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是什么意思?
wiki就是维客的意思 是个搜索引擎 像百度似的 你可以在里面建立自己的词条 别人一搜这个词就是你的解释了 你看sports.163的时候,人名后面经常有这个单词,一点击的话就会进入维客的体育资料库,那里有这个球员的详细介绍。
下面给你附个网上说明:
多数人对WIKI的兴趣部分源自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成功,维基百科是网上免费的百科全书,它依靠众多投稿人来增加和修改其条目。自从2001年创建以来,维基百科的英文版本不断扩充内容,现在已经包含48万个条目,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其他语言版本。
维基百科也许是最有名的wiki,不过它不是第一个。世界上第一个wiki是一个叫做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计算机编程网站,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创建。
wiki和blog有何不同?
wiki都有"edit this page" 的链接,允许访问者对页面做出修改。这个链接的存在是wiki区别于Web log和blog的地方,后两者允许读者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来提供反馈信息,但是除了编辑自己发表的内容,不能修改其他任何东西。
blog可以用来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社区。而wiki在这个基础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可以构建共识(consensus-building)。想象一下:一组人坐在一块白板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添加想法,做出修改,甚至擦掉一点东西,你就可以对wiki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wiki的优势在哪里?
以当今快节奏的商业工作为例,远距离的人员之间良好的的交流沟通和想法共享(idea-sharing)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访问wiki的要求只是因特网连接和一个Web浏览器,比其他一些协作应用程序和组件容易部署和使用。通过让人们在wiki上共享信息页还可以减轻收件箱的负荷,减少协同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发送数量。
为什么企业重视wiki?
由于维基百科的成功,关于wiki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而这种媒体具有的集体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毫无疑问,wiki可以用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应用中。对于一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更新存在问题的公司来说,wiki使得雇员和客户能自己来做更新。wiki也能帮助调整内部的开发项目,在这一领域中wiki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了。
wiki也能被用来构建网上客户社区,用以提供建议和支持。有的公司在对公众开放公司站点上也许还感到有些害怕,但是随着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回报,他们对公司的信任程度也将不断扩大。
谁控制着wiki的内容?
理论上来说,没有人能控制,同时每个人都可以控制。每个读者对wiki上的内容都拥有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利,只要他感觉合适。对一些组织来说,接受这种缺少集中控制的状态需要在观念上有比较大的改变。wiki看起来像是一个进入无政府世界的邀请--对网上恶意破坏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随意的修改,甚至删除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即时如此,对wiki的使用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必要的。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修改或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某些特定的页面进行"保护",使其不可修改。事实上,即使一个重要的页面已被删除或修改了,也不用担心。wiki是一个网上信息数据库,每次对其进行的修改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可恢复的。
wiki 是什么意思?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 发音wiki, 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被译为“维基”或“维客”。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也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发明者是一位Smalltalk程序员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
什么是wiki
什麼是 wiki?
根据 wiki 社群的定义,wiki 是一种提供「共同创作(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上的页面资料。这听起来挺疯狂的,万一有陌生人来网站上乱搞怎麼办?别担心,所有的 wiki 都有「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的概念,你随时都可以找回之前的正确版本;更何况你可不是单打独斗,社群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就在这种相信人性本善的概念下,整个 wiki 社群迅速地成长茁壮。如果你还是很担心,更可以帮 wiki 加入权限管理(Access Control)的机制,保证万无一失。除了版本控制之外,值得一题的是「格式化语法(Formating Rule)」。因为对一般人来说,HTML 语法实在是个恶梦,所以 wiki 创造了一套更简单的写作语法,让大家可以专注在写作上。
wiki 这个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根据 FAQ 的说法,wiki-wiki 是夏威夷语里「快(quick)」的意思。实际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简单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长。
wiki 可以怎麼玩?
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共笔系统(例如 FreeBSD 共笔 )、读书会、专案开发、写书、翻译、资料整理(例如网站设计资源)、常见问题整理等等,这些本来就非常适合一群人来做。其次你可以想想怎麼样来利用版本控制的功能,例如拿来整理想法(可以时常比对旧版本)、写作业、记上课笔记等等。甚至有人用 wiki 写百科全书喔!如果你还想到可以怎麼玩,欢迎告诉我 :)
怎麼安装 wiki?
