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纳粹行为

时间:2024-06-27 05:53:05编辑:分享君

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所犯下了哪些罪行?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军队是铁和血的代名词,只要完成任务服从命令的情况下,军人又是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职业,理所当然的可以进行略微的犯罪。但鬼子是屠城的政策,进了城基本没有纪律约束。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军的战争罪主要有:屠杀平民和非人道的虐待。对于德国定的罪名是: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纳粹德国的罪行有哪些?

德国在二战中是以屠杀犹太民族有斯拉夫民族为大家所共识

在屠杀的过程中不泛有枪毙,砍头(常在党卫军的南斯拉夫雇佣军中出现) 当然这些只是属於国防军部队的所作所为而已

在集中营屠杀的方式有了改变起初是把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送进毒气室用氯化氢进行屠杀 而后又用那些斯拉夫和犹太人进行恐怖的人体试验 但是这些人体试验仅限於 冷冻 低温 低压并非日本人的细菌的试验 但是有一个特列那就是蒙格勒博士的双胞胎试验.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面积达40平方千米.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纳粹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2号集中营,该营建于1941年10月,官方称为比克瑙。比克瑙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场所。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奥斯威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和苏联俘虏。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1947年7月2日,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先后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他们强制推行法西斯政策,实行所谓“新政策”,实质上,他们对各国人民进行野蛮的奴役和掠夺。为了对付人民的反抗,他们建立了许多集中营,专门关押和杀害无辜群众和战俘。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是德国法西斯一个最大的杀人工厂,它位于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威辛小镇上。1939年9月德国占领波兰后建立,营内设有4个毒气室、46个焚尸炉和地下尸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四五百万犹太人、波兰人、吉卜赛人、苏军战俘和各国进步分子惨死在这里。它曾经创造了一天毒死6000人的“最高记录”。德国法西斯把抓来的人分批推入一个毒气室,然后关紧门,无论里面的人如何哭喊惨叫,这些毫无人性的法西斯也不予理会,他们向密室中通入毒气,门内传出不断的咳嗽声和喊叫声,不一会儿,便悄无声息了。戴了防毒面具的德国人便把尸体一具具拖出来,扔到车上拉走,第二批人又马上被推人毒气室……这里附设火葬场,在毒气室被毒死的人的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焚化,再将骨渣运到工厂磨成粉末,用卡车运到索拉河边,撒人河中。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妇女的头发被剪下来,运往德国织成床毯。当德国战败撤退时,光是来不及运走的头发就有7吨。法西斯野兽还用死人的脂肪做成肥皂,把人皮剥下来,做灯罩。1940~1945年,德国法西斯在此杀害人数达400万以上。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克拉科夫,被解救的犹太人骨瘦如柴,几个月后还习惯性的把面包藏起来,因为怕死,许多人一直拒绝去洗澡和打针。1946年在此建立博物馆。


纳粹德国为什么在行动?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些优秀青年,如拉比、奥本海默等纷纷到了英国、德国和丹麦等欧洲国家,求教于当时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如卢瑟福、玻尔、玻恩、海森堡等,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与原子和原子核有关的现代物理学。待学成之后,他们怀着振兴美国物理学研究的雄心,带着最新的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知识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些新知识和新发明就像16世纪西班牙航海家抢来的金子一样稀奇与珍贵,给自己的祖国带来巨大而又令人吃惊的利益。


1932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在那一年的2月,发现了中子;11月,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次年的1月,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政府的首脑。30年代,希特勒的反犹太和反现代科学的政策,给美国送来了一大批欧洲优秀的物理学家,如弗兰克、费米、维格纳等,使美国的现代物理学,特别是核物理学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1939年1月,玻尔应邀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访问。弗里施在他临行前仓促从瑞典赶回来,告诉他铀可能裂变成了两块。玻尔把这一消息带到了美国,立即引起了轰动。当时弗里施正在丹麦做实验,以证实他们的解释。玻尔的儿子奥格通过电话给玻尔通报了弗里施已经看到裂变碎片产生的大电流信号的消息。


