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补偿

时间:2024-06-15 22:58:20编辑:分享君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有什么意义?如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或直接在电能用户变电所装设无功功率电源,以改变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减小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这种技术措施称为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指的是交流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存在一相角差时,电流流过容性电抗(XC)或感性电抗(XL)时所形成的功率分量(分别为)。这种功率在电网中会造成电压降落(感性电抗时)或电压升高(容性电抗时)和焦耳(电阻发热)损失,却不能做出有效的功。因而需要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无功功率在输电线、变压器中的流动会增加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由于变压器、高压架空线路中电抗值远远大于电阻值,所以无功功率的损耗比有功功率的损耗大,并且引起电压降落的主要因素是无功功率的流动。
  无功补偿的作用  无功补偿可以收到下列的效益:①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工设备的利用率;②减少电力网络的有功损耗;③合理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④在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上,配置适当的调节器,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电线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⑤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S)还能改善电网的电压波形,减小谐波分量和解决负序电流问题。对电容器、电缆、电机、变压器等,还能避免高次谐波引起的附加电能损失和局部过热。
  无功补偿装置  除发电机和输电线外的无功电源主要有:①并联电容器组是一种静态的无功补偿装置。用它进行的补偿称为并联电容补偿。②同步调相机;③静止无功补偿器。后两者属于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
  确定容量的简单方法,知道现在所用电机的功率因数cosΦ1,再知道功率因数想提高到多少cosΦ2,然后用下面的公式:
Q=P*[tg(arcosΦ1)-tg(arcosΦ2)]
比如现在的功率因数是0.8,要提高到0.95
那么Q=210*(0.75-0.32868)=88kVar


无功补偿应为多少?

你的问题缺少的必要条件挺多,简单来说吧,不同的工作场合,涉及到无功补偿的,都是在考核功率因数的基础上,一般用户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9,也就是功率因数达到0.9及以上就没有罚款,也就说在不考核灯力分算的情况下,有功功率保证是无功功率的2.1倍以上就可以,
要按设备功率来估算时:1、假设平均有功功率如果为300KW,功率因数为0.8时,无功需要补偿就为82KVAR(可安装90KVAR);2、同上,如果功率因数为0.7时,无功需要补偿就为157KVAR(可安装160KVAR).
所以如果按设备功率来估算无功补偿为多少时,可以按有功功率的30%-50%来设计(感性负载小些或大些的),如果按变压器容量来估算,可以按变压器容量乘以带载率再乘25%或30%即可。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有哪些措施

无功功率补偿主要是指感性负荷无功功率补偿,因为一般负荷多事感性的或者说主要是电动机动力负荷,例如不需要精确控制的鼠笼是电动机就是电感性负荷。补偿电感当然就是用电容性质的电力电容器。电力系统现在多是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然最简单就是提高发电机的无功功率出力。由于无功负荷要在电力系统流动就占用了线路和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对于用户而言应该采用就地补偿,减少变压器线路容量和损耗。无功补偿的意义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合理安装补偿设备可以改善电压质量。 由于越靠近线路末端,线路的电抗越大,因此越靠近线路末端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效果越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功率因数若超前数字为负值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功率因数怎么可能是负值呢功率因数没有正负之分,只有超前和滞后之分,一般仪表的显示滞后的功率因数显示为正,显示超前的的功率因数为负。当功率因数为正切较小的时候这时候应该进行无功补偿,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是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为负,也就是超前的时候,可以采用并联电抗器、并联有源滤波器等方式进行。(如果能给你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请不要吝啬点击“好评”谢谢。)


功率因素数值取决于什么呀?电阻性负载;如白炽灯。功率因素是什么?

功率因数是有用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电感性负载工作时,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时,它从电源取得的一部分能量,转换为磁场能储存起来,并不做功,待到负半周时,它又把这部分能量返回给电源。这部分能量并不做功,就是无用功。它虽是无用功,却造成电流在负载和电源之间来回往返的流动,就会造成在线路上的能量损失(线损)。因此,应该尽可能减小这些无用功。
电感性负载,都会有无用功,因此功率因数都小于1.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小无用功,就要减小在线路上流来流去而不做功的无功电流,常常在电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让那些原本在负载和电源之间流动的电流,储存在电容器里,就可以减小无功消耗,提高功率因数。电容器是电容性负载。


