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孝慈

时间:2023-12-19 23:00:48编辑:分享君

章孝慈的个人简介

章孝慈,1942年生,与章孝严为孪生兄弟。1949年赴台。东吴大学中文系、法律系双学士。美国杜兰大学法学博士。曾任东吴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1996年病逝。

姓名:章孝慈
生卒:1942―1994
籍贯:中国(浙江省奉化)

章孝慈,1942年生,与章孝严为孪生兄弟。1949年赴台。东吴大学中文系、法律系双学士。美国杜兰大学法学博士。曾任东吴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1996年病逝。

章孝慈 - 个人概述

蒋经国之子,章孝严孪生兄弟。不到半年,其母章亚若早逝,由外婆抚养。为了不损害蒋家的名声,章氏兄弟未能正式进入蒋家,姓氏只能冠以母姓。虽不能姓蒋,但蒋介石却亲赐名孝严、孝慈,排在第三代“孝”字辈中。 章氏兄弟失去母亲,又得不到父亲的关爱,从小就跟着外婆、舅舅长大,受了不少磨难。1949年到台湾后,住在新竹,家境愈加困难,兄弟俩和外婆同睡一个房间,家里没有沙发,没有收音机和电扇,更没有电视机等设备了。但他们的外婆个性倔强,家教很严,一再教育他们做人要有志气,有骨气,不要轻易求人。 艰苦的环境对兄弟俩的个性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也锻炼了他们的韧性和奋发精神。中学毕业后,他们双双考上了东吴大学,孝严进了外文系,孝慈进了中文系、法律系。兄弟俩在上大学时,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其身份是被严格保密的,他们也不能认祖归宗。1975年蒋介石去世,1988年蒋经国去世,他们都未置身家属其中。 章孝慈具学者风度。他在东吴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律学士学位后,又到美国德克萨斯教会办的南美一所大学就读,获政治学硕士,随后又到杜兰大学拿到法学硕士,再留校继续攻读,终获法学博士学位,直到34岁,才完成求学经历,共获两个学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 这位获得多个学位的学者,和兄长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成。在美国求学期间,他有6年是靠暑期打短工维持生活、交纳学费。他做过保安,在餐厅打过工。

章孝慈 - 职业生涯

1978年,章孝慈自美返台,任教于东吴大学法律系,两年后任命为法学院院长。1986年接任东吴大学教务长职务,仍兼任法学院院长,1992年后出任代理校长、校长。别人评价他“头脑细密,办事有步骤,讲话有条理,思路清晰;平时虽然不大爱讲话,但教学、演讲都不错。” 章孝慈一直与政治保持距离,但是,他并非不懂政治,也并非对政治不感兴趣。事实上,身为法学博士的章孝慈,对政治自有其想法和理念。蒋经国在世时,为保护蒋家声名,他一直否认他与蒋经国的父子关系。蒋经国逝世后,他才坦然声明:“他是我父亲!”章氏兄弟与蒋家关系已明确,与孝武、孝勇兄弟的交往也日渐密切。在蒋孝文和蒋孝武的葬礼上,章氏兄弟都以家属的身份出席。 蒋经国去世后,章氏兄弟更加发奋努力,其政治前景也一片看好。国民党十三大前夕,章孝严、章孝慈同时声明参加竞选。初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感到很惊讶。章孝严在政界大发展,当属人们意料之中,而以学者出名,淡出政界的章孝慈也竞选十三大代表,实在是想象不到的事。因为在一般人印象中,他始终不带什么政治色彩,外界也极少的把他定型为“政治人”。章氏兄弟经过努力,在国民党十三大上双双以高票当选为中央委员,按票数多少排位,章孝严列居第6位,章孝慈列居第11位。 正当兄弟俩踌躇满志之时,1994年10月,章孝慈在回大陆参加学术讨论会时,不幸突发脑溢血,于1995年在台北病逝。章孝严于1999年,因婚外情暴光而辞职。 1997年,时任台湾“外交部长”的章孝严收到了浙江老家三位蒋家族长给他的联名信,承认他和章孝慈是蒋氏后代。但是,章孝慈已不在人间,成为遗憾。