现在已经有不少中文资源,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wiki 经验谈」,你也该先去逛逛 wiki 讨论区 的资料。相关资源已经很多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谈。
台湾发展现况
前些天在聊天室(#elixus)里跟 clsung 、 hcchien 讨论过之后,决定把我这边大部分资料都转到 Wikilla 去。虽然也许只是名义上的差别,但是我相信由团体共同维护的 wiki 一定会比「我的后花园」吸引更多人参与。目前我们正在聊天室及 wiki 上讨论搬家事宜,也欢迎你参与 :)
另外 evi1c 也刚用 JSPWiki 帮 #bsdchat 聊天室频道架了个 wiki ,看起来很赞唷!
除此之外,已经有些人开始采用 wiki、或正计划要采用 wiki 作为公司或组织内部的讨论区罗!别再等了,一起来吧! :)
wiki系统是什么意思?
wiki就是维客的意思 是个搜索引擎 像百度似的 你可以在里面建立自己的词条 别人一搜这个词就是你的解释了 你看sports.163的时候,人名后面经常有这个单词,一点击的话就会进入维客的体育资料库,那里有这个球员的详细介绍。
下面给你附个网上说明:
多数人对WIKI的兴趣部分源自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成功,维基百科是网上免费的百科全书,它依靠众多投稿人来增加和修改其条目。自从2001年创建以来,维基百科的英文版本不断扩充内容,现在已经包含48万个条目,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其他语言版本。
维基百科也许是最有名的wiki,不过它不是第一个。世界上第一个wiki是一个叫做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计算机编程网站,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创建。
wiki和blog有何不同?
wiki都有"edit this page" 的链接,允许访问者对页面做出修改。这个链接的存在是wiki区别于Web log和blog的地方,后两者允许读者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来提供反馈信息,但是除了编辑自己发表的内容,不能修改其他任何东西。
blog可以用来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社区。而wiki在这个基础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可以构建共识(consensus-building)。想象一下:一组人坐在一块白板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添加想法,做出修改,甚至擦掉一点东西,你就可以对wiki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wiki的优势在哪里?
以当今快节奏的商业工作为例,远距离的人员之间良好的的交流沟通和想法共享(idea-sharing)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访问wiki的要求只是因特网连接和一个Web浏览器,比其他一些协作应用程序和组件容易部署和使用。通过让人们在wiki上共享信息页还可以减轻收件箱的负荷,减少协同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发送数量。
为什么企业重视wiki?
由于维基百科的成功,关于wiki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而这种媒体具有的集体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毫无疑问,wiki可以用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应用中。对于一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更新存在问题的公司来说,wiki使得雇员和客户能自己来做更新。wiki也能帮助调整内部的开发项目,在这一领域中wiki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了。
wiki也能被用来构建网上客户社区,用以提供建议和支持。有的公司在对公众开放公司站点上也许还感到有些害怕,但是随着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回报,他们对公司的信任程度也将不断扩大。
谁控制着wiki的内容?
理论上来说,没有人能控制,同时每个人都可以控制。每个读者对wiki上的内容都拥有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利,只要他感觉合适。对一些组织来说,接受这种缺少集中控制的状态需要在观念上有比较大的改变。wiki看起来像是一个进入无政府世界的邀请--对网上恶意破坏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随意的修改,甚至删除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即时如此,对wiki的使用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必要的。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修改或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某些特定的页面进行"保护",使其不可修改。事实上,即使一个重要的页面已被删除或修改了,也不用担心。wiki是一个网上信息数据库,每次对其进行的修改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可恢复的。
Wikipedia英语翻译中文是什么意思
wikipedia意思是:维基百科(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 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开放性的百科全书音标:英 [vɪkɪ'pɪdiːə] 美 [viki'pidi:ə] 双语例句:This is yet another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evolution of Wikipedia.这是维基百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Wikipedia是什么网站?
