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就它一家污蔑农夫山泉?
连日来,《京华时报》叫板农夫山泉的标准,5月6日农夫山泉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和涉事企业针锋相对,在中国新闻史上,尚不多见。从舆论的反响看,公众对《京华时报》连续27天用68个版报道一个企业的“标准问题”而非质量问题,持怀疑态度者居多。
造成这种态度占上风的还有个原因:京华时报社搞了个京华小蓝帽的桶装水。一家媒体多种经营不是坏事,但集中火力抨击一家与自己有交叉经营项目的企业,即便纯属巧合,也难免给人留下太多的遐想空间。《京华时报》连续炮轰农夫山泉,其最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只质疑标准不涉及农夫山泉产品的质量有无问题,这些疑问,堪称“京华疑云”。媒体有监督企业的权利,同时更需自证清白。若不能证明自己经营的桶装水和农夫山泉在京生产桶装水存在竞争关系,无论《京华时报》的报道再真实,也不利于这家报纸的声誉。
“京华疑云”的浮现,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相信《京华时报》在刚报道农夫山泉的标准问题时,公众对农夫山泉的怀疑居多。《京华时报》近一个月连续报道农夫山泉,如果不能找到农夫山泉矿泉水、桶装水存在质量问题,不能证明农夫山泉产品有害于消费者身体健康,而纯粹是标准之争的话,则《京华时报》的监督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显然是在用道德标准在要求企业。作为企业,它首先是守法而不是做道德标兵。媒体这样要求一家企业,没有其它动机,至少很难令人信服。一旦有私利因素存在,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必然受到怀疑。若新闻报道不客观,媒体陷入道德陷阱,尴尬的只能是自己。
矿泉水、桶装水的标准问题,是政府部门的问题。标准问题,应该不是农夫山泉一家企业的事情。《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穷追不舍的“韧性战斗”精神,更让人对这样的媒体行为和报道动机产生怀疑。正如网友所说:京华时报前总经理崔斌,被指收达芬奇300万公关费,遭免职;京华时报2011年曾经授予蒙牛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授予红十字会最佳公益奖,连卢俊卿父女也授予京华公益编辑部特别奖。这样的“前科”,已经损害了这家报纸的声誉。如果再不能走出眼下的信誉危机,对其未来的发展岂不是弊多利少?
京华时报为什么集中报道农夫山泉
京华疑云: 《京华时报》叫板农夫山泉的标准,5月6日农夫山泉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和涉事企业针锋相对,在中国新闻史上,尚不多见。从舆论的反响看,公众对《京华时报》连续27天用68个版报道一个企业的“标准问题”而非质量问题,持怀疑态度者居多。 造成这种态度占上风的还有个原因:京华时报社搞了个京华小蓝帽的桶装水。一家媒体多种经营不是坏事,但集中火力抨击一家与自己有交叉经营项目的企业,即便纯属巧合,也难免给人留下太多的遐想空间。《京华时报》连续炮轰农夫山泉,其最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只质疑标准不涉及农夫山泉产品的质量有无问题,这些疑问,堪称“京华疑云”。媒体有监督企业的权利,同时更需自证清白。若不能证明自己经营的桶装水和农夫山泉在京生产桶装水存在竞争关系,无论《京华时报》的报道再真实,也不利于这家报纸的声誉。 “京华疑云”的浮现,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相信《京华时报》在刚报道农夫山泉的标准问题时,公众对农夫山泉的怀疑居多。《京华时报》近一个月连续报道农夫山泉,如果不能找到农夫山泉矿泉水、桶装水存在质量问题,不能证明农夫山泉产品有害于消费者身体健康,而纯粹是标准之争的话,则《京华时报》的监督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显然是在用道德标准在要求企业。作为企业,它首先是守法而不是做道德标兵。媒体这样要求一家企业,没有其它动机,至少很难令人信服。一旦有私利因素存在,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必然受到怀疑。若新闻报道不客观,媒体陷入道德陷阱,尴尬的只能是自己。 矿泉水、桶装水的标准问题,是政府部门的问题。标准问题,应该不是农夫山泉一家企业的事情。《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穷追不舍的“韧性战斗”精神,更让人对这样的媒体行为和报道动机产生怀疑。正如网友所说:京华时报前总经理崔斌,被指收达芬奇300万公关费,遭免职;京华时报2011年曾经授予蒙牛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授予红十字会最佳公益奖,连卢俊卿父女也授予京华公益编辑部特别奖。这样的“前科”,已经损害了这家报纸的声誉。如果再不能走出眼下的信誉危机,对其未来的发展岂不是弊多利少?
