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是什么东西?
螽蟖科,属于螽亚目,支翅目昆虫,俗名纺织娘;体鲜绿色,雄虫翅短有发声器鸣声极响,雌虫无。产卵器特长。栖于田间、草丛喜食豆科植物。蝈蝈是它的干燥成虫,体小至大型 ,较粗壮,代表种:中华螽蟖。外形特征:触角: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别称蝈蝈、螽斯儿,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腿部:雄虫的翅脉近于网状,其触须细长如丝状,黄褐色,可长达80毫米,后腿长而大,健壮有力,其弹力很强,可将身体弹起,向远处跳跃。听器: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雄性左前翅Cu2脉粗大,鼓起,腹面特化为发声锉;右前翅基部特化为镜膜。雄性第10腹节背板特化为各种形状,或非特化。
螽斯是什么
螽斯又叫蝈蝈,是螽斯科的一种昆虫,从外形来看也很像是蝗虫,主要是栖息在草间或是丛林中,也有少部分会栖息在树洞或是穴内。我国是螽斯种类比较丰富的,约有600多个种类,成虫为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的是杂食种类,十分擅长跳跃。生活习性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禾本科以及蕨类植物在草丛植被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布于山坡以及河谷盆地的主要是灌丛草坡和灌丛林。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是藤本灌丛;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蝈蝈是什么样的昆虫
蝈蝈是螽斯科类昆虫,主要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
学名:蝈蝈
别名:聒子、聒聒、山蝈蝈
汉语拼音:guo guo
英文名:katydisd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
功效:利水消肿;通络止痛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属分类:螽斯科
主治:水肿尿少;腰膝肿痛;湿脚气
蝈蝈生态环境: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
动植物形态:螽斯,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只。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出处:《中华本草》
蝈蝈图片(4)蝈蝈别名为聒聒、螽斯和螽斯儿、油子(河南漯河与平顶山交界处,苏北徐州地区),蝈蝈学名为;短翅鸣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鸣螽属,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每粒重14毫克。蝈蝈分布于河北、河南、黑龙江、 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山东、江苏和安徽。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而蝈蝈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南宋宰相贾似道著作《促织经》开历代虫经虫谱之先河,为养虫者的经典祖书。人们饲养蝈蝈对身体起一定的保健作用,为消遣娱乐活动,极大的促进了身心健康。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蝈蝈也是如此!在蝈蝈的名产地山东省新泰市沂蒙山区因该地区不施无公害农药没有污染,又多山区每年春夏季节蝈蝈的产量在全国为最大!而且山东的泰山蝈蝈蝗虫养殖基地的优良蝈蝈居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内大中城市也非常畅销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兰州/西安等等......
