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

时间:2024-03-02 05:01:29编辑:分享君

名词解释:隋炀帝西征

隋炀帝西巡
隋炀帝以征服吐谷浑打通西域通道为目的的一次巡行。大业四年(608年)隋联合铁勒击败吐谷浑后,隋军撤回,吐谷浑主伏允许又恢复其故地。鉴于此,炀帝意欲亲征吐谷浑。大业五年三月,隋炀帝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经扶风、陇狄道,出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西平郡。在此炀帝陈兵讲武,作出征吐谷浑的准备。五月九日,炀帝一行在拔延山设200里围场,猎取珍禽异兽。之后,经今西宁北山,十四日进入长宁谷(今西宁北川),十六日月星岭(今达坂山)。二十日大宴群臣于金山。二十二日至浩门河,渡河时,因桥坏延期,杀朝散大夫黄亘及督役者数人,滞留几天,桥修好后渡河。这时伏允率众据覆袁川(今门源县永安河谷一带)。隋军从四面围攻吐谷浑,欲将伏允围歼于覆袁川。由内史元寿南屯金山,东西连营300余里;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今门源朱固一带),连营80里;将军张寿西屯泥岭(今祁连县俄博以南);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今祁连山),东西连营300余里。伏允以金蝉脱壳之计率数十骑逃出重围,退保车我真山(泥岭以西)。五月二十六日,炀帝派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率军攻车我真山,定和轻敌上阵,中矢而死,其亚将柳武健击破吐谷浑。二十八日,吐谷浑仙头王被围,率男女数十万降隋。六月二日,炀帝遣梁默、李琼追伏允,均兵败被杀。后卫尉卿刘权出伊吾道,沿布哈河南下击败吐谷浑,破伏俟城,伏允南奔,客居党项,吐谷浑国灭亡。炀帝在吐谷浑故地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4郡,发天下轻罪徒移此屯田,以实边陲。
隋炀帝攻灭吐谷浑后,经大斗拔谷前往张掖,登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境内),接见高昌、伊吾等西域27王及使者。七月八日,令置马牧于青海湖中海心山上以求良马龙种,后因无效而止。九月二十五日,炀帝车驾回长安,西巡结束。隋炀帝西巡,实现了征服吐谷浑,疏通丝绸之路的心愿。


发动机的发动是什么意思 名词解释

[释义]
(1) (动)基本义:使开始。发动全面进攻。(作谓语)
(2) (动)使行动起来。发动学生。(作谓语)
(3) (动)使机器运转。发动机器。(作谓语)
[构成]
动补式:发〈动
[同义]
动员②

近义词
发起、动员、鼓动、煽动、策划、唆使、策动、带动、启发、带头

反义词
消弭、熄火

英文翻译
1.(使开始; 使机器运转) start; launch; engine on; get started; kick over (内燃机)

