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蝙蝠

时间:2023-12-04 19:37:04编辑:分享君

普通蝙蝠(学名:Vespertilio murinus Linnaeus),别名双色蝙蝠、蝙蝠、霜蝠。普通蝙蝠体型中小,体背面毛基近黑色,体侧与胸腹部色较浅,头骨较短。

普通蝙蝠常常和其它种类的蝙蝠混居在一起,白天休息,晨昏陆陆续续地从栖居处外出捕食,食物例如蚊子、石蛾和飞蛾等。普通蝙蝠的繁殖力不高,一般夏季6月产子,每胎2崽,偶产1崽。普通蝙蝠的栖居环境是多样的,包括树洞、岩缝、顶楼、屋檐下、古建筑物等地。

普通蝙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概述图来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普通蝙蝠拉丁学名:Vespertilio murinus别称:双色蝙蝠、蝙蝠、霜蝠: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蝙蝠属:普通蝙蝠亚种:2个分布区域:西欧一直到太平洋沿岸等地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栖息环境,分布范围,亚种分化,种群现状,保护级别,相关知识,

形态特征

普通蝙蝠体型中小,鼻吻部较正常,鼻孔后两侧各有一垄起的圆形皮肤丘,上唇较向前中央突,而使上唇中央稍长。耳较短,缘较圆,两耳在前额处相距很近,只有1.5mm,耳屏较短,其基部宽而端部较窄,端部圆钝。尾较长,在股问膜后端突出2.5mm;翼膜较窄,翼膜由趾基起;距细长,有较窄的距缘膜;翼膜近体侧处和股间膜两大腿处具较长的毛。第2指具1短的指骨,第3指具3指骨,最外指节为软骨;第3、4、5掌骨渐短。普通蝙蝠普通蝙蝠体背面毛基近黑色,毛尖近毛长1/5处为浅褐色,毛尖端则近白色,因其毛尖好似一层霜故称霜蝠。体侧与胸腹部色较浅,特别是颈部与腹下毛色浅白;腹毛基灰褐色,毛尖端灰白色,与背部深色成鲜明对比,所以又称双色蝠。翼膜基毛、股膜基毛棕褐色;翼膜黑褐色;耳廓及吻鼻部均黑褐色。 普通蝙蝠头骨较短,最大长不超过17mm,枕部高大于颅全长的1/3,颧弓较细弱;头骨吻部两侧凹陷,其前端鼻窦深达吻端至眶间狭缩处全距之半;无矢状嵴,人字嵴也不发达。听泡处颅高近颅全长的1/2而稍小。 普通蝙蝠齿式=32。上颌门齿2枚;外侧门齿小,不及内侧的1/2,且只有2个齿尖;前臼齿与第1、2臼齿相似,但较高;第3臼齿前后窄,左右宽。下颌门齿3枚,犬齿不太发达;第1前臼齿小,相当第2前臼齿的1/2,甚至更小;臼齿较大,有3枚。

生活习性

普通蝙蝠常常和其它种类的蝙蝠混居在一起,白天休息,晨昏陆陆续续地从栖居处外出利用25~27千赫的超音波捕食,食物例如蚊子、石蛾和飞蛾等,狩猎高度20~40米,如果食物稀少,有时可整夜活动,捕食蚊蚋等有害昆虫。平时雌兽和雄兽住在一起,但在怀孕与哺乳期的雌兽40~50只成群,而雄兽则单独或成小群分别栖息。 普通蝙蝠的主要天敌主要有蛇类,蜥蜴等。其越冬情况不详,但有冬眠现象。冬眠时单只悬挂于岩洞顶或倒伏于岩壁上,多分布岩洞深处,岩洞内温度为7℃,体表温度接近气温。

繁殖方式

普通蝙蝠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 ... 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一般夏季6月产子,每胎2崽,偶产1崽。幼兽不到六周断奶后,雌性蝙蝠才离开生育栖息地。

栖息环境

普通蝙蝠的栖息地非常广泛,既栖息在森林,也栖息在草原;除居民点以外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亦有分布。普通蝙蝠的栖居环境是多样的,包括树洞、岩缝、顶楼、屋檐下、古建筑物等地。

分布范围

普通蝙蝠的分布广泛,自西欧一直到太平洋沿岸,向北到北纬60度,向南到喜马拉雅山。中国分布在北京、新疆南部、甘肃、东北等地有分布。

亚种分化

该种分布很广,但亚种分化不多。Ellerman等(1951)列出2个亚种除指名亚种外,仅日本亚种( V m.namiyei)1个。Wallin(1969)讨论日本蝙蝠区系中涉及中国及西伯利亚等地,命名一个新的亚种——乌苏里江亚种( V m.ussuriensis)。分布西伯利亚东南部的乌苏里江(Ussuri)。Corbet(1978)保留了指名亚种和乌苏里江亚种,而将日本亚种并人大蝙蝠( V .superans)中,该种仍保持两个亚种。中国普通蝙蝠根据分布区应属于乌苏里江亚种。 序号中文名学名命名人及年代 1 普通蝙蝠指名亚种 Vespertilio murinus murinus Linnaells,1758 2 普通蝙蝠乌苏里江亚种 Vespertilio murinusussuriensis Wallin,1969

种群现状

在欧洲北部地区物种数量很多,分布不零散。部分地区种群呈扩大趋势,例如丹麦和荷兰。该种广泛分布,中国北部数量也不少,但在蒙古数量不多。已查明该物种的数量趋于稳定。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知识

蝙蝠是用超音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用此来改变飞行道路。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它们能在完全 ... 的环境中飞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扰下运用回声定位,发出波信号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著被称作“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物波装置,具有发射波的功能,能连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生物波。如果碰到障碍物或飞舞的昆虫时,这些生物波就能反射回来,然后由它们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馈的讯息在它们微细的大脑中进行分析。这种生物波探测灵敏度和分辨力极高,使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著准确的回声定位和无比柔软的皮膜,在空中盘旋自如,甚至还能运用灵巧的曲线飞行,不断变化发出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虫干扰它的信息系统,乘机逃脱的企图。

上一篇:零食连锁

下一篇:凤凰传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