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农(画家)

时间:2023-12-15 05:31:44编辑:分享君

赵一农(画家)的个人简介

赵一农,原名赵玉强,1965年生,河北省宁晋县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受教于著名书法家白煦老师、著名画家朱兴华教授。

人物成就

赵一农的书法、绘画功力俱佳,写实山水、意象山水最为出色。

艺术风格

赵一农山水画墨色较重。粗犷而豪放的线条中有着温婉细腻,有曲有伸,极富气度和内涵。画面空灵、宁静,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

艺术简历

2012年12月,应邀参加了“河北2012年度汉字”评选活动。

2012年1月,应邀参加了河北青年报第六届义务写春联赠读者活动。

2013年2月,应邀参加河青第七届义务写春联赠读者活动,并自创“寿星福字”,深受群众喜爱。

2013年2月,入展“高远杯”河北省书法大奖赛并获奖。

人物评价

其一

我眼中的赵一农

文/文静

一个不懂绘画艺术的人,如果能被一幅画所吸引,所震撼,让画牵扯着你的神经,左右着你的大脑,让你不由自主地移动手下的鼠标去欣赏,去品味,去赞叹的时候,足见这幅画对欣赏者有多大的魅力和感染力。走近赵一农,认识了他的画,认识了他的人。
和赵一农隔屏相望,我喜欢欣赏他的画。我喜欢他的画风, 喜欢他淡然、平和的心态,喜欢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正是这样的风格吸引着我,所以每当我看到他的画时总是那么的惊喜,那么的激动,心被震撼着。他的画,着墨多于重墨色,乍一看黑乎乎的一片,其他的色彩不多,但画的线条有时粗犷、豪放,有时又温婉细腻,曲中伸展,随情写意,既有男子汉的雄风,又有女子的柔美,极富气度和内涵。细细品读,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我们一同欣赏着,谈论着。我不懂的时候就向他请教画的主题,画中的寓意。
他的画以自然山水为多,蓝天、白云、山石、树木、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花鸟虫鱼,各色人物,都在他的笔下清晰的勾勒出来。画面空灵,宁静,仿佛把人带进一个没有喧嚣,没有繁杂的人群的人间仙境,在那里,人们或坐,或卧,或歌或舞,都是那么自然、平和,安详、和谐的生活着。整幅画面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我欣赏他的画时就像在倾听他讲述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倾听他的思想。
一幅画,它本身没有生命,但当画家用心去画,用情去画时,画就鲜活起来。我们看到了画家的心声,看到了画家真挚的情感、闪光的智慧。画本身没有语言,但在读画的同时,我们似乎听到了画家的呐喊,画家的执着和画家的渴望……画家把所有的智慧和真情都融入其中,画面写情写意,生动而富有情趣。

他的作品很多,灵感特别多。这和他酷爱绘画艺术,勤学苦练的执着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前期的基础积累,才有了他厚积而薄发的灵感突现。他说他内心涌动着一股冲动的力量,他要用他的笔来展现给读者,展现出的梦想,他的追求。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作品来展示他的才华,也祝福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其二

梦想尽在山水中

文/姚抒芬

为写赵一农,我一连去了三次他的画室。初次看他的山水画,觉得黑乎乎的,全然打破了我对山水画的通常印象。这样的感觉,显然难以付诸文字。二次去看他画画,想找到不同的感觉。他提笔就画,运腕于力,顿挫转折,笔笔到位,足见扎实的笔墨工夫。可这并非我要的呀。三次听说有了新作,一个意境连画好几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那是一幅三米整张的大画,小画室伸展不开,只能卷起一头,看了这头再看那头。画中松树和山石用积墨渲染,树下一人盘腿而坐,闲看秋水激荡而来,秋水之上峰峦迭障,云霓掩映,氤氲飘渺,直到画外。落款是: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云松气自豪。赵一农说,这是书法家刘文西的两句诗,诗意撞击了他的心弦,逼迫他非画出来不可;光画出来还不行,还得画好才行。故而一连画了好几遍。最后这一遍,整整画了一天,中间就没停下,这样才能气韵贯通,一气呵成。我仔细观赏画面,不禁暗自感叹:画面和诗句十分吻合,可以说,画面因诗句而增光;诗句因画面而溢彩;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媲美;若把两者分开,反而自相不足了。我问一气呵成的情形多不多?他说挺多的。我说灵感可遇不可求,怎么挺多呢。他说灵感并不神秘,不过舒心达意而已。当然,笔墨得听你使唤才行。我想,这得下多大功夫呀。可不下功夫,笔墨又怎么听你使唤呢。