玻尔立即和普林斯顿的惠勒合作研究核裂变的机制。他们提出并在理论上证明,只有铀-235才会在吸收中子后发生裂变。玻尔怀疑铀-238吸收中子后会变成一种更重的元素,这个元素也可能会产生裂变。玻尔还提醒,铀-235在裂变时可能会产生两个以上的次级中子。他们的文章在1939年9月公开发表。


核裂变的实验立即在美国的很多实验室被重复和证实。随之而来的是对裂变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和对裂变生成元素的鉴定,许多科学家不久就分别独立地证实了法国约里奥·居里小组的发现:铀元素在裂变时能产生多于一个的次级中子。这一发现使物理学家们想到了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铀原子核裂变,而裂变产生的更多中子又引起更多的裂变,因而形成连锁反应。原子核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当核物理研究发生突变时,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也发生了跃变。1939年3月6日,德国军队开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物理学家们不仅看到战争的变化,也看到原子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可能会对战争产生的影响。当世界上最大的铀供应国捷克斯洛伐克落入德国人的手中时,他们不能不为此担忧。因此,他们立即以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反应,西拉德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


利奥·西拉德,匈牙利物理学家,生于1898年。他在青年时代就饱受政治动荡之苦。在希特勒掌握政权以后,西拉德先到了维也纳,在那里呆了6个星期,又到英国去了。西拉德具有惊人的才能,他能根据今天的事实,用演绎法来预测明天的事变,他认识到,奥地利迟早是要被纳粹占领的。


1933年秋,在英国物理协会年会上,卢瑟福爵土在发言中指出,凡是谈论大规模地取得原子能的人,都是“胡说八道”。西拉德后来回忆说:“他的讲话使我考虑了这个问题。1933年10月,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想法,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种元素,它吸收一个中子并发射出另外两个,那么就可以实现链式反应,首先我觉得铍可以是这种元素,后来又觉得是某些其他元素,包括铀在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进行临界试验。”


早在1935年,西拉德就向许多原子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是否认为应该理智地、起码是暂时地停止发表他们的工作结果,并且要考虑到他们的研究有着严重的、甚至是危险的后果。他所询问的科学家之中,大多数拒绝了他的建议。在当时,原子堡垒被攻下来的希望似乎是没有可能的,而西拉德却已经在谈论如何处理战利品了。由于这一“过早的担心”,他所得到的声誉是“荒唐”,即,没有做第一步和第二步,而竟考虑做第三步和第四步的事情了。


1939年4月末到7月末,西拉德和他的朋友们一直苦思,怎样以最好的方式让美国政府了解原子研究工作的巨大意义,以及它们对军事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


1939年3月,费米请求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主任皮格勒姆给美国海军军械部部长、海军上将胡珀写一封信,请求他同意利用费米在华盛顿美国哲学学会作报告的机会,与费米见一次面。3月17日,费米拿着皮格勒姆的介绍信去见胡珀。皮格勒姆在信中以用于学术讨论的谨慎口气写道:“铀可能成为一种每磅可以释放出比通常炸药大100万倍的能量的爆炸物。我自己的感觉是,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在会见中,费米同胡珀讨论了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但是,费米的话对这位海军上将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胡珀只是礼节性地会见了他,希望费米能及时地把他们的研究结果转告海军。


费米在给海军科学家作报告时,提到了用慢中子实现可控核反应和用快中子实现核爆炸的可能性,他说:“然而,不可能对目前存在的实验数据作出任何精确的预言。”费米的报告引起了海军实验室一些在为潜艇寻找新动力的科学家的兴趣,他们也开始了铀分离和核裂变方面的工作。但是,海军不愿意提供用于核研究的经费。这种态度,无疑是给费米等科学家们的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正当西拉德等人为怎样引起政府机构对核裂变的注意而伤脑筋时,他们得到了秘密报告说,“第三帝国”正在德国政府支持下顺利进行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由此可见,他们的最坏设想已经得到证实了。


