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梓茂

时间:2023-12-28 13:53:12编辑:分享君

章梓茂的个人简介

章梓茂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院长,致力于物理方面的学术研究。章梓茂于1990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历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理学院院长等职。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作品有“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强震作用下地埋结构的数值模型”等。

基本介绍

姓 名: 章梓茂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 务: 无

通讯地址: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所

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1978. 3――1982. 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

1982. 3――1985. 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硕士生

1986. 9――1990.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生

1990. 1――1992. 3 北京交通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7. 4――1997.10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1998. 3――1998. 7 铁道部党校第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学员

工作经历

1992. 4――1994.1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系 副教授

1994.12――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 5――1998. 7 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

1996. 9――2002. 9 北京交通大学教师系列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 委员

1998. 8――2000. 9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998. 9――2002. 9 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 委员、副主任

2000. 9――2003. 9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常务副院长

2000. 9――2005. 5 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委员、副主席

2003. 9――2007. 1 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 处长

2007. 2――2010.11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院长

2010.12――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论文及著作

中文著作

1. 章梓茂, 马兴瑞,高玉臣,理想塑性介质中平面应力静止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 《力学学报》Vol.22, No.1 1990。

2.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层状介质中多个Griffith界面裂纹的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 《力学学报》Vol.22, No.6, 1990。

3.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周期界面裂纹反平面问题的动态应力强度应子, 《力学学报》Vol.23, No.6 1991。

4.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层状介质中多个非共面硬币型界面裂纹的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 《力学学报》Vol.23, No.6, 1991。

5.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 裂纹体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概述, 《力学进展》Vol. 22, No. 3, 1993。

6. 汪越胜, 章梓茂. 各向异性液体饱和孔隙岩石中波的传播与衰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15(增刊)。

7. 郭慧琴,章梓茂,多级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的概率分析, 《铁道学报》 Vol. 18, No. 6, 1996。

8.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广义Rayleigh波的频谱特性分析,《应用力学学报》Vol. 13, No. 1, 1996。

9. 汪越胜, 章梓茂. 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 《力学学报》Vol.29,No.3,1997。

10. 黄淑萍,石志飞,章梓茂,关于饱和多孔介质变分原理的研究,《铁道学报》Vol.20,No.1,1998。

11. 延波,章梓茂,疲劳载荷下结构系统失效模式失效概率的一种新算法, 《铁道学报》Vol.20, 增刊,1998。

12. 汪越胜, 章梓茂, 于桂兰. 饱和土层中LOVE波的传播特性. 《振动工程学报》Vol.11,No.2,1998。

13. 黄彬彬,石志飞,章梓茂,压电材料动力学中的某些变分原理,《复合材料学报》Vol. 17,No.3,2000。

14. 汪越胜, 于桂兰, 章梓茂, 冯仰德. 复杂界面(界面层)条件下的弹性波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力学进展》Vol. 30,No.3,2000。

15. 冯仰德, 章梓茂, 汪越胜. 强震作用下地埋结构的数值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Vol. 11,No.6,2001。

16. 杨雨蜂,章梓茂,张骏,双相介质物理参数反演的进化策略方法,《北方交通大学学报》No.4, 2001。

17.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数值反演方法,《力学进展》Vol. 31,No.2,2001。

18.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不适定及其广义解,《力学与实践》Vol. 23,No.3,2001。

19.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非线性及其迭代反演,《力学与实践》Vol. 23,No.5,2001。

20. 章梓茂,石志飞,黄彬彬,功能材料力-电耦合的几个基本解,《复合材料学报》Vol. 18,No.1,2001。

21. 魏培君,章梓茂,韩华,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参数反演的模拟退火算法《工程力学》Vol. 19,No.3,2002。

22. 魏培君,章梓茂,汪越胜,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混沌搜索算法,《计算力学》Vol. 19,No.4,2002。

23.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单侧摩擦约束夹杂物的瞬态弹性波散射的时域边界元分析―反平面问题,《固体力学学报》Vol. 23,No.3,2002。

24. 魏征,汪越胜,章梓茂,波又单相弹性介质向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传播时的反射和透射,《固体力学学报》Vol. 23,No.2,2002。

25.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结构―介质单侧接触SH波散射动力相互作用的边界元分析,《工程力学》增刊,2002。

26. 魏培君,章梓茂,赵希淑,黏弹性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场奇异性分析,《力学学报》Vol. 34,No.4,2002。