昨天看CCTV,说金龙鱼地沟油事件是被记者黑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金龙鱼的母公司益海嘉里业务范围本来就包括粮油加工和油脂化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次确实是被黑了,此次金龙鱼地沟油谣传中,媒体反复强调金龙鱼的食用油品牌形象,却只字不提“金正阳车队津B-8520”运输的地沟油最终进入的却是“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作为官方媒体,人民网对金龙鱼的“暗访“报道明显不够严谨。益海嘉里旗下油脂化工厂回收牛羊油、废弃油脂用于旗下皂粒等工业生产,其实是有效遏制废弃油脂流入百姓餐桌。
上网看了下,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与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同属益海嘉里集团,但经营业务有天壤之别,且成立日期、注册地址均不相同。前者从事油脂化学品的生产,产品应用于橡胶、涂料、纺织、造纸等行业,其生产原料可部分使用废弃油脂,符合国家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指导方针。该企业曾获得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2012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项目”的专项补贴,属于政府鼓励项目。而后者才是一般公众所理解的食用油生产企业,金龙鱼是其旗下食用油品牌。两家企业厂区相邻,但产品原料、生产等差异很大,厂区之间亦有隔离措施。
金龙鱼的相关事件
人民网涉金龙鱼不实报道事件始末2014年5月14日,人民网一则有关益海嘉里天津工厂的不实报道在业内、媒体及大众舆论中掀起轩然风波,对益海嘉里集团及旗下金龙鱼品牌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事件发生后,益海嘉里集团迅速安排核查,天津油化工厂接受滨海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滨海新区食药保税分局及京津20余家媒体记者的联合调查。2014年5月17日,央视新闻等四个频道发布相关澄清报道。 2014年5月20日人民网在其首页刊登《更正》,采访记者承认此前报道涉及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的内容有误,并向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集团道歉。至此,人民网对金龙鱼的不实报道真相大白。 作为把国人从散装油带入小包装精炼油时代的知名粮油品牌,金龙鱼20多年来一直以“打造世界级安全餐桌食品”为己任,其倡导的膳食脂肪酸平衡的健康概念,革命性的推动了中国人的食用油消费习惯,引领食用油消费理念从“安全”向“营养健康”跃升。金龙鱼作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领跑者,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先,倾力于为国人打造更安全、更丰富的健康营养餐桌食品。金龙鱼是中国粮油行业首批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多年来不断加大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投入和把控,力求建立一个从源头管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终端客户服务各环节无缝衔接的全过程控制体系,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日常膳食的卫生、安全与高品质。 自2008年,金龙鱼“世界品质,你我把关”世界品质监督员计划开始,金龙鱼多年来坚持开放工厂,满足消费者知情权,迄今金龙鱼在全国建成19家“透明工厂”营养健康体验馆,累计接待消费者超过71万多人次。广大消费者和媒体记者通过参观体验馆、生产线,零距离监督产品品质——金龙鱼粮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让公众眼见为实。“真金不怕火炼”!目前,金龙鱼“透明工厂见证品质”活动正在全国大力开展,公众可以通过金龙鱼官网、官微或消费者服务热线进行报名,金龙鱼将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在食品安全领域向社会公众交上更满意的答卷。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属于应对什么程度的风险措施
风险控制就是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当风险发生时,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运作。 1.选择安全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或消除信息安全体系范围内所涉及到的被评估的风险,企业应该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选择安全控制措施应该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判断与威胁相关的薄弱点,决定什么地方需要保护,采取何种保护手段。 安全控制选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费用因素。如果实施和维持这些控制措施的费用比资产遭受威胁所造成的损失预期值还要高,那么所建议的控制措施就是不合适的。如果控制措施的费用比企业的安全预算还要高,则也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预算不足以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控制措施,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则应该对其进行关注。 通常,一个控制措施能够实现多个功能,功能越多越好。当考虑总体安全性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地保持各个功能之间地平衡,这有助于总体安全有效性和效率。 2.风险控制 根据控制措施的费用应当与风险相平衡的原则,企业应该对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措施应该严格实施以及应用,达到降低风险的途径有很多种,下面是常用的集中手段: 1)避免风险:比如将重要的计算机系统与因特网进行物理隔离 2)转移风险:比如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异地网络备份 3)减少威胁:比如组织具有恶意的软件的执行,避免遭到攻击 4)减少薄弱点:比如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进行安全监控:比如及时探测对信息处理设施有害的行为,并及时作出响应 3.