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是什么官

时间:2024-02-28 04:26:57编辑:分享君

司徒、司马、司空各是掌管什么职务

1、司马:掌管军事之职。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2、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3、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扩展资料: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为户部尚书。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徒

历史司空,司徒,司马,司寇这些官是干什么

《周礼》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将天下官职分为六类,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
1、天官为冢宰
,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吏部。
2、地官为司徒
,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相当于隋唐之后的户部。
3、春官为宗伯
,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相当于隋唐之后的礼部。
4、夏官为司马
,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兵部。
5、秋官为司寇
,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刑部。
6、冬官为司空
,司空原来叫“司工”,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工部。
因此,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就是由《周礼》中的六官逐渐演变而来。
与此同时,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的职掌也在不断变化。
1、司徒
周朝之时,司徒是地官之长,以卿任之,最初只相当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
至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司徒前加“大”,于是,西汉末至东汉初,朝廷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
王司徒
汉光武帝时,改大司马为太尉,司徒、司空前去“大”,太尉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
可见,汉朝之时,司徒位列三公,直至隋唐时将司徒之职改为民部(李世民时避讳改为“户部”),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2、司马
周朝之时,司马是夏官之长,掌军政和军赋。至汉武帝时,设“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
同时由于汉朝丞相的权力过大,汉武帝改置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领袖,内朝逐渐成为中央枢机所在,掌握中央机密决策,大司马大将军在无征战时便成为事实上的执政,丞相则逐渐成为名义上的百官之长。
西汉末东汉初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同为三公之一,后来大司马改称太尉。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又重置大司马,位在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上。
大将军大司马卫青
南北朝时期,大司马不常置,但北朝大司马与大将军为“二大”,典武事,地位亦在三公之上。
至隋唐,废大司马,其职权演变为兵部,大司马则成了兵部尚书的别称。
而司马在唐代则完全不是主管兵马的官员,诗人白居易写《琵琶行》时便任“江州司马”,此时的司马,是各州刺史的辅官。
刺史的辅官有别驾、长史和司马,司马至此变成了权力不大的文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山湿
3、司空
周朝之时,司空是冬官之长,掌水利、营建之事。
汉朝本无此官,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但其职掌与周代的司空并不相同,大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汉末至东汉,司空与司马(太尉)、司徒并为三公。
司空曹操
隋唐虽然也以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从此司空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并没有实际的职掌,至元代废除。
而司空最初的职掌至隋唐演变为工部,而“大司空”也成了工部尚书的别称。
4、司寇
周朝之时,司寇为秋官之长,掌管刑狱、纠察之事。
之后历代专设司寇之职的不多,汉时掌刑狱的是廷尉,至隋唐,司寇的职掌演变为刑部,而司寇也成了刑部尚书的别称。
三省六部制
5、司农
司农,在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至汉朝则为九卿之一,本名治粟内史掌钱谷之事,又称大司农。
汉建安年间曾改为大农,后来由魏至明,司农之职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
明朝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6、司士
《礼记曲礼》中将司士与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并称天子之五官,掌纠察百官。
《周礼》中司士为夏官司马的属官,掌群臣的名册,辨别贵族等级,排定朝仪席位。
后世不常置,其职掌划分入御史和礼部等。
7、司直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初置“司直”官,属丞相府,称“丞相司直”,比二千石。负责协助丞相检举不法,地位在司隶校尉之上。
东汉时,丞相改称司徒,光武帝效仿汉武帝,设置“司直”官,属司徒府,称“司徒司直”。负责协助司徒督录州郡上奏,并考察官员能力,看其是否称职。
唐朝时,司直为六品,奉旨巡察四方,复核各地的案件。如果大理寺中有疑狱,则负责参议。
宋朝时,大理寺设司直六人,属大理寺“左断刑”。各地凡是弹劾命官、将校以及死刑犯以下的疑狱,需要审断的,归大理寺左断刑,复审定罪。由司直、评议复审,由大理丞详议,大理正判定。
大理寺
因此,司直最初协助丞相检举不法,后来成为大理寺属官,成为专门复审天下官员弹劾与非死刑疑案之职。


古代大司徒、大司空、司寇各是什么官职?

