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文主义?主义又是什么意思?
主义是指一种理想观点和主张,人文主义是指一切以人为本的一种主张和观点。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主义是指人们推崇的理想观点和主张,如马克思主义,其有科学与非科学、现实与非现实等划分形式。主义的概念一方面表示主导事物的意义。如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另一方面,主义的概念表示某种观点、理论和主张。 主义是强力推行的主张或学说,具有极强的排它性。
人文主义 名词解释
人文主义解释如下:
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理论体系,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二字虽为中国文化所固有(《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人文主义却是西方文化中Humanism一词的译语,也有人把它译成人本主义。所谓“人本”在西方文化中是相对于“物本”和“神本”而言的。然西方文化占强势地位的是“物本”和“神本”,前者成就科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后者成就宗教信仰。
人文主义的名词解释
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理论体系,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扩展资料: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为万物之灵,应致力于文明的进步,发扬人性,发挥人力,拥护人权,培养人格。中国之人文主义,应推孔子之学说,“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最高贵的东西。我是人,惟有人有‘我’的自觉。…其精义所在,则为特别提出一个‘仁’字,作为奠定人伦基础和道德规范,故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举凡一切可以使人成为更完美的说法,便是人文主义;讨论使人成为更完美的思想,便是人文思想。”“孔子之人格,在于高明与博厚。孔子之真诚恻怛,一面如天之高明,一面如地之博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切无我无私之精神,岂能外于是?‘默而识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切天人合一之精神,岂能外于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一切仁以为己任之精神,岂能外于是?‘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一种对历史文化之使命感、责任感,何以过之!”---兹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相信人的本性有巨大的潜力,而不相信宗教的超验的价值。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力量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达到高潮,这与那个时期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热情,正在增长的个人主义,多才多艺的男子应当成成为国务活动家、诗人、学者和勇士的理想是一致的。P.锡得尼伯爵就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伟大典范。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思想学派中都有人文主义的派别。甚至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今天可以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流式。那时的人文主义当然与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非常不一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根据前面的疏解,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和功效容有差异,然其所以成立的机缘却是惊人的一致,这便是唐君毅所说的都是“由于欲对治或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而决不是从人自身的觉悟而进入。这两种进路,前者取外在的反显观解进入人文主义,后者取内在的主体证悟进入人文主义。前者不能开“道德主体”之门;后者可以开“道德主体”之门。但真正的人文主义,唯有开“道德主体”之门,才能臻于综摄的笼罩形态,而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最高原则。因此,始终未能叩开“道德主体”之门,为西方人文主义各阶段的最大特点,也是形成其限制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人文主义之所以不能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法学思潮文化中的思考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西方文化是以“神本”或“物本”占统治地位。就“神本”来说,这是要拉空甚至撤消人的主体性,把一切都交付于至高无上的神。所以,在宗教上越虔诚,便越是要消解掉自己的主体性,“将自己投掷于神的面前而彻底皈归于神”。在这里,当然不存在打开主体的问题;再就“物本”来说,西方文化的心思全在把握外物之理上,这样,以客体为主而欲把握其理,则主体方面最当行的机能便是“理智”,理智扑着外物转而活动。主体若只限于扑着外物而转的理智上,至多只能尽观察、分析、推理之能事。并不能打开主体之门,超越地分析、批判主体的各种能力。故主体之门在“物本”这里依然是闭锁的。克就西方的人文主义而言,虽然西方的人文主义者叫嚣要回到“人本”,然切就他们所开出的人文主义而言,如前所述,并没有真正地回归到“人本”,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打开“人”这个“本”。就他们所开出的人文主义的形态来看,实际上依然是停留在“物本”上,至多只是一种特殊的“物本”。也就是所,他们只是把“人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本”,这当然也不能开“人”这个主体之门了。这样看来,无论“神本”、“物本”,还是所谓的“人本”,都是站在“客体”方面而有所成,并不能收缩回来站在“主体”方面,叩开主体之门以见其所成。