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独立音乐?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歌手自己的心情写的,一般是能够激励人的一类的
**************独立音乐(indie),是一种音乐人该有的音乐状态,是一种精神和想法。它包含任何音乐,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一致,总括来说就是独立自主。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谈,独立音乐其实就是摇滚音乐延伸。
对于自我、世界、周边和生活等,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作理念,最后以音乐的方式能够做到确切表达。
[编辑本段]独立音乐简介
放到音乐范畴中,Indie是一种态度,一种音乐人对于音乐创作的态度,推而广之,它同样也是听乐人对于音乐取舍的态度,我们听音乐或多或少都是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音乐取向,形成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因此有必要时时Check Your Attitude,保持清醒头脑。
如果拿出一张上个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唱片,我们会比较容易判断出一些典型的音乐风格,如Metal、Punk、Country、Folk、Dark Wave、New Age、World、Electronic等等,因为这些音乐风格的音乐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各自特点也很分明,但是如果这张唱片并不是以上这些分明的音乐风格,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Indie Rock。
Indie Rock脱胎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地下音乐和另类音乐,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自Punk,但是其音乐取向却又杂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异的分支类型,所以你仅仅知道是Indie还不行,因为你从这个词得不到确切的音乐感觉,所以你或许还要了解什么荄ream Pop、Chamber Pop、Sadcore、Slowcore、Indie Pop等等,知道这些以后或许你还会有问题,如为什么有的Indie Rock同时还会是Post Rock、Experimental、Neo-Psychedelia、Shoegazing、Lo-Fi这样一些风格,如果再深入,你就会发现这些风格和Indie Rock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了,对于Indie的纵向横向你都有所见解后,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1990年代后的摇滚图景,或许还比较模糊,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其他音乐年代和90年代的关系,不要紧!对于音乐你只要窥其一角就已足够你去花时间了,当然我们仍然需要适时地拓宽自己的听乐范围。
以上纯属个人己见。以下是一些从AMG拿来的相关介绍文章,当然都是和Indie有关的,AMG对于Indie的有关介绍还是不错的,结合你之所听,你会渐渐把握住这种音乐类型的特点。(注:译文中如果感觉不太通畅的地方,请读者参看AMG英文原文)
最后要说的是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有特立独行的态度,这也是Indie的精髓所在。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特指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较大的Indie厂牌也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协议,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取舍决定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音乐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
Indie 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当Nirvana步入主流后,这些American Undergroud 、Alternative 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另类摇滚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演变为如今的Indie Rock,正因为Alternative已为主流,而这些乐队所持的独立姿态,因此其称呼上就由Alternative而为Indie。Indie Rock是对Nirvana步入主流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的回应,这种现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但是你不能说所有的Indie Rock乐队都不商业,比如当Indie Rock借助Punk而实现其商业化(这些乐队风格好像叫做朋克复兴“Punk Revival”)时,你就不要认真地去介意它是Indie还是主流。其实公认观点一直就认为Indie Rock从就不会改变它的音乐取向而迎合主流听众,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主流听众一直就认为这样的音乐:太古怪和无知(too whimsical and innocent)、太不可思议(too weird)、太敏感和太忧郁(too sensitive and melancholy)、太轻柔和太脆弱(too soft and 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 dreamy and hypnotic)、太个人化和歌词的潜在启示(too personal and intimately revealing in its 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质和太低预算(too Lo-Fi and low-budget),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 angular in its melodies and riffs)以至于形成更多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来说就有好几种不同风格(Sonic Youth/Dinosaur Jr./P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
