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厚的个人简介
赵全厚,男,1965年2月生,汉族,籍贯:山西偏关。现任财政部科研所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业务简介
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 北方交通大学材料系材料学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美国 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1年8月开始,在 财政部科研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从事财政科研工作。一直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社科基金和其他国家级重大课题和省部级、所级课题30多项。研究的领域主要有: 国债规模及其宏观管理、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 地方财政管理、、研究、资本市场调控制等。
重要业绩分述
1.1995年独立发表的《公债与政府宏观经济调节》,从 宏观经济角度较为系统论述了政府赤字弥补方式、 政府债务策略对宏观经济和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尝试性地解释了政府债务规模动作的合理度量。在国内,是一篇较早论述利用公债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论文,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主要观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公债的运用可以主动被打破均衡 预算以弥补社会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而且,公债本来是政府财政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公债积累到一定规模就成为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这使得,公债从调节社会商品的 有效需求上升到调节 货币需求的地方,有了其新的运行方式和规律。不过,因此而引发的债务失控也会造成债务货币化和 经济通胀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参与李海和 贾康研究员主持的“国有土地财税管理”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998年独立和执笔发表了《财政对国土收益管理》和《加强国有土地管理,规范土地收益分配》,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国有土地当时面临的问题和土地的收益流失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被多次转载和新闻报道。
3.1997年发表的《论财政风险》(和 刘尚希、隆武华合作),是国内较早就 财政风险问题进行专门论述的论文,在财政风险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主题思想是:财政是各种社会经济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管理 政府债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政府正式发行的债务,而且要考虑各种“准政府债务”,才能有效防范政府财政风险。该文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如人大财经委会员。
4.和 贾康研究员于2000年在《 经济研究》合作发表的《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首先在理论探讨了 国债理论适度规模并且较为深刻地论述了国债理论最佳规模和“ 马约”规定的债务警戒线的差异性;其次,较为系统论述了我国国债的实际规模和名义规模的差异,说明了控制 国债规模的艰巨性。该文在论述国债规模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被多次转载和引用。
5.2001年,贾康研究员合著的《税费体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国际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税费改革研讨》,从税与费的理论差异出发论述了各自的定位,探讨了各国 非税收入的状况及相关案例分析,研究总结了我国税费改革的情况和未来的对策。该文是一个对税费理论和实践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被收入“中国财政理论前沿II”。
6.2001年和 贾康研究员合作发表的《减负之后:农村税费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肯定了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就,也归纳了农村税费改革在当时遗留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该文被多次转载和引用,有良好的社会反响。
7.2002年和 刘尚希合作发表的《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判断》,系统地论证了我国 财政风险的实际状况。一个最新之处是从政府作为 经济人出发,加入了政府资产和负债分析,论述了政府自身运作的资产债务风险度量。该文受到各界好评。作为该文的作者之一,本人于2004年10月被直接邀请到人大财经委就当前的财政风险状况及其化解对策进行了口头汇报。
8.2003年9月―2004年2月,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第17专题( 贾康研究员主持),就我国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进行了系统的规划研究和讨论。本人组织了外国政府科技投入政策及其演变分析比较项目,组织和提交了20000多字的专题论述材料,并且积极参与总报告的讨论和修改工作,频繁与其他专题组,如科技战略专题、农业科技专题等的交流。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科技规划研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此,受到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重要贡献奖励;
9.2004年2月――4月,参加了由 郑必坚教授主持的,由 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财政部、国防部门等参与的“中国和平崛起”之经济成就分析篇,完成工作量,42000字,本人承担22000字。中国和平掘起课题是在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日益提升、国际交往日益活跃的情况下,对我国未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一次全新审视,课题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