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

时间:2024-02-26 15:26:41编辑:分享君

雷龙有什么特点,请介绍一下

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雷龙是一种巨型的长脖食草恐龙,全长约20米,高约4.5米,重约35吨,喜欢群居,自卫武器主要是厚壮有力的长尾。它们的属名在希腊语意为“骗人的蜥蜴”,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沧龙。雷龙有着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牙齿成匙状,是草食性恐龙。前肢略短于后肢。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在正常的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雷龙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扩展资料:雷龙的生物系统:如果雷龙的呼吸系统类似爬行动物,其肺容积低于无效腔,则它们将无法完全呼出新鲜空气并将脏空气吸入肺部。如果雷龙的肺系统与哺乳动物相似,则肺容量为225升,无效腔为184升,每次呼吸只能吸入41升新鲜空气。因此,雷龙的呼吸系统在当今世界可能是未知的,或者像鸟的呼吸系统一样,它有多个气囊和肺,允许空气流动。此外,如果它有鸟类的呼吸系统,它只需要大约600升的肺活量;哺乳动物系统估计它需要2950升的肺活量,这超过了胸部的容量。一条重达30吨的雷龙,估计总胸部容积为1700升,可容纳500升四心房心脏和900升肺。剩下的300升供其它组织使用。如果雷龙真的有鸟类的呼吸系统和爬行动物休息时的新陈代谢率,它每天只消耗大约262升的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龙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美洲发现白垩纪时期雷龙化石 长20米重35吨

雷龙的资料

雷龙(Brontosaurus),正式名称迷惑龙(学名Apatosaur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的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之间,约1亿5000万年前。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动物之一,身长约26米,体重介于24到32吨。它们的属名在希腊语意为“骗人的蜥蜴”,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沧龙。 雷龙有着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牙齿成匙状,是草食性恐龙。前肢略短于后肢。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在正常的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雷龙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 雷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奥克拉荷马州和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的Bone Cabin采石场与Nine Mile采石场。但雷龙的头颅骨是在1975年首次被发现,足足比命名迟了一个世纪。莫里逊组发现的雷龙化石,来自于第2到第6地层带


梁龙、雷龙、腕龙都是长颈恐龙,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

一、生活姿势不同1、梁龙:梁龙的长颈是为适应食性而发展出的。又有研究提出梁龙的颈可能是用作求偶的视觉展示物,而其他的因素则是其次。在必要时,梁龙可以用两条后肢站立,使颈部向上以吃到高处的叶子。2、雷龙:在20世纪初期,梁龙科常被描绘成颈部高举、以树冠的叶子为食。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争议,怀疑它们的心脏是否能够维持足够的血压,供应血液至脑部。另外,近年的研究也发现它们的颈部结构无法大幅向上弯曲。3、腕龙:腕龙庞大的身躯依靠其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腕龙的颈部太长了,重量也很可观,只有较长的前肢才能帮助它撑起细长的颈部,所以它的前肢比后肢要长,以致它的肩部耸起。二、生活习性不同1、梁龙:梁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梁龙.如果让20位9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地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梁龙的体长差不多。2、雷龙: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异特龙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3、腕龙:腕龙性情温和,喜欢群居生活。为了满足它们的大胃口,它们经常成群迁移,所到之处,大地震颤,烟尘滚滚,各类小动物纷纷逃散,只有天上的始祖鸟和翼龙安闲地盘旋在它们左右。三、特点不同1、梁龙: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2、雷龙:雷龙有着鸟类一样的气囊,呼吸效率非常高,可以有效摄入氧气。3、腕龙:腕龙是最高的,它可以像起重机一样伸长脖子,从四层楼高的大树上扯下叶子,或低头用凿子一样的牙齿撕碎低矮的蕨类植物。

雷龙吃什么

雷龙以树冠的叶子为食,是食植物的动物。雷龙这种像山一样的大个子,长着一条长脖子和一个很相称的小脑袋。头小身子大的雷龙,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吃东西,而且还狼吞虎咽。食物从长长的食管一直滑落到胃里,在那儿,这些食物会被它不时吞下的鹅卵石磨碎。现时仍未知迷惑龙要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它的巨大体型。扩展资料雷龙形态特征:雷龙有着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牙齿成匙状,是草食性恐龙。前肢略短于后肢。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在正常的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雷龙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龙

雷龙的特点是什么四个字

雷龙的特点用四个字来说就是颈长头小。
雷龙是一种巨型的长脖食草恐龙,全长约20米,高约4.5米,重约35吨;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喜欢群居,自卫武器主要是厚壮有力的长尾。
雷龙有着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牙齿成匙状,是草食性恐龙。前肢略短于后肢。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在正常的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雷龙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


雷龙的特点是什么?

