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一个地方发现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的青海省发现的。在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燃冰的熔点为20摄氏度。可燃冰不是冰,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化学式CH?·nH?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广泛分布在一些陆地永久冻土中、岛屿的斜坡地带、深海地带,以及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我国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存在可燃冰。其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未来,可燃冰成功商用后,我们目前日常家里灶台、热水器都将可用可燃冰替代天然气。甚至可燃冰还可替代目前的汽油、柴油、天然气为汽车提供动力能源。但加满同样体积的油箱后,可燃冰汽车可跑得更远,燃烧后排放的污染也小得多,可减少对大气污染。虽然可燃冰的资源优势明显,给人类能源前景带来了福音,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势必给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影响,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