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的由来
萨其马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是当时重要的小吃;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近年来,通过对山东沂水县传统食品“丰糕”的制作工艺和民俗学探源,发现这种食品是沙琪玛的延伸,当地居民甚至将这种类似沙琪玛的丰糕作为中秋节的贡品之一。扩展资料沙琪玛做法:主要材料:中筋面粉170g,鸡蛋2个,泡打粉2g,白砂糖100g,麦芽糖100g,水40g,熟黑芝麻25g。1,面粉、鸡蛋、泡打粉拌匀。2,面揉成团后醒发10分钟以上,表面要盖好。3,擀成面皮,加玉米淀粉防沾。4,叠起来切细。5,放点玉米淀粉防沾。6,烧油时放一根进去试油温,能马上浮起就可以抓把面条开炸了。7,锅里放水、糖、麦芽糖放下去别动它,等糖化了后再翻动。8,拿筷子试下,能拉丝就差不多了。或筷子沾点糖放冷水里,糖变硬也行,别烧太老。9,关火把黑芝麻倒进去拌匀。10,再把面条倒进去快速翻拌入模具。11,趁还有温度切块,冷了切脆的会有点碎。12,成品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琪玛
沙琪玛名字的由来?
沙琪玛(又名萨琪玛)是清明朝宫廷名点,是由中国的少数民族传来的,口感绵甜松软,色泽金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味道香浓,营养丰富,是满族语言,萨琪玛是满语音译过来的,原意是"狗奶子蘸糖"
萨琪玛
满族渊源於女真。金为蒙古灭后,留居辽阳 等地的女真逐渐汉化,留居今黑龙江依兰一带的女真则缓慢向南迁徙,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 其中,建州女真接近汉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至努尔哈赤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时,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公元1635年,皇太极 出於政治需要,废除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州」。 满族正式成为一个新的少数民族。约九百万人,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主要从事农业。信仰萨满教。爱国将领王光宇、陈翰章、关向应等都出自满族。旗袍是满族特色饰。具有民族风味的“满汉全席”驰名中外,小吃“萨其玛”很受国人青睐。
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州将军,姓萨,喜爱骑耿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自己。
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的打沾3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麼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