通过秘密渠道传到美国物理学家那里的最新消息说,德国人已经采取了坚决行动,他们突然禁止从他们所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口铀矿石。欧洲另一个有储备铀的国家是比利时,它是由刚果的铀矿产地中得到这种金属的。现在,西拉德正在想方设法来保护这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金属,不让希特勒夺去。可是,美国政府还一直没有认识到铀会有什么军事价值,这种稀有金属当时几乎全部用来制造钟表盘上的发光字码和用于陶瓷工业。


形势越来越明朗了,德国正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西拉德这时意识到,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以遏制德国的核计划。


有人知德国纳粹势力渗透南美洲的行动吗?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美也是有渗透的,并且南美成为了二战后德国战犯外逃的圣地,以至于南美某些国家的军服在今天看来和德国二战纳粹军服很相像。下面介绍一段德国纳粹在南美的情况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阿根廷的政权一直在军人独裁者和舞弊选出的总统之间交替。在种族(其人口93%以上是白人)、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阿根廷是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军政府甚至以恢复旧日“西班牙的十字和剑的联盟”的名义与佛朗哥加强了联系。有些人甚至要求取消独立,重新从西班牙派遣总督作为阿根廷的统治者。在梵蒂冈的怂恿下,阿根廷军政府和教会还梦想在南美建立一个西班牙化的天主教国家,与美国分庭抗礼。阿根廷驻西班牙大使埃斯科瓦尔(Adrian Escobar)奉命与德国和梵蒂冈的官员进行会谈,商讨合作事宜。他与梵蒂冈教皇厅秘书长马吉奥尼枢机主教(Luigi Magione)进行会晤后达成了一份协议,一旦战争结束,阿根廷就实行更为宽大的新移民法,从而为战争末期纳粹要员从梵蒂冈到阿根廷的“逃亡之路”打下了基础。

二战爆发后,阿根廷分成两个阵营:政府、军人和大资本家支持纳粹,民众则支持盟国。欧洲战事刚一爆发,软弱的代总统卡斯蒂略(Ramon Castillo)就宣布中立。尽管阿根廷国会已经批准了1940年哈瓦那决议-对任何一个西半球国家的进攻都被视做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入侵,但它在珍珠港事件后依然坚持中立,拒绝对德日宣战。阿根廷政府深信德国将会获胜,并将控制欧洲,因此与其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甚至在1942年初两艘阿根廷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后仍决心与其保持友好。作为回报,德国不仅赔偿了阿根廷的损失,而且答应说只要阿根廷船只把航行路线和时间通知他们,德国海军将保证其安全航行。

1942年1月,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商讨西半球国家的战时政策。会后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协定》,签字国保证与轴心国断交、宣战,并冻结和没收轴心国在这些国家的资产。作为回报,美国将按租借法案向这些国家提供武器,以及军事和经济援助。阿根廷没有签署该协定。直到1942年6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洲经济与财政管制会议后,阿根廷才在表面上终止与轴心国的所有商业活动,但私下里仍偷偷与纳粹进行贸易往来。