章孝慈 - 个人简介

章孝慈(1942--)浙江奉化人,蒋经国之子,章孝严孪生兄弟。其母章亚若早逝,由外婆扶养。1949年渡海入台,定居于新竹。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后留学美国,获南美以美大学政治学硕士、杜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台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88年当选国民党“十三大”中央委员。后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兼院长。现任东吴大学校长。

章孝慈和章孝严是蒋经国的私生孪生儿子,真是可怜的人。真是属于没爹没妈的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神秘在医院死亡,而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相认。经国先生死掉的时候,将孝严才偷偷的跑过去看一眼遗体,而且还是半夜11点,把所有的人都支开,从冰藏室拉出这个所谓神秘父亲的遗体跪拜两下,这是他一生第一次见到父亲也是最后一次,而章孝慈已在几年去去世了,至死都没有见到亲生父亲一面。可悲呀。普通人这么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们却得不到。

他们是蒋经国的儿子几乎全台湾人都知道。却至死父子都未能相认

1938年.蒋经国被父亲蒋介石派往江西南昌,在那里,因为工作关系蒋经国结识了秀外慧中的章亚若,不久两人相恋,而当时的蒋经国已与蒋方良结婚3年1942年1月.章亚若在桂林为蒋经国生下一对双胞胎.取名蒋孝严、蒋孝慈但在孩子出生不久后.章亚若就离奇死亡了,为了这对双胞胎的安全,舅舅章浩若将他们改姓为章,1949年,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蒋孝慈一家由南昌来到台湾新竹。

蒋孝严、孝慈兄弟虽然在蒋经国在世时,并未等到名分上的承认,但是父亲无疑是他们成长最为关键的幕后推手;与他们同父异母的兄弟相比,孝严、孝慈更懂得人世艰辛,他们自立自强,努力拼搏,在各自钻研的领域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因此他们无疑是蒋家第三代最夺目和成才的双星。

章孝慈 - 自我评价

独一无二的我


章孝慈

我的脸上有一个醒目的塌鼻子,说它塌可真是名副其实哟!

我的鼻子可塌了!爸爸有时还对我说:“从侧面看,都看不见你的鼻子了”!听了爸爸的话,我连忙拿起衣夹子夹住鼻子,想让它变高变挺,可是,哪里夹得住呀,刚一夹,衣夹子就掉下来了,本来想让鼻子变高,没想到鼻子反而变红了。

鼻子塌是我的缺点,可耳朵灵是我的优点,不如来看看我的灵耳朵吧!

我的耳朵可灵了!晚上睡觉,妈妈和爸爸在门外讲话,我耳朵一竖,就听到了他们说的话,早晨起床,我告诉了爸爸,羞得妈妈脸都红了。

这就是我,在这世界上你绝对找不到第二个我,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

章孝慈 - 童年趣事

大约是一九四五年暮春,章浩若先生来铜仁接任县长。出现在我面前的章县长是一位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青年人。他谈吐文雅,表情热烈。到职没有几天,就来我校视察,经过交谈,知道他是南昌人,而我祖籍也是南昌府丰城县,我们自然成了真资格的“老表”。当他得知这一关系后,倍感亲切。他热情地勉励我:“你年轻,有干劲,现在担当的是标准中心学校校长,你必须把这所学校办好。为铜仁全县十六所乡镇中心学校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如遇工作困难,及时来找我,我一定尽力支持。”果然,后来他是实践诺言的。我没有想到,在此兵荒马乱的抗战年头,还会有这位父母官重视教育。他以后常来我校看看,我们的私交越来越好。他曾经赠我一本《重庆影集》并亲笔题签。原来他打抗战爆发,就投笔从戎,奔赴武汉,当了一名战地记者,以后跟随张雪中将军,参加庐山保卫战,当过上校参谋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但多年的戎马生涯并未洗尽他的书生本色。