维基百科是由读者编辑的网上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多语言版本的自由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根据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公司Hitwise的调查,Wikipedia的多语言版本网站访问量自2004年以来上升幅度高达154%。以目前的增长率,它将势必超过美国New York Times的网站访问量。Wikipedia是依靠捐赠发展起来的非赢利机构,目前还没有接受广告的计划。
从各种热门话题如互联网、性和希特勒,到获取技术或科学题材,Wikipedia网站(http://www.wikipedia.org),以其公开的中立态度来定义那些充满争议性的主题而吸引了大批用户前来访问。
Wikipedia系统是基于一种协作性群编辑的网络编辑软件"wikis"完成,与博客Blog的个人言论及自我发布相比,Wiki是通过大家群体写作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网络社区,也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发布模式。Wikipedia吸引了35万人投入到这种草根性的媒体发布潮流,任何网民都可以在Wikipedia参与对任意主题的定义、背景介绍,甚至只是修改错别字,他们自发的努力共同促成了Wikipedia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Wikipedia 是什么
Wikipedia:维基百科(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 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开放性的百科全书1、读音:英 [vɪkɪ'pɪdiːə]、 美 [viki'pidi:ə] 2、例句:So are you among the ones who go over to the other Wikis for information or do you remainrooted to the main Wikipedia? 那么你会是到其他的维基上面寻找信息中的一个,还是根深蒂固的到维基百科主站寻找信息?扩展资料:维基百科的发展:1、维基百科起始于2001年,是由Bomis网站的总裁吉米·威尔士发起而开创的。2、到2001年9月7日,维基百科英文条目达到10000条目。2001年开始创建的这一年创建超过20000条。3、2002年2月,由Edgar Enyedy领导,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建立了自己的自由百科,由Edgar Enyedy领导发起。4、2019年1月22日,谷歌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该公司将向维基百科再投资310万美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Wikipedia
懂英文的朋友进,帮我上英文版的wikipedia(维**基)查点资料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益完善,各种屈光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不断涌现,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单纯的复明手术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refractive cataract surgery,RCS)时代,多焦点IOL是RSC的重要内容。传统单焦点IOL只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要同时获得清晰的视近和视中视力,需配戴眼镜。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种衍射或折射型多焦点IOL,通过不同的光学原理实现其多焦点功能,有着接近正常晶状体的调节效果,为患者提供一定程度的焦距深度,使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视远、视中、视近的全程视力,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1,2]。临床工作中,多焦点IOL植入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类IOL一般价格昂贵,患者往往认为好价格就应该有好结果,就应该物有所值,就应该万无一失,所以在临床上发生了许多患者术后投诉,甚至医疗纠纷问题。如何提高多焦点IOL植入术后的患者满意度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医生需要应对的一个挑战。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适应证的选择
由于所有的多焦点IOL都是将光线能量分别分配到远近焦点,远近物像的清晰度势必较单焦点IOL的清晰度差,临床上表现为对比敏感度的降低[3-5],所以多焦点IOL不是适合所有人群的晶状体,适应证如下:(1)极端不能容忍戴眼镜者;(2)远视眼,特别是同时有老视的患者;(3)双眼白内障,预计很快将接受另一眼手术的患者;(4)角膜屈光手术适用范围之外的高度近视;(5)活动有限或惯坐的患者(如只以家务为主的年长者);(6)手术前不超过1D的角膜散光,预计术后散光<1D。
多焦点IOL植入的绝对禁忌证为:(1)同时要接受其他眼科手术,如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2)同时存在其他严重眼部疾病,如黄斑病变、青光眼后期;(3)有不规则或异常瞳孔;(4)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5)过分苛刻、挑剔、敏感、抑郁的患者或完美主义者;(6)喜欢戴眼镜的患者。相对禁忌证如下:(1)职业夜间驾驶员;(2)需要整日使用电脑者;(3)另一只眼已经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4)有干眼症和眼表疾病;(5)曾经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RK、PRK、LASIK等);(6)没有屈光异常的轻微白内障患者;(7)预计术后散光大于1.5D。刚开展多焦点IOL植入时如果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选择,会给医生带来更多信心,积累较多经验后,适应证可以适当放宽。