27. 魏培君,章梓茂,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固体力学学报》Vol.23,No.4, 2002。

28. 魏培君,章梓茂,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混沌搜索方法,《计算力学学报》Vol.19,No.4,2002。

29. 魏培君, 章梓茂, 求解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几种数值方法,《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Vol.24,No.1,2003。

30. 韩华, 章梓茂, 汪越胜, 魏培君. 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同伦方法. 《力学学报》Vol.35,No.2,2003。

31.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力学》Vol. 22,No.9,2003。

32.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双相介质二参数反演的同伦方法,《工程力学》Vol. 20,No.4,2003。

33.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夹杂物与平面波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边界元分析.《固体力学学报》Vol.24,No.3,2003。

34. 杨勇,章梓茂,改进型高层钢框架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Vol.27,No.4,2003。

英文著作

35. Zhang Z M, Ma X R, Wang D, Interaction of Axially Symmetric Waves with an Annular Crack in an Infinitely Long Hollow Cyl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Vol. 48, 1991。

36. Wang Y S, Zhang Z M, Wang Duo ,Dynamic self-similar debonding of interface at high velocity: anti-plane cas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Vol. 9,No.4,1996。

37. Wang Y S, Zhang Z M, Yu G L. Wave propagation in layer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In: 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 (South Australia, 12/1997). Eds. Hansen C H et al. Australia: Causal Productions PTY Ltd. Vol. 3, 1997。

38. Wang Y S, Zhang Z M, Yu G L. High-speed self-similar debonding of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orthotropic materials: the anti-plane shear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Vol. 87,No.2,1997。

39. Wang Y S, Zhang Z M. Propagation of Love waves in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luid-saturated porous layered half-spac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103,No.2,1998。

40. ZF Shi, SP Huang, ZM Zhang, Variational Principles of Fluid Full-filled Elastic Solid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 20,No.3,1999。

41. P. J. Wei, Z. M. Zhang , Dynamic response of planar interface crack between viscoelastic bodies,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 Vol.5,No.1,2000。

42. Wei P J, Zhang Z M and Wang Y S. Scattering of P wave by a cylindrical inclusion partially debonded from its viscoelastic matrix. In: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 (HongKong, 7/2001). Eds. Cheng L, Li K M and So R M. HongKo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1。

43. 魏培君,章梓茂,汪越胜,Interaction of Plane P Wave and Cylindrical Inclusion Partially Debonded from Its Viscoelastic Matrix,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Vol. 18,No.2,2002。

44. P. J. Wei,Z. M. Zhang,Scattering of inhomogeneous waves by viscoelastic interface crack, Acta Mechanica, Vol.15,No.8,2002。

45. P. J. Wei, Z. M. Zhang , Inversion of material parameters of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cta Mech. Solid Sinica, Vol. 15,No.4,2002。

46.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ransient scattering of SH waves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frictional contact interface u2013 a 2D time domain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 19,No.1,2003。

47.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ime Domain BEM Analysi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a Cylinder Embedded in Soil with Frictional Slip at the Interface.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 23,No.4,2003。

48.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Analysis of transient waves scattering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smoothly contact interface by BEM.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Vol.73,No.5-6,2004。

49.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ransient scattering of plane waves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frictional contact interface―a 2D time domain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20,No.4,2004。

50. Liao-Liang Ke, Yue-Sheng Wang ang Zi-Mao Zhang. Propagation of Waves in an Inhomogeneous Fluid Saturated Porous Layered Half-Space with Properties Varying Exponential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Vol.131,No.14,2005。

获得荣誉

1.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2.1994年获IET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

3.1995年度被评为北方交通大学优秀教师;

4.199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5.1997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6.2000年被评为北方交通大学首批优秀主讲教师;

7.2001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8.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9.2005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10.2005年获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管理奖

11.2006年获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称号;

12.2006年获IET教育基金会教育资源共享贡献奖;

团体兼职

1996.1――2000.12 教育部结构力学与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01.1――2005.12 教育部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06.1――2010.12 教育部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1]

关于独立学院答记者问

头悬利剑:何去何从?

《教育观察》:8号文件并未对独立学院的机制和体制起到实质上的调整作用,只是在独立学院办学原则上的一个深化,但26号令就很严厉了。头上悬着这两把剑,许多独立学院对自己的前途很担忧,您怎么认为?