详细解释
◎ 发动 fādòng
(1) [start;launch]
(2) 使开始
发动战争
(3) 使机器运转
发动机器
(4) [arouse;mobilize]∶使行动起来;动员
发动群众
(1).奋起行动。《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奋发机动,同二仪之生物。”《淮南子·兵略训》:“应敌必敏,发动必亟。”
(2).行动。《史记·龟策列传》:“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后汉书·鲁恭传》:“夫阴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 沙汀 《还乡记》二九:“而每个人的眼光都表露出有所准备的神气,但看谁先发动。”
(3).兴旺;生长。《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靁应节,不则发动於冬,当震反潜。”《宋书·鲜卑吐谷浑传》:“马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致鬭。”《朱子语类》卷六五:“复是阳气发动之初。”《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你明日可往 胥门 童瞎子 家起一当家宅课,看财爻发动也不?” 茅盾 《路》十:“在他昏睡似的两星期中,新的势力在酝酿,在成长,在发动。”
(4).犹产生。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愤懑之恨发动於心,慕思之积痛於骨髓。”
(5).犹骚动。《史记·平准书》:“ 彭吴 贾灭 朝鲜 ,置 沧海之郡 ,则 燕 齐 之闲靡然发动。”
(6).动机。 汉 王充 《论衡·答佞》:“谗与佞,俱小人也,同道异材,俱以嫉妒为性,而施行发动之异。” 汉 王充 《论衡·答佞》:“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观其所权,贤佞可论;察其发动,邪正可名。”
(7).指动作。 汉 王充 《论衡·言毒》:“毒螫之生,皆同一气,发动虽异,内为一类。”
(8).疾病发作。《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十八岁,疾当发动,若不得此药,不可差也。”《北齐书·恩幸传·和士开》:“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 士开 每谏不从。” 唐 张九龄 《敕北庭都护盖嘉运书》:“近得卿表,知旧疾发动,请入都就医。”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则宿患肺疾,每至秋冬发动。”
(9).触动。 唐 顾况 《悲歌》诗序:“情思发动,圣贤所不免也。”《朱子语类》卷七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因发动而见其恻隐之心。”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一:“无论任何大小县城都有城隍庙,供奉城隍老爷,这不和小儿要向城墙作揖的心理是一样的吗--城墙的壮美是 四川 普遍的现象,出省以来这种观感便缺少发动了。”
(10).使行动起来。《朱子语类》卷七五:“鼓之舞之以尽神,鼓舞有发动之意。” 刘少奇 《关于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怕左而不发动群众,或以为左一点不要紧,而用左的领导思想发动群众,都是不对的,要切实避免。” 黎汝清 《叶秋红》第三章二:“用发动群众来支持武装斗争,用武装斗争来发动群众,那么 红枫岭 的斗争局面就初步打开了。” 赵树理 《小经理》:“翻起这事来以后, 三喜 连觉也睡不着,又是找干部,又是找群众,发动东家,发动西家。”
(11).指开导,启发。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教授生徒熟知之事物,以醒觉其注意,发动其觉官。”
(12).犹发表。《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王胡子 私向 鲍廷玺 道:‘你的话也该发动了。’”参见“ 发表 ”。
(13).指妇女临产前的阵痛。 清 蒋士铨 《一片石·梦楼》:“那箇叫老娘,酒官官,敢是你箇家主婆发动哉。”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还没有生下来么?发动听说有好久了。” 冰心 《张嫂》:“刚才还看见 张嫂 背着一大筐的豆子上山,我想一时不见得会发动,也就没提。第二天早起……他笑嘻嘻的说:‘昨晚上养了一个娃儿!’”
(14).鼓舞;鼓动。 毛泽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如果大无畏的精神力毫不发动,则一切物质上的储备只是死物,而且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五章:“倒不是怕脏怕苦,就怕 徐胜 的思想发动不起来。”
(15).犹组织,进行。 毛泽东 《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务使整个解放区,特别是广大的新解放区,在最近几个月内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 雪克 《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除夕之夜,伪军们思念家乡亲人,更想不到我们会发动攻击。”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敌人垮下去,就再连一次进攻也发动不起来了。”
(16).犹启动。如:天气太冷,柴油机不容易发动。


唐朝大将李靖简介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扩展资料唐朝开国大将:赵公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 长孙无忌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3.莱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4.郑公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 魏征5.梁公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 人。唐朝初年 房玄龄6.申公高土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7.鄂公尉迟敬德(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 8.卫公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9.宋公萧瑀,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10.褒公段志玄(?~642)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段志玄11.夔公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12.蒋公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13.勋公殷开山,名峤,以字行,京兆鄂(今陕西鄂县)人。为隋太谷长。14.谯公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15.邳公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16.勋公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17.陈公侯君集(?—643.4.29),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18.郯公张公瑾 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19.卢公程知节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20.永兴公虞世南,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21.邢公刘政会,滑州胙城人也,祖环隽,北齐中书侍郎,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22.莒公唐俭,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参与李渊太原起兵。23.英公李绩,李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24.胡公秦叔宝,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叔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靖

敢与大唐开战的鲜卑人的分支吐谷浑是怎么消失的呢?