阿根廷的虚假中立一直维持到1943年6月4日,此后则义无返顾地倒向了纳粹。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卡斯蒂略总统被迫就阿根廷是否参加西半球防御体系和对轴心国宣战的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纳粹分子、长枪党、军官集团和大地主随即在6月4日发动了反全民公决的“上校政变”。这些上校们刚一掌权就向德国求购军火,以对巴西开战。到1943年9月,他们转而开始寻求与纳粹结盟,并派遣特使到西班牙与纳粹官员进行谈判。美国的反情报机构截获了阿根廷的纳粹特工头目贝克(Johan Backer)与党卫队保安处头子瓦尔特.舒伦堡的通讯,随即迅速通知英国海军,在特立尼达拦截了阿根廷秘使乘坐的客船。不过盟国未能阻止上校们更进一步的阴谋:庇隆和贝克继续策划推翻邻国的政府,以在南美建立一个亲纳粹联盟。庇隆曾在一份秘密宣言中写道:“……我们已经有巴拉圭,玻利维亚和智利。再加上阿根廷,很容易向乌拉圭施加压力。五个联合起来的国家是很容易击垮巴西的。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其广大的德国移民也是有利因素。把巴西拉进来之后,美洲大陆就尽在我们掌握了。”

在战争期间,由于阿根廷政府的配合,大多数在阿根廷的德国公司将其利润交给当地的纳粹间谍组织,成为其活动经费。美国财政部还怀疑阿根廷为轴心国“洗”了大量的外汇,接收大批纳粹掠夺的货币和证券,并使其进入美国市场。阿根廷还充当了纳粹的供货商。尽管大宗的货物如小麦、牛肉等很容易被盟国拦截,但小规模的走私-比如德国急需的工业用金刚石和白金-仍源源不断地从阿根廷流往德国。珍珠港事件之后,摩根索曾想立即冻结阿根廷的资产。1942年5月,他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了证据,表明众多的阿根廷公司正在为美国境内的德国资金提供掩护,并将价值1000多万美元的纳粹资金带入美国以使其合法化。然而直到1942年10月罗斯福才同意国务院对选定的阿根廷账户进行冻结。超过150家阿根廷公司和个人被列入了国务院的黑名单。

1943年12月20日,乌拉圭发生了未遂军事政变。通过拦截、破译德国特工发回国内的情报,美国从中揪出了阿根廷的黑手。美国威胁要公布这些材料、将阿根廷开除出美洲国家组织、并对其实施制裁。在这样的威胁下,阿根廷被迫作出让步,于1944年1月同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然而此后阿根廷继续保持中立。在战争的最后年月中,阿根廷是鲍曼藏匿纳粹财产的主要目的地,也是纳粹战犯在战后的主要避难所。

美阿之间关于“安全港计划”的谈判于1944年开始,但由于两国间的紧张关系而受到极大的限制。1944年2月,因颠覆乌拉圭和玻利维亚政权的丑闻败露,阿根廷军人总统拉米雷斯将军被迫辞职,将权力转交给了法雷尔将军,庇隆担任副总统。美国宣布不承认法雷尔政府,并召回了驻阿根廷大使。8月5日,阿根廷外长给美国国务卿赫尔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不准备改变其外交政策,因为“同正在面临失败的轴心国断绝关系是不符合阿根廷的骑士精神的”。他还在信中试图分享美国的租借法案武器援助,赫尔抓住这个机会在回信中好好羞辱了阿根廷一番。8月16日,阿根廷储存在美国的黄金被全部冻结。9月,美国商船被禁止驶往阿根廷港口。做为回应,阿根廷退出了西半球防御体系,其央行停止协助美国调查纳粹财产。

态度强硬的赫尔因病辞去国务卿职位后,继任者斯退丁纽斯对阿根廷采用了更温和的政策。负责拉美关系的助理国务卿纳尔逊.洛克菲勒也支持温和路线。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银行在战争期间从阿根廷非法吸收了大量纳粹资金,也正是纳尔逊.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通过西班牙向德国运去了大量石油。

