 释义“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马相如 自言为此赋。’”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主猎犬也。”

司马相如因狗监荐引而名显,故后常用以为典。汉代内官名。

主管皇帝的猎犬。【注】①缪(miù):假装。

②裈(kūn):裤子。【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从者谢吉谢:拒绝 B.临邛令前奏琴曰奏:弹奏 C.长卿第俱如临邛第:只要 D.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更:轮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以赀为郎②倚柱而笑,箕踞以 ... 曰 B.①因病免,客游梁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①相如与俱之临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卓王孙闻而耻之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马相如在朝廷做武骑常侍期间,孝景帝不喜欢辞赋,批评他爱好文学,于是司马相如就借口有病而辞了官职,旅居梁国。

B.卓家的宴会司马相如本不愿去,后由于临邛县令的殷勤,不得已而勉强前往,而这次宴会恰恰促成了他和卓文君的爱情。 C.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卓王孙十分生气,不愿在经济上给以资助,后两人买了一间酒店来维持生计,生活倒也平静。

D.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店谋生,感到耻辱,后由于兄弟及长者们的劝说,还是资助了他们,使女儿女婿成了富人。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3分)译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3分)译文: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分)译文: 答案答案:【小题1】B【小题1】C【小题1】A【小题1】(1)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会,无以,自业)(2)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亡,驰)(3)大王您不怪罪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您啊。

(罪、岁、斯、至)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B项“奏”应为“献上”之意。下文有“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可见是献上琴,请相如奏。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点评:本题所选词不错,充分考虑到了语境的重要性。

【小题1】试题分析: A、介词,因/连词,表修饰;B、介词,由于/连词,于是;C、动词,去;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20.用典,“故人昔有凌云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或者“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对比,首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将高才与不遇相对比。 21.(1)怀才不遇。

从首联虽然才华横溢,有凌云之气,但如此才士,为何沉沦下僚呢?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出之,更能表现愤懑之情。(2)贫贱自守,不慕名利。

“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此时却还要奔走仕途。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归去,终老家山。

“儿婚女嫁”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向子平的典故,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见出他不慕荣利的品格。 【解析】 20.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

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

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

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解答该题,通过分析可知,首联“凌云赋”是运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同时“凌云”与“陆沉”又形成对比;尾联中的“割鸡”也是典故的运用,回答时将这些手法答出,并简单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整首诗来考虑,从首联可以看出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愤懑;颔联“儿婚女嫁望还山”写出的是友人的不慕名利的思想品质。分析时结合诗句作答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求司马相如《大人赋》全文及翻译

阮籍传全文选自《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 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 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太 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 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

昔子 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 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

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 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

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 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

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 之,而籍已去,济大怒。

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

复为尚书郎,少时, 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 其远识。

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

高贵 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 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 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 ... 母者, 籍曰:“嘻! ... 父乃可,至 ... 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 ... 父,天下之极恶, 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 父,禽兽之类也。

... 母,禽兽之不 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 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 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 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 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 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 客乃为礼。

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 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

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 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

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 ... 有美 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 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皆此类也。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 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 诗》。

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

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 无为之贵。

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 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

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 检,言欲为无穷则。

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独不见群 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

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 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译文为: 《阮籍传》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

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

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

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

6. 文言文《顾炎武苦读》的翻译

是这篇文言文吗?不是的话告诉我。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

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⑼。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⑴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

先生,指顾炎武。 ⑵厄塞:险要的地方。

⑶曲折:详细情况。 ⑷或:有的。

⑸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对勘:核对校正。 ⑹径行:直接行走。

⑺无足:没有值得。 ⑻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⑼熟:仔细认真。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 ... 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

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

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

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希望楼主能采纳!谢谢。

7.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一段原文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翻译: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翻译: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翻译: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

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8. 司马相如美人赋,译文注释赏析

美人赋赋/[汉]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

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王问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

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

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

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

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云虚。

门阁昼掩,暧若神居。“臣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黼帐高张。

有女独处,宛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

“臣遂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

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玄阴晦冥。

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襦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