无功补偿值范围是多少正常

变压器负载率大于60%,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9时,无功补偿在0.86~0.95间波动属正常范围。月平均功率因数低于该值罚款,高于该值奖励。计算公式: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根号(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平方+(无功电度+变损无功电度)平方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有五种: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意义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扩展资料低损耗变压器铁芯损耗的控制变压器损耗中的空载损耗,即铁损,主要发生在变压器铁芯叠片内,主要是因交变的磁力线通过铁芯产生磁滞及涡流而带来的损耗。 最早用于变压器铁芯的材料是易于磁化和退磁的软熟铁,为了克服磁回路中由周期性磁化所产生的磁阻损失和铁芯由于受交变磁通切割而产生的涡流,变压器铁芯是由铁线束制成,而不是由整块铁构成。1900年左右,经研究发现铁中加入少量的硅或铝可大大降低磁路损耗,增大导磁率,且使电阻率增大,涡流损耗降低。经多次改进,用0.35mm厚的硅钢片来代替铁线制作变压器铁芯。 1903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生产节能材料,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已发展到最新的节能材料——非晶态磁性材料如2605S2,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便应运而生。使用2605S2制作的变压器,其铁损仅为硅钢变压器的1/5,铁损大幅度降低。变压器系列的节能效果上述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1/5,且全密封免维护,运行费用极低。我国S7系列变压器是1980年后推出的变压器,其效率较SJ、SJL、SL、SL1系列的变压器高,其负载损耗也较高。80年代中期又设计生产出S9系列变压器,其价格较S7系列平均高出20%,空载损耗较S7系列平均降低8%,负载损耗平均降低24%,并且国家已明令在1998年底前淘汰S7、SL7系列,推广应用S9系列。S11是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S11型变压器卷铁心改变了传统的叠片式铁心结构。硅钢片连续卷制,铁心无接缝,大大减少了磁阻,空载电流减少了60~80,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电网线损,改善了电网的供电品质。连续卷绕充分利用了硅钢片的取向性,空载损耗降低20~35。运行时的噪音水平降低到30~45dB,保护了环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功补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压器负载率

无功补偿一般将功率因数补偿到多少?有没有相关标准要求?

0.9~1之间。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需要接受处罚。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因为供电局发出来的电是以KVA或者MVA来计算的,但是收费却是以KW,也就是实际所做的有用功来收费,两者之间有一个无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为单位的无功功率。扩展资料无功补偿意义1、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2、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3、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功补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补偿

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原理是?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
  无功补偿的具体实现方式: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无功补偿的意义: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可以根据以下经验公式确定:Q≤UΙ0式中:Q---无功补偿容量(kvar);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Ι0---电动机空载电流(A);但是无功就地补偿也有其缺点:⑴不能全面取代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众所周之,无功补偿按其安装位置和接线方法可分为: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组补偿和低压就地补偿。其中就地补偿区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总的电容器安装容量比其它两种方式要大,电容器利用率也低。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的电容器容量相对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为此,这三种补偿方式各有应用范围,应结合实际确定使用场合,各司其职分类


补偿法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并联电容时,负载两端电压不变,负载电流的有功无功分量都不变,线路电流却改变了,如右图,被I(c)从I(下标L)拉到I的位置,刚好拉到U轴是临界补偿,拉不到是欠补偿,拉多了是过补偿,但不管怎么拉,负载电流的有功分量都不变,只有无功分量在变,变的部分在环内交替存储和释放;
串联时电压的有功分量不变,不太可能,除非电源是恒流源,标I,而不该是U;图示电路串联时电压的有功分量不变的点只有一个,而且是在过补偿对称点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功率因数与电容补偿。

1》功率因数0.67时的视在功率:
S1=P/cosφ=1800/0.67≈2687(Kva)
无功功率:
Q1=根号(S1×S1-P×P)=根号(2687×2687-1800×1800)≈1995(Kvar)
功率因数0.9时的视在功率:
S2=1800/0.9≈2000(Kva)
无功功率:
Q2=根号(S2×S2-P×P)=根号(2000×2000-1800×1800)≈872(Kvar)
需电容无功补偿量:
Qc=Q1-Q2=1995-872=1123(Kvar)
2》要装40kvar补偿电容器数量:
1123/40≈28(个)
3》补偿后的实际平均功率因数为0.9。


电容补偿超前了 功率因数超过1了会怎样

电容过补偿了,功率因数仍然小于1,电路的损耗仍然增大,因为流过的电路的电流相对于功率因数较高时仍然是增大了,所以线路损耗简单地根据△P=I²R就可以知道损耗大了。
欠补偿时,用电设备需要从电源吸收较多的无功功率Q,由S²=P²+Q²可以知道,Q的增大使得S也增大,而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P不变,所以视在功率S增大了,那么功率因数cosφ=P/S自然就减小了。同时,S=√3UI,S的增大使得I增大,所以△P[线路损耗增大。
而过补偿时,本地的补偿设备不但满足了用电设备无功的需求,而且将一部分无功功率向电源传输,用于补偿同一电源中的其他用电设备的无功需要,即无功功率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是无功电流的有效值仍然处于较高的状态(理论上cosφ=1即全补偿时电流值最小),即无功电流此时由补偿设备端流向电源,电路的电流有效值偏大,所以线路损耗仍然增大。过补偿程度越高,损失越大。基于公式而言,Q由正值变化为负值,但是S却是增大的;cosφ=1时即S=P,Q=0。Q变为负值后,S仍然随着Q变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I也随之增大,线路损耗△P自然增大。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电池损耗

下一篇:数字万用表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