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义书

时间:2023-11-27 10:11:07编辑:分享君

1. 自的一词多义

①自己。《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

②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

③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名为罗敷”

④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⑤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见异物也。”

⑥从;由。《察今》:“其剑~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 ... 还。”

⑦在;自从。《三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⑧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⑨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萧、曹等皆卑下之。”

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2. 文言文 一词多义

【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用)凭……身份。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用)凭……身份。)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祭妹文》)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带领") ③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002年高考〈〈李广传〉"率领"、"带领"〉)(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③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张衡传〉〉)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②日以尽矣。

(《荆轲刺秦王》)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于】(一)介词。

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是动词、形容词,表多种组合关系。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在。

方面)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

3. 自的一词多义

自① 自己。

《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

② 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

《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③ 其;他(她)的。

《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

名为罗敷”④ 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

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⑤ 自然;当然。

《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见异物也。”

⑥ 从;由。《察今》:“其剑~舟中坠于水。”

《为学》:“越明年,贫者~ ... 还。”⑦ 在;自从。

《三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⑧ 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⑨ 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萧、曹等皆卑下之。”⑩ 增音节,不译。

《孔雀东南飞》:“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4. 文言文的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1、秋毫:古义“纤细的羽毛”;今义“比喻最细微的食物”如:明察秋毫《童趣》2、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如:唯危楼一座《山市》3、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4、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十九”如:死者十九《塞翁失马》5、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如:未尝识书具《伤仲永》6、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7、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典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如:虽人有百手《口技》9、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如: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10、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1、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如: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2、新:古义“最近”;今义“跟‘旧’或‘老’相对”如:二男新战死《石壕吏》13、至于: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如:至于夏水襄陵《三峡》14、略:古义“一点儿”;今义“跟‘祥’相对”如:人物略不相睹《观潮》15、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如: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16、东西:古义“指代方向”;今义“泛指人或事物”如: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17、会意:古义“对书中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今义“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如: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18、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19、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如:去国怀乡《岳阳楼记》20、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如: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21、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如:长跪而谢之曰《唐睢不辱使命》22、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不道德”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23、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献十金《公输》24、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如: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5、所以: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如: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6、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7、地方:古义“地方;方圆”;今义“区域”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8、何苦:古义“哪怕,怕什么,愁什么”;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11.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12.殷勤 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13.唧唧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②英雄人物。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15.何着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愚公移山》)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17.鱼肉 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5.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一词多义\最好很全很全】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名词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等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 用心一也(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3.介宾短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词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 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 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 “博学”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寄托”在本句中是“藏身”意,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 【通假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 “知”通“智”zhì,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多义词 【于】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一】 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

6.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3、一词多义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 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 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4、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 ... ”等)2、一词多义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 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马说》1、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通“耶”,吗)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2、古今异义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3、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送东阳马生序》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2、古今异义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3、一词多义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4、词类活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词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2、一词多义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 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岳阳楼记》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2、古今异义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国,古义为“国都,京城”,今常指“国家”)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为“日光”,今常指“风景、景色”等)沙鸥翔集(古义为“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常指“聚集、集中”等)微斯人(古义为“无,没有”,今常指“微小、略微”等)3、一词多义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相当于动词,是,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极 北极潇湘(动词,尽,到达) 此乐何极(动词,穷尽)一 在洞庭一湖(无实义,起强调作用) 一碧万顷(数词,一片)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4、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太守)用做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即做太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用做名词,景象)《醉翁亭记》1、古今异。

7. 古文的一词多义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备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影响(被于来世) 被 2、同“披”,穿(皆被绮绣)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薄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策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cháng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cháng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cháng 长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cháng 5、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 6、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zhǎng, 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诚心(帝感其诚) 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 2、惩罚 1、骑(愿驰千里足) 驰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发、起(方其出海门) 出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当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道 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得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发: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方:1、见方(方七百里) 2、长方形(方以长) 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fēn 分: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fēn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fēn 4、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fèn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苟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固: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

8. 文言文常见的一词多义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

上一篇:针灸短期培训班

下一篇:1一15岁身高体重对照表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