1945年2月7日,摩根索建议代理国务卿格鲁(Joseph C.Grew)派一支特别代表团去阿根廷,查找并没收纳粹在那里的资产,格鲁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驳回了该提议。1945年初,在墨西哥查普恰佩克城举行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美洲国家(阿根廷除外)通过决议认可了各国家处理本国纳粹财产的自由权。由于阿根廷继续支持纳粹德国,它被排除在这次会议之外。直到希特勒自杀前一个月,由于意识到被西半球其它国家孤立,特别是美国准备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阿根廷才不情愿地向德国宣战。
1946年5月22日,“安全港计划”成员报告说在阿根廷的德国资产大约为2亿美元,包括银行存款、房地产和各类货物,但未发现有艺术品和珍宝的藏匿处,他们错误地断定阿根廷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纳粹赃物藏匿地。此外,尽管早在1942年美国就获知阿根廷和德国的非法货币交易,该报告却说并没有证据显示阿根廷接收了纳粹的黄金。1942年4月,美国驻瑞士领事报告说,一位阿根廷外交官正在将纳粹掠夺的美元偷运回国销售,然后将获得的现金汇寄回瑞士。英国情报机关也在1944年查出阿根廷与瑞士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而且经常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1947年5月,阿根廷中央银行计划将1.7亿美元的黄金转移到其联邦储备局的账户上,后因担心美国追查黄金来源而推迟了计划。1973年庇隆重新掌权后,曾将他的400吨黄金投入黑市进行交易。庇隆货物的代号是“鲍曼1345”,买主是西班牙政府。销售人员自然将这批货物与政治挂上了钩。但没人追查这些黄金的最终来源是哪里。
由于冷战的原因,“安全港计划”在阿根廷也无疾而终。1947年6月3日,杜鲁门总统和阿根廷大使发布一份联合声明:两国将与其它拉美国家重新商议建立新的互助条约组织。1947年9月,阿根廷加入了美洲互助条约,即《里约热内卢条约》,鲍曼在阿根廷隐匿的公司和财宝安全地保存了下来。这时美国西半球的主要目标是扼制共产主义,对纳粹战犯和纳粹黄金已无暇顾及。尽管阿根廷的黄金储备飞速增长,大量的纳粹战犯也藏匿在那里,可调查者们直到半个世纪后“仍未发现”阿根廷曾大量接收纳粹黄金的直接证据。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这是一种按常规逻辑的推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不反对其他反抗其争霸世界的民族实行像对待犹太人那样的灭绝政策呢?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二占期间,欧洲各国人民包括德国人民在内,为了反对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企图及其法西斯暴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半争。欧洲各国民族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已经构成了希特勒横行的严重障碍。但是纳粹党徒们自始至终却没有像对待犹太人那样来对待这些欧洲当地民族,也就是说,希特勒自始至终没有对这些当地民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和暴行。人们不禁要问,希特勒为了实现自己的罪恶目的,为什么只对犹太人采取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暴行,反而对有碍于其目的实现的其它民族“网开一面”呢?显然,“目的论”者的推论忽略了这一史实的特定逻辑性。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不光德国人不喜欢犹太人,欧洲都不喜欢,主要原因是:
1.宗教上,基督教本来就是攻击性的,排它性的宗教,再加上,那个犹大杀了耶酥,
2.经济上的,犹太人很会做生意,它们有很多的财富,在有的地方犹太人几乎垄断了,
德国在虽侵略过欧洲其它国家,但是在杀犹上面,欧洲各国和德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希特勒杀犹,还有两个原因:
1.亲身体会,切夫之恨
从小犹太人就有钱,而它没有钱,犹太人的确太会做生意了,还有就是它喜欢的一个人被犹太人抢走了.
2.为了扩张的需要
希特勒想统一世界,第一步就是德国的,奥地利的,分布在中欧其它国家的日耳曼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第二部就是统一欧洲,第三部统一世界
为了让人们都行动起来,就要号召人们,那种族宣扬的效果最好~`全世界都是下等民族,只有日耳曼族是上等的,那得到的效果是多么的显著啊!!自信心空前高涨,这和一战的战败是相关的.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的生存空间都翻了几翻,
其中美洲,澳洲,这四个民族已取代当地的土著人,而成为了主体民族了,
在非洲,它们人口比率虽不是主体民族,但是利益也很多,
德国统一得晚,发展也晚,不过发展是后来者居上,强则必霸!当然也相有多点的生存空间了,一战前的德皇要'分得阳光下的土地',二战前的希特勒喊出'为日耳曼人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这是它们整个民族都向往的东西,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错.
数量级才几百W,比下当年倭奴杀的中国人,8年抗战,中国死伤3000多W,这个数目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绝种的.
还有'剃发易服'时屠杀的,元朝蒙古人对汉人的屠杀,
还有近百年来南洋诸夷对华人的屠杀,比这个数目都多多了.
多亏了汉人有人口威慑力量,杀不光.
人口威慑力才是永远的武器,现在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屠杀了, 民族溶合过程中,人口比率高的占优势,还可以向外国移民,国界是死的,人是活的。