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 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t-rock, space rock, sadcore, and 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重要力量。
[编辑本段]中国独立音乐
无论这些独立音乐人的音乐形式有何变化,他们弹琴唱歌的态度始终一致——与音乐有关,与娱乐无关
1999年时,中国的独立音乐开始以一种另类的姿态与主流音乐抢夺舞台,那个时期,独立音乐这个标签背后隐藏着的是苍蝇,NO,舌头,这些从主流视角看来充满着古怪声音和愤怒歌词的乐队。虽然在商业市场上注定失败,但他们拓展了自己的疆域。到了2005年,独立音乐再次集体出击,际遇却有了根本的改变。
一方面,那些愤怒的摇滚乐手们经过大浪淘沙有的风流云散,有的自我沉淀固守自己的阵地,不再争抢无谓的风头;而另一面,多元化的创意思潮使得独立音乐的概念变得清新而流畅,人们对于独立音乐的界定不再固守着喧闹和先锋,而转向表达自我和平和的歌唱。
不过,无论他们的疆域和音乐形式如何变化,他们弹琴唱歌的态度却始终一致——与音乐有关却与娱乐无关。“独立音乐人”,有人冲着音乐,有人为了独立,无论怎样,他们并不耀眼但却总能在角落里发光。
大约从2005年初开始,一群以新民谣为主的独立音乐人自发地或者被媒体包裹在了一起。文艺青年们都能感觉到,一场新的独立音乐潮流开始了。
以万晓利、苏阳等人的演出带动起的新民谣一时间成为颇为新鲜的声音。在独立厂牌“十三月”的推动下,万晓利带有实验色彩的民谣摇滚和苏阳对于西北民歌的改编,都制成了正式的唱片。万晓利因此结束了在河酒吧的“卖唱”生涯,名字开始大面积出现在地铁站的广告牌上。星光现场,MAOLiveHouse几乎成为这些独立音乐人和乐迷的专属场所。
港台的独立音乐几乎在同时以更加时尚的姿态介入进来。苏打绿、陈绮贞、林一峰、张悬、自然卷,这些名字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变得口耳相传。华丽却低调的声音透过各个小酒吧和网上的豆瓣小组开始向时尚和小资圈子进攻。时尚的生活杂志,终于找到了又一个新的既有潮流感却可以自命不凡的话题。
除港台外,大陆地区也有很多独立音乐者,比如曹方,王筝,龙宽,与非门等
媒体开始打包宣传,几十张唱片被冠以“有观点的聆听”集体发片。独立音乐乘坐着时尚的飞船集体杀入疲态毕现的音乐圈。
虽然这些音乐人中,几乎仍没人能独靠音乐生活;几百乐迷到场的演出现场除去一半赠票也堪为盛况。没有几十万的唱片销量和彩铃下载,但毕竟出现了推崇这些独立音乐的乐迷群体。客观上促成了国内独立音乐的又一次兴盛。
其实这些独立音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但在更多人看来,无论是万晓利尖锐的实验,还是苏阳带着泥土气息的民谣,甚至于台湾香港那些吟唱自己失恋、旅行见闻的小情调歌曲,都可以被一并接受。只因为他们的声音和内容与大多数流行歌曲不同而已。音乐本身的类型已经不再重要,“独立”两个字成为耀眼的标签。
也有人质疑,这样歌唱着旅行,感情和生活琐事的小情小调到底是独立音乐还是流行歌曲的前奏,而这也使独立音乐的概念变得暧昧起来。如果抛开制作公司,发行方式,经纪合约等等因素,独立音乐最终是以音乐是否指向作者真实内心为依据的。这些颇为动听的生活调子虽然是作者真实的表达,却又总是缺少以往人们心中的对大众流行的决绝姿态。
无论怎样的姿态和西方相对成熟的音乐体制相比,中国的独立音乐发展只不过是个婴儿。西方的独立厂牌和音乐人俯首皆是,主流音乐圈也乐于从充满灵气的独立音乐中寻找新的灵感和方向。在中国,主流与独立之间却仍然有着深深的沟壑。
而两年前开始的这些以新民谣为主的独立音乐人,也许是打破这种藩篱的希望。当独立音乐不再作为一个可以被人炫耀或故做姿态的标签,音乐人不再只看重“独立”二字而是转向追寻音乐本身时,音乐才能是真实而独立的表达。就像洪启所说,“我只想让音乐能抚平人心。”
独立音乐的音乐分类
作为舶来品的独立音乐(Indie Music)在它的欧美发源地并不是一个既定的风格或流派。我们可以看到更细致的划分,诸如独立流行(Indie-Pop)、自赏(Shoegaze)、后摇滚(Post-Rock),但是它们都是被划分到非主流(Alternative)和独立摇滚(Indie-Rock)这一标签之下。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pop,dreampop,noise-pop,lo-fi,mathrock,post-rock,spacerock,sadcore,and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中坚力量。 Indie Rock脱胎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地下音乐和另类音乐,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自Punk,但是其音乐取向却又杂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异的分支类型。Indie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Rock)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另类摇滚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演变为如今的Indie Roc。这种现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Indie-Pop)独立流行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更少吵杂以及更少焦虑的IndieRock类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Pop的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在从ChamberPop华美的管弦乐编曲到TweePop的简单直率中,Indie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点或者说这种音乐的侧重点一如都是歌曲多于声响。尽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ItYourself)精神,但是Indie Pop反对朋克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音乐上的声音碾磨处理。独立流行乐可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囊括一大堆具有分明特点的有着独立流行气质的音乐,比如Chamber Pop、Dream Pop、TweePop&C86等等,但是由于这些音乐都有着各自的特别气质,所以它们又都自成一派,因此也就有相对应的音乐风格术语来更加确切地描述它们。