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为什么叫端午粽
粽子叫做端午粽,是因为吃粽子是端午节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而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为了表示对端午吃粽子的重视,人们就将粽子称为“端午粽”。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端午食粽的风俗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传说,在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屈原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就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了。附近的百姓听说之后纷纷来江边打捞屈原,却没有找到。为了防止江中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于是纷纷从家中拿来米团丢入江中,喂食鱼虾。后来,人们逐渐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