章:我所了解到的,过渡期将按照独立学院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大概是四个去向:一是完全按照教育部办学要求,由教育部派专家组重新进行评估,验收合格继续办;二是等待机制理顺,充实办学条件之后再报教育部验收,如果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创办独立学院的标准,可随时报请教育部门验收;三是如果条件合格并且独立学院本身愿意,可以跟公办学校脱钩,直接转变为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比如说海滨学院是北京交通大学跟企业合办的,跟北交大脱钩以后就直接转成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四是停办或者并到原来的母体学校。这就是所谓的“官、转、并、独”四个方向。

贯彻26号令实际上就是对独立学院进行全面的整改、整顿、规范:满足条件的就按26号令办;不满足条件的,或者停办或者并到原来的母体学校;或者具备了独立办学的能力,跟母体学校也可以脱钩,真正转变为独立的高等院校。

实际上第二种情况应该是独立学院最理想的存在状态,从长远的发展看,国家需要去扶植一批规范的、真正名牌的独立院校。因为第一种情况下的独立学院还没有脱离开母体院校的保护。

《教育观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了拉动内需,国家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的概念,有了独立学院的产生。今年又是相似的情况,您认为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充当什么角色?

章:国家的确想用民办的独立院校机制探索一些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但是目前的这种状态也并非是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想见的。

现在有一个说法: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说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而独立学院恰恰是给这个堡垒打开了一个缺口。

我国的高校改革需要聚合社会资源,而独立学院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将广泛的社会资源聚合到教育行业。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向着“三个新”(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转化。而这三个新的重点是在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上,找出一些大家认为在工作当中有共性的、好的、可借鉴的经验,反馈公立大学的改革。从国家的层面来讲也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实验区作为学校整体的实验区。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不是相对匮乏的时候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现在国家提出三个新,实际上就是想让一些学校去探索,并且国家现在对国立办学的投资在加大。不久以前,国务院专门招集了部分高校的领导座谈,关于高校贷款问题,将贷款改成拨款,国家是为了减轻学校的经济压力。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他要求学校回归到本来的职责,不要把钱的问题看得太严重。

国家层面上讲,就是必须保证公立大学的位置和社会职能,即使是千人一面的办学。但是,与之相对的独立学院就成为了一块试验田,至于这块试验田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则需要不断地探索。有为才能有位,独立学院必须干出点成绩来才能站住脚。虽然独立学院的创办是被动的,但是既然已经存在就必须找出一个生存的理由。

《教育观察》:可不可以这样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已到了应该总结、反思的时候?

章:从独立学院发展至今十年时间,现在的确是独立学院甚至是公办院校的领导者们反思教育体制的时候了,反思教育对于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社会当中的定位。如何回归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

高校的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革。中国的大学官本位思想相当严重,大学的机构官僚化,给大学定位行政级别,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就是官僚,而不是学者。但是,独立学院没有行政级别,独立学院实行的是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它采用民办机制,全员竞争制,实行的是劳动合同法,没有什么人事编制一说,没什么铁饭碗一说。

除此以外,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将我的学生按照我的目标培养出来,并且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这就需要去摸索,政策给了独立学院充分的空间。

合作办学:各怀心思如何统筹?

《教育观察》:经过十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但是在300多所独立学院中,都有哪些创办模式?

章:扩招这些年,学生像洪水般冲进高校,这对学校的压力是巨大的,教师、宿舍、图书馆、食堂等等都存在大量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此高的需求,如何才能满足?

提高收费标准,高校扩大规模,有租校园的,有租厂房的。本来是3500名学生,一下加到10000,多了6500学生,租个厂房也就是上上课,住一下,本来3500个学生交的学费、住宿费可能就够这10000人的费用了,现在还能挣6500名学生的钱,那对学校来说可是有相当大的诱惑。河北13所独立院校都是这么办起来的。

另外,更大胆些的学校就直接贷款,圈地买校园。河北工业大学2800多亩的新校区就是这样圈地得来的,现在他的如意算盘是把原来的校园变成他的城市学院,这是一种类型,也是河北最典型的一种。

第二种类型的就是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学院的出路很简单,就是公有化,就是重新变成一个公办大学,因为他没有任何社会资金的投入,完全是政府出资的,杭州市政府投资了8个亿。

第三种类型是有独立的校园,进行独立管理,非常规范。但是起初并没有社会力量的投入,最典型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都是母体学校一手操办,没有合作对象,实际上完全是由国家贷款。虽然钱是国家的,但是这些学校却都属于独立学院性质的,可以民办收费。

最后一种类型,就是像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的这种依靠企业投资的学校,这类的学校大概不到三分之一。