可接受风险 信息系统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当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构,完成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后,会有残余的风险。残余风险可能是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也可能是遗漏了某些信息资产,使其未受保护。为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残余风险应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残余风险Rr = 原有风险Ro - 控制风险Rx 残余风险Rr < = 可接受风险 Rt 风险接受是对残余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在实施了安全控制措施后,企业应该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即对所选择的控制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做出判断。对于残留的仍然无法容忍的风险,应该考虑增加投资。 风险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即企业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一般而言,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 当企业新增信息资产时 ◇ 当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时 ◇ 发生严重信息安全事故时
农夫山泉事件有哪些
虫卵事件
事件详情
“我和儿子都喝了,”2011年7月21下午,李先生在通州区新华大街附近的一家私人超市内购买了3瓶农夫山泉,喝水时,10岁的儿子发现瓶盖上“潜伏”着几只“小虫子”。
“我用手捻了一下,发现是类似虫卵的东西。”李先生说。
记者看到,李先生买的“问题水”是2011年6月6日生产的。瓶盖内的“小虫子”呈淡黄色,米粒大小,可能是虫卵。由于打开时间较长,有几个已经干瘪。
李先生说,发现水有问题后,超市老板联系了农夫山泉厂家的业务员。厂家的业务员与李先生一起连续打开了多瓶,没想到接连几瓶瓶盖内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有一瓶儿里面有3个,还是他们的业务员自己拧开的。”李先生有些气愤地表示。
“现在想起来真觉得恶心,没想到这么大的品牌也会出现这种问题,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喝了。”李先生表示,由于儿子在饮用该水后有些“发蔫儿”,希望厂家能带孩子去做相关检查,并对他们做出相应赔偿。
事件追访
对于这种现象,农夫山泉在现场的业务员表示,自己已经干了五六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昨天下午就已经向公司汇报,具体处理情况得等回复。
2011年7月21日晚,记者联系到了农夫山泉公司负责北京地区销售工作的王经理。
王经理表示,已经把发现水瓶里有虫的相关情况汇报给了总公司。
图片来自搜狐新闻
“我们的生产线肯定是无菌的。”王经理表示,可以初步确认瓶里出现虫是由于中间储藏、运输环节引起的。
王经理称,公司已经对于通州地区该批次的数百箱农夫山泉进行下架,并对有问题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公司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对此事件进行处理。
抄袭事件
农夫山泉“抄袭门”事件持续升级。继2011年10月10日发表“意在为中国消费者维权”之言论后, 2011年10月12日,农夫山泉就可口可乐指责其力量帝维他命水(以下简称力量帝)侵权一事再次作出回应,称指责没有法律依据,并要求可口可乐公司道歉。
农夫山泉否认力量帝存在包装侵权问题,并认为可口可乐在力量帝上市近一年后,突然指责“侵权”,原因是力量帝受到市场欢迎,而酷乐仕维他命水(以下简称酷乐仕)销量惨淡。对此,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讯部总监翟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受到法律的保护,并指责农夫山泉一再偷换概念。
质量事件
2013年3月,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农夫山泉先后被曝出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号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农夫山泉接二连三地陷入“质量门”。
农夫山泉水中现黑色不明物
2013年3月15前期,有消费者投诉农夫山泉水中现黑色不明物。2013年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l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发现这些水中的黑色不明物后,消费者李女士曾与农夫山泉联系,但是农夫山泉坚称产品合格的做法让其很气愤,也并未解答其黑色不明物究竟是何物的疑问。
农夫山泉胡家岭厂区下方遍地垃圾
对此,农夫山泉2013年3月15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表示,有消费者反应农夫山泉丹江口工厂生产的部分瓶装水中有细小沉淀物。获悉后,农夫山泉将产品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安全指标。
农夫山泉还称,若消费者仍对此有疑虑,将予免费更换。
农夫山泉中现棕红色漂浮物
2013年3月15过后,媒体又曝出农夫山泉一起“质量门”。2013年3月22日,宁夏消费者王先生2013年3月11号购买了一瓶550ml装的农夫山泉,第二天正要打开喝时,突然发现瓶中有不少棕红色的漂浮物,水看着还有些浑浊。
丹江口水源地“垃圾围城”?
2013年3月25日,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在风景秀丽的丹江口水库背后,掩藏的是农夫山泉水源惊人的污染。在农夫山泉取水点周边水
农夫山泉胡家岭厂区周边污染形势图
域岸上,让人产生误入垃圾掩埋场的感觉。而农夫山泉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垃圾,其焚化后渗入水中对水质的影响不免令人担忧。然而,农夫山泉厂区人员却表示,生活垃圾对水质影响不大,犹如“米饭中的沙粒”。
对此,农夫山泉2013年3月25日晚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表了“关于丹江口岸边杂物的说明”。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饮料颜色各异
“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表示,据消费者爆料,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调味乌龙茶饮料”不同出厂日期颜色各异。颜色最深是2012年5月,最浅是2012年11月,中间是2012年4月。这不得不令消费者感到疑惑,试问这些执行同一产品标准又完全密封的调味乌龙茶饮料安全吗?