在西方文化中,真正能触及主体之门的是作为启蒙思想的完成者和克服者的康德。康德从客体方面收缩回来,以三大批判分别透显主体在成就知识、道德和审美三个方面的能力。他在这三个方面的哥白尼式的回转,使得他不但在启蒙思想所提出的“抽象知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透显了知性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启蒙思想的完成者。而且进一步检定了知性主体的限度,从而更进一步地透显出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启蒙思想的克服者。但是,康德毕竟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之透显各种主体,乃是通过先验的批判,他要拉掉内在于生命的存在感受,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哲学思考。此适合于讲批判哲学,但并不适合于讲人文主义,因为人文主义,如前所言,必须内在于生命而开启一个质实的居间领域。而康德由先验批判而透显的主体,无法避免其抽象性,他所透显的各种主体,只是知识的逻辑圆满。也就是说,他只是把各种主体作为知识放在他的义理系统中予以解析,检定限度、厘清分际。这样,各种主体在康德那里,只是有概念性、形式性,故我们说康德只是触及了主体之门。 但人文主义要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最高原则,就不能从康德的那种概念性的主体之门进入。因为概念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这表示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限制性。但作为文化生命领导原则的人文主义,不能有这种限制,它应该是“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这是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主义的基本看法。故唐君毅说:“人文主义不仅不会与一切含真理的主义相敌对,而且他(它)正当肯定在各种人类文化领域中,之各种主义相对的价值”。这就是说,真正的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来建构人自身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哲学学说之一,故应该综摄、消融一切有价值的思想与文化。现在的问题是:人文主义的开启点在哪里呢?要找到这个开启点,这既不能取西方各阶段的人文主义所走的外在的反显观解之路,因为如前所述,它们并没有真正地回归到人这个主体之上;亦不能取康德的先验批判而透显各种主体之路,因为同样如前所述,这各种主体因其形式性与概念性的限制,并不能完成人文主义所本有的综摄、消融一切有价值的思想与文化于其内的理想形态。这样,要找到人文主义的开启点,便只能走中国文化内在于生命、生活的逆觉、证悟之路。人文主义文学薄伽丘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中国文化就是要在人的具体生命中凸显出这个“几希”,以开启其内在于人的生命、生活的人文世界。这个“几希”既确保了人之为人的意义,并由此而开启了真正的人的生活。但这个“几希”并不同于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者,如歌德,借助柏拉图的“理型”而提出的“人格”概念,它是内在生命、生活而逆觉、证悟出的一个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可以切就孟子的“性善论”而说“性体”,亦可以切就阳明“良知教”而说“心体”,其实皆是一“道德的主体”。中国文化始终肯定在人的生命中有一个完全可以自我作主的道德主体,只要去作操持涵养的工夫,则这个主体便自然会在生命中呈现。故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亦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在中国文化里,通过人格的修养工夫而呈现的道德主体(心体或性体),才是真正的人之“本”,人文世界即是由这个“本”所开启。正因为人文世界系由道德主体所开启,故它并不是一种义理系统,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乃至强健的生活态度(“强健”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这就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所能尽其意的了。所以唐君毅说:“将中国之人文主义译为Humanism时,在内涵上受了委屈。”中国的人文主义是在由道德主体所开启的精神境界中综摄一切真理,消融一切价值,即在这种精神境界的润泽中,一切真理与价值不至于发生偏执与流弊。这若借用庄子的话说,便是:“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庄子•天下》)。 西方各阶段的人文主义,为了救治文化上的偏执与流弊,外在地、对显地构造一义理系统,其结果是虽克服了这一种偏执与流弊,而自己却不知不觉地生发了另一种偏执与流弊,这个中的关键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文化的生发点,以中国文化来说便是:道德的主体没有被打开,文化便不能依靠人自身的觉悟而臻整全。其结果便是:“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而不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庄子•天下》)。中国的人文主义之所以能使一切调适而上遂,关键是它打开了一个“宏大而辟,深闳而肆”的道德主体,故在这里的一切,可以“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何以能如此呢?乃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成就,皆系这个“宏大而辟,深闳而肆”的道德主体依其自身觉悟所渐次开发出。这样,人类的文化成就便不是“得一察焉以自好”的主观建构,而系这个作为文化基点的道德主体质实地流出。关此,牟宗三曾有一妙解。他认为,中国文化内在于生命、生活本身所觉悟到的道德主体,它是一个圆轮,亦是一个中心点,或者说“道枢”,人若在此不能提挈得住而得其全,则这个圆轮亦可上下、内外、正负地开,此上下、内外、正负之开即是世间各种文化系统和哲学: 1、上下的开。道德的主体一旦成为生命的主宰,则上帝亦可内在化,人若不能随此的内在化而提升生命,则多从人的负面性(如罪恶)与有限性着眼而蛰伏于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的威严之下,此即是基督教的形态。 2、内外的开。道德主体本是“宏大而辟,深闳而肆”的,这表明文化系由这个主体由内向外的开辟。