二、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要取得植入多焦点IOL的良好效果,术前与患者的沟通非常重要。在告知患者多焦点IOL优点的同时,还要让患者了解由多焦点IOL的设计所决定的术后视觉恢复的自然规律和特性。要与患者坦率地讨论术后可能出现的视觉干扰,不要对患者过高的承诺,如“你从此不用再戴眼镜了!”。讲解全程视力要适度,强调全程视力是术后无须配戴眼镜而轻松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而非所有。如:可以做园艺、打牌、看超市货架上的标签、手机号码,但决非放弃眼镜或优于眼镜。对于精细工作,如长时间的绘画、阅读报纸上小于5号且密集的字、电脑前的工作等可能仍需借助眼镜。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视觉症状有眩光、低照明条件下视力下降、视物晃动、夜间驾车红绿灯周围有光晕等[6]。要告知患者人工晶状体和自身晶状体有一定的差异,要达到术后最佳效果往往需要3~6个月的调节适应期。必须让患者明白人工晶状体的价格与术后视力无相关性!切记不要承诺每位患者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若植入衍射型IOL,要告诉患者术后远近视力优于中间视力,术后前几周可能需要离电脑近些,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个月,阅读距离大约在30厘米左右(12英寸),术后的阅读距离可以很快固定,但在几周内,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三、多焦点IOL植入时术前、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作为手术医生一定要掌握多焦点IOL的特点,术前要向患者做大体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患者的生活方式、职业、经济状况、性格、对身边事物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术后脱镜的期望值等,从而在主观上确定该患者是否适合行多焦点IOL手术。同时要告知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不良视觉症状,如眩光、光晕等,一般有大约3~6个月的适应期。另外,术前准确计算IOL度数也很重要,一般将目标屈光度设定在0~+0.25 D,即正视或低度远视,避免术后近视状态。因为低度远视较低度近视产生的眩光和光晕现象明显减轻。虽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多焦点IOL与单焦点IOL植入的手术方法没什么不同,但对手术质量要求更高,要注意更多的细节。为了控制术后散光,术中切口的大小和位置的选择很重要,必要时可以行散光性角膜切开手术。如果预计术后散光很大,而患者又坚持植入多焦点IOL,术前一定要向患者讲明,术后可以通过角膜屈光手术进行矫正,如CK、LASIK[7]。曾遇一LASIK术后10年右眼发生白内障的患者,植入多焦点IOL后,视力0.5/J4,矫正视力1.0(+1.75D-1.00D×146°),行CK术后,视力1.0/J2,验光:+0.50D-0.50D×112°,患者对结果满意。术中撕囊要连续、圆形、居中,直径一般在5.5mm左右,以确保IOL长期良好地居中。术中不要接触IOL的光学中心,建议从IOL后面冲洗黏弹剂。术后要注意患者有无不良主诉,要给予耐心解释和及时处理。
四、对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术中有可能出现后囊破裂、前囊撕裂或悬韧带离断等,大部分情况下需要更换为其他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术后有可能出现干眼症,表现为干涩、异物感、视疲劳、视物模糊、眩光等,应根据患者干眼的严重程度,选择人工泪液或泪小点栓子(临时性)进行治疗。个别患者会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即使是亚临床状况的囊样黄斑水肿,也会立刻使患者的术后视力大打折扣,要给予相应的治疗。部分患者会有眩光、光晕、暗光下阅读困难等视觉干扰现象,这与植入的IOL偏位、倾斜、医源性瞳孔移位、后囊膜混浊、玻璃体后脱离以及IOL的设计有关。据报告视觉干扰现象的发生率多焦点IOL为10%,单焦点IOL为2%[8]。许多对中间距离视物困难或某些眩光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或只是低度受限,这与脑视力的开发、神经感觉的可塑性有关。所以,一定要向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一般要适应3~6个月。若患者有屈光不正,对视力影响明显而又可以矫正,可以术后1~3个月行角膜屈光手术或戴镜矫正。
五、患者双眼最好在短时间内接受多焦点IOL植入手术
一般认为患者最好两眼都行多焦点IOL植入,而且在两周内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双眼影像不等视的发生。假若非手术眼有白内障或老视眼,或已植入单焦点IOL,会引起双眼影像不等或屈光参差,使立体视功能下降。Haring等[9]研究发现单眼植入多焦点IOL影像不等的发生率为5.2%,而双眼植入者仅为2.8%。但也有不少患者仅行单眼植入,术后效果也很满意。我们认为如果非手术眼的视力较好,又是主导眼,则手术眼植入多焦点IOL后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但若手术后患者出现单眼视和低质量阅读,应在短期内为另一眼植入多焦点IOL,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该类IOL近焦点的作用。
六、谨慎对待一眼已经植入单焦点IOL的患者
一般认为一眼已经植入单焦点IOL,另一眼不考虑多焦点IOL手术。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人的双眼分为主视眼和辅视眼,主视眼以看远为主,辅视眼以看近为主,如果已植入单焦点IOL的眼为主视眼,则另一眼植入多焦点IOL效果会较好;否则,会出现双眼不协调和视觉质量下降。因此,我们在设计目标屈光度时,要注意使主视眼术后不能有负度数,而辅视眼不能有>+0.5D的度数。我们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有一位60岁患者,4年前右眼植入单焦点IOL,术后远视力1.0,但视近困难,现左眼患白内障,检查右眼为主视眼,屈光度为+1.0D,左眼为辅视眼,我们为其左眼植入多焦点IOL,术后左眼视力1.0/J1,患者非常满意。
七、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多焦点IOL
