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军(研究员)

时间:2023-12-22 15:27:44编辑:分享君

赵学军(研究员)的个人简介

赵学军,男,山西省陵川县人,生于1968年7月。曾就读于山西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副主编。主要社会兼职是: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秘书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史、中国农村经济。

重大课题

曾参与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教育部合作的重大课题《无锡保定第四次农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薛暮桥工作笔记整理与研究》。主持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B类)《商业信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1949~2000年中国商业信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调研》、《山西省阳城县西河乡调研》。主持了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建国初期(1949~1957)中国金融机制研究》、200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农村借贷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研究(1949~2000)》。

学术专著

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合著),撰写第9章、第21章,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中国村庄经济--无锡、保定22村调查报告(1987--1998)》(合著),撰写锡山市太湖村、清苑县固上村调查报告,1999年12月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

.《从资源开采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调研报告》(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中国金融业发展研究(1949~1957年)》(独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国商业信用的发展与变迁》(独著),方志出版社,2008年6月。

编研学术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9月。

学术论文

赵学军:《建国初期的投资公司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赵学军:《“一五”时期国家银行信贷投资再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赵学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外汇管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赵学军:《建国初期中国国内保险市场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赵学军:《政府干预与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合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赵学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的诱致性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赵学军:《陈云与1955年人民币新币的发行》,《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5年第4期;

赵学军:《略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商业信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

赵学军:《略论国家商业信用政策的演变》(合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赵学军:《中国商业信用发展的制度障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8日;

赵学军:《我国商业信用政策的演变及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5月24日;

赵学军:《1950-1980年代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赵学军:《陈云与新中国的货币制度建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

赵学军:《建国初期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载《经济史论丛》(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赵学军:《略论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信用发展的路径依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赵学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实物借贷》)(合著),《福建师大学报》2009年第5期;

赵学军:《陈云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建设》,《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4期;

赵学军:《“一五”时期信贷资金的计划配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

赵学军:《农村金融市场、农户借贷需求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载《当代中国金融转型的回顾与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赵学军:《再论中国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于产权变革视角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

赵学军:《略论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理论建设》2011年第1期;

赵学军:《2010年中国当代金融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9期;

赵学军:《农户借债用途的结构与变迁:一个长期视角》,《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赵学军:《天津口岸与新中国汇率管理体制》,《中国金融》2012年第9期;

赵学军:《2011年中国当代金融研究述评》,《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

赵学军:《“房权换股权”富民合作社模式――无锡城镇化中的拆迁、安置工作经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10期;

赵学军:《华北农户借贷渠道变迁之管窥――基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1930年-2010年)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赵学军:《2012年中国当代金融研究述评》,《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期;

赵学军:《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与农户融资的困境――兼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优先性》,《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4期;

赵学军:《2013年度中国当代金融研究综述》,《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3期;

赵学军:《略论陈云思想中财政与金融的关系》,载《陈云与当代中国(第2辑)》,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赵学军:《2014年当代中国金融研究动态》,《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

赵学军:《缺担保者借债难》,《经济学家茶座》第6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赵学军:《少数民族地区农发行如何转型发展?》,《农本》第4辑,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赵学军:《经济体制转型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6期;

赵学军:《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变迁》,《中国金融》2016年第5期;

赵学军:《漫谈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变迁》,《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1期,总第71辑;

赵学军:《2015年当代中国金融研究概述》,《金融理论探索》2016年第5期;

赵学军:《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混合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再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6期;

赵学军:《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改革》,载王立胜、裴长洪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赵学军:《女大学生“裸条”借债的信用担保》,《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4期,总第7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赵学军:《中国历史上的实物借贷》,《中国金融》2017年第8期;

赵学军:《2016年当代中国金融研究动态》,《金融理论探索》2017年第5期。

上一篇:朱砂痣与白月光

下一篇:黑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