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躬救父的个人简介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如无信。(选自《吕氏春秋》)原文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舌吏日:“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谒:告发 。 ②上:君主,这里指荆王。③直躬:人名。 执:这是指抓获。 诛:杀。之:直躬的父亲。信:诚实。
译文
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直躬将这件事报告荆王,荆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亲打算杀了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直躬将要被杀的时候,他对执法官员说:“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将此事报告给大王,这不也是诚实不欺吗?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像我这样既诚实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处死,那么,我们国家还有谁不该被处死呢?”荆王听到这一番话,觉得有道理,于是便赦免了直躬,没有杀他。
人物特点
直躬:正直、诚实、孝顺、聪明、勇敢。
荆王:明理。楚国(1024BC--223BC):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音Mǐ)1,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最终在前223年亡于秦国。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