形态特征
雄虫体长35-41毫米,雌体长40-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蝈蝈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鸣虫,体长可达50mm(40—55mm),雌虫比雄虫略大。通体有绿色、浅绿、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种体色。头较大,顶部色较深,呈绿色或褐色。脸长,色淡,呈蓝或淡蓝绿色。牙尖紫红色。二触角须呈丝状,可长达60mm,褐色。两个复眼前方有三个单眼。颜面略前倾,基本垂直。前胸背板宽大而发达,呈马鞍形,厚而坚硬,呈绿色或褐色。背板侧区下缘有白色或淡黄色边。胸部腹板各有一对锥状刺,后胸的最大。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后突出。
雄虫胶翅比雌虫长,厚而发达。一般雄虫前翅长为14—18mm,雌虫前翅很短,仅为6—8mm,不能鸣叫发音。雄虫前翅有音锉、刮器和发音镜,两前翅摩擦可发了鸣声,优美响亮。后翅已经退化。腹部肚子为圆状,尾端略尖上翘着,有背板10块,呈绿色或褐色,腹板8板(雌虫)或9块(雄虫)。雌虫尾端有军刀状的产卵器,约长29—34mm。六足长而发达,后肢强大,跗式4-4-4,1-3跗节有垫,后足第一跗节跗垫分成2个叶片,后足胫节端距6个,背面2个,腹面4个,中间的2个,后足腿节略比胫节稍长。整个体躯呈纵扁或圆柱状,腹部膨大,体形宽厚长大。
蝈蝈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体色也各不相同。体色翠绿者,称为“绿哥”、“翠哥”或“三青蝈蝈”;体色黄中带白者,称为“糙白”、“白哥”或“草白蝈蝈”;体色紫红如铁锈者称为“铁哥”或“铁皮蝈蝈”。从体色价值来说,有“黄不如绿”“绿不如黑”之说。
蝈蝈蝈蝈如按眼睛的颜色来分,绿眼又称翠眼;黑眼又称墨眼、乌眼;红眼又称赤眼、朱眼、珊瑚眼。以眼色价值来讲,也有“绿不如黑,黑不如赤”之说,其中尤以“红眼翠哥”与“黑眼铁哥”为好,因为它们颜色艳丽,色彩调和,令人青睐。此外,在端午节后出现的蝈蝈称“夏叫”“夏哥”,声音低弱;在立秋后十天出现的蝈蝈称“早叫”、“秋哥”,叫声洪亮;在晚秋后出现的蝈蝈称“冬虫”、“冬哥”,叫声柔弱。
蝈蝈的引种方式与管理,国内外几乎很少有供优良种卵的,以农历10月至次年的3月进种卵为最好。早春引种卵前,棚内应种上植物如白菜 油菜,蝈蝈一般为6至8天蜕皮一次为一龄 大约七龄左右为成虫
品种分类
按产地
蝈蝈在中国分布很广,按产地来分类,可分为北蝈蝈与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又名燕蝈蝈)、冀蝈蝈(易县西山北乡)、晋蝈蝈、鲁蝈蝈。生长在我国南方各省的统称为南蝈蝈。[2]
京蝈蝈:又叫燕蝈蝈。主要指北京山区和郊区的蝈蝈,北京人爱讲究大山的蝈蝈。北京以产黑色大铁蝈蝈著称。
冀蝈蝈:河北山区,每年蝈蝈产量大。多为铁皮蝈蝈,紫蓝脸,红牙,粉肚皮膀大翅长蛤蟆音。 间或有少量草白蝈蝈与山青蝈蝈。河北省蝈蝈以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的为主,名气最大。
鲁蝈蝈:主要指山东北部为主的地区,鲁蝈蝈又以绿蝈蝈为主,但头项部局部泛红褐色的边纹,但也有个头大点的。也有少量的草白和山青等中等身量的蝈蝈。
晋蝈蝈:山西作为主产小蝈蝈的地区,气候有些干旱,多产中小身量蝈蝈,以小个为主的山青、草白蝈蝈以及少量的铁蝈蝈。晋蝈蝈的优点皮实好养,皮粗翅厚,叫声响,但不美观罢了,尤其以宣化蝈蝈最为出名,它耐干旱,生命力特别强。
南蝈蝈:生长在中国南方各省的蝈蝈都统称为南蝈蝈。西南四川成都包括长江流域等地的蝈蝈个头较小,比札嘴略大,鸣声也小而尖。总的来说南蝈蝈没有北蝈蝈筋粗皮厚,皮实耐旱,鸣声也不如北蝈蝈那样强劲有力。在南方很难见到北方的大铁蝈蝈。
蝈蝈按体色分类:
从观赏的角度按体色分类,蝈蝈可分为五类:绿蝈蝈、黑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异色蝈蝈。
绿蝈蝈:绿蝈蝈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农作物区。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在满目苍茫的严冬里,这种大翡翠绿蝈蝈更能显示自然之美,也格外耀目。在冬季时期,一般绿蝈蝈价超过黑蝈蝈,就是因为绿色比黑色好看,观赏价值更高。绿蝈蝈翅薄,一般叫声偏高,但鸣声没有黑蝈蝈那样响亮宽厚。