但人若只站在外面的某一点,见其相对的客观性与独立性,由此而展开为文化或哲学。如:就宇宙论方面说,“脱离那主体主义的中心而向客观主义走,建立那客观建构的宇宙论”;就存有论方面说,“脱离那主体主义的中心而向客观的独立的存有本身之体会走,建立那客观自性的存有论。……面对实有而站出来,把自己掏空,一无本性,一无本质,然而完全服役于实有便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西方文化中的各式的宇宙论、存有论(或本体论)大约皆如此,这用《易经》的话说,便是“后天而奉天时”的开。然而这些各式的宇宙论、存有论(或本体论)若要寻求其最后的根据,必须克就道德主体,至“先天而天弗违”的合,始能最后站得住。 3、正负的开。从道德主体的践仁尽性达到圆熟之境,则一切平平,一切落实,即儒家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境界。但人若在此平平落实处,只见到那形而下的器而胶着于事相上,则易从负面着眼,从“空”、“无”两方面来观察宇宙人生。从“无”方面说:“无”却那事相对事相的执着,人为造作的不自然,而超显那自然无为的境界,此即为道家;从“空”方面说:“空”却那事相缘起流转的自性而当体证空,此即为佛教。 最后,道德主体的践仁尽性而至圆熟平平之境,则“抬头举目浑全只是知体著见”,则是“天下归仁”。但人若在此提挈不住,不知是“知体著见”,而只见到“抬头举目”之生理活动,如是,只去研究这生理活动本身,此即为科学。 以上所说,包括宗教、哲学和科学,均系于道德主体所开发出,这才真正尽了“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摄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方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 但上述牟宗三的分疏,完全是一种理论的解说,是切就“道德主体”作为文化之本的义理解析。但人文主义,前文说过,必须内在于生命、生活本身开启一个质实的居间领域。人的内在于生命、生活的质实的居间领域主要包括:欲望的满足(幸福)、宗教的祈向和美的愉悦(审美)。真正的人文主义必须意涵这三个方面,才能内在化“神本”与“物本”,真正地回到人这个“本”上来。这才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这里将主要论述中国由“道德主体”所开启的人文主义在“幸福”问题上具有怎样的表现和深刻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等等。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教会把人视为上帝的渺小的创造物,人必须服从神,神的权威至高无上等谬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力量和智慧,认为人是上帝的“杰作”,是造物中“完善的典型”,人的理想是高贵的,人的力量无穷无尽,人的洞察力宛若神明;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蔑视人生,放弃尘世享乐的禁欲主义说教,认为禁欲违反了人的本性。在他们看来,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利用神的权威愚昧人们的蒙昧主义极为不满,主张发展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为理性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与教会神学完全对立的人文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大飞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为以后的启蒙运动开辟了道路;同时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鼓舞人们打碎宗教的精神枷锁,重新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己,大胆地去追求一切,并有所作为。因此,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都获得新生,并空前繁荣,产生了像但丁、拉伯雷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像拉斐尔、达•芬奇等杰出的艺术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像佛兰西斯•培根等卓越的哲学家。总之,在各个领域都涌现了许多“巨人”。正如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当然,人文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如:它所鼓吹的人权和人性,主要是资产阶级的人权和人性;它所主张的自由和平等,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允许的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者并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反对宗教迷信,但并不反对教会制度本身;他们反对天主教会,却不否认宗教和上帝,他们的思想观点和作品还深受宗教的影响;他们还是历史唯心主义者,片面夸大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的作用,轻视甚至诬蔑人民大众。另外,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它逐渐失去了进步的历史作用。
简要说说近代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从你的问题补充来看,你对“近代”这个概念理解错了。在中国历史中,“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而对于世界史而言,“近代”是指1453年中世纪结束到18世纪中期前后,之后称为“现代”。
而中世纪结束、进入近代的标志就是文艺复兴的开始!你问的是世界史的问题,当然用世界史的“近代”观念,而且世界史中近代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文主义的兴起。所以我从文艺复兴开始回答你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一点也不“太多”。
至于到近代结束,对应人文主义的发展差不多是进行到德国的狂飙运动,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歌德完成了巨著《浮士德》。
如果你坚持要把中国史的“近代”观念套到世界史上去,那我也回答你了啊,就是原来答案的第四点。不过这样做显然是错的,牛头对马嘴,中国史套世界史,笑~如果这样,那题目本身就错了!