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雷龙是一种巨型的长脖食草恐龙,全长约20米,高约4.5米,重约35吨,喜欢群居,自卫武器主要是厚壮有力的长尾。它们的属名在希腊语意为“骗人的蜥蜴”,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沧龙。雷龙有着长颈、及鞭状尾巴。与身体相比,头部相当小。牙齿成匙状,是草食性恐龙。前肢略短于后肢。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在正常的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雷龙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扩展资料雷龙及其“姊妹”——梁龙等动物,代表了蜥脚类的另一演化方向,这类动物不仅颈长,而且尾巴更长,尾的末端变细,呈鞭子状。由于它们也是进步的蜥脚类恐龙,脊椎骨上的坑凹构造也相当的发育,就连椎体的内部,都还有孔洞,这是大恐龙适于陆地生活而减轻自重的适应性变化。这种像山一样的大个子,长着一条长脖子和一个很相称的小脑袋。头小身子大的雷龙,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吃东西,而且还狼吞虎咽。食物从长长的食管一直滑落到胃里,在那儿,这些食物会被它不时吞下的鹅卵石磨碎。雷龙是中等大小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是食植物的动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龙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美洲发现白垩纪时期雷龙化石 长20米重35吨

雷龙的样子、食物、特点和生活习性是什么?

4亿年前,午后的北美洲丛林一片静寂,翼龙和始祖鸟刚刚填饱自己的肚子在树上小憩,这时 的林中,只能听到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轰”的响声打破了丛林的宁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沉 重。 天边几朵漂浮的云朵,已遮掩不住一碧如洗的天空。晴天打雷,真是怪事一桩。原来这并不是 雷声,而是林中来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 因为这只恐龙走起路来,脚步重,声音大,每走一步,就 会发出“轰”的一声响,就好像夏季的雷声,震耳欲聋,根据这类恐龙的特点,古生物学家给它们取名 为“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据专家分析,雷龙的重量可能达到27吨,体长约为26米,脖长约为8米,尾巴长约9米,它站立 到臀部,高约为4。 5米。而雷龙身体后半部要比肩部高,但是当它用后脚跟支撑自己庞大的身体站 起来时,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高耸入云。 专家猜测,雷龙可能生活在平原和茂密的森林中, 还可能成群结队地出去觅食、嬉戏。雷龙有可能受到巨龙的攻击而成为其假想的猎物。雷龙躯体庞大,肢体粗壮,脚掌厚而宽大,脚趾短而粗大,雷龙的前脚上长有一个发达的爪子, 后脚上长有3个比较发达的爪子。 自从雷龙化石出现后,它就一直吸引人们的眼球,起初人们把视 它为最重的恐龙。后来,美国有一家石油公司动用巨资,用它的复原像做广告,从而使雷龙的声名 家喻户晓a最初,雷龙的复原图像是雷龙的长脖子的顶端长着圆顶龙似的头骨。 据说,这是因为雷龙化石 出土时并没有头骨,专家们认为雷龙应该长着圆顶龙那样的头骨,就这样,工作人员为雷龙的骨骼 化石安上了圆顶龙的头骨,但这个复原像并不准确。 因为自完整的雷龙骨骼化石出土后,新一代的恐龙专家们最终弄清了它头骨的样子。 雷龙的 头骨似梁龙的头骨低长,从侧面看呈三角形,喙端比较低,它只有一个鼻孔,而且位于头顶部。雷龙 口中的牙齿少,着生在颌骨的前部,棒状的牙齿恰似一根根铅笔头。雷龙和梁龙等动物代表蜥脚类恐龙的另一演化方向,这类动物脖子长,尾巴长,尾末端细如鞭子状。 由于它们也是蜥脚类恐龙的进化,因此,脊椎骨上的坑凹构造发育比较好,就连椎体的内部 也有孔洞,这些特征是大恐龙适应陆地生活而减轻自身重量做出的相应变化。雷龙个子大,像一座大山,长着一条长脖子和一个小脑袋。 头小身大的雷龙,往往要花很长时 间来吃东西,而且还得狼吞虎咽。 雷龙进食时,食物从它长长的食管一直滑落到胃里,在胃里,这些 食物会被它吞下的鹅卵石磨碎。雷龙属植食性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恐龙化石,大部分都是这 种恐龙。 以上的种种发现和假说,尽管尚未有最后定论,但实际上确实是对迄今为止的生物进化史和动 物分类学的一场严峻挑战。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恐龙灭绝之谜,还有在地球上是否残存 活恐龙之谜。