德国善于反思的两件事例????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德国队二战的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60年了,但它并没有成为被遗忘的“历史”,人们不断追问,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的反思拷问着人类的道德和良知。60年来,身为当时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日本也在反思着那段历史,但是,在对历史总结与反省的态度上,三国却并未站在同一高度上。
二战结束60年来,德国勇于反省历史罪责,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德国历史学家指出,德国能够真正自我批评地面对过去,是经过战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的。二战后,德国为了消除欧洲邻国对自己的深深警觉和敌意,积极配合以美苏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对纳粹分子进行“非纳粹化”运动。那些罪大恶极的纳粹分子经过纽伦堡审判和美苏英法四国占领区的甄别处理后,基本都没能逃脱法网。此外,德国政府还一直在不同场合表达对二战的忏悔之意,并先后向波兰、俄罗斯、捷克等受害国家,尤其是受害的犹太民族赔偿近550亿欧元。
不过,在反省历史的道路上,德国政府也曾走过“弯路”。阿登纳政府曾想以一系列措施把历史问题“一笔勾销”。1949年和1954年,德国联邦议院先后通过两部《赦罪法》,对1949年9月15日以前的全部犯罪行为实行大赦,其中包括尚未超过追溯期的纳粹案犯,甚至连一些直接参与屠杀的“行动队”头目也被释放。当时,否认、淡化纳粹罪行的舆论曾一度甚嚣尘上。 这说明即使在德国,其对于过去的反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但以后的历史证明,这个民族的确是一个具有长远意识的民族,尽管否定自己是一件很艰难而又痛苦的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面对他们过去的历史,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光明的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反思逐渐发生了变化。上世纪50年代,在20年代出生、被称为“怀疑的一代”长大成人,他们开始追问父辈们在纳粹时代干了些什么。反省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这个阶段逐渐被看成头等大事。在社民党和自民党联合执政以及反纳粹主义的流亡者维利•勃兰特成为联邦总理后,德国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更显著的变化,批判纳粹的声音日占上风。1970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双膝跪拜犹太人纪念碑,赢得举世称赞。

近20年来,德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新纳粹抬头: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成立清除纳粹残余分子调查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追查并审判了集中营医生、杀害游击队员的下级军官;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反纳粹与反刑事犯罪法》,严格禁止任何宣传纳粹思想、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德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内容的纳粹时期的历史,特别是集中营和大屠杀的内容;德国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到集中营旧址参观,并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那里担任义务讲解员。
德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写过一首十四行诗《十一月之国》。所谓的《十一月之国》指的就是德国。因为非常巧合,1923年希特勒掌权,1938年纳粹首次大规模“水晶之夜”暴行,以及1989年柏林墙倒塌,皆发生在11月9日。这首诗的最前4行和最后2行分别是:
“那是我所来之地,岁岁纪念第九个日期,也是我想离去之地,越过非我所建的篱,穿着错鞋奔向那我也有份的地方,我也有责任对那些残留着的肮脏”
“打消债务或不计利息并不正当,那债应由我辈清偿”
这几行掷地有声、动人心魄的金石之句,不但浓缩了战后德国的思想格局,更重要的是,它也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所谓“历史救赎”的课题。在有如噩梦的历史里,加害与被害乃是一种最让人痛苦不自在的关系。当加害者愈是拒绝记得,受害者只好变得更加痛苦地铭记。只有加害者自己去记住,最后让它腐肉脱落,结成新痂,才可蜕化为新人,并在不断凝视疮疤里提升自己。只有加害者自己在记住里提升,受害者才会在遗忘里学会宽恕,伤害始有可能被转化成彼此坦荡豁然的契机。
毫无疑问,德国确实以君特•格拉斯诗里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境界,解决了它自己的救赎问题。它没有被罪恶阴影愈缠愈小,反而在救赎的超越里愈变愈大。德国走出了那种“残留着的肮脏”,丢掉了“错鞋”,因而能迈开新的步伐德国的真诚举动,赢得了欧洲邻国的原谅,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我们今天比较德国与日本,就可以看到什么是人和畜类的区别了。