附:原来的回答
看看这篇文章: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章摘要如下。
一、文艺复兴时代
以佛罗伦萨为中心。拉丁文是共享文字。
一般来说,西方思想分成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焦点在上帝,人是上帝创造的一部份;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焦点集中于自然,即科学的模式,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份;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焦点是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
这种区分只是可以用多种方式组合的三种倾向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的界线,更不是如孔德的三阶段规律的另一个翻版:人文主义模式超越神学模式、科学模式又超越人文主义模式,因为这三种模式都陆续有代表,继续发挥影响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竞相自称垄断真理与不同形式的共存之间摇摆。
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尖锐攻击经院哲学的,是它们一心扑在逻辑范畴和形上学的问题,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脱离人的日常生活。不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想用另一种哲学思想来代替经院哲学,他们只想把经院哲学所忽略的作用复活起来。
人文主义讨论中最喜欢谈到的话题,就是积极活跃的生活、和沈思默想的生活孰优孰劣?沈思默想的生活不再像中世纪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个话题是命运的无常,和拒绝对之屈服的精神。这种要制服命运的决心,产生对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兴趣,因此肖像画、自画像、传记和自传数目越来越多,而且是用写实笔法,而不是象征或比喻风格。
我们无法回避奥古斯丁笔下充满罪恶的存在,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之间的冲突。大多数文艺复兴人没有对这冲突困扰,继续把信仰基督教视为理所当然。
至于少数感到困惑的,可以采取两条道路:新伯拉图主义和圣经人文主义,它们以不同方式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的宗教因素。
新伯拉图主义认为和谐匀称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人通过沈思默想这种最高的人类活动,可同这两个原则求得一致,这种信念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宇宙的等级层次中,人是创造的中心,同所有已被创造的东西联系的环节,是属于物质的较低层次,但仍能够再提高自己与上帝求得相通。
从新伯拉图主义很容易走到神秘主义,所以文艺复兴对魔术、占星术也很着迷,并有兴趣于毕达哥拉斯式数字象征主义、神话及寓言,这都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圣经人文主义,就是把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应用到圣经的文本、以及教会元老著作的研究。对他们而言,文艺复兴尽管以人为中心,但宗教性不一定就弱。圣经人文主义以北欧为主,也因此,北欧就成为宗教改革运动最主要的泉源之一,许多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开始都抱有改革教会的目的,他们认为精通古典研究,并把它用于圣经,是恢复基督教导的本来面目的钥匙。而且,路德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做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正如他坚持把圣经译成各国当地语言一样。
日耳曼境内,路德对初生的民族感情有吸引力,但出了日耳曼,其它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要追随他,至少得排除两大障碍:1.路德在放弃教会传统与信念方面,越来越走极端,最后干脆与教会决裂。2.路德和卡尔文复活了对人的罪恶本性 的强调;这最后会与人文主义彻底不兼容。
布克哈特有句名言:文艺复兴,是在发现世界、发现人。回归自然、回归古人,是一切看的见的景物的模仿者。
他们描绘具体而普遍的东西,把普遍真理与具体经验结合。
1527罗马遭到洗城之劫后,那布勒斯与佛罗伦萨继之遭到围城之难,接着又是饥荒与鼠疫。意大利剩下最后的一个共和国是威尼斯,它能幸存是因为善于适应时势的变化。
当布勒哲尔画《死神的胜利》之时,早期人文主义对人的尊严和创造力的信心肯定,成了对实际状况的一种讽刺。这种讽刺会在十八九世纪对进步的信心,到二十世纪瓦解后,再度出现。在这种幻灭中若仍要坚持信念,就得安于悲剧。这就是出现莎士比亚悲剧的背后原因。莎士比亚不再相信勇气、美德能掌握命运,人所能做的,不过是以坚毅不拔的态度面对他的失败。
