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勇(华南师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章勇,江西省德安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留美博士,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聚合物 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电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聚合物光电材料与LED芯片方面的工作尤为出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人物经历
章勇博士,江西省德安人,博士,教授,1991-1998年在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从事本科与硕士学位学习;1998-2002年在嘉应大学物理系任教;2002年9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在曹镛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的博士研究,并于2005年6月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2006-200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Alex K.-Y. Jen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和制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工作经历江西师范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 1991-1998;
嘉应大学物理系任教 1998-2002;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2002-2005 ;
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后研究 2006-2007;
材料所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以及《数字电路》《LED技术》《固体理论》的教学工作 2007-至今;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的校级培养对象 2008;
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 2010
学生评价章老师为人和善,对待同事和学生温和可亲,平易近人,然而对待学术问题却一丝不苟,非常严格。你平常和章老师交流,觉得他很和蔼,有亲和力,让人没有疏远感,但是当他交给你的科研任务或实验项目你没有完成时,你就惨了,想不挨批绝对不可能。不过这样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好老师,对待你很慈善,对待你的学习与工作很严格,应该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吧。
章老师做事比较低调,不张扬,比如说他从来不开私家车上班,一直骑自行车,只在外出办公,谈项目之类的时候才会开车出去。另外,他做事比较务实,比较关注自己的研究生发展,章老师做的项目和企业联系比较多,学生应该容易就业。他应该算是LED行业研究领域的少壮派吧,他还很年轻,事业还处在上升期,将来应该会有更大的成就。另外,章老师也爱运动,他的羽毛球水平相当的高,在所里面数一数二。每一周他都会去打羽毛球,所以他的学生平时都会积极练习羽毛球。据说扣球对身体的脊椎有好处,特别是对长期在研究室呆着的人。章老师也授课,主要讲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方面的,他讲课很认真,讲的很细,是唯一一个上课学生不打瞌睡的课。章老师桃李满天下,带出来的学生非常出色,功底扎实但都有一项最擅长的,如陈献文,黄媛圆,闫其昂,严启荣,石培培,罗长得,李正凯等,有的擅长LED芯片方面,有的擅长封装与应用方面,有的擅长软件模拟与设计方面,有的擅长OLED方面等等。
总体来说,这个老师还不错,做他的学生你就准备好认真,努力,刻苦,勤奋,想偷懒门都没有。
研究方向
1)LED芯片技术研究:新型p-GaN欧姆接触材料与透明电极、表面粗化技术。
2)LED封装技术研究:高显色性白光LED封装材料与封装方案、LED的散热与光学设计、紫外LEED封装材料与封装方案。
3)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研究:PLED的阴极界面材料与修饰、新型透明导电材料及其在PLED中的应用、有机/无机杂合的白光PLED。
4) 阵列化硅纳米线/共轭聚合物杂合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主要贡献
主要研究项目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高显色指数的共轭聚合物/无机杂合白光LED的研制及性能研究;(主持)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无机/共轭聚合物杂合白光LED的研制及性能研究;(主持)
北京大学开放基金:硅基聚合物电致放光;(主持)
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大功率白光LED新型器件结构研究;(参与)
粤港招标项目:高效大功率白光LED关键技术研究;(参与)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微透镜技术用于光泵浦有机半导体连续激光器的研制;(参与)
国家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阵列化硅纳米线/共轭聚合物杂合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主持)。
广东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效率高显色性白光LED集成封装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与企业合作)。
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小榄LED新光源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与企业合作)。
主要发表论文[1] Zhang Y., Hou Q., Niu Q. L., Zheng S. W., Li S. T., He M., Fan G. H., “Efficient white light emission using a single copolymer with red and green chromophores on a conjugated polyfluorene backbone hybridized with In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Chin. Phys. Lett. 2009, 26, 077811.
[2] Zhang Y., Hou Q., Mo Y. Q., “High-efficiency r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optimizing blend polymer host”, Synth. Met. 2009, 159, 1234.
[3] Zhang Y., Huang F., Jen A. K.-Y., Chi Y., “High-efficiency and solution processible multilayer whit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neutral conjugated surfactant as an electron injection layer”, Appl. Phys. Lett. 2008, 92, 063303.
[4] Zhang Y., Huang F., Chi Y., Jen A. K.-Y., “High Highly Efficient Whit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Nanometer-Scale Control of the Electron Injection Layer Morphology through Solvent Processing”, Adv. Mater. 2008, 20, 1565.
[5] Huang F., Zhang Y., Liu M. S., Cheng Y. J. and Jen A. K.-Y., “High-efficiency color stable blue light emitting polymers based on polyfluorene derivatives”, Adv. Funct. Mater., 2007, 17, 3808.
[6] Zhang Y., Peng J. B., Mo Y. Q., Cao Y., “Improved device efficiency and color purity: spectral redshift and line-narrowing for poly [2-methoxy, 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 via blending with phenyl-substituted poly [p-phenylene vinylene] derivatives”, Appl. Phys. Lett., 2004,85,5170.
[7] Chen X. W., Zhang Y., Li S. T., Yan Q. R., Zheng S. W., He M., Fan G. H., Improving color rendering of Y3Al5O12:Ce3+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dual-blue-emitting active layers, Phys. Status Solidi (a), 2011, 208, 1972.
[8] He A. H., Zhang Y., Zhu X. H., Chen X. W., Fan g. h., He M.,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of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surface-texture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s by nickel nanoparticle mask dry-etching, Chin. Phys. B, 2010, 19(6) 06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