赵一农非科班出身,却不乏名师“指教”:黄宾虹、陆俨少、范扬都是他的导师。这几位书、画、文俱佳,不仅可以看其书画,还可以听其“讲课”。赵一农在博客中自诩:二分农,三分商,五分勇做读书郎。读书便是他学习的主要途径。生活中,他还有恩师――河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院长朱兴华。隔段时间,他便拿着作品前去请教,时而还静静地站在旁边,看恩师示范。这样的情形已延续20多年。朱兴华画艺高超,人却低调、谦虚。跟着这样的恩师,灵魂都会到熏陶。赵一农说,这么多年甘于寂寞,把工夫花在“刀刃”上,就是按照恩师的教诲去做的。只是近两年,觉得要“井喷”了,才租了这间小画室,正经八北画起来。画得满屋满墙都是山水,小储藏室也堆得满满的。

我很想知道,赵一农在他的画中,究竟要表达什么?可他不善言谈,我只好从他的画里,寻找我的答案。可他的许多画都无题,这对我的习惯是个挑战。不过,我从一些有标题的画作中,还是发现一些端倪:比如他喜爱画“论道”的题目,《高山论道》、《静山论道》的画有好几幅。我问“道”是什么?回答平常心。平常心是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笑道:难怪你叫赵一农,典型的农民之道。他也笑道:我是农民的孩子,不想忘本。他父亲没文移动图片化,却是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父亲常告诫他,盖房子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画画也要这样。这朴素的标准,也成为他画画的标准。我还发现,他对“会友”的题目也很热衷;一个《不期而会》的题目竟画了十多幅。我问为何喜爱这个?他说,他很向往相知、有缘、相互欣赏的人,能自然而然地相逢、相会。我听了怦然心动:在人际关系空前污染的今天,这样的“不期而会”谁又不向往呢。

看着赵一农的画,我不禁想联起他的经历:17岁即丧母,最小的五弟才4岁,作为长子的他便画门神、影壁墙,和父亲一道挑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学画,怀揣5块钱跑到省城,边打工边上课。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却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为了画画,先后干过许多杂活;为了画好画,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自得其乐活在自家山水中。在他心里有两处最痛:一是失去母亲,二是被迫退学。好在他有“良药”,不仅治愈心灵的伤痛,还成为精神的家园。想着他的经历再看他的画,恍惚觉得他即画,画即他,孰画孰他,谁又分得清呢。我想这些经历,都会成为画的底色。

赵一农的画中,很少有直线条,而是或交叉、或重叠,或挺或垂或扭或曲的。我问为何这样?他说真实的山水就是这样的。思忖一下,他的话是对的。在所谓“逸品”多多的山水画中,他的画显得很突兀,很特别。唯其突兀和特别,才经得起琢磨和受看。他在一幅画的落款上写道: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奇怪不输理法,放浪不失规矩。机趣横生,心手相应。如此而已,岂有它哉。这可视为他的自我写照。我对他的“我法我派”,说不出一二三,但我觉得有个性,有内涵,有追求,有尊严:有个性就不会人云亦云、看风使舵;有内涵就不是一碗白开水,而给人以营养;有追求就会情有独钟,矢志不渝;有尊严就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有了这样的主干,枝节又有何要紧呢。

赵一农还爱画“春”的题目,《醉春》、《春山》、《春水》的画有好几幅。他说他喜欢画初春的山水,那时的山酥酥的,树润润的,水亮亮的,一切似乎都怀揣着梦想。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就是笔为我使,墨为我用,画出自己的感受,画出更大的进步。不久,他将去国家画院进修,并渴望成为范扬的学生。而高昂的学费,加上女儿上美院的学费,却叫开小店的妻子发愁。名声渐隆的他,原本可卖画解决,他却舍不得多卖,只想凑够学费即可。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些都是自己心情的记录,心情是不可复制的。

听着他朴实的回答,我想,这不就是我要找的答案嘛。

作品欣赏

本词条中图片均为赵一农作品图片,请点击放大欣赏。

欣赏赵一农更多精彩作品,请点击下列图册。

本词条由康学杰、李清编辑。

上一篇:赵坚(北京交大教授)

下一篇:sl410k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