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范

时间:2023-11-25 12:37:53编辑:分享君

道光《朴树下孙氏宗谱》

书口作“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扉页作“孙氏宗谱”,内文题“余姚朴树下孙氏续谱”,清道光元年(1821)绳武堂木活字本。十五卷首一卷,六册,卷首序文、凡例、姓原、族规家训(四十四条)、传记,卷一万石世系,卷二朴树下世系(十一至十九世),卷三至卷十四各房世系(至三十世),卷十五义派图。共印二十八部,以二十八天宿编号:“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现存危字号,藏坎墩街道坎东村六灶。

此谱为二十世孙孙国珩编纂,孙国珩(1745—1828),学名珩,字楚辉,一字灿南,号朴林,邑庠生。“天性高旷,禀质刚直, ... 祠事,改建宗祠,扩西路门为祠产,纂修宗谱,定祭仪,立规约”,功不可没。卷首“谱局掌事名号”共有十六人,除监修、宗长孙起新(汉卿)、 ... 纂修孙国珩外,另有协理校阅孙国炎(琬邻),采辑理事孙世琛(国柱),采辑校正董事孙羽清(仪廷),采辑孙江(纪南)、孙兆奎、孙鸣球(孟辉)、孙锦城(霞环)、孙泮涟(河清)、孙允修,采葺孙仁锡、孙世涛(渭清),校正孙鸿(飞昂)、孙玲(珍符),缮书校对孙津(济清)。

卷首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孙国珩《余姚朴树下孙氏续修宗谱记》略云:“我孙氏之聚于朴树下也,自金一公由开元孝义乡万石桥徙居兹土,为朴树下迁祖。昔有遗谱,断简残编,不知作自何年,辑自何公,第注有自万石桥迁来之说,而追溯未清,宜从其略。(嘉庆)乙亥,叔祖开山公……以修谱属予,时珩年逾七旬,衰老倦勤,惧不胜任。不得已遍访同姓宗谱,俱未曾得合。至洋溪,得见万石九世祖礼部侍郎忠敏公讳嵘叟所作万石家谱,乃孝廉任斋公珍藏于家者也。考其世系,系宋余姚榷酤司肖七公为迁姚始祖,至十世有崋一公者,洋溪迁祖也。有金一公者,乃我朴树下迁祖也。同为元初至元间万石故里遭逆火纵烧,遂纷纷散徙焉。第自肖七公迄今二十有九世矣,世远年湮,支庶繁盛,难遽编辑。……己卯春三,予乃淬砺奋发,叩求祖先庇佑,设局于宗祠西厢而纂修之,越二载而事已竣。”

据此知朴树下孙氏自元初至元间从余姚万石桥(今马渚镇)迁来,迁始祖为孙金一,乃迁姚之十一世孙。卷二世系载:“朴树下始祖金一,祖正大,父讳绮。由万石桥始迁梅川朴树下,为朴树下始祖。配戚氏,生二子:庆一、庆二。墓葬于朴树下古大塘河南高地南向。”

朴树下孙氏聚居在大古塘南岸,开荒起屋,正从火灾的慌乱中稍稍喘息之时,大德年间,姚北海涂接连坍陷,沿大古塘八乡全部沉沦海中。至元间,孙氏子孙响应州判叶恒号召,全力以赴修筑大古塘,并改泥堤为石堤,从此,海塘牢固,“孙家塘头”也就闻名遐迩。

光绪《朴树下孙氏宗谱》

书口作“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扉页作“余姚孙氏宗谱”,内文题“余姚朴树下孙氏续谱”或“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绳武堂木活字本。三十世孙孙乾性纂修。二十卷首末各一卷,十一册,卷首序文、凡例、目录、祠图、年号、修谱名次、藏谱名号、姓原、规训、典礼志、谱说、祭文,卷一诰勅、先像、传略、节孝传、万石世系,卷二至卷二十为各房世系,世系记至第三十五世,卷末为补遗、义派图。共印二十八部,仍以二十八天宿编号,现存尾字号,藏坎墩街道坎东村六灶。编者孙乾性(1870—1897),字秉刚,号健卿,是谱编修完成后即去世,年仅28虚岁。协修,三十世孙孙谓方,字其仁,号义斋。起议,宗长孙绍先等六人,采辑十一人。