1、大司徒大司徒是西周时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司徒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文帝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宋、元、明、清沿而未改。2、大司空"司空"这个官职,是从尧帝以来就设有的,但历代的职务有所不同。如尧、舜、禹时代的司空,主管治理水土;西周时代的司空,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为六卿之一;汉绥和元年(前8年)由御史大夫改置,为三公之一。后去"大"字,称司空,主管囚徒。 建平二年(前5年)复旧称。元寿二年(前1年)仍改称大司空。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发放改称司空。《周礼》冬官之篇佚,北周依《周礼》制六官,据儒者相传之说,以大司空为冬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明、清习惯上常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清代的“大司空”一职说的是工部尚书,品级为从一品。古代官职大词典中:【大司空卿】官名。北周仿《周礼》置一人,掌营城郭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宅器械,监百工,职似后世工部尚书。正七命,统领冬官府。下有小司空上大夫、冬官府都上士等。3.司寇司寇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名称。商即有之,为最高司法官;周有大司寇、小司寇之分。《周礼·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秦汉以廷尉代之。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扩展资料清代官员好用古称,因而又称吏部尚书为太宰,侍郎为少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大司徒、计相,侍郎为少司农、少司徒;礼部尚书为大宗伯,侍郎为少宗伯;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为少司寇;兵部尚书为大司马,侍郎为少司马;工部尚书为大司空,侍郎为少司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司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司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公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寇、大冢宰是不是一个职位或同等职位?

都是前秦的古官职

大冢宰:也就是大太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大司空: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古典三公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兼科技部部长
大司徒: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秘书长兼政协主席
大司马:也可以称为全国兵马大元帅,现代的军委主席
大司寇:行使司法权兼监察权,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兼最高检察院院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兼公安部部长
所以都是正国级的同等级官职,古代统称为三公。


司寇是什么官职?

司寇是一个源于夏、商的掌管治安刑狱的官职。据典籍《礼记》的记载,夏、商时期就已有司寇这一官职,职能相当于秦、汉、魏、晋时期的司隶校尉,宋、明、清时期的刑部尚书,以及今天的司法部部长,掌管建国之三典,辅佐君王全面处理法律、司法事务,具体管理司律、刑法、监狱、纠察、治安等,是直接掌有生杀大权的重臣。司寇这个职位到了周王朝建立后,改称为"秋官大司寇",也就是秋官府司的最高行政长官,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时期,司寇已是王朝的重臣,被列为六卿之一。在周恭王姬繁麇(姬伊扈、姬扈,公元前974~前966年在位)﹑周懿王姬囏(公元前965~前954年在位)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已经记载了有关司寇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周王室和鲁﹑宋﹑晋﹑齐﹑郑﹑卫﹑虞等诸侯国中,都置有司寇之官,其职责是驱捕盗贼和据法诛戮臣子等等。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多设立有司寇这一官位,职能不变,兼有对国内各封邑行政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之权力。

古代封建王朝中的官职,大司徒、大司空、司寇,各是什么官职?

司马:掌管军事之职
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
司寇:掌管治安刑狱大司徒 相当于总理
《周礼》六官之一,有地官大司徒。西汉哀帝时罢丞相置大司徒。东汉改称司徒 汉绥和元年(前8年)由御史大夫改置,为三公之一。建平二年(公元前5)复旧称。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仍改称大司空。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发放改称司空。《周礼》冬官之篇佚,北周依《周礼》制六官,据儒者相传之说,以大司空为冬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明、清习惯上常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


司徒、司马、司空?

一、这三个都是古代的官职,后来逐渐演变成姓氏。另外还有司直、司农,司寇等1、司徒: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舜的后代子孙以其职官命姓,称司徒氏。2、司马: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3、司空:是大禹的后代,以官职名为氏。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至司空,其后代子孙以职官命姓,称司空氏。二、三司:是明朝地方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合称。1376年,朱元璋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或称都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的部门。扩展资料: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三司)。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三司

司马、司徒、司空、大司农、司直、司士、司寇是什么时候的官职?

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注:“此亦殷时制也。”
《周礼·春官·小宗伯》:“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按:此指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商君书·君臣》:“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


上一篇:色电影

下一篇: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