《教育观察》: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往往不是一个,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高校却有公共资源的属性,如何统筹办学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章:投资办学的投资商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的投资商是儒家办学的思想,很重视学问,也希望能够在公益事业上做出点贡献;第二种就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同时捎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的投资商就属于第二种;第三种就是纯粹为了经济利益。

哈佛大学就是当年哈佛的遗产。美国的著名大学都是捐资办学,没有投资办学的。就像比尔盖茨投资560亿美金办学,中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捐资办学。国内的所谓资本家还没有到那种可以无偿地捐资办学的程度。大部分是处于海滨学院这种状态,就是既想要社会声誉,又想要经济利益。

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中的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惟一体现,而是要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使企业品牌、美誉度、社会形象等最大化。这就需要企业主动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6号令出来以后再批独立学院比以前批独立学院要严格的多,至少从体制方面要严格按照26号令的要求来进行准备。但是究竟怎样办学,作为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院校,负责学校运作和管理的一方各有各的思想。但国家层面至今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确切的表述。

就业难:到底谁找不到工作?

《教育观察》:目前,金融危机影响在蔓延,这种影响直接作用教育领域,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您如何分析这种现象?

章:不上大学不行,上了大学还是不一定就行。如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话,对高等学校本身也会造成一种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难以估量的。如今,全国都在讲大学生就业难,有没有人想过,到底是哪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呢?

假如全国有400万个岗位,却有600万人需要工作,找剩下的那部分可能就是真的就业难。但剩下的究竟是谁?我觉得不会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但是今年如果海滨学院有毕业生的话很可能会剩下。所以独立学院、三本院校或者一些其他的学校,没有办学的特色和社会认可度,那这部分学生就很可能被剩下,整个社会在这2、3年金融危机影响下带来的就业岗位扩大的比较少,很可能有人会剩下,但剩下的是谁的确是一个大考验。

《教育观察》:从公开信息来看,一方面媒体上热议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许多高校也在说自己就业率如何高。到底谁在说谎?

章:虽然教育部一直在考核各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业率等,但是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就业率造假!强制性地要学生拿回签约的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不签毕业证不发。即便是随便找一个单位,只要能签一个回来就行。至于毕业之后学生去不去哪个单位,是否有工作学校根本不管。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你不这样怎么办?这些情况可能上面的领导部门也注意到了,但是要想了解到真实情况可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进行层层地进行调查。然而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莺歌燕舞,各个学校报上去的就业率都是90%多。

《教育观察》:看来就业率造假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对独立学院而言,高就业率对招生确实起到作用。

章:实际上10年以前开始办独立学院的时候,学校的效益非常好,高额的学费是学生、家长资源交的,因为毕竟学校给你了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学校把挣钱放在第一位,证明这个系统已经坏了。如果系统出毛病了,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出毛病了,那整个民族的灵魂都会出问题。

独立学院: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教育观察》:为了解决就业难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拉动内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您对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评价?

章:有些政策却并非那么有效,比如今年研究生扩招,其本质上也是蓄水池的办法。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措施,实际上只是将压力转移给了下一个蓄水池。

就业难的问题,宏观上说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而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也要从发展上来寻找。用发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是根本之策。再过十年,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高校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的时候,社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和谐。

《教育观察》:独立学院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下定位?

章:纵览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上面无不是写的高级专门人才,乍听起来很好听,把学生的胃口掉得很高,实际上这样的说法跟学生的就业会产生矛盾。就比如铁路专业的学生,除了北京哪也不去,但是下面的县城都在发展交通啊,学生不去,就是因为他们理解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在大城市的。

海滨学院现在需要想的是独立学院应当怎样在早就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上做文章。我们瞄准的是怎样成为社会最急需的人才。我们要让学生有开拓的视野,不要集中到专门化上去。一位中科院的院士曾经讲过:人的成功,IQ只占20%,EQ占80%,EQ实际上就是综合能力。海滨学院就是要在这80%上做文章。

国家为拉动内需,减轻就业压力,投入4万亿就是要搞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不去,一心要在北京待着,在北京修地铁。北京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毕业生,必然会淘汰一部分学生。现在环渤海经济圈要拿黄骅港做龙头带同带动冀东南经济发展,但目前这里愁的是没人,因此,除了从学校方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之外,大学生的就业观的转变也是必须的。[2]

上一篇:lck夏季赛,2017LCK夏季赛积分榜,哪个战队积分高

下一篇:男单乒乓球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