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鉴

时间:2024-01-02 18:19:36编辑:分享君

赵子鉴的个人简介

赵子鉴,1989年出生于山东烟台,现为烟台画院专职画师。

教育经历

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2年,保送攻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黄华三教授;

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获奖经历

2016年

作品《春游》入选首届“写意?苏州”(人物篇)中国画双年展并获奖,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美术馆,苏州;

作品《绿色和弦》入选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参展记录

个展

2015年

赵子鉴水墨作品展,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群展

2016年

《与百鸟衣的缝制者合张影》入选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81美术馆,北京;

2016 作品《绿色和弦》入选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水墨新浪――当代中国画青年艺术家年度提名展,杏坛美术馆,北京;

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

第二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入围作品展,山东出版美术馆,济南;

2015年

在路上――美院研究生六人展,三木国际艺术中心,北京;

"学?缘"七校中国画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

反相对话――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邀请展,AUS’s Step Gallery,美国凤凰城;

2014年

画北京? 园林写生巡回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等,北京;

融会贯通――当代70、80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第七届美术报艺术节,杭州。

艺术评论

以画见心性

文/高毅

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何处?

每一位青年艺术家都是当代社会的一员,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把“传统”与时间上的“过去”等同起来看待。而“当代性”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不过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潮流的实际状况,体现特定的思想创造及其结果,它既能显示出对历史经验的重视、又能表现出对未来倾向的精确把握。

中国的美术百年来一直在努力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传统”从古典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今日“传统”的重新回归,看上去是能为当代美术发展提供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但可疑的是所有这些“传统”,最终只是在传统文化断裂之后,由当代艺术家进行的一种自我解读式的理解,不仅视野与立场是西方式的,想象的主体也是西方的;而另一方面,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看,纵然“变化”是贯穿这部美术史的最大特征,但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却是构筑美术史研究的方法都存在于西方的现代性内在逻辑之中,在西方文化话语权的掌控之下,中国的当代美术充其量只看得到其步入当代的历史路径,却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前景。今天的美术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但这个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是否真是中国的,同样也非常可疑。

中国的当代水墨创作就是在这样无法看清自身坐标的“雾霾”中摸索前行。纵然当代艺术已经曲折走过三十年,中国今天的艺术局面也已是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但这个发生剧变的三十年相对于漫长的中国美术史而言,又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赵子鉴的作品题材较多,她画花鸟,画山水,画佛像,也画她生活中的小物件,而贯穿在这不同题材的画面中的气息却是一致的。 她的作品,很好的向观者表达了她静,慢,淡的生活哲学和艺术思考。面对她的作品,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进入到了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

画家总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当代中来回思索。谢赫《古画品录》云“迹有巧拙,艺无古今”。古今也不必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判断,使我们困惑了将近一个世纪,做了很多傻事。中国画论没有“创新”这两字,但创新其实就是传承、继承和独到。人的基因有差异,准确地表达自己,个个都“独到”。赵子鉴领悟了前人的智慧,又能够在创作中有自己的感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肯定是新的,是流出来的,下意识的。她算是在传承继承后,做到了独到。

傅雷在《观画答客问》曾说:“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观画然,观人亦然。赵子鉴其作品便是如此,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

有生命的绘画,即生命创作的结果。透过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见一个遥远的梦想,以及一个极为生动的愿望。每一位年轻的艺术家选择的创作道路可能不同,方法可能各异,但往往目标又是殊途同归。所以,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所谓:“道并行而不悖”。对欣赏者而言,艺术作为唯一智力的延伸,青年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与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同样重要。正如杜尚所言:“所有的创作行为,并非都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观者通过破译和解释其内在的含义,把作品与外界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创造性的行为。”

艺术创作的过程令人激动,但也常常令人沮丧。首次的个展不过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开放向更多质疑与思考的起点,未来为什么画?画什么?如何画?这些问题还将长久困扰着每一位从事当代水墨创作的青年艺术家。

作品欣赏

上一篇:直隶厅

下一篇:真奥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