共和国公民精神的失败,也导引出马基维利的《君王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们看待人物,不再如新伯拉图:像神,或米开朗机罗:像英雄。不过,尽管如此,人仍位居中心。
宗教战争期间,不管新教改革、或天主教反改革,都着手压制人的精神自由,也不再强调今生今世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而当某些人组织起来把它当作异端邪说或虚妄幻想加以压抑时,这种软弱性就更加明显了,但是,它所代表的思想,他对人的经验和价值的中心地位,对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尽管在十六世纪末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困难的,但是未来站在它们这一边。
二、启蒙时代
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的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巴黎是中心,法语是共享语言。
启蒙时代开启之前,已经有哥白尼与伽利略、培根,探险航海。
宗教战争,使所有思想开始跟神学分家。笛卡耳、史宾诺沙,以及霍布斯。霍布斯把道德社会的基础置于自我保存,最能看出英国内战造成的焦虑感。
启蒙时代开始的十八世纪,开始从宗教战争的怀疑论走出,其乐观,是建立在试验性科学。培根曾在十七世纪时预料到此点,他于1626年去世,结果牛顿诞生了。牛顿生于1642年,死于1727年。大自然开始从神秘中走出,变成可知。
启蒙运动影响力最大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冲击力,让人文学科也脱离神秘的宗教启示。
洛克:政府是一种契约关系,信托是可以撤回的。因此帮英国革命提出辩解。洛克反对笛卡耳所说的人类思想来自天生,他认为来自我们的感官印象。他像牛顿发现自然世界的科学规律一样,发现人心的科学规律。
牛顿和洛克都是英国人,他们在启蒙运动第一期发挥很大的影响力。这是英国比较早享受到自由的结果。
启蒙时代开始攻击笛卡耳的唯理论。他们谈到理性,都是在谈对智力批判性、破坏性的运用,而不是它建立逻辑体系的能力。他们是经验论者。
因此启蒙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是有连续性、而不是同一性的。他们的解决办法不同。文艺复兴仍可把古典思想和哲学,跟基督教信念、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多少互相容纳起来,神圣,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
而启蒙时期,宗教复兴已经失去了势头了。尽管宗教建立起来的权力结构仍旧存在,包括财富、迫害异己、剥夺思想自由、垄断教育等等。因此启蒙人士,对教会用尽力量攻击的。
如今他们可以得到自然主义的宇宙观、成功的科学方法,以及批判、怀疑、经验主义的支持,这种用新的思想方法扩大到人类状况和人类社会的改造,是一门人和社会的科学。
而伏尔泰或牛顿,其实都是对上帝虔敬的人。只是他们从人类是堕落救赎的面向,转到上帝的慈爱,一种更跟自然宗教(我们或可称为创造论,韵琳注)结合的观点。
当然这种批判理性,也就用于权威、传统、习俗,不管它们是来自宗教、法律、政府、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提出问题、要求进行实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就是启蒙时代的方法论与时代精神。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有雄心,想为人类和社会研究,做牛顿在十七世纪为自然研究做的事,这样一个设想的形成本身,就是他们最大胆、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已经成为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部份。启蒙运动成败参半的纪录,对后世是有预言效果的。
经济学:杜尔戈、亚当‧思密
孟德思鸠:「法意」可说是现代社会学的启蒙,对气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则、过去事例、习惯风俗等等形成社会总精神的一切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尽管这会导致社会决定论、历史相对论,他却将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于决定论相对论之上,而他也违反自身前后逻辑的,坚持反对专制统治,认为它是不合道德的。对英国宪法分析出「分权」的基础。
在人性的心理和道德分析方面,没有取得像在社会分析方面那样多的成功。
十七世纪的理性时代和十八世纪的启蒙时代最大的差别,就是启蒙时代推翻理性前提,提出经验论。
休谟使用理性一词,只限于得出思想关连的推论和辨别真假,同道德判断所关心的行动、价值、动机和感情,都没有关系。道德的前提,是感情——追求快乐幸福、回避痛苦不幸,我们认可动机行为,均来自感情,而非理性或天启。任何信念或价值,除了人类经验,没有别的。因此要找到最大多数人都想要的幸福。「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比之「契约」,对政治、政府、法律来说,是个更好的基础。
休谟影响了下一代的边沁,他在法国大革命1789年出版的《道德原则与立法工作入门》中提出,立法和制度的试金石,是能否最大限度的增进最大多数的幸福,后来就成为他和哲学界激进份子在十九世纪上半叶鼓吹的立法、政治、经济改革的动力。