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不足以形成一派的独立流行乐将会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音乐气质,此时,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解为狭义上的独立流行乐。注意,即使是狭义上的独立流行乐,藉着音乐自身的多变性以及融合性,它也不可以被一种表达所能具体地确切描述。 噪音流行作为另类/独立摇滚的一个分支,Noise Pop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吉他回馈、音调不谐和声音磨损包装风格的流行音乐。它占据了介于Bubblegum(泡泡糖摇滚舞曲)和avant-garde(前卫音乐)的中点,是传统流行乐创作手法和略富攻击性的白色噪音(WhiteNoise:用以掩盖令人心烦的杂音)的碰撞结果。当NoisePop的旋律飘忽于涡旋吉他所营造的声场中时,其音乐经常会给人一种朦胧、麻醉和催眠的感觉,当然NoisePop可以是欢快活泼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富有挑战性的。最早期的NoisePop植根于the Velvet Under ground的诸如回馈、失真等音乐实验,然而更被公众认同的Noise Pop起源乐队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SonicYouth和DinosaurJr.,是他们将摇滚乐构架与粗重的吉他失真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支正规意义上的NoisePop乐队则是the Jesus&MaryChain,它以1986年的首张唱片《Psychocandy》崛起于地下,几乎同一时期还诞生了可以说是最多产和最具生命力的Noise Pop乐队YaLaTengo,其首张专辑也于此时推出。在80年代末,Noise Pop引发了英伦的Shoegazing(自赏)运动,自赏音乐更加内省,其旋律更加脆弱。在90年代,Noise Pop仍继续对Indie Rock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梦幻流行乐是一种更讲求氛围的另类摇滚类型,在音乐上声响和旋律并重。这种音乐的特点是经常会有如呼吸般的主音并配以随之漂移的吉他或是合成器所营造的氛围音场。CocteauTwins以他们的那种几近无法辨认的主音和缥缈的音场被认为是DreamPop音乐的典型,然而Dream Pop亦包括了一些其他不同的体裁分支,如还包括了像Galaxie 500这样的后Velvet Undergroud吉他摇滚风格,还有MyBlood Vatentine似的声响回馈风格,但不管怎样Dream Pop的音乐很注重音乐给人的声响质感,而这种效果往往是用独具特点的器乐和主音来达到。 90年代早期Indie Rock运动出现了宣扬女权主义的朋克音乐,而Riot Grrrl则是它的一个直言不讳、颇具煽动性的分支。Riot Grrrl音乐所具的磨蚀性出于几方面的意图:它保证了这种非合作态度的音乐永不能达到像另类摇滚音乐过渡主流的成功(发行RiotGrrrl音乐唱片最多的厂牌就叫做KillRockStars);RiotGrrrl运动大都集中在西雅图、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几个例外包括了英国的HuggyBear,也包括了像BabesInToyland和L7这样的几支Grunge乐队,这些乐队符合RiotGrrrl音乐的精神,但是在意识形态上却与这种音乐无关。其实真正的RiotGrrrl乐队是:Bratmobile、7 Years Bitch、同性恋乐队Team Dresch和居于整个Riot Grrrl中心的Kathleen Hanna领衔的BikiniKill,这些乐队无一得到过普遍的接受。由于多数RiotGrrrl乐队并不多产,因此运动初期的那种激情闪现在几年后便消失了,但是RiotGrrrl在独立文化领域中却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独立音乐Twee Pop可能最适合被比作泡泡糖独立摇滚乐-它的音乐有着DIY的精神,但是又蔑视朋克乐的传统惯例,然而它有着一种自摇滚乐诞生之日起未曾所见和所听到的直率天真。C-86后来又被英国的出版界称为“AnorakPop”和“Shambling”,它本身作为一场音乐运动是短暂的,但是它影响了后来的大洋两岸的大批乐队,这些乐队专注于音乐上的直率、真诚,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使得TweePop成为了世界性的音乐标签。在英国,TweePop的中心许多年以来直到现今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Sarah厂牌,旗下的乐队包括the FieldMice、Heavenly和theOrchids;在Sarah被转让后,它的创始人又建立了新的厂牌Shinkansen。在美国,Twee Pop集中在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那里是K厂牌的所在地,这个厂牌是由BeatHappening乐队的CalvinJohnson所拥有。
谁来给我解释一下indie这种音乐风格
独立音乐(indie),是一种音乐人该有的音乐状态,是一种精神和想法。它包含任何音乐,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一致,总括来说就是独立自主。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谈,独立音乐其实就是摇滚音乐延伸。
对于自我、世界、周边和生活等,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作理念,最后以音乐的方式能够做到确切表达。
Indie 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最大的Indie厂牌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交易,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Decision-Making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这里可以看出Indie是一个相对的称呼)。
http://baike.baidu.com/view/79614.htm
music-indie是什么?
指独立音乐
音乐中 独立的态度
放到音乐范畴中,Indie是一种态度,一种音乐人对于音乐创作的态度,推而广之,它同样也是听乐人对于音乐取舍的态度,我们听音乐或多或少都是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音乐取向,形成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因此有必要时时Check Your Attitude,保持清醒头脑。