卷首有光绪丙午同里胡德辉《梅川孙氏重修族谱序》,谓是谱“实事求是,无阑入,无遗珠,无曲徇,无武断,片善必赞,苦节必褒”。又有光绪丙午五品衔三山分司侯官林葆荣《梅川孙氏重修宗谱序》,略谓:“余筮仕淛水而握三山篆者已六载,於兹簿书之暇,延接都人士谘访风俗,颇得其略。盖三山之民,类皆敬宗睦族,雍雍乎有孝友之风,推原其故,以一姓之中,或数百人而聚族成村,或数千人而一方居处,莫不各有谱牒,以联其族谊孙氏简介,且其纪载于编者,无非嘉言懿行,可以昭示来哲,贻厥孙谋者也。……知三山以海滨之区而声名文物足以抗衡于通都大邑之陬者,良有以也。”

编者孙秉刚在《续修宗谱序》中以答客问的形式,阐明修谱道理与作用,别具一格,抄录如下:“乙未秋七月既望,予在局修辑谱系,每至失传之处,难以措笔。正思闲适,有客问予曰:谱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惟尽敬宗收族之义矣。客曰:敬宗收族,孝之至也,所谓善继人志,善述人事,周公之孝,其亦在此尽乎?答曰:然。客曰:洵如子言,谱事固难之矣。答曰:修谱之难有三:曰才,曰学,曰识,夫无才而不能阐扬幽德,无学而不能详考世系,无识而不能分辨支流。况晚近之世,聚族而处者,远或千余,近亦数十世,时湮代远,族大难稽,或有知父而不知其祖,或有知祖而不知高曾,或有知高曾而不知高曾以上;里居莫志,字行无传,虽考之源流,源流而不尽可据,察之分派,分派亦不尽可证。藉非有才有学有识者任之,往往韬笔而无能为焉。客曰:其难如此,尔族将何以修之?答曰:我族聚处朴树下,谱始作于楚辉公,时年逾七旬,精心锐志,不辞神劳,至洋溪得见万石宗谱,与我族一线相连,公传信阙疑,阅二载告成,所以我族世次井然,亲疏秩然,异同昭然,公固不愧为有才有学有识之名矣。刚浅见寡闻,一无所能,此责之任,实取法于先人耳。客笑曰:尔生也晚,将焉取法于先人耶?答曰:惟取诸谱之所书也可已,夫书字行者,知其为犯讳计也,书配氏者,知其为睦姻计也;书生庚者,知其别尊卑也;书卒期者,知其志时世也;书墓葬者,知其详踪迹也;书徙居者,知其恐失族也;书爵位者,知其冀亢宗也;书功名者,知其望读书也;书绝嗣者,知其痛不祀也;书承继者,知其欲有传也;俱烂然灿然,笔之于书,虽千古下亦可取为法则,子何以时世之不同谓哉。客蹙然改容而言曰:鄙人固陋,莫知其妙,幸聆子言,昭然若发矇矣。客既退,爰录问答之辞,以为之序。”

道光谱有家训二十四条,此谱整理成十二条,并列标题如下:一曰孝父母,二曰和兄弟,三曰敬祖宗,四曰教子孙,五曰务职业,六曰亲善良,七曰慎言行,八曰节衣食,九曰睦宗族,十曰信朋友,十一曰守本分,十二曰戒争讼。

此谱开本比道光谱稍大,卷首增刻祠图,卷一增刻祖图三十六幅,并有像赞,但刻工甚劣,许多祖先面目类同,数人一面,徒增笑耳。

据卷首“前修名次”,知道光元年编修以后,在道光二十七年续修,由二十七世孙孙玲纂修。孙玲(1782—1858),字瑞图,学名珍符,一名振吾,号坎六,坎墩六灶人。邑庠生,曾参与道光元年谱的编修,任校正。此谱未见。

民国《朴树下孙氏宗谱》

书口作“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民国十二年(1923)绳武堂木活字本,三十一世孙孙唐封续修。二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十四册。共印二十四部,以“性禀以孝魂命曰忠勇刚越俗志节凌空明如皎日烈若秋风”编号,浒山名医孙国范藏空字号十三册(缺卷首上册)。坎墩街道坎东村六灶藏有勇字号一册(卷十一、十二)。