黑蝈蝈:黑蝈蝈又称铁皮蝈蝈,通体都是青黑色,像铁皮的颜色,故又称铁蝈蝈。主要生长在北京郊外的山区,又以西山为主。正宗黑蝈蝈个大,皮坚翅厚,通体青黑色,紫蓝脸,红牙,粉肚皮,白、黄,深褐翅,黄绿膀墙,褐色前翅背,前翅侧区斑黄绿色或黄色,黑青腿,棕须,黑眼或棕眼。体色随时间、年龄的增大而加深,直到全身黑亮似铁,鸣声强劲有力,响亮,宽厚。一虫鸣叫能盖过群虫的鸣声。一膀一膀地叫,沉着而稳重,有大将的风度。
山青蝈蝈:多大夏秋出现,生长在低山丘陵。灌木杂草间及干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体色以灰绿为主,色淡且杂,头项腹腿之色也不怎么统一。山青蝈蝈肚色有绿、黄、白三种,是庄稼地里最常见的普通蝈蝈,不被爱虫者重视。
草白(糙白)蝈蝈:多在晚秋时出现,生长在山坡、丘陵、田边、地角、灌木杂草之中。通体色杂且淡,介于绿褐之间,似浅褐之间,似浅淡枯草灰白色,故名草白。天然草白蝈蝈因蜕皮较晚,故深秋长寿者较多,体质不错,皮实易养。
蝈蝈异色蝈蝈:蝈蝈体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与黄绿色,经过长期各地环境的影响与个体变异,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见的中间色、过渡色,这就是奇特的异色蝈蝈。
红褐蝈蝈:生长在北方燕山山区,红头紫脸,紫红脖项(红前胸背板),褐红腹背,粉红肚皮,紫红腿,红须、金黄翅,前翅侧区(俗称膀墙),鲜绿色,布满翡翠绿斑,个头也较大,鸣声响亮,强劲有力,长寿耐干旱,体色极美,实为罕见。
金黄蝈蝈:生长在北方的太行山区,褐黄头,蓝脸红牙,褐黄脖项,黄腿黄肚黄须,金黄翅,惟膀墙(前翅侧区)翠绿,通体褐黄闪金光,鸣声宽厚低沉,苍劲有力,就像金色闪闪的盔甲在闪烁。这样的通体褐黄蝈蝈几十年也难遇一个,甚为稀罕。
蓝绿蝈蝈:采于河北固安大提及鲁北,它是由绿蝈蝈衍变而来的,其绿色特殊,通体呈蓝绿色,与一般绿蝈蝈体色有明显的不同。蓝绿头。个体肥大,鸣声响亮,调高音脆。蓝绿蝈蝈更是少见,纯正天蓝更是难得。
五色蝈蝈:生长在河北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坡地,是由褐黑山蝈蝈衍变而来的,体分为五种颜色,棕褐头,蓝脸红牙,红褐脖项,棕胸花腿绿肚皮,金黄前翅,绿膀墙(前翅侧区),深紫色腹背板,虫体身披五色,各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很是难得,虫体大色足,皮坚翅厚,鸣声响亮,雄浑有力。
白蝈蝈:选自晚秋北方的丘陵砂砾荒地,由草白蝈蝈衍变而成。体色很浅淡,微微带有灰褐淡绿之色,远看像白色、白项、白胸、白肚、灰白腿、只有翅膀呈淡棕色,淡绿膀墙(前翅侧区),银装素裹,个头中等,鸣声细脆而悠扬。
按叫声
优雅蝈螽:体型粗壮,中等偏大,体长约35~40毫米,野生蝈螽的体色通常为草绿或褐绿色。头大,前胸背板宽大,似马鞍形,侧板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叫声如:“极-极,极-极”。
暗褐蝈螽:体形同于优 蝈螽,翅面具草绿色,条纹并布满褐色斑点,呈花翅状,故也有“花叫”叫声:“吱拉,吱拉”。
鼓翅鸣螽:体型偏小且娟秀,翅薄呈半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妇人纱裙,故“姐儿”之尊称。叫声:“甲、甲、甲”
素色似织螽:体形中等,体大部分为草绿,头部背面黄褐,叫声“丝扎-丝扎”接近纺织娘,故有“小故娘”之美名。
斑翅草螽:是一种常见种,体型小,体色为绿色和褐色两种。叫声:“丝-丝”中间有小停顿。
悦鸣草螽:体型与草螽相似,体色艳丽,深绿或黄绿色。叫声:“齐-齐-”可连续鸣叫。
蝈蝈是中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时代就被人们饲养了。因它能繁殖众多的子孙,故被古人视为兴旺的吉祥物。至今,民间在小儿摇篮边还挂着蝈蝈的笼子。
蝈蝈中国分布有5种以上,可按产地分类为南蝈蝈,北蝈蝈两大部分,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易县西山北),晋蝈蝈,鲁蝈蝈等。南方各省蝈蝈统称南蝈蝈,但个头较小,鸣声小而尖,体色不纯正。总体来说没有北蝈蝈个头大,皮实耐旱鸣声强劲有力!