县教育科长出面来找校长,说是章县长有对孩子要来进幼稚园,这当然不用商量,立即办入学手续。不几天,一对取名“大毛”、“小毛”的孪生兄弟来园学习了,伴随孩子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位妇女,从年龄看我估计是他们的妈妈和奶奶,后来知道她们是县长夫人纪琛和章老太太。但更特别的是同行的还有两们气宇轩昂的卫士,身佩盒子枪,牵着四岁左右的大毛小毛形影不离,令全校上下感到神秘莫测。

自章家兄弟来校后,前来围观的人日益增多。因大毛、小毛的长相酷似,人见人爱,从头到脚着装完全一样,老师和我都难以分辨,时常叫错他俩的名字。从县府到我校,相距不过几百公尺,每天来去四趟,都是让孩子骑在卫士肩上(铜仁叫“骑马马肩”)以肩代车。来校后,两个卫士就在教室外站岗,整天如此,从不离岗。

一九四三年增设了幼稚园,由杨淑仙和程家犹两老师任教。杨老师是受过专业训练擅长幼儿教育的能手,外号“土明星”,经常扮演话剧主角,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的助手程老师,是逃难来铜仁的武汉音专高材生,也是能歌善舞的好老师。章氏兄弟进校后,很快就与这两位老师相处融洽,亲如家人。根据杨程两位老师回忆,章氏兄弟虽个性孤僻,但聪慧过人,唱游和简易知识几门课都是优秀,当时,为了便于幼儿们记忆,每个孩子用的桌椅等用品上分别贴上一个动植物图象(苹果、小狗???)以示区别,杨老师为此征求大小毛的想法,不料小兄弟天真的说:老师,就叫我们大猫小猫吧!不一会儿,兄弟俩各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花猫。从此,全班同学和老师都亲热的称他们为“大猫”、“小猫”。

那年过春节,章县长在县府观看龙灯、狮子灯,大小毛在章老太太的携带下,津津有味的欣赏着。当地苗胞穿上节日盛装,男的吹着芦笙,女的跳起了芦笙舞,章氏兄弟情不自禁的跟在后面跳起来。一阵欢乐过后,表演结束,突然不见了他两兄弟,卫士们脸都吓白了,四处呼叫寻找,最后在县府内厅找到两兄弟,只见他俩学着苗胞头上围着头巾,正在翩翩起舞???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

一九四六年岁末,章县长调离铜仁去南昌,章氏兄弟随他的舅舅远走高飞,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章孝慈 - 时辰命运

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在1996年病世,使得大家禁不住想要问,同样是一对孪生兄弟,章孝严、章孝慈在出生时辰上仅是几分钟的差异,为什幺在命局上竟有如此大的天壤之别?

从章孝严口述中得知他们兄弟俩出生的正确时间是1942年正月十七日,但是时辰不详,依据章孝严所回忆的童年往事,推断这对孪生兄弟很可能都是子时出生;哥哥章孝严是正月十六日夜晚十二点以前出生,学术上讲是夜子时,而弟弟章孝慈是十二时以后才出生,就变成了正月十七日早子时,所以同样是相差几分钟的孪生兄弟,在八字上却是完全不相同的命局。
章孝严的八字
壬  壬  甲  甲
午  寅  寅  子
章孝慈的八字
壬  壬  乙  丙
午  寅  卯  子
哥哥的日干是甲木,是大树;弟弟的日干是乙木,是藤条,这其中的差异很明显了。