如果拿出一张上个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唱片,我们会比较容易判断出一些典型的音乐风格,如Metal、Punk、Country、Folk、Dark Wave、New Age、World、Electronic等等,因为这些音乐风格的音乐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各自特点也很分明,但是如果这张唱片并不是以上这些分明的音乐风格,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Indie Rock。
Indie Rock脱胎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地下音乐和另类音乐,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自Punk,但是其音乐取向却又杂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异的分支类型,所以你仅仅知道是Indie还不行,因为你从这个词得不到确切的音乐感觉,所以你或许还要了解什么是Dream Pop、Chamber Pop、Sadcore、Slowcore、Indie Pop等等,知道这些以后或许你还会有问题,如为什么有的Indie Rock同时还会是Post Rock、Experimental、Neo-Psychedelia、Shoegazing、Lo-Fi这样一些风格,如果再深入,你就会发现这些风格和Indie Rock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了,对于Indie的纵向横向你都有所见解后,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1990年代后的摇滚图景,或许还比较模糊,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其他音乐年代和90年代的关系,不要紧!对于音乐你只要窥其一角就已足够你去花时间了,当然我们仍然需要适时地拓宽自己的听乐范围。
最后要说的是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有特立独行的态度,这也是Indie的精髓所在。
独立音乐简介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特指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较大的Indie厂牌也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协议,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取舍决定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音乐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
Indie 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当Nirvana步入主流后,这些American Undergroud 、Alternative 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另类摇滚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演变为如今的Indie Rock,正因为Alternative已为主流,而这些乐队所持的独立姿态,因此其称呼上就由Alternative而为Indie。Indie Rock是对Nirvana步入主流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的回应,这种现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但是你不能说所有的Indie Rock乐队都不商业,比如当Indie Rock借助Punk而实现其商业化(这些乐队风格好像叫做朋克复兴“Punk Revival”)时,你就不要认真地去介意它是Indie还是主流。其实公认观点一直就认为Indie Rock从就不会改变它的音乐取向而迎合主流听众,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主流听众一直就认为这样的音乐:太古怪和无知(too whimsical and innocent)、太不可思议(too weird)、太敏感和太忧郁(too sensitive and melancholy)、太轻柔和太脆弱(too soft and 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 dreamy and hypnotic)、太个人化和歌词的潜在启示(too personal and intimately revealing in its 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质和太低预算(too Lo-Fi and low-budget),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 angular in its melodies and riffs)以至于形成更多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来说就有好几种不同风格(Sonic Youth/Dinosaur Jr./P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
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 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t-rock, space rock, sadcore, and 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重要力量。
独立流行乐
你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更少吵杂以及更少焦虑的Indie Rock类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 Pop的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在从Chamber Pop华美的管弦乐编曲到Twee Pop的简单直率中,Indie 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点或者说这种音乐的侧重点一如都是歌曲多于声响。