据介绍,农夫山泉推出的这款“东方树叶茶饮料”系茶叶自然提取而得,茶汤颜色来自于茶叶天然成分,会因时间因素这种外界影响导致变化,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影响消费者饮用。“那这种茶如果颜色是淡的,放一段时间也会变成颜色深的?”“是的”该知情人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营养学界的专家表示:“茶多酚和茶色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如果把茶泡出来以后会迅速隔氧,一般来说这个茶叶变深的可能性比较小。”由此,专家的回答则与农夫山泉工作人员“这种茶放一段时间颜色也会变成深”的解释大相径庭。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因具有抗辐射、抗衰老、抑制癌细胞、消毒杀菌的独特作用而备受推崇,可谓是茶的精髓所在。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产品中所含成份达不到其所标明的标准,那么,监督部门应该责令生产者改正,在此期间,所有正在销售的同类产品应该做下架处理。[5]
“标准门”事件
深陷“标准门”
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被质疑其饮用水标准还不如自来水。今日,农夫山泉在其官方微博作出了“激烈”回应,不仅称其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还直指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的报道是由国有控股饮用水企业——华润怡宝蓄意策划。
陷入“标准门”
此前据媒体报道,作为国内知名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的产品标准却并不严格。农夫山泉现执行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是浙江的标准,但农夫山泉却在广东生产和销售。
据国际金融报4月9日报道,农夫山泉在广东万绿湖水源地、浙江千岛湖水源地和湖北丹江口水源地均采用的是“DB33/383-2005”标准,而该标准是浙江地方标准。但令人奇怪的是,广东也有本省的饮用天然水标准,但广东万绿湖水源地的产品却未采用该标准,仍采用对水质要求较低的浙江标准。
按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广东省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依照广东的地方标准进行生产。此外,相比旧的浙江标准以及广东省标准,该标准放宽了对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求,并允许霉菌和酵母菌存在,而其中的有害菌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华润怡宝策划
在陷入“标准门”之后,农夫山泉一直保持沉默,今日终于在其官方微博作出郑重声明: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农夫山泉产品的砷、镉含量低于检测限值,含量低至无法检出。霉菌和酵母菌亦均无法检出。
此外,农夫山泉还将矛头指向了华润怡宝。农夫山泉在声明指出,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的报道是蓄意策划的,隐藏在幕后的就是国有控股饮用水企业——华润怡宝。
农夫山泉罗列了一系列怡宝的“罪证”,并表示,“作为国有控股的饮用水企业,利用民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恐慌心理作为行销手段,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这一做法令人遗憾。”农夫山泉还邀请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以及消费者对农夫山泉水源、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进行全面的实地访问和监督,拟邀请人数不少于5000人。
有害物限量
据了解,农夫山泉的生产标准为浙江省标准DB33/383-2005,而该标准农夫山泉曾参与制定。但昨天有媒体引用浙江省质监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周晓林的说法为此事正名。
报道称,周晓林向记者出示三份文件:《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浙江省标准DB33/383-2005;广东省标准DBS44/001-2011。周晓林说,这三份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完全相同:菌落总数50,大肠群菌3,霉菌、酵母菌10,致病菌不得检出。报道还称,国家标准GB19298-2003出台后,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还严苛。
然而,据京华时报11日报道,记者查询发现,《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是2003年制定的。但是,2008年1月17日和2008年9月28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先后两次下发修改单,对该标准中的浊度、砷、镉、总α放射性标准进行修改,并增加了溴酸盐限量标准。据了解,砷、镉为公认的有害物质。修改之后,上述5项标准均比之前更加严格。修改后的《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严于浙江标准。
频现“质量门”
中新网财经频道注意到,在此次标准门之前,号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农夫山泉接二连三地陷入“质量门”,先后被曝出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
某南方网站报道农夫山泉水中现黑色不明物。对此,农夫山泉回应称,含有天然矿物元素的瓶装水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温差等影响而析出矿物盐,并不影响饮用。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有消费者投诉农夫山泉瓶中有不少棕红色的漂浮物。经销商在未取走问题样品的情况下回复表示,自己是从湖北丹江口工厂进的货,经过厂家检测得出的结果是,棕红色的不明物质为矿物质析出所致,水可以正常饮用。农夫山泉总裁办主任钟晓晓在接受采访时也坚称,农夫山泉在生产工艺肯定没有问题。
某南方网站再报道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污染,报道称,在农夫山泉取水点周边水域岸上,遍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其中不乏大量疑似医用废弃药瓶,俨然“垃圾围城”之势。对此,农夫山泉回应称,媒体所报道的不整洁区域距离其公司取水口下游约1.4公里,对取水质量并无影响。此外,农夫山泉取水口源水符合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天然水源水质量要求。
标准门事件
农夫山泉被曝生产产品标准倒退。9日,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标准不及自来水
“关于饮用水,我国的各项标准中,国标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应该是门槛最低的”,一位饮用水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生活饮用水“就是指平常所说的自来水,这是饮用水最基础的标准,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于或严于该标准,尤其是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指标上”。
然而记者昨天发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是浙江“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对比两个标准发现,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中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甚至宽松于自来水。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即可。而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要求放宽了一倍。