草原的生命力是强大的,自中原王朝立国以来,一个又一个游牧民族,走上历史的舞台。南北朝时候,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有一个割据政权叫吐谷浑,到了隋唐依旧存在。吐谷浑,即是国名,也是部族名,都是由一个人名演化而来。关于吐谷浑的解释,应该是蒙古语泥土的意思。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分支,慕容部最早游牧于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流域,西拉沐沦古称饶乐水,这与蒙古语黄水相近;老哈河古称乌候泰水,又与蒙古语土河相近。慕容部首领涉归在生前就确立了由嫡长子慕容廆继承大位(这似乎是汉文献的说法。游牧民族没有嫡长子续位的传统,嫡庶也没有太大区别,而是择有能力的儿子统领部族),而另外分给庶长子吐谷浑一千七百户部众。慕容廆,鲜卑语名字叫若洛廆,就是饶乐的同音异写,而吐谷浑,又是乌候泰的同音异译。涉归用鲜卑慕容部住地的两条河流的名字,为两个儿子起名,也是游牧民族的一种习俗。涉归去世后,慕容廆继位,浑谷浑所统的部族依旧与慕容廆的部族一起生活,有一次吐谷浑所辖部众的马匹与慕容部的马匹发生冲突,相互撕咬踢斗。慕容廆知道后,十分不高兴,便派人对吐谷浑说:“先父已经为我们划分了各自的部众,你应该率自己的部众自己去寻找牧场,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让你的马群与我的马群发生争斗?”吐谷浑十分宽厚,让使者告诉慕容廆:“马是畜牲,撕咬踢斗是它们的本性,为什么因为马的相斗而迁怒于人呢?虽然你不能容我,我一定带着部众迁到你的万里之外的地方!”于是,吐谷浑带领属于自己的部众出发迁徙。慕容廆闻知很后悔当时自己的一时不冷静,语言伤害了吐谷浑,就立马派手下亲信快马追上吐谷浑,表达了歉意,并且恳请吐谷浑带部众留下来。吐谷浑带住马,认真地对来人说:“先父在世时就曾经预言,认为他的儿子们中一定有两个成就一番事业。我虽然是兄长,但是庶出,按道理讲,我留下来,也不会实现的雄心壮志。通过这次马匹相斗,这分明是天意,我真的应该离开,去陌生的地方谋求发展。慕容廆出于骨肉亲情,让我留下,这样吧,你们试着赶马群回去,如果马群肯往回走,我就回来,如不然……”(吐谷浑公主)然而,慕容廆派来的人,无论如何驱赶马群,马群最多向东走几百米,便又掉头哀鸣西奔。于是慕容廆的使者向吐谷浑跪拜长叹道:“可汗,此事非人力所为,天意呀!”然后望着吐谷浑率领部众绝尘西去。经过长途迁徙,吐谷浑来到了青藏高原的羌人居住地,这原本是羌人的领地,吐谷浑部众是入侵者,刚开始吐谷浑与羌人敌对,关系十分紧张,第二代首领吐谷浑的儿子吐延就是被羌人姜聪所刺杀。吐谷浑部族刚来到这里,也是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牧地,这自然就侵犯了羌人的权力,相互间发生冲突很正常,也正在这种冲突中又彼此融合,逐渐壮大,从吐谷浑第三位可汗叶延时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与羌人从敌视的对抗到合作建国,共同治理国家,羌人的视力也依旧左右着吐谷浑。

从军行其二 最后一句“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中“谷”字怎么发音?

yu

吐(tǔ)谷(yù)浑(hún),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文。与北魏及南朝均有密切交往。6世纪中叶,其王夸吕自号可汗,都伏俟城( 在青海湖西22.5千米 )。591年,隋以光化公主妻其王。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复其故地。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40年,唐以弘化公主妻诺曷钵,加封青海王。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这部分吐谷浑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吐谷浑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吐谷浑
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 、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文 。与北魏及南朝均有密切交往 。6世纪中叶,其王夸吕自号可汗 ,都伏俟城( 在青海湖西22.5千米 ) 。591年 ,隋以光化公主妻其王 。609年隋取其地 ,置西海 、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隋末复其故地 。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40年 ,唐以弘化公主妻诺曷钵 ,加封青海王。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 ,置安乐州 ,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 。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 ,这部分吐谷浑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刺吐延,伤致命,死时嘱咐其子叶延迅速保卫白兰(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兰山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设置司马、长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