夜子时与早子时出生的人在命局上会造成很大差异。在基本上这对兄弟都是木命。哥哥章孝严是甲木,弟弟孝慈是乙木,所以在样子上很相像,均属贵格。在他俩一至六岁时走癸水运,甲木、乙木都不需要癸水,所以这时候兄弟俩身体都很弱,很不好养,有过大毛、小毛之称。虽然从小不好养,但他们在十六岁以前过得日子相当安稳,受到家人妥善的照顾。从十六岁到二十一岁这五年里,家族有事发生,如他们的外婆去世、舅舅生意做得不好等,经济上发生问题,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大体上在他俩二十六岁以前,就个人成长的过程来说,还是相当顺利,读书也很好。

从二十六岁到五十一岁这二十五年中,大运走火运。哥哥章孝严当上侨务委员长,弟弟章孝慈也做了东吴大学校长。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他俩在命局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有二:一是八字上的差异,二是方位风水的问题。哥哥是甲寅日出生(十六日夜子时),是大树,所以筋骨很强、精力旺盛、口才好、个性很直,可说是全阳的命格;而弟弟章孝慈是乙卯日(十七日早子时)出生,是乙木,是藤条,六乙鼠贵,是个纯文人,体力不好,凡是乙木的人,手脚容易受伤,在个性上不爱说话、不喜欢麻烦别人。兄弟俩与四十六到五十一岁走未运,午未合六局,火太旺往上烧,所以弟弟章孝慈眼晴受伤。1994年是狗年,戍土运,寅戊戌三合成火局,兄弟俩流年、大运都走燥土运,甲木克得住燥土,而乙木是树枝、藤条,克不住反而被折断,同时又往北方走在方位、风水上极为不利,所以中风。

命理、风水对我们的一生实在是太重要了,所谓一运,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当大运、流年都不好的时候,就要靠风水来趋吉避凶,通常我们居住的风水只要住满三个月以上,即会产生磁场效应,而与我们的大运发生密切关系,譬如说大运好的人,尽管所住的风水不好,还是勉强可以过,但是做得很辛苦,赚不到什幺钱;如果大运不好又碰到不利的风水,就会加倍的凶,以至一发不可收拾。章孝慈就是一个实例,1994年是土狗年,流年、大运都走燥土运,基本上乙木无法克住那幺燥的土,他又往北方走,而当时正值冬天来临,北方属水,水冲木,木浮于水中,这象征着一个人的手、脚都不动了,所以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到了1996年,流年丙子,大运戊申,乙木见子为病,大运戊申与月柱壬寅天克地冲,流年丙子之子与日支犯刑,乙木之根尽失,所以驾鹤西去。

章孝慈 - 对女儿的影响

前东吴大学校长、立委蒋孝严胞弟章孝慈的女儿章友菊,在父亲过世十周年之际,对于外界看她是“蒋家第四代”,章友菊说,这个包袱太沉重,她未曾与蒋家人互动,现实生活中像是毫不相关。

“我不觉得自己是蒋家人,没有认祖归宗的问题”。她直言,一直无法认同为了政治,大伯父章孝严改姓蒋的做法。章友菊也透露,自从父亲过世后,蒋孝严与他家很少联系,“就连过年都见不到伯父的面”。

章友菊,不少人对她一度投书抨击大伯章孝严改姓记忆犹新,但她从未曝光,鲜少人知道她的情况。从事瑜珈教学的章友菊,并不避讳谈及她与蒋家、蒋孝严间的敏感话题。

章友菊,至今想法没有改变,并非不满伯父,只是不喜欢他这种行为,因为“我不相信大的政治动作能改变事情的本质”。在她的记忆里,只能说,祖先好像是个不平凡的人物,但现实生活却毫不相关。

对于社会上蒋家第四代的认知,章友菊说,直到去年,内心仍有严重的冲突,因为这个包袱太沉重。事实上,是跟外公、外婆比较亲近,与蒋家毫无互动,却要承受外界异样的眼光,以前会觉得情何以堪,如今尝试放下这些想法,学习做自己,内心已不再有蒋家第四代的阴影。

对于年龄接近的蒋友柏、蒋友常,章友菊说,没有见过两兄弟,偶尔会注意蒋友柏的新闻,很佩服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片天。