孙唐封,乳名尧生,学名崶,号陟南,业儒,生于光绪辛卯十二月初七(1892年1月6日),为孙国范伯父。唐封次子洪范,亦为浒山名医。国范子巨盛、培权均业医。

卷首同里胡德辉及三山分司侯官林葆荣两序,在光绪谱中为写刻,此已改为活字了。世系仍记至第三十五世。

迁徙情况参见上文。

宗祠绳武堂初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增建于嘉庆间,依大古塘北岸而建。民国七年重修,解放后曾作粮站仓库,现尚存,在浒山街道孙塘社区。

卷一《传略》皆记朴树下支人物生平事迹,《土田志》更系本族田产,均有较高史料价值。

过年祭祖时,以祠产收入分给相关人员,称“颁胙”。目的是“上以彰祖德,下以励贤劳”。道光谱中记颁胙数目:宗长钱十千文,房长四百文,董事三千文,各房值祭主六千文,建祠四百文,修祠四百文,生监职员一千文,举人一千四百文,进士二千文,鼎甲三千文,七十岁以一百文,八十岁以上二百文,九十岁以上四百文,百岁以上十千文,节妇二百文,童生赴县试给考费钱四百文,赴院试者给考费钱三千文。修此谱时,“昔行钱币,今行银币;昔尚科举,今尚科学,不得不酌量变通”,即修订为:宗长洋拾圆,房长洋贰圆,董事、协理、执笔各捌圆,各房值祭人陆圆,建祠、修祠各肆角,生监职员壹圆,中学毕业壹圆肆角,高等毕业贰圆,大学毕业叁圆,七十岁以壹角,八十岁以上贰角,九十岁以上肆角,百岁以上拾圆,节妇(以请旌为凭)壹圆,初级小学毕业投考高级小学者给川资洋壹圆,高小毕业投考中学者给川资洋叁圆,中学毕业投考中学以上各校者给川资洋陆圆,游学东西洋者给川资洋拾圆(以上须验毕业文凭方准照给)。其族对教育之重视,可见一斑。

正月初八谷日宗族发馒头,最多为宗长三十六枚,大学毕业生可得三十二枚。

厩山乐安孙氏宗谱

此谱仅见《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慈溪市博物馆收藏,残存五册,卷二、三、四、五、六、七、十,敦五堂木活字本。《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误作“敦丘堂刻本”。

封面、书口作“乐安孙氏宗谱”,每卷首行作“厩山乐安孙氏宗谱”,厩山旧属慈溪县,今已划属余姚市。

卷十为湖清垫善一派,世系从十九至三十三世。迁湖清垫始祖为厩山孙氏第十一世孙祖元,是谱记云:“祖元,勤佐公长子,字伯始,行垂。祖一随父居慈溪十六都母族,娶罗江倪氏,生一子顺文。元泰定间置产于余姚梅川二都湖清垫。明洪武初,同子顺文随产抄籍居焉。其祖考妣坟五所,并堂基一亩、民田四亩,原存旧籍十六都八图。孺人先公卒,葬车厩祠堂后山麓。公卒于湖清垫,先殡鲇鱼漕沙朴树下,有墓田四厘,后迁葬游源福昌寺东,无碣石以表公墓,后人遂忘其处,至今朴树犹存,而墓则无从觅矣。”其子顺文,卒于洪武十五年。湖清垫今属慈溪市横河镇。

是谱记事至光绪丁丑(1877),当为光绪间修,我曾以为咸丰间修,误矣。原谱为十卷,印三十部,慈溪市博物馆所藏残本为“兆”字号,为大开本,高42厘米,阔29.5厘米,厚2.5厘米。

《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

这阵子翻了几部孙氏家谱,忽然想到二十年前曾见到的一部孙氏家谱,也值得一记。具体的日子已记不得了,反正有消息传来,孙家塘头有个叫孙国范的老医生收藏《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同意我去查阅。孙老医生在浒山极有名气,几乎人人都请他看过病。我在小时候也多次请他看病配药,只不过他根本不会记得我。虽然我与他住在邻村,只隔了一条马路(329国道),两村自古同属余姚县,但在1954—1979年这25年中,却分别属于慈溪、余姚两县,1979年后又变成同属慈溪县。也就是说,我的父辈曾与他同为余姚人,而我在出生15年后,才与他同为慈溪人。

老先生原听说县志办要查家谱,很是郑重。不料见来了个才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心里老大不高兴,有点不情愿地捧出了他的宝贝。

