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蜥

时间:2023-12-05 10:33:11编辑:分享君

蜥蜴的品种比较多,是爬友喜欢的宠物,提到草蜥蜴,很多小伙伴第一想到的是游戏里的草蜥蜴,这里不是玩游戏的地方,说的是蜥蜴的一个品种。草蜥蜴也有一些品种,我国草蜥属家族由15个成员组成,虽然变异颜色少,但还是有部分爬友喜欢饲养。有部分爬友问草蜥蜴有毒吗?下面毒蛇网爬宠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草蜥蜴有毒吗?

无毒

蜥蜴基本都是无毒爬行动物,极少数有毒,但草蜥蜴都是无毒蜥蜴品种,也是爬友喜欢饲养的爬宠。

台湾草蜥蜴:

台湾草蜥蜴也叫台湾蛇舅母,分布于台湾本岛,常见于次生林林缘草地或草原地区以及活动于草丛或灌丛中。它们体细长,背具起棱大鳞,腹鳞方形具棱排成8纵行。全身为褐色,背部较深,腹面较浅;体侧有1条浅灰色的纵带,由吻端直到尾基部。另外,由鼻孔后缘经眼和耳孔至肩部上有1条深褐色条纹。多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灌丛或草丛中。属日行性蜥蜴,早晨常见在地面或岩石上晒太阳,晚上则在芒草叶上睡觉。食性较广,主要以小型节肢动物为食。2000年8月1日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

北草蜥:

草蜥,一般指北草蜥,是蜥蜴科、草蜥属的爬行动物。头部具大的对称形鳞片,无上鼻鳞。额鼻鳞1枚,前端钝圆,后端为一锐角。前额鳞1对,左右相切。额鳞长五边形,上眶鳞4对,第1对极小呈颗粒状。额顶鳞1对,呈五边形,左右相切。顶间鳞小,菱形,以后尖与后方更小的枕鳞相连。枕部被粒鳞,向后鳞片逐渐变大并起棱,到颈部成排列不规则的棱鳞列。背部6行大棱鳞列的中央2行到体中部后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有些个体达荐部才消失。腹鳞大,8列,起强棱。体侧有2至3行较腹鳞明显小的棱鳞列。体侧余部被粒鳞。四肢背面被棱鳞,腹面鳞片较光滑。肛前鳞1枚,呈倒梯形。鼠蹊窝1对,位于股基部。泄殖腔后方和尾基两侧被粒鳞,以后的鳞片变大起棱。尾鳞起强棱,环尾中部鳞14列。掌、跖面被大小较一致的粒鳞。生活时体色变化较大,体背草绿、棕绿或棕色,体腹黄绿或灰白,眼至肩部有一条浅纵纹,雄体背侧有一纵纹,体侧有不规则的深色斑,浸泡标本绿色变为淡蓝色。

北草蜥栖居于山区和丘陵的荒地、农田、茶园、路边、乱石堆、灌丛及草丛中。以各种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蝗虫、鼠妇、蛾类幼虫等。10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到13℃左右时,陆续进入冬眠。冬眠洞穴多匿藏在草根下、树根下及田埂边的土洞内,或路边乱石堆下及柴草堆下。第2年4月气温升至13℃以上时,陆续出眠。刚出眠时仅在中午活动,多见于阳光直射的草丛中,夏季自清晨至傍晚均在外活动觅食,但中午多见于阴凉处。大雨天不外出活动,小雨活动较少,雨后天晴活动较多。北草蜥行动十分敏捷,细长的指趾及尾都可以帮助其在灌木、草丛上攀援,遇到敌害和惊扰能迅速逃脱,不易捕捉。尾可断,能再生。

古氏草蜥:

近日,临安野生动物本底调查收获杭州地区蜥蜴类分布新纪录——古氏草蜥。这种蜥蜴隶属于蜥蜴科草蜥属,旧称台湾地蜥。体形修长呈棕褐色,头部锥形,尾长似鞭;头背有对称排列的大鳞;体背覆排成纵行的起棱大鳞;体侧被粒鳞;成体具鼠蹊孔3~5对。《中国动物志.爬行纲 有鳞目 蜥蜴亚目》记载仅分布于我国华南区。但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野生动物调查的深入开展,华东地区的江西、福建、浙江陆续发现有古氏草蜥的分布。本次古氏草蜥在临安的发现,是浙江省已知的第二个分布点,同时也是杭州地区的首笔分布记录。

上一篇:林志颖的资料

下一篇:李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