与蒋孝严之间,父亲过世后,她与母亲、哥哥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蒋孝严与他家虽然住得很近,但几乎没有往来,连过年期间也都见不到大伯的面。

“日月星辰各就其位,这辈子开心做个平凡人就好。”这是十年前,前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在北京中风前对女儿章友菊说的话,深深影响了章友菊。台大哲学系毕业的她,放弃高薪工作,投身瑜珈教学,认真教学外还要扫厕所,没有蒋家的光环,她甘于平凡。

章友菊说,“我在意这辈子能不能做对人有帮助的工作。”

1978年生的章友菊,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回想走过的路,章友菊说,十年前,向来身体不错的父亲突然病倒,让当时十七岁的她感受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升高三的他,一边照顾父亲、一面念书,成绩曾一落千丈,父亲病逝,一度让她自暴自弃,还好有老师的鼓励,考上辅大哲学系,大二转到台大哲学系。“谁会想到每天跑一万公尺的爸爸会中风,之所以选择哲学,就是希望在有限人生中找出答案。”

章友菊说,学法律的父亲言行也影响哥哥,后来哥哥攻读哈佛法学硕士,回台后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认为“蒋家第四代”太沉重的章友菊,谈到瑜珈教学时语气明显轻松了,接触瑜珈后,不仅改变体质,也产生浓厚兴趣,“从陆文灏老师身上,更发现教瑜珈不仅专业,还需要耐力、爱心。”因为不少人是因为痛风、脊椎打钢钉才来练瑜珈,必须很有耐心教导。章友菊很爱与人互动,在瑜珈教学过程中,觉得很开心。

父亲生前的话,也影响章友菊的选择。章友菊忆及父亲生前,总爱在饭桌上提老子、庄子,父亲赴北京前,曾叮咛不要期待人生要有非凡成就,只要做个平凡人就好。章友菊回想,大学选择读哲学,现在选择当瑜珈老师,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章孝慈 - 南昌生活

在南昌市的子固路上,有栋古色古香的青灰色西洋教堂建筑,它目前是贺龙起义指挥部旧址和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当年蒋经国和章亚若所生的章孝严、章孝慈双胞胎兄弟俩还在此读了三年书呢,但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蒋章恋”的最真版本
“现在社会上关于我姑姑章亚若与蒋经国的爱情故事有很多个版本,而我说的应该是最真实的一个版本”。现年60多岁的章修维先生是章亚若的亲侄子,现在是江西大宇学院外事办主任。

据章主任回忆说,章亚若祖籍浙江,在南昌出生。章亚若在教会学校、南昌葆灵女子中学(现南昌市十中)读书时是公认的“校花”。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苏联生活了12年的蒋经国回到中国,而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妻子顾松筠曾拜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娘,凭借这层特殊关系,他说服蒋介石把蒋经国调到江西来任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当时章在南昌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的抗日救亡的文艺宣传活动,有一次章亚若表演的《投军别窑》京剧节目受到了蒋经国的表扬,不过这只是两人的初次见面,后来就没来往了。

1939年3月,日寇攻陷南昌后,章亚若全家逃难到赣州,而蒋经国当时也到赣州任赣南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章亚若顺利地考入了专署图书馆工作。在一次专署举行的文艺晚会上,章亚若又表演了京剧,这使台下的蒋经国回想起这就是曾在南昌见过的章亚若,这也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随后章亚若被调到专署当文书。1941年,29岁的蒋经国在赣州效仿苏联的做法,创办“三青团”青干班并亲自兼任班主任,而26岁的章亚若又是班里的学员,于是水到渠成地演绎了一出“师生恋”。1942年农历正月十七,章亚若生下一对各三斤多重的双胞胎。蒋经国给孩子取名为“大猫”和“小猫”。蒋介石得知此事后,按蒋家的“孝”字辈给孩子取名为“孝严”和“孝慈”,但只能姓章不许姓蒋,此事让章亚若非常难过。正当章亚若企盼着孩子满周岁时去与蒋介石见面时,她突然发病住院,在被打了一针后就奇怪地死去了,死因至今还是个谜。