雷龙的外形、习性、捕食、种类的资料?

雷龙一般指迷惑龙,迷惑龙可能重量达20吨,而大约体长21—23米,它的脖子6米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约4.5米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Megalosaurus(巨龙)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迷惑龙重量约达26吨,体长约有21到23米,他的脖子大概有六米长,尾巴约有九米长,他站立时,臀部距地面大约4.5米高,他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当他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时,它真像是高耸入云,有揣测指出雷龙是站立睡觉的,他们可能成群结队的生活在平原和森林中,是以其巨大体型及族群行为去对抗敌人。


雷龙有什么特点,请介绍一下

迷惑龙有35公尺长,高10公尺左右,重达40公吨。迷惑龙一般集体寻找食物,这样能以求安全。
[迷惑龙的生活特点及身体特征]
一般以羊齿叶和苏铁为食。科学家一般都叫迷惑龙,而大众认识它时,都叫它雷龙,不过“雷龙”是个无效名,“迷惑龙”才是这种生物的真实名称。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
如果一大群雷龙走到一片树林的话,那么这片树林就要遭殃了,因为迷惑龙食量巨大。
迷惑龙在吃完植物后,就会吞下一些小石子,帮助消化。


恐龙--雷龙的资料

雷龙资料

名字来源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午后时分,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云外,一碧如洗,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岂不是咄咄怪事!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迷惑龙可能是所有恐龙中最受宠的一群,曾经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雷龙(brontosaurus),今天它失掉这个熟悉的名字,主要因为古生物学家在命名上如此的严谨与吹毛求疵。它可能重量达二十七公吨,而大约体长二十三公尺,它的脖子六公尺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九公尺,它站立到臀部,大约四公尺半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巨龙(megalosaurus)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午后时分,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云外,一碧如洗,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岂不是咄咄怪事!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雷龙体躯庞大,重约40吨,体长可达24米。四肢粗壮,脚掌宽大,脚趾短粗,前脚上具有1个、后脚上具有3个发达的爪子。雷龙自发现以后,便“身世”不凡,起初人们把它视作最重的恐龙。尔后,美国一家石油公司耗费巨资,用它的复原形象作广告,使其普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研讨探究
其实,当初的雷龙复原像并不准确,长脖子的顶端生着圆顶龙似的头骨,这是因研究疏忽大意而失误,错将圆顶龙的头骨装到了雷龙的骨骼上。
后来,经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新一代的恐龙专家们终于弄清楚了雷龙头骨的真相。雷龙的头骨与梁龙的头骨相似,较为低长,侧面看上呈三角形,吻端很低,只有一个鼻孔,且位于头的顶端;口中的牙齿较少,着生在颌骨的前部,牙齿呈棒状,恰似铅笔头。


相关物种
雷龙及其“姊妹”——梁龙等动物,代表了蜥脚类的另一演化方向,这类动物不仅颈长,而且尾巴更长,尾的末端变细,呈鞭子状。由于它们也是进步的蜥脚类恐龙,脊椎骨上的坑凹构造也相当的发育,就连椎体的内部,都还有孔洞,这是大恐龙适于陆地生活而减轻自重的适应性变化。