列举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德国法西斯暴行
走进纳粹集中营:变态的虐囚手段令人震惊
残忍 进门先行“萨克森式敬礼”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柏林以北30公里的小镇奥拉宁堡,是二战期间所有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
集中营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座3层高的塔楼,在入口处的大门上,依然保留着“劳动使人自由”的文字。当年,囚犯们就是从这块招牌的下面,走进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
进入大门,迎面就是囚犯们每天早晚两次集合的大操场。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严寒,囚犯们每天做工前和收工后都必须在这里一动不动地站立几个小时等候点名。 如果人数不对,所有人就必须原地立正站好,直到未到的人被发现为止,有时囚犯们会因此而站上一整夜。
据介绍,党卫队经常命令新来的犯人两臂伸开,身体下蹲,并且保持这个姿势长达几个小时。法西斯分子厚颜无耻地美其名曰“萨克森式敬礼”,无数年迈体弱的囚犯因此而送命。

从操场向周围望去,可以看到集中营的围墙和岗楼。在操场正面的围墙前,依然保留着铁丝网,铁丝网前竖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走进者格杀勿论”。据称,许多囚犯由于不堪忍受集中营中的折磨,冒死要冲破铁丝网逃跑,结果被岗楼上的卫兵开枪射死。

血腥 犯人被吊在木桩上活活打死

囚犯居住的木制营房呈扇形分布在操场的两边。由于战火的摧毁,目前这里只剩下不到10栋房屋。 我首先来到了位于集中营东面的营房。虽然已经过去了60年,但是扑面而来的朽木味道依然可以让人体会到当年的气息。 这里就是囚犯日常生活的地方,囚犯的家具依然按原样摆放在那里。这一幕是我们在二战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的:一张张矮小的木制三人床拥挤地分布在房屋内的两侧,床上零乱地摆放着由麻布织成的枕头和被褥,而这些都已经破烂不堪,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露出的干草。在门口的柜台中还有一件当年囚犯的号衣供人们参观,从号衣上的红三角标记可以知道,这名囚犯是一位政治犯,号码是64205。 在这座营房旁边的小院子里坐落着集中营的牢房。这座建筑从外面看规模不大,但却是整个集中营最为恐怖和血腥的地方。这里关押着囚犯中的“重量级人物”,是党卫队对囚犯施加刑罚的地方。
在牢房旁边,保留着3根一人多高的木桩,木桩顶端的铁钩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党卫队对囚犯施加酷刑的地方。许多囚犯就是吊在这些木桩上被活活打死的。房屋里面由许多狭小的单人牢房组成,牢房中只有一张铺满草屑的床。隔着门口的铁栅栏,可以看到有些房间已经被贴上了当年被关押者的照片,他们来自德国、波兰、英国,都没有能够再走出这座牢房。