按体色分类可分为5类;黑蝈蝈(铁蝈蝈)绿蝈蝈,草白蝈蝈。山青蝈蝈,异色蝈蝈。如易县西山北的蝈蝈多为铁皮蝈蝈,所以说欲捉,欲买极品名优蝈蝈就到蝈蝈的名产地——易县-西山北来!要想当年出虫必须选用头伏虫,蝈蝈的名产地易县--西山北--山区阳坡的蝈蝈成熟在全国为最早!一般5月-6月生长为成品。
90年代随着农药大量使用和普及,蝈蝈只有在山区荒石丛中还栖息一些,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全国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蝈蝈市场,其中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是全国最大的蝈蝈批发集散地,山东的济南市也是蝈蝈的大市场,各大城市也都有鸣虫市场。近几年每只售价都在5元左右,在冬季蝈蝈售价从5元至上百上千不等,有些特膀的上千上万的也有不少。养蝈蝈的容器也从以前草编的到上千上万的象牙不等
蝈蝈长什么样子的
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俗称为蝈蝈的昆虫,是指螽斯科包括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在内的一些善鸣的雄
热带的巨型螽斯什么样?
螽斯
直翅目中的 1科。蝈蝈学名螽斯,。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螽斯的叫声具有金属的感觉,比蟋蟀的更响亮、尖锐而更加刺耳。有的可以传一两百米远,螽斯的个头与鸣声也不尽相同,体型亦有差异,有瘦长的纺织娘,也有短胖的蝈蝈。 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粗脉,作为音源;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现在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促织)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螽斯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多数种类以卵越冬。
图片http://www.xiao5.com/kunch/fenl/Orthoptera.htm
蚂蚱的生活习性
蚂蚱的生理特性及生活方式:
蚂蚱,昆虫,也叫蝗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害虫。
蚂蚱善于保持其合群性,多为群居。雌蚂蚱产卵一般会选择土质坚硬,并含有相当湿度,有阳光直射的环境。往往大批地集中产卵。需要较高的体温,以促进和适应生理机能的活跃。
(一) 蝗虫的体表特征
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
(二) 蝗虫的身体分部
蝗虫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胸部又分为前胸、中胸、后胸3部分,腹部共有11节。
蝗虫的形态结构
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
蝗虫的头部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由5部分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颚、下颚各2片,舌1片。上颚十分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
2.胸部——运动中心: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在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分节的,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叫跳跃足。 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3.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①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② 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
蝗虫的呼吸过程
二,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1.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个体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像这样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发育过程
2.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每蜕皮一次,幼虫就增加一龄。蝗虫的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若虫蜕皮5次后,也就是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 3.一个世代: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 蝗虫的发育过程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夏蝗是蝗虫秋天产的卵,在土里越冬,到了第二年,大约在五月间,越冬卵就孵化成第一代蝗虫,即夏蝗。夏蝗发育成成虫后,经过十多天,就交配和产卵。卵经过十多天,便孵化为第二代,即秋蝗。现将夏蝗和秋蝗两个世代归纳总结如下:
蝗虫个体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这三个时期,期间若虫在三龄以前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而三龄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成为能飞的成虫。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前的跳蝻。
蝗虫为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蝗虫在1万种以上,我国蝗总科知名蝗种约1000种以上,隶属于8个科。全世界有害蝗种近500种,我国约有60多种。根据蝗虫发生危害特点,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专家习惯上将蝗虫分为飞蝗和土蝗两大类。我国境内发生的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个亚种。土蝗种类较多,在农区发生危害的主要有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等;在竹林发生危害的主要有黄脊竹蝗、青脊竹蝗等;在草原发生危害的主要有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等。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首要害虫。它为不完全变态(或半变态)昆虫,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蝗蝻(若虫)----成虫。蝗蝻与成虫具有变态(即散居型、中间型、群居型)、群聚、扩散、迁飞、趋光等生活习性。东亚飞蝗孳生地主要分布在沿海蝗区(如环渤海湾沿海地区)、河泛蝗区(如黄河、淮河流域)、滨湖蝗区(如白洋淀、微山湖等地区)和内涝蝗区。近年来,东亚飞蝗主要发生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亚飞蝗一般一年可发生2--4代,第1代(海南为1--2代)习惯上称为“夏蝗”,第2代(海南为3--4代)则称为“秋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