生活习性
巨型长脖食草恐龙之一。全长21米,至髋部高4.5米,重约35吨。它们喜欢群体活动,当一大群雷龙从远处走来时,一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这就是它名称的由来。这种像肉山一样的大个子,长着一条长脖子和一个很相称的小脑袋。头小身子大的雷龙,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吃东西,而且还很狼吞虎咽。食物从长长的食管一直滑落到胃里,在那儿,这些食物会被它不时吞下的鹅卵石磨碎。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雷龙恐龙的资料

  名字来源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午后时分,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云外,一碧如洗,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岂不是咄咄怪事!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迷惑龙可能是所有恐龙中最受宠的一群,曾经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雷龙(brontosaurus),今天它失掉这个熟悉的名字,主要因为古生物学家在命名上如此的严谨与吹毛求疵。它可能重量达二十七公吨,而大约体长二十三公尺,它的脖子六公尺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九公尺,它站立到臀部,大约四公尺半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巨龙(megalosaurus)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北美洲丛林,午后时分,翼龙和始祖鸟在树上歇着,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林中时而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突然,传来“轰”、“轰”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好像雷声一样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云外,一碧如洗,毫无变天的迹象。晴天打雷,岂不是咄咄怪事!原来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丛林里走出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因其脚步沉重,声音巨大,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古生物学家给这种恐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雷龙体躯庞大,重约40吨,体长可达24米。四肢粗壮,脚掌宽大,脚趾短粗,前脚上具有1个、后脚上具有3个发达的爪子。雷龙自发现以后,便“身世”不凡,起初人们把它视作最重的恐龙。尔后,美国一家石油公司耗费巨资,用它的复原形象作广告,使其普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研讨探究
  其实,当初的雷龙复原像并不准确,长脖子的顶端生着圆顶龙似的头骨,这是因研究疏忽大意而失误,错将圆顶龙的头骨装到了雷龙的骨骼上。
  后来,经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新一代的恐龙专家们终于弄清楚了雷龙头骨的真相。雷龙的头骨与梁龙的头骨相似,较为低长,侧面看上呈三角形,吻端很低,只有一个鼻孔,且位于头的顶端;口中的牙齿较少,着生在颌骨的前部,牙齿呈棒状,恰似铅笔头。


雷龙有什么习性

雷龙属于梁龙科,是一种巨型的长脖食草恐龙,有着长颈及长尾巴作为平衡。雷龙全长约20米,高约4.5米,重约35吨,它们喜欢群居,自卫武器主要是厚壮有力的长尾。雷龙的颈部不灵活,它们这些蜥脚类恐龙是以低植被为食。由于是史前生物,雷龙的许多习性都是科学家们的猜测。雷龙有着鸟类一样的气囊,呼吸效率非常高,可以有效摄入氧气。现时仍未知雷龙要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它的巨大体型。但有可能雷龙是不断的进食,只有在让身体体温下降、饮水或除去寄生虫时才会停止。有人揣测指出雷龙是站立睡觉的。它们可能是以其巨大体型及族群行为去吓阻掠食动物。扩展资料南美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雷龙化石2014年11月13日,阿根廷考古人员在内乌肯省利迈河中段盆地进行发掘时发现了雷龙化石。尽管雷龙化石曾多次被考古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但在南美洲发现尚属首次,此次发现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之前考古界认为,雷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至2亿年的侏罗纪时期,于侏罗纪末期逐渐从地球上消失。考古学者认为,这次意外发现至少能从两方面改变人类对雷龙演化史的认识。首先,雷龙在南美大陆存在过;其次,存在时间大约可持续到侏罗纪以后的白垩纪,这比此前认为的雷龙灭绝时间要推后许多。此外,这次新发现的雷龙体形相对较小,只有8到9米长。新发现的雷龙化石被命名为“雷因库帕尔雷龙”,当地印第安语意为“消失的族群”。加利纳还介绍说,目前考古学家获得的大部分证据表明,第一批雷龙族群产生于侏罗纪时期,但在距今1.8亿年前,原始大陆开始分裂漂移,雷龙族群在不同的古大陆开始了完全独立的进化。

描写雷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少一点

雷龙可能重量达77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恐龙应有130英尺高,65英尺长。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不过雷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Megalosaurus(斑龙)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上一篇:

下一篇: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