叶延传子辟奚。辟奚传子视连,通聘于西秦,被封为白兰王。视连传弟视罴,西秦封他为沙州牧、白兰王。视罴传弟乌纥提,曾败于西秦,求保持于南凉。乌纥提传位于视罴之子树洛干,势力复振,率部落数千家奔慕贺川,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曾败于西秦,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

自吐谷浑至树洛干,经6世8传,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时正当16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

420年左右,树洛干传弟阿才,兼并氐羌数千里,居浇河(清海省贵德县),处诸羌中,号为强部。曾登上西倾山,寻找江源,以求至长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健康,通贡于刘宋,被刘宋封为沙州刺史、浇河公。阿才传弟慕瞶,宋封为陇西公、陇西王。慕瞶曾擒获与北魏为敌的赫连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为西秦王,占有金城、陇西等郡。慕瞶传弟慕利延。这时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4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传位于树洛干子拾寅,始邑于伏罗川,总部西移。拾寅受宋封为河南王,又受魏封为西平王。拾寅传子度易侯。度易侯传子伏连筹。伏连筹传子夸吕,居伏俟城(位于清海湖西15里,遗址即今共和县石及亥铁卜加古城),始称可汗。后来随朝两次征战吐谷浑,曾在吐谷浑地区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隋末,吐谷浑渐复故地。夸吕传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风俗,仍以公主为妻。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唐贞观九年(635)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西部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唐朝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国王。他的两个儿子又娶唐朝的金城县主和金明县主为妻。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喜射猎。以肉酪为粮,兼营农业,农作物有青稞、麦、豆。北界祁连山一带,气候较冷,产蔓菁、青稞。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至波斯。国无常赋,需要时向富室、商人收税以充国用。刑罚简略,杀人及盗马者处死,其余则征物以赎罪。其宗教,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步信仰佛教。

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

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依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

吐谷浑可汗表

1.吐谷浑(?~317) 13.度易侯(481~490)

2.吐延(317~329) 14.伏连筹(490~529)

3.叶延(329~351) 15.呵罗真(529~530)

4.碎奚(351~375) 16.佛辅(530~534)

5.视连(375~390) 17.可沓振(534~535)

6.视罴(390~400) 18.夸吕(535~591)

7.乌纥提(400~405) 19.世伏(591~603)

8.树洛干(405~417) 20.伏允(603~635)

9.阿豺(417~426) 21.慕容顺(635~635)

10.慕璝(426~436) 22.诺曷钵(635~688)

11.慕利延(436~452)(下略)

12.拾寅(452~481)


古代的吐谷浑为什么一度那么强盛?后来的西藏怎么不行了?

出色的冶炼业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喜射猎。以肉酪为粮,兼营农业,农作物有青稞、麦、豆。北界祁连山一带,气候较冷,产蔓菁、青稞。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至波斯。国无常赋,需要时向富室、商人收税以充国用。刑罚简略,杀人及盗马者处死,其余则征物以赎罪。其宗教,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步信仰佛教。 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 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依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吐谷浑亡国后大部分吐谷浑部族仍留在故地,成为吐蕃王国臣民,吐蕃为了更好的统治吐谷浑,扶持了一个新的依附于吐蕃王朝的吐谷浑政权,使得吐谷浑在青海都兰仍保留其民族文化,并长期为吐蕃王国供应粮草和兵源,归属吐蕃邦国的吐谷浑政权在吐蕃王国强盛期及吐蕃王国崩溃后曾存在长达200多年之久,一直持续到九世纪末,吐谷浑政权才随着吐蕃群雄分裂割据状态而逐渐消亡,一部分吐谷浑部族迁移内地融入汉族,其后大部分吐谷浑部族逐渐融入到吐蕃族(藏族)、蒙古族及青海当地汉族及其他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中。而吐谷浑的直系后裔就是我们青海今天的土族,不但保留了1000多年前吐谷浑民族(鲜卑人和土著羌人)的基本文化传统,还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吸纳了吐蕃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的文化基因,以及在元代又与部分蒙古族部落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土族就成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上一篇:

下一篇:n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