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时间:2024-03-04 17:12:16编辑:分享君

三公是哪三公?

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设置,秦朝以后多为虚职。据说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扩展资料西汉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职仍是丞相和太尉,可见汉初和秦一样,也并没有并列的三公,不过一般还是沿袭旧号,把最高官吏称为三公。另说:设置三公。汉武帝元狩四年,置大司马,以取代太尉之职。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世宗孝武帝刘彻驾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汉武帝遗诏,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共同执掌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剧下滑。“汉哀帝元寿二年,置太傅,位在三公上; 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师、太保,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其后或废或置,大抵无所统职。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哪三公?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1、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扩展资料:九卿系列:分掌政事的九大机构1.奉常:总掌国家与皇室礼仪祭祀等,同时接受皇帝直辖;2.郎中令:沟通皇帝系统与政府系统;3.卫尉:总掌皇城、皇室及所有京师官署之护卫,接受皇帝直辖;4.太仆:总掌国家与皇室车马、交通、路政等,同时接受皇帝直辖;5.廷尉:总掌法治领域,辖左监、右监、狱政三大官署;6.典客:总掌邦交事务;7.宗正:总掌皇族事务,接受皇帝直辖;8.治粟内史:总掌天下农业经济,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大臣;9.少府:总掌国家工程,以原司空府为基础扩大设置。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装剧里常说三公九卿 你知道都是哪些官职吗

位列三公中的三公是那三公啊

位列三公中的三公秦朝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是司马、司徒、司空,周代是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是中国秦朝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以后多为虚职,地位上略低于宰相。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扩展资料: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公

古代朝廷上“位列三公”指的是哪三公啊?

不同时期的三公有不同定义。1、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东汉无太师、太保,惟有太傅,为上公。2、北魏将太师、太傅和太保并称为三师上公。 《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其中位于魁第一星西的三公,即为现在的 三师 。相对古人各朝对星座的认识见解不同,三师 (星官)、三公 (紫微垣)、三公 (太微垣)或各有对应。3、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4、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5、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三公职位在多数朝代中只是虚衔,为象征性的荣誉职位,并无实际的权力与工作,因此各朝君主多半在有功大臣死后才追赠三公。扩展资料:1、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员,辅佐皇帝总理政事的百官之长。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汉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汉朝仅次于相邦(后避汉高祖讳,史料均改称相国)。相与仆射皆为先秦礼仪如射礼酒礼中辅助仪式之人。2、御史大夫为中国历史的官职,三公之一,御史的首领,负责监察百官,大约相当于副丞相。类似于近代:监察院、督察处、政风廉洁处、廉政公署。防范朝廷主官于侵害人民权益、贪官污吏、贪赃枉法。3、秦朝建国尉,在大良造之下。后改太尉,西汉初沿置,为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太尉往往在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任命,事毕则改官。西汉军制,平时朝廷军队分隶卫将军和诸校尉,战时任命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或材官将军等诸将军指挥,太尉是皇帝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通常不直接领兵。

古代“三公”指什么?

古代的 “三公”,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解释:
(1)在秦朝,宰相李斯所创“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这三公是有实权的,可管理朝廷行政、军事、内务等。
(2)西周时期,类比三公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
(3)西汉时,设立了大司徒(丞相)、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御史大夫)。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袭其官阶但已无实际职务。
(4)明、清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没有实权。

参考资料:《中国大世纪年表》,《资治通鉴》,百度百科。


三公是指什么?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掌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把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上一篇:炒粉

下一篇: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