罪行 纳粹分子用犯人的头发织布
出了牢房向集中营的中间走,就来到了当年作为囚犯厨房的房屋,现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可以看到大量介绍集中营历史和当年党卫队罪行的文字、照片以及实物。
其中最令我感到触目惊心的,是在介绍“集中营罪行”的展览部分看到了死难者的头发。两束金黄色的卷发似乎在向人们做无声的控诉。在旁边的介绍文字中写道:“1945年4月,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解放后,在火葬场发现大约8桶560公斤重的头发”。
纳粹分子用死难者的头发织布,这一令人作呕的罪行在许多集中营都被发现过。据悉,当年苏联红军在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就发现了7吨多的头发,那是纳粹分子从火葬前的尸体上剪下来的。他们用犯人的头发织成布,给裁缝当衣服的衬料用。

旁边则摆放着一架看起来像鞍马的刑具,只是上面有两根皮带。据介绍,在集中营里,囚犯哪怕是触动了最细微的一条规定,也会遭到党卫队的毒打。而在集中营恶劣的卫生条件下,这种毒打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再往里面走,就是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标志性建筑——萨克森豪森国家纪念碑。

前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建造的这座大约40米高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当年被关押在这里的政治犯。碑身的顶端有18颗红三角,据说这象征着当时集中营的囚犯主要来自18个欧洲国家。碑顶的红三角同政治犯号衣上缝制的红三角是一致的。纪念碑前的雕像表现了当年苏联红军解放集中营时的一幕:两名集中营生还者簇拥着一名苏联红军战士。

采访手记 “但愿这里的一切不会重演”

今天集中营纪念馆里并没有多少参观者,显得非常寂静,人们只是默默地体会这里的一切。在死难者面前,大家只有敬畏,看得出来,参观者都对当年的纳粹暴行感到震惊。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是“可怕”和“难以置信”。来自德国波兰边境的安妮·雷恩说:“这里发生的一切真是太可怕了,纳粹分子就是这样,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就在我即将离开这里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位老人在集中营的院子里教一位小姑娘学骑自行车。

老人介绍说,他原来在民主德国参军时,部队就经常在这里打扫卫生。1961年这里的纪念馆开馆的时候,他还在这里帮过忙。他说,“不仅是在萨克森豪森,纳粹在奥斯维辛、在布痕瓦尔德也犯下了同样的罪行。我想,不论是中国人,德国人,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我们都必须一道努力,希望这里发生的一切永远也不会重演。”

背景链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由纳粹头目设计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于1936年8月建成,是纳粹党卫队头目希姆莱被希特勒任命为警察头子后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它的建造者是德国西部埃姆斯兰地区集中营的囚犯。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是个正三角形。囚犯居住的木制营房呈扇形分布其间。据称,该集中营完全是按照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他要将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建成一座“现代化”和“完美”的集中营,为以后在德国及欧洲各地继续建造集中营树立最为“理想”的模式。

作为纳粹德国的“示范”集中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在纳粹体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38年4月,纳粹德国政府将德国占领区的集中营指挥总部由柏林迁往奥拉宁堡。

从1936年到1945年,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先后关押过20多万来自40多个国家的囚犯。一开始,这里关押的囚犯主要是纳粹政权的反对者,后来又有大量的犹太和吉普赛平民被关押在此。

1939年,战争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囚犯被运送到这里。其中有十多万人惨遭党卫队杀害或者死于饥饿、劳累、疾病和医学实验。1945年4月,纳粹分子为了在苏联红军到来前将囚犯撤离,实行了被后人称为“死亡行军”的行动,结果又有几千名囚犯倒毙在路上。当4月22日苏联红军和波兰部队解放这座集中营时,只有大约3000人生还,其中绝大多数是病人、医生和护理人员。

1961年4月22日,前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原址设立纪念馆。1990年德国统一后,德国政府宣布该纪念馆为勃兰登堡州和德国联邦政府共有,由德国政府出资维护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76122.htm


上一篇:户户通安装调试指南

下一篇:惠普g42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