启蒙时代的新转折,是鲁索。鲁索声称,从感情、感觉、心灵学到的经验的教训,是理性心智永远学不到的真理,也是唯一能提供正确行动指导的真理。 鲁索刺激了情感的复活和对感性的崇拜。
道德的根源不是理性,也不是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或功利原则,而是「内心的呼声」。痛恨文明社会的腐蚀性,要回返自然,人性本善是大自然的意志,道德来自没有教化的良心。因此跟人是堕落有罪的彻底对立。
根据他的观点创作的「社会契约论」,推导而出:主权在民、全体人民,全体人民要尽力表达普遍意愿。他是第一个阐释人民主权的人,其它启蒙思想家瞩目于开明的君主政体,不信任民主政体。鲁索的政治观点和他的人性论一致。
鲍姆加登美学史,让美学独立出来。
温克尔曼开创了艺术史。
十八世纪七零年代,在德国出现了狂飙运动,反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古典主义理性化规则和不自然的趣味。他们也反对法国霸权。
代表人物是哥德。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赫德。将科学研究的理性方法,跟人类现象研究分开,研究人类,英通过历史科学:群体和他们的文化,包括语言、法律、文学、宗教信仰、神话和象征、制度等,认为每一个时期、民族、文化、社会按期特点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普遍理想与普遍人性,有的只是多元性,强调个别性、多样化。
这种知识领域需从内部掌握,透过想象性的同情,把自己放在其活动的人类群体或社会之中。
最后是康德,康德书房中的肖像是鲁索。
康德沟通了理性与经验。他的哲学研究一样集中于人,而不是超验的或自然的世界。人的思考、人的经验、人的想象力创造。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在人的经验中接触到的东西,人的思考能力对待经验不是随便任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范畴,这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桥梁。
而后出现了美国独立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是思想革命,他的对象是知识分子,除了鲁索,对群众并不信任,但它对旧制度的破坏,使革命成为可能。法国革命主要并不是意识型态的,是很多现实因素的结合,但激进派用了启蒙运动的思想,把它变成了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愿、人权、以及自由平等博爱。
文艺复兴时代以反人文主义的宗教战争做结。启蒙时代以反人文主义的恐怖统治做结。
三、十九世纪(1789-1914)
理性、自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运用,使这个阶段永远的影响了二十世纪。当时的人相信,让所有的人的能量彻底释放,世界会永远进步向前,充满了乐观的心情。
科学替代哲学和收到挑战的宗教,提供精神上的保障和对大自然的掌握,牛顿当年寻找的「原动力」,被从神学中释放,而用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来解释。
孔德企图把自然科学中奏效的方法,应用到社会和道德研究。思宾赛和马克斯都自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得出了可以与牛顿的运动定律相比的一套决定论定律,不容有偶然性、神的干预或个人选择的余地。达尔文则废除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研究的分界线。
达尔文的理论基础是进化和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过程观点,这结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与动物等同。
法国:政治上的运用
第一个预见到平等的要求是无法抗拒的,并且继续提出民主将会有什么后果的,是年轻的诺曼贵族托克维尔,1825出版《美国的民主》,从他对美国的观察,他预见到「为了要保障平等,人们会要求增加国家的中央集权,从而即使出于无心,也会造成新的形式的暴政,他们为了要平等而谋求自由,但是平等越是藉自由之助而确立,自由本身就越难获得,这适成反比。」「人们越来越指望国家,为他们提供安全,预见到他们的需要而供应他们必需品,便利他们的娱乐,指导他们的工业,规定他们财产的继承和遗产的分配,只差没有为他们代劳省得他们思想和生活了。」「或许这正是上帝的意旨,宁可让全体人类得到程度稍差的幸福,不让少数人达到十全十美的边缘。」托克维尔认为拥护自由就是拥护人类的尊严,因此他终生致力于参与反对党、强调分权。但他亲眼目睹短命的第二共和国1848-1852 之后,政府被拿破仑的政变推翻,他以拿破仑三世的称号建立了第一个全民表决的独裁政体,第二共和国把选民从二十万扩大到九百万,但是新选民心甘情愿的把权力交给那个对人人许诺一切的人,而他唯一的本钱就是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他代表了条件平等和暴政权力的结合。
托克维尔因此写书证明,中央集权化政府机构不是革命创造的,而是革命之前的旧制度建立的,法国革命不但没有推翻它,反而继续了它,政权变异,但中央集权的结构依然故我。
社会主义则更往前进一步。原先社会主义者基于人道主义一直强调财富和机会的不平等,但马尔萨斯阐明工资不能调高到超过维持生活的水平,否则任何增长都会因为它带来的人口增长而抵销掉。