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翻然高举,与彼长辞。”(笑独行据侠客岛诗社网所载校点)司马相如《美人赋》:“坐怀不乱”类型的拒色故事文/江晓原在《登徒子好色赋》的模仿之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篇是名声相对较小的短赋——司马相如《美人赋》。

《美人赋》的前半部完全是宋玉之作的拷贝:也是有人在王前指控作者好色,作者辩解,先举出的例证也是东邻女子为绝代佳人,也“登坦而望臣,三年于兹矣”,但作者不动心。司马相如新的发展在赋的后半部,其中描述自己旅行中的一次艳遇:首先是艳遇发生的地点,就使人联想到《诗经》中的一系列恋情篇章: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

上宫闲馆,寂寥云虚,门阁昼掩,暧若神居。在如此香艳而神秘的场所,作者遇见的是:有女独处,婉然在床。

奇葩逸丽,淑质艳光。这位绝色美人是如此多情,她招待作者,请他饮酒,邀他奏琴,她唱起恋歌,咏叹青春易逝,渴望及早获得情爱。

最后她将作者领进一间华丽的寝室,当此夜深人静之际,美色的诱惑和召唤达到 ... :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然而到这个关头上,作者却“脉定于内,心正于怀”,结果是“翻然高举,与彼长辞”,成功地抗拒了诱惑。将各种在表面上看起来都属“柳下惠坐怀不乱”类型的故事笼统理解为“禁欲”,将是非常轻率而浮浅的。

在前述道教徒的故事中,坐怀不乱是为了不坏掉自己的“道行”,以求最终成仙了道,永享玉女相伴之艳福。而在宋玉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中,接受他们所遇到的美色并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后果,他们之所以拒绝,似乎只是表明自己定力之大,意志之强。

也可以说他们的拒绝美色并无什么目的,只是为拒色而拒色。当然,这里的“他们”是指他们第一人称作品中的主人公,而非宋玉和司马相如本人。

至于宋玉和司马相如作此两赋的真正动机,如今已难确考。东晋时的葛洪倒是记载过一种关于《美人赋》创作缘起的传说,见《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小说家言,此处只能聊供参考。其说已符合后世“好色伤身”的说教模式。

由此再进一步,又可引导到“坐怀不乱”故事中极多见的一种情形——美色的诱惑来自某种邪恶势力,比如明人小说《封神演义》中伯邑考坚拒妲己勾引的情节,正是这种典型。这时“德”与“色”已截然对立起来,好色即败德,而且必召致伤身丧命之类的恶报;而拒色则作为美德大受歌颂。

总之,在“坐怀不乱”类型的拒色故事中,可以看到三种内在动机:功利的、人格的、道德的(其实也就是礼教的)。前两种与早期儒家将“好色”视为人之本性而加以接纳和照顾的态度完全相容,最后一种则不妨视之为宋明理学大倡礼教之下的产物——至少是道学家们乐意采纳的“布道”讲题之一。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世某些带有色情意味的文学作品也往往利用这一题目。回答者:永远的风音 - 魔法师 四级 10-17 15:30《美人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灵秀江山,多此倩女,促词短句安能尽其之美!!盈盈如出水之芙蓉,柔柔如燕山之脂粉.清高如许,胜似寒冬之傲梅,绝世独立,犹如天山之幽昙.窈姚窕窕,君子之好逑,娉娉婷婷,玉女之丽姿.霭衣霓裳,披七彩之光;丝衣罗带,锁儿郎之心!巧笑鄢然,如初绽之桃红;美目转盼,溢无尽之秋波.酥胸绵绵,诱少年之春心; ... 颀颀,留须眉之目光.长发飘飘,吾神惚恍;丰臀悠。

9. 凤求凰全文 作者司马相如

独处室兮无依。

思佳人兮伤情伤悲。彼君子兮来何迟。

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当年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才女卓文君的心,“文君夜亡奔相如”,演出了一幕传唱千古的私奔佳话。这两首诗据说就是《凤求凰》的歌辞。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字长卿,四川成都人,幼时喜好读书、舞剑,因为仰慕赵国名相蔺相如的行止,所以就更名相如。相如精通楚辞,善于写辞作赋,汉景帝年间任武骑常侍,但因为景帝不喜欢词赋,所以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常常称病,被景帝免职。