曾参与新标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DB33/383-2005”标准的起草单位仅有农夫山泉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参与。据该标准显示,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公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而在广东“DB44/116-2000”标准中,一共有3家饮用水和饮料企业参与制定。
事实上,这份现行的浙江地方标准,不仅远远不及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且即使与浙江过去的标准相比,也略显逊色。如2002年标准中,镉指标为≤0.005mg/L,现行标准比旧标准要放宽一倍。而在微生物检测方面,2002年标准中对成品水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要求为“不得检出”,而在2005年标准中,该要求被改为“霉菌≤10cfu/ml,酵母≤10cfu/ml”。
对于以上质疑,记者昨天联系到农夫山泉方面,但直至截稿,农夫山泉未对发过去的采访提纲做出回复。
浙江标准广东用
其实,农夫山泉生产标准问题已遭到媒体质疑。昨天有消息称,广东饮用天然水的地方标准为DB44/116-2000,而在原产地为广东省河源万绿湖的农夫山泉外包装上,显示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仍为浙江地方标准。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生产企业所在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因此,农夫山泉的这一做法当属违规行为。
若仔细对比粤、浙两省标准不难发现,在镉、砷、铬、菌落总数等多项重要水质标准上,浙江标准的容忍含量都比广东标准高出至少一倍。而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类,浙江标准容忍其存在,而广东标准则是“不得检出”。[6]
炮轰华润怡宝
[7]农夫山泉频曝负面,被指瓶装水的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自订标准允许霉菌存在。农夫山泉今日晚间再发声明列举三大证据炮轰国有企业华润怡宝称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华润怡宝敢做就要敢认,不要有胆做,没胆认。
华润怡宝昨日晚间进行回应,称从未以任何方式参与农夫山泉声明中所提到的做法。华润怡宝指责农夫山泉利用媒体转移公众视线,将自身危机转嫁给竞争对手,并称保留对农夫山泉采取法律行动的一切权利。
今日,农夫山泉“品质风波”继续发酵。农夫山泉先发声明否认“执行的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一事,称品质远高于如今的国家标准。
针对华润怡宝昨日声明农夫山泉今日晚间再次回复,列举三抹黑证据直指华润怡宝,并质疑华润怡宝有胆做没胆认,并明确“约战”:请华润怡宝拿出直面错误的勇气
以下为农夫山泉官方声明内容:
@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农夫山泉就华润怡宝声明的回复:华润怡宝发布声明,称“我司从未以任何方式对农夫山泉声明中所提到的做法予以任何形式的参与”。我们认为,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华润怡宝敢做就要敢认,维护企业在民众心中的道德底线。不要有胆做,没胆认。
海外回流文物是怎么定义的,哪位懂的人给我解答一下,谢谢!
对“流失文物”的认识缘自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提出的说法,即“流失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年新中国建立的一百余年间,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
笔者认为把流失文物的时间界限框定在1840-1949年的一百余年间似乎还有再讨论的必要。不可否认,那一百余年是中国文物疯狂外流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再有因战争哄抢而造成的文物流失,但因偷盗走私而流失的文物数量也绝不在少数,所以笔者认为在定义流失文物时最好也能够考虑到后者。
若用更为准确的法律术语对流失海外文物进行定性,流失海外文物应是指非法出口文物。国际社会对文物合法出口的公认做法是对出口文物实行许可证制度,凡是经文物原主国同意,并发给出口许可证的某件文物出境,则是合法出口的文物;反之,则是非法出口的文物。不论是什么方式的非法出口,都可称为流失海外文物。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
如何认识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其是否具有环保性及可持续性
自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在火车上开始使用至今,虽然只有十多年历史,但因其卫生、方便、价廉等优势而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使用,由于未及时加强管理,因而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景观及环境的严重污染,从铁路、船运、航运到各旅游景区及各大中城市,随处可见的白色发泡餐盒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有人强调应加强回收管理,可是没有充分考虑如何回收这些体积大、比重小,又特别赃的废弃餐具,并且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等问题;
有人建议应禁止使用这些难于环境消纳的塑料餐具,代之于易于降解的纸类餐具,可是却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饮食结构、生活水平以及造纸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有人认为目前大量使用的发泡快餐餐具具有质优、价廉等优点,唯一缺点是其难于环境消纳,如果能将其研制成可环境消纳的降解塑料岂不解决了问题,可是却没有考虑降解对资源的一次性消耗、对环境的整体效益以及技术的难度等问题。
那么,一次性餐具污染究竟该如何治理?新型环保餐盒又有谁来担刚?替代工作又该如何开展?根据本人多年来对餐具污染治理的经验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 塑料餐具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食用快餐的人越来越多, 因而快餐餐具如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盒、碗、盘等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年使用量高达100亿只以上。而制作这些餐具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PS)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材料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以及防老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强度越来越大,这给生产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然而, 这些经一次性使用后的餐具因不能再作餐具使用,而回收利用又有许多困难, 如回收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 回收技术问题等, 因而回收率很低,特别是发泡聚苯乙烯类餐具。这样致使大量的塑料餐具漂落在各个角落, 特别是铁路沿线、旅游景点和垃圾场。而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因光、热及自然力对其不敏感, 同时目前还无一种微生物或酶可以直接将其分解, 因此, 在自然界分解消失相当困难, 这样,环境中废弃的塑料餐具将与日俱增,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对动植物、水土及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立法或制订政策禁止或限制非降解难回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我国政府早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规划中就把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地膜列入了专题攻关研究,而铁道部也于1991年将《客运列车新型快餐饭盒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列入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合同号为91—Y10 ),由铁道部劳卫所负责攻关研究。