多焦点IOL,尤其是衍射型IOL,对人的屈光异常高度敏感,所以如何确定多焦点IOL的目标屈光度是术后患者是否满意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患者的职业、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夜间驾驶、使用电脑、阅读等来决定选取哪种IOL。例如喜欢阅读,要选取衍射型IOL,而做家务、使用电脑者可用折射型IOL。据统计,术后屈光度为轻度近视(-0.5D~-1.5D)的患者,远近视力不理想,但中间视力满意度高;正视(-0.5D~+0.5D)、远视(+0.5D~+1.5D)的患者远近视力均好,只是中间视力不如轻度近视者。一般将目标屈光度设定在0~+0.25 D,即正视或低度远视,由于目前提供的人工晶状体都是以+0.5D递增的,有时很难将术后屈光状态设在0~+0.25D内,可以选择+0.5D。
总之,多焦点IOL是IOL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其克服了以往单焦点IOL术后老视眼的问题,确实造福于中老年患者,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远、中、近全程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目前使用的多焦点IOL仍然存在近距离的焦点固定、中间距离视力稍弱、术后少部分患者出现眩光、夜间视功能欠佳、术后适应等问题。尽管如此,多焦点IOL的临床应用,确实使中老年白内障患者达到了不需牺牲远距离视力也可拥有良好近视力的目的,减少了对眼镜的依赖。据统计超过80%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需要依赖眼镜[11],而且有高达94%的患者愿意再次植入此类人工晶状体。因此若做好对患者的选择及与患者的沟通、术前精密地测量、准确地计算IOL度数、医生完美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对患者恰当的解释、引导等各环节,多焦点IOL是非常有效、安全且值得推广的。特别是随着对多焦点IOL的不断改进,例如对多焦点IOL的表面进行非球面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夜间视功能,减少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其实都不是从维基百科来的。。。当全部都是拷贝回来的。。。==
wiki是什么?
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从技术角度看,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网页的社会性软件。Wiki包含一套能简易创造、改变HTML网页的系统,再加上一套纪录以及编目所有改变的系统,以提供还原改变的功能。利用Wiki系统构建的网站称为Wiki网站,称之为维基主页;“客”隐含人的意思,所以使用Wiki的用户称之为维客(Wikier)。
从使用者角度看,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管理系统。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在维客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同一维客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客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维客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工作的沃德 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这一概念。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得到不断的发展,维客的概念也得到丰富和传播,网上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基百科(Wikipedia)。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与传统百科全书不同的地方,它力图通过大众的参与,创作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它还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
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这个字到底是什幺意思呢?根据FAQ的说法,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实际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简单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长。
什么是wiki
1、什么是维客(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快点快点”)。Wiki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匿名或实名方式编辑或添加内容。Wiki系统是一种超文本系统,人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维客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所以,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网络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2、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都有不同意见;所以一个站点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博客相比,维客由于它本身存在很大争议性限制了它自身有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
3、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可以任意写,不支持个人知识产权概念;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词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词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于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络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