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出现了僵尸

时间:2023-11-25 17:44:18编辑:分享君

“僵尸”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非民间传说,形容了一种被神秘力量控制的死者,并在一些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中广泛流传。但如果说我们所认知的“僵尸”是指类似于吃人肉、大量出现在电影和小说中的一种怪物,这种概念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在1932年,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小说《死者的归来》中所描绘的死者复活现象,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僵尸文化的源头之一。此后的几十年中,仿佛一股神秘力量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作品涉及到了“僵尸”这个词。其中,1978年桑托斯的电影《脑噬者》更是将此类作品推向了一个巅峰。

但是,如果抛开这些虚构作品,真正的僵尸今天并没有出现过。当然,有一些疾病可以诱发人类呈现出一些酷似于传说中的“僵尸症状”:如高度病态、失去思维和自我控制,或者类似于痴呆的症状。其中,最著名的是丧尸蟑螂病,这种“蟑螂感染病”,其症状包括表情呆滞、肢体僵硬,很容易让人想到电影中的场景。

现代化的“僵尸文化”,可以说是来源于人类对死亡、疾病和恐惧的探索和表达。而从文化想象中涌现的“僵尸”,虽然身体上存在类似于覆盖黑壳的眼眶、肌肉瘦弱甚至已陈尸多年的死者,但因为在生命和死亡的边缘徘徊的人类容易产生幻想,所以“僵尸文化”才会变得如此元素丰富、独具特色。

虽然真实的“僵尸”并不存在,但是,这种文化现象已经深入人们心中,引起无限遐想。

在现代文化中,僵尸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行动缓慢、无脑无意识的生物,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无法逆转的某种种类的“病毒”所导致的。但当我们探究僵尸文化的源头时,却不得不提到神秘的海地和其宗教信仰——伏都教(Vodou)。

伏都教于18世纪在海地兴起,是一种由非洲奴隶、瓦克人以及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文化融合而来的宗教信仰。伏都教原本就是一种富有变幻的信仰体系,既包括对上天灵魂的崇拜,也包括灵魂附体,通灵以及法术等等。在伏都教中,僵尸是一个常常被提及并极为重要的元素,僵尸被认为既是一种精神被奴役的状态,又是一种肉体上的状态,寓意着奴隶和宗教领袖之间的斗争和文化的扭曲。

与海地的伏都教文化不同的是,对于今天所称的“现代”僵尸,其起源可追溯到美国的流行文化之中,而其出现则与20世纪初期的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29年,成立于匹兹堡的**科学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生物学家弗兰茨·鲍姆加特紧急召开了一场会议,会议的议题是“死亡的*”(The System of Death),讨论死亡与生命的交界处是否那么清晰。将名字取自希腊语“颤抖的物质”,鲍姆加特和他的科学家朋友们讨论了电气般的脉冲,尝试将生命和死亡的科学定义深入研究,提出了奠定了现代僵尸文化基石的“气象学假说”(The Meteorological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有机体死亡后,尤其是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有可能会让一些人出现所谓的“尸体活化”(Corporeal Re-animation)的现象,即生命细胞得以重置,意识也随之复苏。这种生物体的“复活”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衰退的后果,而且它们的行动缓慢而木讷,因为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大脑和其他受伤的器的控制。

在随后的20世纪,电影和电视节目开始描绘这种未知和深奥的科学现象。1968年,由乔治·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执导的电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被公认为是僵尸文化的重要助力。影片中的失控病毒在人类中横行,将人们变成无意识、不死之物,由此迎来了僵尸文化的黄金时期。而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僵尸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行尸走肉》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游戏,都能看到僵尸相关的元素。

上一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

下一篇:撼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