近几年来, 特别是自1994年10月13~15日铁道部于银川召开“ 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 ”以来, 对塑料餐盒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成了新闻媒介的一个热门话题, 餐盒大战拉开了序幕,在报纸上进行大量报导的同时,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及杭州、深圳等地的电视台对塑料餐盒的污染与防治也进行了大量的报导, 引起了全社会强烈的反响。
塑料餐盒污染如何治理? 中国快餐盒走向何方? 新老快餐盒企业怎样发展? 等等的问题一时成了新闻界、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热门话题和研究关注的焦点, 各种会议接踵而来。
1995年4 月7~8日, 在中国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的主持下,在北京召开了“ 降解塑料餐具应用研讨汇报会 ”, 全国人大、国家环保局、轻工总会以及铁道部等部门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和餐盒生产厂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成立了在中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领导下的降解餐具技术协作组, 对“白色垃圾”如何治理及快餐盒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1995年4月18日, 在铁道部的主持下, 于北京召开了“铁路快餐盒更新换代工作会议” , 新老餐盒研究生产厂及铁路有关主管部门14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首次将铁路餐盒更新换代的要求和计划公布于众, 并提出从95年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起对符合铁路有关要求的快餐盒进行试用,并根据试用情况选择适合铁路使用的新型可降解快餐盒作为非降解塑料餐盒的换代产品。
在铁道部有关领导提出“ 以纸代塑 ” 口号的影响下, 许多企业瞄准了纸制餐盒这块市场, 特别是铁路这块大市场,纷纷投资上马。
1995年8月1~4日,由中国包装报发起并主持召开了“ 纸杯、纸盘、纸板及纸浆模塑技术展示及研讨会 ”, 180多位来自国内外与纸制餐具有关的企业参加了这次会议, 将纸制餐具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一时间, 纸塑之争争昏了许多人的头脑,纸制餐盒生产线如雨后春笋,泡沫餐盒生产厂荒了手脚, 降解塑料餐盒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在奋力拼博, 与纸制餐盒争夺未来市场。
1995年9月19日,轻工总会塑料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召开了“泡沫塑料餐具与环保 ” 为主题的研讨会, 招集有关专家共同研讨如何治理“白色污染”。与会者认为,“白色污染”的罪愧祸首不是餐盒本身, 而是没能将其管理好的人。
在报纸、电视和各种会议热烈研究和讨论“白色污染”,特别是塑料快餐盒如何治理的同时,中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主办的《降解塑料通讯》则从科学的角度冷静的分析、正确的引导。对纸塑之利弊从资源、原料和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加工工艺、生产能力、产品性能以及产品价格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纸塑将长期共存,各得其所;纸餐盒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宜大力发展;降解塑料餐盒是治理目前 “ 白色污染 ” 的有效途径之一……
争论可以永无休止,辩论可以持续进行, 研究将不断的深入,可企业该何去何从? 路在何方?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 产品应当采用易回收、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 , 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5年12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司发文(环科标[1995] 069号) “关于下达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将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和可降解快餐盒类产品列入环境标志产品的发展计划, 为可环境降解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之后许多城市纷纷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代之于纸板、纸浆或降解塑料餐具,但由于政策制定不严密,或执法力度不够,或新产品存在太多问题,因而大都禁而不止或死灰复燃。根据这一现象,北京、天津两市环保部门经多方考察论证后认为,在新产品尚不成熟情况下采取回收治理方法是解决发泡餐具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因此,从97年9月份起开始了发泡餐具回收工作的试点。
试点证明,发泡餐具的污染不是不能治理,而是治理难度太大。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国家环保局[1997]527号文件“关于印发‘白色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中曾明确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应采取“以教育宣传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回收利用为手段,产品替代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而且国家环保局[1997]590号文件也同意由北京和天津作为治理白色污染的试点城市,并要求在1998年6月5日前进行验收。为此,京津两城市发起了由发泡餐盒制造商出资进行回收利用的工作,回收率达50%左右,散落的餐盒大大减少,应该说对白色污染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遏治作用。
但是,由于发泡餐具体积大(全国约合10万吨,体积约200万立方),自身污染严重,给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由于用废餐盒炼油技术尚不成熟,因而造成回收餐具的大量堆积,加之再生造粒中存在的严重水污染以及其他诸多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使得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发泡餐具的治理失去了信心。
全国目前有发泡餐具生产线130余条,发泡餐具的用量在一百亿只以上(仅北京就高达7亿只左右),而这么多的东西在全国除北京和天津从97年开始回收外,其它地方都没有很好的进行回收治理,全国的回收率仅3%-5%,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景观污染和环境污染,加上近10年来的堆积,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为此,国务院下定决心在200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运输系统以及旅游区等应提前和加快步伐,积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并使产品质量产量尽快适应市场需求。
二. 发泡餐具被淘汰,什么产品来替代?