以后他和枚乘一起游于梁孝王门下,在那里作了著名的《子虚赋》,梁孝王死后归于成都。 相如家里很穷,无法养活自己,他的一个好友王吉在临邛当县令,知道相如困厄,就邀请他去做客。

当时临邛有好多富人,有个卓王孙家资巨万,他的女儿就是卓文君,才貌双绝,新寡在家。卓王孙仰慕相如风采,就设宴邀请相如和王吉。

席间王吉称誉相如不仅精于词赋,而且琴艺绝佳,于是就弹起了这曲《凤求凰》,意欲挑逗文君。当时文君颇为相如才情所动,“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后相如又通过侍女向文君大献殷勤,文君遂夜奔相如,与他一同回到了成都。 但是相如家贫如洗,怎么能养活得起娇妻呢?文君将情况告诉父亲,希望得到资助,但是卓王孙却认为女儿的行为有辱家门,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

文君乃富家女子,过不了这穷日子,所以从去了成都后就没有高兴过;她想让相如和她回临邛,向兄弟姐妹们借贷一点也足以度日。相如答应了,但是回到临邛后却把仅有的家产变卖了,在街上租了个门面卖酒,自己穿着酒保的衣服跑堂不说,还让卓文君坐柜当炉(温酒),这就又有了“文君当炉”的美谈。

此举将卓王孙羞得连门都不敢出了,最后给了相如100万钱和100个仆人,夫妻双双回到成都,置田买房,成了富人。后来武帝即位,读了《子虚赋》相当赞赏,遂将相如召回长安。

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词赋名家,史有“西汉文章两司马”(另一司马为司马迁)之称。《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他的著作有29篇,但大多失传,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6篇,其中《长门赋》、《美人赋》两篇的真伪还存在争议。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在这两篇赋中,典型的汉代大赋的体制得到确立。 这两篇赋的内容前后相连,都是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以问答体的形式展开的。

赋中假设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在齐王面前大肆吹嘘楚国云梦泽广袤、丰饶和楚王到云梦泽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批评子虚说:“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接着说齐国“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中,曾不蒂芥”,又夸耀了一番齐地的风景。

听完俩人的夸耀,在旁边代表天子的亡是公大笑其无知,根本不知道齐楚之外还有更为宽广的世界。接着他搬出了天上的上林苑,描绘了那里的壮丽景象和天子游猎的盛举,铺陈出一个总揽天地万物,吞吐世界的去处。

表明了诸侯在天子的威风和气概之下根本不足与论。 这两篇赋写得极为铺张扬厉,用了4千余字,以写天子游猎为中心,将山海河泽、宫殿苑囿、林木鸟兽、土地物产、音乐歌舞、服饰器物、骑射酒宴等等内容包罗在内,展现了社会昌盛、经济繁荣的汉武盛世,展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也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后傲视天下自豪。

也只有这种铺张扬厉的大赋才能体现出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生气,让人感受到叹为观止的大汉气象。 《子虚》和《上林》在语言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修辞艺术。

它们将辞赋注重修辞的特点推向了极致。司马相如在这两篇赋中,收罗了许多脱离日常生活的陌生孤僻却极为工整的词汇,逐字逐句精心选择,完全清除了在楚辞中残留的简单用语。

在形式上重点已不是六字句的重复了,数量最多的是四字句,同时和三字句、七字句交错使用,显示出一种成熟时期整齐复杂的文学美感。 其他几篇赋也各有特色,《哀二世赋》借助描写旅途风景,伤今怀古,开了纪行赋的先河。

《大人赋》通过描写幻想的自然景色,上承楚辞传统,下开游仙文学之先河。《长门赋》细腻地描写了陈皇后被幽禁长门宫的孤独与悲哀,成为后世宫怨文学的先河。

司马相如在辞赋方面的杰出才能,不愧为“西汉文章两司马”的称号。

上一篇:老舍的草原

下一篇:激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