章亚若的死对蒋经国打击很大,以至于他临终前还一直喊着“亚若”。

“章大毛”和“章小毛”

章亚若离奇死去后,当时在桂林帮着带孩子的章母周锦华按照蒋经国的安排,带着两个小外孙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先后颠簸到江西的万安、赣州以及湖南、贵州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南昌。后来蒋经国出钱给他们在章江门外的井头巷6号买了栋房子住下。当两兄弟满6岁后,被送到附近的教会学校―――宏道小学去读书,因为里面开办了一个“江西省立幼稚园”。

当时中华圣公会的会长是邓述,他早年与宋子文是同班同学,与蒋介石夫妇关系也很密切。1933年的“南昌新生活运动”时期,蒋、宋还经常到宏道堂来做客。出于这层特殊的关系,所以蒋经国暗地里将两孩子托付给邓会长,邓又交代张维舟的父母照顾孩子,并定期给些美国菊花牌罐头奶粉和饼干等食品。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双胞胎的小名分别叫“章大毛”、“章小毛”,学名是“章嘉仁”和“章嘉志”,除少数人外,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1946年春,章氏两兄弟来到南昌宏道堂的“省立幼稚园”读书。

1949年初,国民党开始节节溃退,在蒋经国的暗中帮助下,章家在驻守南昌的国民党第三战区里办好了随军队撤退的手续。有一天早上,已读二年级的章氏两兄弟破例没来吃早饭,于是张维舟就一个人去了教室。“大约9点钟左右,勤务兵带着两孩子来到学校,先和我父母亲以及邓会长单独谈了许久,然后我妈妈和勤务兵一人牵一个孩子到每个教室里去和同学、老师挥手告别。然后,我妈妈又要我与他俩握手告别。我们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分别,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啊!”随后,两兄弟在舅舅的带领下,先转到厦门再搭乘军舰去了台湾。

章孝慈在35岁时取得两个学士、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在1992年任东吴大学校长。章孝严大学毕业后考上美国的研究生,后来回台湾担任过“外交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务。

故地见老友

2002年6月30日,60岁的章孝严第一次重回南昌,他特地到自己曾经读过三年书的故地重游。

在南昌市台办的安排下,张维舟一大早就在门口等候,当阔别53年的儿时玩伴再次相见时,两人都感慨万千,握着的手久久不肯分开。保存完好的教堂建筑让章孝严思绪万千,童年的生活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章孝严边参观边向妻子章黄美伦讲述起自己在这里的三年读书的情景,他颇有感慨地说:“年幼离家白发返,几番风云情更浓”。参观结束后,章孝严夫妇俩还特地和张维舟合影留念。此时,章黄美伦在旁笑着对章孝严说:“不容易啊,你竟然还在南昌找到了50多年前的玩伴……”。

随后,张维舟将他俩在南昌以及小时候的合影寄给了章孝严,章孝严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写道:“拜读来函,叙述各切,童年似昨日,往事涌上心头,诚如所谓‘记得小时骑竹马,匆匆又是白头翁’,盼多加保重,相会必当有期……”。

回忆起往事,看到张维舟老人眼里噙着泪水,他动情地说:“章孝严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改革开放后,我给他写过信,谈起儿时的故事甚至包括我咬他的事,我们无话不说。尽管他当时工作非常繁忙,但他每次都会回信,信纸是带英文名字水印的专用防伪信笺,还盖上他的私章以示亲情。尽管他比我大一岁,却总在信里自称为学弟,尊称我为学长.

章孝慈 - 参考资料

http://www.oklink.net/online/tougao/98041/185748.htm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3/10/16/00054542

http://www.jxnews.com.cn2003-10-1607:017.shtml


上一篇:脚趾肿了怎么消肿

下一篇:赵庸(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