这是部民国十二年(1923)印的家谱,三十一世孙孙唐封续修。绳武堂木活字本,二十一卷首末各一卷,他收藏的缺了第三卷,还存十二册,他说原来有十四册。

我一边对老先生表示感谢,一边就翻阅起来。老先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嘴里念道:“家谱里的字,都是文言文繁体字,有的还是异体字,较关难懂。”我“是、是、是”地应着,两眼像扫雷似地搜寻着。“原先查家谱,要到祠堂里,先祭祖,烧香,女人不能看,小孩不准吵,外族人也勿许进来的……”我有点慌,“嗯、嗯、嗯”地应着,读了几篇序,抄了三张卡片,再三道谢不绝。

清孙国珩《续修宗谱记》云:“……见洋溪得见万石九世祖礼部侍郎忠敏公讳嵘叟所作《万石家谱》,乃孝廉任斋公珍藏于家者也。考其世系,宋余姚榷酤司肖七公为迁姚始祖,至十世有崋一公者,洋溪迁祖也。有金一公者,乃我朴树下迁祖也。同为元初至元间万石故里遭逆火纵烧,遂纷纷散徙焉。”于此可知,梅川朴树下孙氏是元至元间由万石桥迁居,迁祖为孙金一。朴树下孙氏聚居在大古塘南岸,开荒起屋,正从火灾的慌乱中稍稍喘息之时,大德年间,姚北海涂接连坍陷,沿大古塘八乡全部沉沦海中。至元间,孙氏子孙响应州判叶恒号召,全力以赴修筑大古塘,并改泥堤为石堤,从此,海塘牢固,“孙家塘头”也就闻名遐迩。

《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在清代曾修过三次。道光元年(1821),孙国珩纂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孙珍续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孙乾性续修,十二册,藏于北图和上图。

《厩山孙氏宗谱》

在现存孙氏宗谱中,慈溪、余姚两地的孙氏各派之源流历历可考,较为可信。姚北孙境孙氏,前已介绍,此从略。现据《余姚孙境宗谱》所载《孙氏分迁记》,将主要的几支简述于下:

厩山即车厩,素属慈溪,1954年县境调整时划属余姚,现归河姆渡镇。车厩始祖为孙惟晸,字日彰,号柳山,唐末乾符至天复间名臣。

双河,原属余姚,1979年划属慈溪,现归桥头镇。双河始祖为孙谅,孙惟晸兄。“因惟晸公永镇明州,遂徙居于姚之东边,白石之东,鸣鹤之西,洋浦之南,白洋之北,得善地也,就居于漾塘之右。”

四明始祖为孙偓,字龙光,唐咸通四年(863)进士,乾宁间以功兼礼部尚书,封乐安侯。光化元年(898),以言事谪居余姚四明。

龙泉,原属余姚,1979年划属慈溪,现归横河镇。龙泉始祖为孙闑,字宜肃,后晋开运三年(946)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以疾致仕。二世祖为宏四、广七。

开原万石桥,现属余姚市马渚镇。万石始祖为孙嵘叟,字仁则,南宋淳祐七年(1247)进士,终官礼部侍郎,谥忠敏。

孙惟晸在明州任内,“选管内山水之胜,得慈溪厩山之坪乐,因卜居焉”。死后,“追封越国公,谥忠武;遣祭赐葬,号青州冢,建祠。高皇帝亲制御文,亦既贔贔宠灵矣。竖坊,坊曰旌忠祠,仍诏所莅地有司,立庙岁祀,由是慈邑有柳山庙云”。《厩山孙氏宗谱》中有奠祭孙惟晸的祭文,罗列了他一生的官职,可见中国百姓对官职的顶礼膜拜,也很有趣,谨录如下:

《始祖柳山公春秋二祭祭文》

维年月日嗣孙某等谨以牲醴之奠致祭于我始祖:唐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同中书门下侍郎、平章正事、明州靖海镇节度使、进少师检校司空、前鄜州荆南节度使、留宿卫都、扈驾统领八部分判神策军、右金吾大将军、赠太师尚书令、越国公、谥忠武、宋裒翌运中兴济时灵异义勇公柳山府君,同配诰封一品夫人、祖妣刘太君之神前曰:赫赫我祖,丕显于唐。讨巢平玫,功铭旂常。又命长公,诛阉勤王。反正复辟,张是纪纲。天不祚李,奸臣盗枋。觊觎神器,欲图纂[篡]攘。我祖见幾,远适南方。越州之内,厩山之阳。诛茅筑室,终老是乡。越正百年,宋室中匡。胡马南牧,乘舆逊荒。高桥之役,六军仓皇。我祖之灵,幻为年苍。迎谒道左,编[遍]飨壶浆。军如挟纩,勇气奋扬。卒败金虏,偏安钱塘。生为名臣,殁有精爽。敕封义勇,勒石庙堂。绵绵千祀,子孙永昌。无念尔先,世祭于祊。兹当岳降(冬祭则易此二字为长至),虔修蒸尝。牲牷肥腯,秬鬯芬芳。灵其式存,来格来享。

