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帕·拉希丽的个人简介
茱帕·拉希丽(Jhumpa Lahiri)近年来最红最火的青年女作家,包括普利策奖在内,获奖无数。什先生认为拉女士是这份名单中唯一有可读性的作家。她以其不变的孟加拉知识移民主题,攀上了文学精英的金字塔尖,但从此固守这一利益丰厚的小生境,再不跨出半步。
经历
茱帕·拉希丽1967年7月11日生于伦敦一个孟加拉裔印度移民家庭――两天后就是她的41岁生日,本名妮兰贾娜·苏德什纳,三岁时随父母迁居美国,在罗德岛的金斯顿长大。她爸爸在罗德岛大学做图书管理员,妈妈不想孩子们忘祖,因而经常举家回乡,拜访印度加尔各答的孟加拉族亲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开始叫她的小名茱帕,因为这比她那“漂亮的大名”更好发音。小时候,“妮兰贾娜”经常让她自感异类而困窘不已,后来她在小说《同名之人》(namesake)中,借主人公果戈理的经历,重审了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困境。
拉希丽上波士顿大学,学文学和写作,并开始写短篇小说,1999年出版了首部短篇集《医生的译员》(Interpreter of Maladies,本报时译《疾病的译解》),次年凭此作战胜了当年夺冠呼声颇高的华人作家哈金,夺得普利策奖小说奖,一炮而红,叫好又叫座,大卖了60万册。
《医生的译员》包括九部短篇,均以印度大陆或美籍印裔人为背景。在其中的同名之作里,主人公卡巴西先生的工作是给一个大夫作翻译,因为这位大夫不懂当地人的语言,没办法跟病人交流。命运鬼使神差地把卡巴西先生和一对印度移民代斯夫妇以及他们的孩子连在了一起。
2001年,拉希丽嫁给时任《时代》周刊拉美版副主编的阿尔贝托·沃尔伏里亚斯-布什,搬家到纽约的布鲁克林,生一子一女:奥克塔维奥和努尔。
2003年,长篇《同名之人》出版,主人公是个第二代孟加拉裔知识分子,名叫果戈理,常因自己俄国味十足的名字遭人耻笑,后来他才了解到,父亲移民美国之前,曾在老家遭遇火车车祸,倘不是他手中正抓着的一本果戈理的小说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恐怕他早已死在倾覆的车厢下面了。日后他远赴美国娶妻生子,以“果戈理”为儿子取名,正是为了感念这次死里逃生。了解了这段家史之后,小说的主人公终于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认同。
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于2007年3月将此书搬上了银幕。
成就
2008年7月5日,孟加拉裔美国女作家茱帕·拉希丽(Jhumpa Lahiri)以小说集《不适之地》(unaccustomedEarth)获得了第四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并得到高达3.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7.6万元)的奖金,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奖金最高的短篇小说奖。
评委们一致认为,《不适之地》实在太好,好到完全没有“真正的对手”―――甚至进入初评的两位布克奖得主安妮·恩赖特和鲁迪·多尔,亦无法与拉女士匹敌,因此继续评议已经没有意义,干脆将复评取消,直接给她颁了大奖。
作品介绍
《陌生的土地》,茱帕u2022拉希丽
本书是孟加拉裔美国女作家茱帕u2022拉希丽的短篇小说集。“陌生的土地”出自霍桑《红字》一书的序言:“人像土豆一样,如果反复种在同一块地力被耗尽的土地上,就不会兴旺。我的孩子出生在另一个地方,所以虽然他们的命运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他们将要把根扎在陌生的土地之中。”在《陌生的土地》中,38岁的孟加拉籍美国律师鲁玛放弃工作,跟丈夫从纽约迁往偏远的西雅图。她爸爸鼓励女儿去找工作,提醒她自立很重要。在照料鲁玛荒疏的园子时,老头教外孙怎样播种。这个3岁的男孩挖了一些洞,把乐高玩具、塑料恐龙和一块刻有星星的木头放进去。象征着国际化、史前时期和天国的三样东西被埋在了同一个盆里,预示着一个理想的未来,一个无处不在又不存在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