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明的个人简介
赵华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有机化学家及教育家。赵华明 - 简介
赵华明,教授,有机化学家及教育家,四川成都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0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副教授、教授。专于有机化学,对有机合成和物理有机化学较有研究。著有《甾体化学》,合译《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主要成果有:用分子轨道理论证明“对称守恒”原理与“芳香过渡态理论”的一致性;用自由能线性关系及场―中介―中介场理论方法证明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组分中,电子效应有定量加和性;搞出两种“具有国际水平”的雌甾邻羟化路线;在生物有机方面实现环糊精等的功能化,并从动力学证明其催化功能。
赵华明 - 简历
1918年1月21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39-1943年 在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4-1946年 四川省成都高级工业学校教员。
1946-1948年 重庆工业试验所技士。
1948-1950年 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1951-1953年 重庆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53-1978年 四川大学化学系教授。
1981年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教授。
1986年至今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赵华明 - 生平
赵华明1918年1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1年春他应聘任重庆大学副教授,担任“有机化学”及“理论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1953年院系调整到四川大学化学系,为本科生讲授“基础有机化学”。1956年起担任“有机结构理论”的教学。以后,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相继开设了“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甾体化学”等课程。1978年晋升为教授,同年为研究生主讲“量子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1986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除规划制订博士点教学计划外,并讲授“生物有机化学”及“酶催化理论”。此外,还给进修生、高师教学研讨班讲授过“理论有机进展”。教学内容及教材质量较高,受到学生及同行的好评。
赵华明幼年丧父,他目睹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于是立志学习科学以振兴中华。1939年他考入中央大学化学系,在学期间深受高济宇及袁翰青等教授的学术风范的熏陶。毕业后曾先后在成都高工及重庆工业试验所工作。1945年接受主编《科学世纪》的任务。曾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在发刊词中写道:“科学工作者应当自觉地把科学成果交给人民”,“一切爱好真理的人们应立于同一战线去为中国的现代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
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赵华明通过留学考试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但同时对祖国处于战火连绵而常怀忧患意识。1949 年10月获悉新中国诞生的消息立即争取回国。关心者都劝说:“中国正处于战火之后,百废待兴,无法进行正常研究”热情挽留。但赵华明却以“正因为祖国还很贫究,她需要千百万科学工作者为之服务”而婉言惜别师友。历经曲折,终于绕过香港、取道深圳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1978年至今,赵华明已招收研究生37人次(含博士生13 名),已毕业32名(含博士生13名)。先后有多名学生在美、日、德、加及瑞士等国家进行深造、研究工作、联合培养及博士后工作。不少学生成绩优异;有的已完成博士或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为了培养年轻学术骨干和后备力量,他经常给青年学者介绍国际学术动态、提供信息、协助确定科研项目、解答疑难、审改文稿、校阅译著等;还推荐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到国外进修深造,为学术梯队的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赵华明 - 重要成就
赵华明的科研工作主要涉及有机合成、理论有机化学、甾体化学及生物有机化学。50-60年代,在有限物质条件下从事“分子轨道”及“物理有机”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甾体合成与应用”、“仿酶功能物”及“仿酶模型物”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的负责人,和他的学生、同事共同努力,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约百余篇。赵华明曾被国家教委授予任教四十年奖状;四川大学授予其优秀教师奖;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表彰其对发展国家科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年被四川省教委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授予荣誉证书。他的研究组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赵华明和他的学生在科研方面的重要成果有:
1.用分子轨道法处理芳香过渡态。过去在较长时间里关于周环反应的机理一直被视为理论有机化学中的“朦胧区域”,虽然1981年R?Hoffmann因提出“轨道对称守恒”以解释周环反应而获得诺贝尔奖,但M?J?S?Dewar等仍坚持早期由Evans提出的:周环反应是通过芳香过渡态机制。赵华明等用分子轨道法直接探讨了周环反应过渡态的芳香性,并根据Hammond理论证明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及将正常环状共轭多烯分子的Hückell-M6bius芳香性规则应用于反应过渡态的合理性,消除了把原始芳香概念推广而用于周环反应过渡态的理论缺陷。同时他们还从数学上证明“对称守恒”同“芳香过渡态”两种解释方法的完全等同性,是用不同术语描述同一概念。
2.用FMMF-LFER方法研究Wittig反应及Wittig-Horner反应。自由线能性关系曾经是有机化学中的热门课题。但由于取代基中几种不同电子效应实际上是不平行的且具有相互的干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极少数反应能呈现线性关系。为了得到反应的线性关系,人们根据基团间特殊的不同影响为同一基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取代基常数。为改变此状况,Dewar提出了场―中介―中介场(FMMF)方法。赵华明等在其基础上用三元线性回归方法,对Dewar的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从而可以把一般反应中电子效应的影响纳入合理的良好的线性关系中。
3.在长期不懈的探索中,赵华明和他的学生用十分简捷有效的方法实现了雌甾的选择性邻羟化和醚化。在《甾体》(《Tetrahedron》)、《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及《四川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约30余篇,收到10余个国家60多位学者索取论文抽印件及样品的函件。《甾体》杂志前主编A.Seagaloff教授来函称:“就我所知,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刊物《甾体》上的第一篇论文。我们发现您们的论文非常令人激动并十分期望发表这一论文”。国内同行认为“这一系列论文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4.在从事甾体合成的基础上,赵华明率先偕年轻同志,以“甾体为模板的仿酶模型”为先导开展了环糊精、杯芳烃、表面活性剂、金属卟啉为空腔或Matrix的仿酶模型研究工作,使研究组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工作得以全面开展而颇具特色。已有论文发表于《中国化学》、《中国化学快报》、《国际生物大分子学报》、《科学通报》等,引起较强反响。
赵华明 - 人物评价
赵华明工作日益繁忙。对于不断求教、求助的学生,他总是热情接待帮助,并同他们开诚谈心,坦率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共商。他经常保持谦逊的态度,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经常鼓励青年超越前人和教师。他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自然规律,否则人类社会就只能停留在原始水平。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科学工作者必须保持谦逊的态度,乐于承认后生可畏的现实。这些谈话包含了他对学生的深切期待与关怀。但他自己从不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在博览文献、锐意进取的同时,他总是鼓励青年人勇于创新。他的一位研究生对近年来国际出现的属非线性前沿科学的分形理论颇感兴趣,有志进行探索,但遭到一些人的怀疑而裹足不前。赵华明在浏览大量文献及该研究生论文之后,认定这一理论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又能同专业方向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他对学生要求深造的愿望,寄予亲切的支持和鼓励。以后,通过考试攻读博士学位,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经过该研究生的奋力钻研,完成了酶分形动力学方面的论文,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生物大分子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收到国际学者数以百计的索取抽印件信函;1992年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材计划。
在对待科学问题上,赵华明既能坚持真理,守经不移;又能宽以待人,兼容并蓄。20世纪50年代当苏联掀起批判共振论高潮时,赵华明坚信哲学上的唯心论,必然同科学上的虚无性相联系。为此,他特别深入地钻研了M.J.S.Dewar等从分子轨道理论方面对共振论的评价,认识到共振论的流行是暂时的。但与此同时,他对共振论创建者在理论有机化学方面的贡献和国内一些对共振论持赞许态度的学者,始终保持高度的尊重。在审阅国家基金申请件时,对这方面的研究项目给以支持。因为他相信只有在继续探讨与辩论中才能判断真伪;时间是最伟大、正确而又最权威的批评家。
而今赵华明虽已进入暮年,仍不忘情于科学事业。在创建与主编《化学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与青年同志奋展凌云之志,使该刊得以蜚声海内外;且执着探索,佳兴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