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

时间:2024-02-26 21:59:34编辑:分享君

是什么造成了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把晋阳城团团围住,最后采用水淹的方法倒灌晋阳城,赵襄子偷偷派谋士出城,说服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这之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这就是三家分晋的原因。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哪三个国家?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指韩,赵,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个国家给瓜分了。所以后期他们说三家分晋是指这三个国家将当时的晋国给瓜分。一、晋国政治腐败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当时晋国的政治非常的严明,并且当时百姓过的非常的安居乐业。他们的地区也是属于一个土地肥沃的地区,所以他们整个国家的治理也是非常的优秀,但是当时的黄士晋献公为了防止自己的皇室血统被混淆。出现争夺皇位的事件的爆发,所以他直接设立了一项政策。除了。位继承人之外,所有其他的皇子都必须送到其他国家去生长。所以当时大部分的皇室儿女都放在了其他国家。生长,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其实是不熟悉的这样一个手段。很大程度上克制了皇室夺嫡的现象。二、只想到好处,未想到弊端但是这样的措施在某一种程度上还是有弊端的,这样就使得当时晋国。外卿干权非常的严重,各种外姓大臣直接掌握了皇室政权。晋国当时掀起了七年之久的六卿干政,他们直接藐视皇室的权威。当时的六斤抢夺政权,搜刮百姓,他们大量的希望自己的麾下有大量的百姓,但是他们当时其实对待百姓是非常残暴的。这就造成了许多的百姓在当时生活是非常民不聊生的。六亲夺权之后,当时的韩,赵,魏,三个国家就联合制式直接灭掉了其他三个卿,最后只剩下了韩,赵,魏,而韩,赵,魏将晋国瓜分之后,就形成了三个国家。并且其实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历史意义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属于。平民阶级,而当时奴隶制度当中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而他们六个人直接突破了当时奴隶制度当中等级的划分。使当时晋国的奴隶制度名存实亡,对于当时中国历史的进步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后来周天子也直接承认了他们三个国家的。在中原的地位,所以这三个国家,韩,赵,魏也就成为了当时春秋战国时期三个鼎盛的国家。

三家分晋哪三家

三家分晋之中的“三家”指的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扩展资料:韩、赵、魏是如何把强大的晋国给分走的西周时期武王建国之后,派了自己的姬姓子孙,去晋国治理这个国家的。但是,在春秋末年,晋国出现了小宗杀大宗的事情,导致了姬姓子孙锐减。什么是小宗杀大宗,可以这样理解,晋国的晋公这个爵位,应该有嫡出的长子继承,这个能继承长子的人,就被称为大宗。相反,哪些小老婆生的孩子,没有权利继承公位的人被称为小宗。可是,到了春秋末年,小宗把大宗给杀了。小宗夺了晋公位之后,就对大宗实施了屠杀,导致了晋国姬姓子弟减少了。这时候的晋国还需要人把守,但是,姬姓人手不够,所以,只能从其他异性当中来选取了。其中智家,韩家,赵家,魏家还有一些异姓,开始掌握了晋国的军权。后来随着姬姓公爵的没落,实权就跑到了智家,韩家,赵家,魏家的手中。这四家之中,又属智家的势力最大。所以,智家的主人智伯就开始欺负人了。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他开始向韩家,赵家和魏家索要土地。智伯先给最弱小的韩家的主人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很害怕,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管家,给他商量,智伯来索要土地了,我们给不给?这个管家还是有一些水平的,他告诉韩康子,智伯家的势力太大了,我们不给他,他肯定会来打我们的,我们又打不过他们,所以,还不如把土地给了他。管家还告诉韩康子,智伯既然给我们要了土地,他也会给魏家和赵家要的,若是他们有不给的,他们之间肯定会发生战争,到时候我们静观其变,再做打算。韩康子答应把地给了智伯。智伯又开始去给魏家的主人魏桓子去索要土地,魏桓子也找了自己的管家商议。他们决定也要给,因他们的力量没有人家智家大,他们给地的想法和韩康子一样,就是静观其变。智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要了两大块土地,所以,他得意了。当他给赵家要地的时候,他就直接指明了,我要你们赵家哪块哪块地。问赵家的主人赵襄子给不给?赵家的实力仅仅比智伯家差一点。所以,赵襄子决定不给。然后,两家就开始准备打仗了。智伯找到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告诉他们两个,一起和自己出兵,等把赵家给灭了,他们三个人把赵给平分了。就这样三家出兵来灭赵了,赵家苦苦支撑了三年,战争打的异常的艰难。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智伯看到赵襄子家门外有一条大河,也就是说这个仗不用打了,直接把河水灌到赵家,他们将会不战自灭。赵家的城墙快被水泡塌了,这时候智伯洋洋得意地说,我没记错的话,你们韩家和魏家门口前也有一条河吧。言外之意就是想灭他们的时候也用这种办法。韩康子和魏桓子吓出了一头汗,这可如何是好。恰在此时,赵家的管家来找韩康子和魏桓子了。他看出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的担忧,并且告诉他们,我们赵家马上就顶不住了,若是我们赵家亡了,下面就该轮到你们了。若是你们不想被灭,就和我们联合把智伯给灭了。三人一商议,说干就干。他们趁着智伯睡觉的时候,把淹赵家的河水改了道,直接去淹智伯家去了。在智伯家被淹的时候,韩康子和魏桓子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也杀了过去,最后智伯被杀,赵家的困局也就被解了。胜利的韩、赵、魏三家就把智家给分了,然后,分了智家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向周天子上报,自己也要建立独立的国家。周天子最后被迫同意,这就是韩国,赵国和魏国的形成。历史学家往往把韩、赵、魏分晋,当作是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期的开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都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是指东周时代,韩、赵、魏等氏族纷纷独立建国、致使晋解体的事件。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为诸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晋无公族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而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分封公子、公孙为大夫,史称“晋无公族”。到晋成公时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独立意识渐强的异姓卿大夫力量兴起。六卿晋文公、晋襄公时,狐氏、赵氏、先氏、郤氏、胥氏等氏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氏、魏氏、栾氏、范氏、荀氏等强大世族。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晋国六卿”。三家灭智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大夫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其中以智氏最强。担任正卿的智伯荀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合围。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十六年(前453年),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是为晋阳之战。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三家分晋周考王七年(前434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由周天子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是为三家分晋,与晋侯并列。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周显王二十年(前349年),韩、赵二家瓜分晋后悼公残余的食邑,晋国彻底灭亡。

"三家分晋"是指哪三家

三家分晋

中国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他国,这就是所谓晋无公族。由于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政权逐渐为他们所操纵。春秋中期以后,10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经过不断吞并,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6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代表新兴势力的六卿同晋国旧贵族进行了激烈斗争,旧贵族日趋没落。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一篇:世纪佳缘网

下一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