元末,第十一世孙祖元从厩山迁姚北梅川湖清垫(今属慈溪市横河镇)。后在湖清垫建有分祠,是谱载有楹联五副,其一曰:“慈水源流梅水远,虞山秀接厩山长。”亦可一读。

《厩山孙氏宗谱》,版心作“乐安孙氏宗谱”,十卷,清咸丰间敦五堂木活字本,慈溪市博物馆残存五册。是谱印三十部,以“孝友思宗德,贤良缵祖功,文章可显达,仁义兆昌隆,理学家声远,簪缨世泽丰”编号。

《余姚龙泉孙氏谱系》

这是一部抄本,不分卷,现存四册,民国元年(1912)孙莲舫续辑,版心署“诒谋堂”。

卷首孙莲舫序略云:“吾宗谱有明初悉遭丙丁,弘治四年续修谱序云:吾家乐安孙氏,其先本睦州人。汉长官高祖蒸仕山东入籍,父为天平节度使长官统兵,封乐安侯。上疏极谏,被奸夺爵,率子宏四正奉徙姚之四明乡。此序虽失传,而文光公《宗祠碑记》可知系出乐安,迁由睦州,源流甚明也。至九世贡士正夫公择葬龙泉乡烛湖新岙东垄之原孙氏简介,十世监孙公赘山阴马氏就住山阴,十一世进士旭阳公以祖墓远隔,艰于展省,因迁父柩而归葬新岙,子孙遂家焉。故四明敦睦堂以乐安侯为始祖,龙泉诒谋堂尊宏四公为始祖。自宏四公传十三世而有庆一、庆四二公,庆一原为新岙之鼻祖,庆四则为再迁湖头之鼻祖矣。迁龙泉之后,向无谱牒,及清嘉庆间有梅川之同宗若彝公由四明宗谱手录之,且搜录庆一、庆四二公派至二十一世止,遽归道山。厥后光绪间三十一世姚魁公虑其散佚而无统,乃创增修之举,不吝己资,遂任续之。虽二十一世之前文献足征,而二十二贡起穷搜博采至三十四世,惜夫桑榆景晚,外地不及采访,又遭王楼之召。故我诒谋堂仅有抄谱。”又云“吾祠初建烛湖山麓,移建黄墩,两派各立祠产,各举祠董。庆一公祀产较微,所有祠内公用一切承任六股之一,每年清明、冬至,演优、祭祖亦归六年内承值一年。”即此次修谱,与庆一公派也有多次反复,最后终于作罢,引为憾事。所以,这本家谱只称“谱系”而不敢谓之“宗谱”,并特标明为“庆四公派”。

是谱载宋代世系,多有阙漏。如第七世孙椿年(字永叔,1141—1199)有四子,此谱仅录两子,且次子名字也不同,参见陆游《孙君(椿年)墓表》、叶适《孙永叔墓志铭》。

与此谱相互补的,有《龙泉双桂堂孙氏宗谱》,也是抄本,不分卷,仅一册,清同治间孙守易编录。此谱甚简,卷首置一篇《龙泉孙氏族谱源流》,再无其他序跋等文字。是谱记,始祖同为宏四公(名德顺),有子四人:广六、广七、广九、广十八。(二世)广十八名岳,为孙境派始祖。至十二世荣一,生两子:庆一、庆四。庆一名金,字德明,为新岙派始祖。谱载其“登元大德元年榜,官至庆元路判”,考光绪《余姚县志》卷十九《选举表》无载。庆四名竹,字宗篪,为横泾河派始祖。谱载其“元大德元年进士”,考光绪志亦无载,疑家谱有伪。庆四孙福一为湖头派始祖。

诒谋堂在横泾河,双桂堂在新岙,清时俱属余姚龙泉乡,现均属慈溪市横河镇。

上一篇:冯仰妍生活照

下一篇:夺金刘争光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