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难以降解,全面回收处理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国家经贸委6号令已明确规定到2000年底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并提出了换代产品的基本要求,即具有易回收性和易降解性,新的降解餐具国家标准已在加紧制定之中,年内有望出台。那么替代产品选什么合适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以下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后方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一)原料问题
快餐餐具是一次性消费用品, 使用周期短, 用量大, 因此原料来源应立足于国内,尽量减少原料进口,避免对外汇的依赖性和对国际市场变化的不可控性。像纸板餐具, 由于其原料以木浆为主, 而我国木材资源严重匮乏, 所以大量制作纸板餐具就不大符合我国国情。另外,对一些原料组成复杂,质量难于保证的产品也应加强监督管理。
(二)生产现状
近几年我国快餐业发展较快, 全国快餐具的用量已超过100亿只, 每年以 6%以上的速度递增。从目前市场使用情况看, 发泡PS餐具在近期内仍是快餐餐具的主流, 现有拉片机130多台, 每年PS原料用量在10万吨左右, 产能在120亿只以上。聚丙烯(PP)类餐具的生产量目前并不大, 只在铁路系统部分使用光/生物降解PP餐盒, 用量在3亿只左右,但因在铁路使用效果较好,已有不少企业在新上该类产品 。纸板餐具和纸浆模塑餐具已有三十多家, 但是由于这些餐具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都不敌PS餐具, 所以大部分厂家处于停机状态, 其产能估计在30亿只左右。其它类型餐具如草纤维类、全淀粉类虽有少量的生产能力,但还未正式进入市场,处于完善阶段,估计产能在5亿只左右。因此, 从目前生产能力看已大大过剩, 如目前进行投资建厂必须考虑快餐具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问题, 否则肯定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三)生产工艺
要想使快餐包装产品占领市场, 餐具生产企业必须考虑以下生产工艺问题。
1连续自动化生产
快餐餐具用量大, 就必须使设备的产能提高, 因此设备必须具备连续自动化生产的功能才可占领较大的市场, 同时也才可能使成本降低。
2边角料的利用
快餐具的生产过程必定会有废品或边角料, 如不对这些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就会对产量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回收的成本越高, 则产品成本愈高, 市场竞争能力也就越弱。像降解塑料和纸质餐具目前这些问题还未很好解决。
(四)产品贮存运输
快餐餐具用量大, 流通快, 因此对贮存运输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在运输中轻装轻卸, 避免剧烈振动、挤压和风吹雨淋; 贮存期内应放置在5~40℃、相对湿度低于80%、通风良好并能防鼠防潮条件的仓库内, 并应离地面15CM以上, 未经启封的批量产品, 其存放保质期应不低于一年。因此, 对降解塑料餐具、纸浆模塑餐具以及其它完全生物降解类餐具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才不致使产品变为废品。
(五)产品质量
任何产品都有其质量要求标准, 快餐具也不例外, 了解产品质量要求对于研究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尤为重要。以下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1安全问题
食品包装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 一种新的产品在获得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价试验, 对于高分子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具容器, 应对个别成份(单体)和成品(聚合物)分别评价。对成品则根据其成型品在4%醋酸溶出试验中所得残渣的多少来决定需要进行的试验(与原料是天然还是合成无关)。具体规定如下:
A. 如系我国新开发的产品, 其蒸发残渣量 ≥30PPM, 不合格, 不进行毒理学试验;
B. 20PPM~<30PPM, 进行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和致突变, 亚慢性和代谢以及慢性(包括致癌)四个阶段试验;
C. 10PPM~<20PPM,进行B项前三个阶段试验;
D. 5PPM~<10PPM, 进行C项中前两个阶段试验;
E. <5PPM, 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
如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已经允许使用的产品, 其蒸发残渣是:
≥30PPM, 不合格, 不进行毒理学试验;
10PPM~30PPM, 进行B项前两个阶段试验;
<10PPM, 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
由以上要求可以看出, 对食品包装容器的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是目前新型餐具的检测都未按上述要求执行, 特别是有些行业标准本身就有问题。比如, 铁道部行业标准TB/T2611--94《铁路快餐饭盒供货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蒸发残渣≤30PPM时只做急性毒性实验和致突变试验, 其它实验不做, 这样其安全性就难保证, 建议对新型餐具的安全检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以确保对人体的安全。
2卫生问题
快餐餐具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与消费者的健康密切相关, 一般要求用发酵法(个/100cm 2 )大肠菌群<3个, 纸片法(每50cm 2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以杜绝常规传染病菌的传播。
3理化指标
对于快餐餐具应根据材料进行不同的理化指标测试, 一般要求如下:
蒸发残渣(mg/l): 4%醋酸, 60℃, 2h, ≤30
65%乙醇,20℃, 2h, ≤30
正己烷: 20℃, 2h, ≤30ppm
高锰酸钾消耗量: 蒸馏水, 60℃, 2h, ≤10ppm
重金属(以ph计)(mg/l): 4%醋酸,60℃,2h,≤1
脱色: 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阴性; 乙醇, 阴性; 浸泡液, 阴性
对纸板、纸浆以及草纤维类餐具还需做黄曲霉、农药残留以及萤光性物质等试验, 以确保对人体的安全。
4使用性能
一个时期以来, 开发新型餐具的企业越来越多, 但好多单位并不了解一次性餐具的特殊使用要求, 因而难于进入市场。一次性餐具一般要求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A. 正常色泽, 无异味, 表面平整光洁, 质地均匀, 无条纹、划痕, 无皱折、剥离, 无破裂及穿孔;
B. 清洁, 无油污, 无尘土及其它异物;
C. 合盖、扣盖方便, 整齐无偏离;
D. 保温性能好, 60℃以上30分钟后无变形、渗漏;
E. 负重3KG, 高度变化≤5%;