直到马克斯才把社会主义放到另一个不同但坚实的基础上,他引用的是历史决定论。其实这基础跟人文主义传统正好背道而驰,但马克斯创造了对待社会和历史的全新态度,给人类知识一个新途径。
德国:艺术上的运用
德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艺术中找到表现途径,音乐达到了完美的古典形式,把人类的深刻感情和新形式发展中的无与伦比的创新力量做了完美的结合。
哥德可以代表这个时期的特点。刻意培养平衡与和谐,让文学和其它学科结合,研究自然科学,用客观世界来制约过度主观的时代通病,因着科学研究,也就有了有机体的观念,不相信机械原理可以用到任何活的东西,也不相信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把有机生命本体存在分解开来。
制约自然中的形式规律,和制约一首诗、一支曲子或者一件艺术品的形式规律是一样的。人应当把所有能力——感官、理性、想象力、理解力——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统一体,他对其中任何一种能力本身都不信任,不论是想象的、还是抽象的、或者是意志的。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席勒。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德国对思想塑造生活的力量、以及个人自我修养的能力有着共同的信仰。
席勒特别相信,艺术形式——在他身上自然是诗歌和戏剧——的经验比别的东西更能唤醒人们,「通过美的晨门,我们进入真的领域。」
德国因着重视自我修养,所以被托克维尔和弥尔批评不关心不投入时局。
洪堡投入教育。
至于施莱马赫,对日耳曼新教影响仅次于路德。
他提出一种人文主义观点的宗教,对上帝的信仰不是通过神学论据或者基督教教条——通过基督的受难而获赎罪——而是来自个人的人性意识:「个人内心中神的最高指示,邀请到时间领域之外去过不朽的生活,不受时间的严格规律的约束。」要发现人内心中会起作用的神,也就是人性最崇高的发现,需要有意识通过培养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是「感觉的神学」。 (赫德、黑格尔、马克斯)
英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英国诗歌的伟大主题。随着工业化的污染,这主题更被加强了。雪莱、济慈、华兹华斯。
柯立芝矫正之前边沁的观点,认为边沁观点只能用于经济,但对社会与历史与文化的哲学,柯立芝强调有机的观点,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严重忽略了人之身为人的价值。
弥尔非常欣赏柯立芝。弥尔的「论自由」。
如果仅仅强调一般男女能够达到尊严、善良和伟大的潜在能力,而忽视我们大多数人是有分裂人格的,很少人能够达到人应当达到的程度,那么,这样一种人文主义就是浅薄、说不通的。
小说家就是在扮演这个角色。透过小说呈现出丑陋人性与苦难世界。
女作家乔治‧爱略特,和诗歌、评论家阿诺德。
评论家拉斯金、莫里斯对社会中产阶级的批判。
一般称呼一八七0到一九一四年这个时期是自由主义的顶峰时期是完全有理由的,人文主义传统对此做了不少贡献。但是此后它就丧失了继续成长的力量和气势。贸易保护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纷起。
四、二十世纪
1883年,丹麦批评家布兰迪斯(George Brandes)出版《取得现代突破的人们》(Men of the Modern Breakthrough),从此「现代」一词流行起来。 尼采激起对非理性的着迷,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索列尔的暴力说、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和梦境的探索。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崇拜,进行各种试验,一场感官的混乱。这一切都对人文主义传统造成混乱,因为没有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制约。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1849-1912),剧中的人物:「 由于他们是现代的角色....比以前更强烈的歇斯底里、分裂的、动摇的,他们是过去和现代的结合、书本和报纸的点滴、人性的残片、上等服装的破烂、拼凑在一起,就像在人的灵魂中一样。」他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场地狱危机、一场精神崩溃。(他影响了伯格曼)他的读者群在战后大量出现。
简而言之,开始出现异化、无连续性、非理性、分裂化、经常绝望的世界观,来代替理性、乐观与秩序。
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是不能分家的,否则各自都有偏狭化的危险。
现代社会学的两个领袖人物,涂尔干按照法国理性主义传统,对历史表现出不信任,偏向以定义和分析来进行研究;韦伯则按照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对定义表现出不信任,偏向于根据历史情况来进行理论探讨。前者是让社会学变成实证理性科学,要让社会学超脱历史人文的主观性,后者则是要将它与历史人文结合起来。
宗教心理学:威廉‧詹姆士,容格
心理学:弗洛伊德、阿德勒