F. 盒盖对折20次以上无断裂;
G.造型美观,拿、放方便,有适应不同需求的品种
(六)环保问题
近几年来塑料包装物---特别是发泡PS餐具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年产生总量已超过200万吨,战垃圾体积近1/3。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的提高, 生产一次性使用的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就此产生的新型环保产品不断涌现, 特别是快餐餐具。
为此,国家经贸委六号令要求在200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运输系统以及旅游区等应提前和加快步伐,积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并使产品质量产量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规定,发泡餐具生产线一律不得新上和转移,对外商投资企业将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对拒不执行的企业将由工商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各有关部门要取消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贷款,对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将“白色污染”的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计划到2000年控制住主要交通干线和大城市“白色污染”增长的势头,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袋,建立生产商负责的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到2005年基本消除“白色污染”。
(七)发展方向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正式提出建议: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应该调整为对环境更为友善和无害。即把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要放在生活方式和生产过程的调整上而不能只是在污染物产生以后。根据这个原则, 在八十年代后期, 人类社会开始注意对产品的生产制造、使用、回收利用到丢弃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种种影响, 即把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一种新型产品要获得长久的市场占有, 除了产品生产过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外, 还需对其原料来源及产品去向对环境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并进行定量分析, 方可得出哪种产品更具生命力的正确结论。
如对废塑料对环境影响, 技术现状和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应选用回收利用途径; 在回收利用价值太低情况下, 可以选用焚烧处理; 最后选用填埋处理。对于那些回收系统难以达到, 回收太困难或经济上不合算的情况则可推广使用易于被环境消纳的产品,如发泡餐具用降解塑料或纸制餐具等所取代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快餐业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新型餐具的不断出现将势不可挡, 快餐具的种类和使用也将会不断地增加, 国内外快餐容器生产企业和快餐业本身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发展方向将朝着更加易于回收利用或更易被环境消纳的方向发展。
作为新型餐具的研究开发生产单位应在环境保护的大旗下全面考虑一种新产品的原料来源, 生产工艺及规模, 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理化指标、使用性能)、价格以及使用后如何处理等诸多因素, 作到餐具的重量和体积尽量的小,有毒有害物质尽量的少,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价值尽可能的大,降解速度可控,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
(八)目前较为理想的替代品选什么好
根据以上要求以及铁道部近几年来对新型餐盒的大量测试和使用证明,生产工艺及安全卫生环保性能最稳定,价格也较占优势的是光/生物降解聚丙稀制品,其次是纸板涂膜型,其成本可用在餐盒上印广告降下来,纸浆模塑型由于当前生产工艺造成的前期环境污染较重,食品卫生达标代价较高,合格产品的成本难以降下来,加之其回收利用和降解速度都不占优势,不宜作主型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麦壳内施胶模塑型,随着卫生环保指标性能的达标,工艺日趋稳定,加之原材料价低,生产前期对外环境不造成重大污染,生物降解性能也好,其前景还是可以的(但需对农药、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加强监督检验,完全达标难度很大)。复合淀粉模塑涂膜型,目前正在铁路上车少量试用,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性能尚需进一步验证。还有一些具有光降解或生物降解性能的发泡塑料制品,如“光/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生物降解复方淀粉添加型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由于脱层降解速度慢,生物降解的机理不肯定,自然干扰因素多,加之苯乙稀低聚体的存在,因而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关于纸板涂PE膜餐盒(也称“纸塑餐盒”),由于当前回收打浆过滤技术的提高,打成小块的PE膜可集中收集处理,对环境无大影响,也可包括在纸板涂膜类型中。目前还出现了稻麦壳发泡型,由于强度较差,食品卫生性能不清楚,也暂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
全国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替代工作已经开始,北京市政府已下令从九九年“五 一”开始将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首都文明景区(点)和各宾馆饭店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要求做好新型替代品的回收利用工作,并要求99年回收率达到60%。目前还尚无一种新产品能在使用性能和价格上与将要被淘汰的发泡PS餐具相竞争,但是,随着换代工作的不断深入,性能价格合适的产品将不断出现,望各级部门在选择替代产品的时候应奔着“宣传教育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产品替代和回收管理相结合的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待一次性餐具的换代工作,选择原料稳定,性能可靠,价格适中,易回收和易降解的替代品,使“白色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