现代艺术文学透过他们的新形式,实现双重革命:一是承认人类的分裂本性和非理性因素,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二是承认意识的破碎性、经验的暧昧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于是,构成人文主义的新版本出现了。
但文人主义的核心要素不变:那就是1.人为中心,2.人有价值与尊严,为了让人有价值与尊严,需透过教育和争取自由,让人有选择能力与意志自由。3.重视思想,既不让思想孤立于社会和历史背景,也不想简单的归因,不管是归因于阶级利益、经济利益、性或其它本能冲动。
理性既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也成为辩论的主题,它一再被拿出来辩论:到底它的范围和成就是什么?鲁索和哥德就已对过份高抬理性提出质疑了。极端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有违人文思想所需要的平衡性。
人文思想核心要素的三点,都不妨害人文主义拥有宗教向度。历史以多次证明教跟人文思想的结合。人文思想跟宗教最不同可画出界线的地方,其实不在世俗性,而是在人类堕落的理论、和人文主义对人类能力的信任。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显现在神学家巴特坚持人和上帝之间没有通路、和罗素坚持人类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在对人类充满敌意的宇宙中,为理想奋斗,也只有理想是值得尊敬的。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充满宗教与人文思想的结合。从伊拉斯膜斯的人文主义治学方法,到自然宗教、感情宗教,甚至会跟不可知论结合。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尼布尔的基督教现实主义、史怀哲的尊重生命、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全都兼容,甚至是他们哲学思想中的必要成分。
任何形式的人文主义者,若相信宇宙中存在一个比我们自己伟大的力量,并可以指望他给我们帮助,就结合了宗教信仰。
二十世纪的人文主义还要面对的另一个大课题,就是它跟科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研究人的生理载体。 最初由维科提出,而后伏尔泰、卡西尔等德国思想家,到克罗齐、柯林乌发展的观点,一再提出自然世界以外的人类文化世界,它需要用人文学,也就是社会科学来掌握和了解。哥德主张的平衡,正是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
二十世纪人文主义面对的未来,正是需要把这种大分家的情势结束,二者结合、又能不失各自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五、人文主义的未来
在十九世纪八零年代到二十世纪三零年代之间,一种新版本的人文主义开始出现,打破了较早时期的乐观假定,认为出发点应该是承认人性的双重性质,承认个人和社会身上的非理性力量,这是由易卜生、弗洛伊德、韦伯这样的先驱者早就阐明了的。
任何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在经过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没有一种能保持完整无损的,同人文主义的观点一样,基督教、马克斯主义、科学的观点都是这样,都要经过一番斗争,才能认识到这一历史时期的经历所揭示的人类苦难的深沈和人性邪恶的不可测。因此势必会有新版本出现。
有人宣称人文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阶段的一种意识型态,但这种情况只在人文主义历史中的某个阶段出现,不仅古代世界的人文主义、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都无法套入这种说法中;它还明显忽略掉人文主义中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批判态度,这种经济个人主义,终于在一再被批判后,出现了政府干预的政治纲领。
因此实在没有理由把经济个人主义,和具有根本意义的人的个体性等同起来;而后者对人文主义传统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性。个体性并不是原子式的孤立,相反的,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社交的冲动、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关怀和合作的需要、要想属于某个人群团体的需要,这一切都是人的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要求,个人的身份仍是不完全的。
与别人结合在一起采取行动是人类最大的潜在资产之一,人不仅是各有不同特性的个体,而且是社会的存在。
六百年来人文主义传统代表的东西:拒绝接受决定论或简化论的关于人的观点,坚持认为人虽然并不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在某种程度上仍掌握着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文主义态度并不保证大家都会做出好的选择,正确的预见结果,或者避开灾祸,而只保证,如果我们能找到勇气和意愿来作选择,那么仍有很多选择供我们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