尽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 It Yourself)精神,但是前者反对朋克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音乐上的声音碾磨处理。
注:独立流行乐可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囊括一大堆具有分明特点的有着独立流行气质的音乐,比如Chamber Pop、Dream Pop、Twee Pop&C86等等,但是由于这些音乐都有着各自的特别气质,所以它们又都自成一派,因此也就有相对应的音乐风格术语来更加确切地描述它们。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不足以形成一派的独立流行乐将会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音乐气质,此时,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解为狭义上的独立流行乐。注意,即使是狭义上的独立流行乐,藉着音乐自身的多变性以及融合性,它也不可以被一种表达所能具体地确切描述。
indie是什么意思?具体介绍一下,且要简单易明白。
放到音乐范畴中,Indie是一种态度,一种音乐人对于音乐创作的独立态度,推而
广之,它同样也是听乐人对于音乐取舍的态度,我们听音乐或多或少都是在慢慢形成自
己的音乐取向,形成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因此有必要时时Check Your Attit
ude,保持清醒头脑。
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有特立独行的态度,这也是Indie的精髓所在。 第一部分 Indie简单介绍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
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最大的Indie厂牌会与
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交易,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Decision-Making还是拥
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
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
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
然放弃商业,这里可以看出Indie是一个相对的称呼)。
Indie 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
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当Nirvana步入主流后,这些American Undergroud 、A
lternative 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Alternat
ive Rock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便是Indie Rock
,正因为Alternative已为主流,而这些乐队所持的独立姿态,因此其称呼上就由Alter
native而为Indie。Indie Rock是对Nirvana步入主流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的回应,这种现
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但是你不能说所有的Indie Rock都不商业,比如当Indie Rock借助Punk而实现其商
业化(这些乐队风格好像叫做朋克复兴“Punk Revival”)时,你就不要认真地去介意
它是Indie还是主流。其实公认观点一直就认为Indie Rock从就不会改变它的音乐取向而
迎合主流听众,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乐的特点所
决定的,如主流听众一直就认为这样的音乐:太古怪和无知(too whimsical and inno
cent)、太不可思议(too weird)、太敏感和太忧郁(too sensitive and melanchol
y)、太轻柔和太脆弱(too soft and 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 dreamy
and hypnotic)、太个人化和歌词的潜在启示(too personal and intimately revea
ling in its 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质和太低预算(too Lo-Fi and low-budget),
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 angular in its melodies and riffs)以至于形
成更所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来说就有好几种不同风格(Sonic Youth/Dinosaur Jr./P
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
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 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
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t-rock, space rock, sadcore,
and 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中坚力量。
第二部分 Indie Rock各分支(纵向)
Indie Pop
你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更少吵杂以及更少焦虑的Indie Rock类
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 Pop的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
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在从Chamber Pop华美的管弦乐编曲到Twee Pop的简单直率
中,Indie 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点或者说这种音乐的侧重点一如都是歌曲多于声响。
尽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 It Yourself)精神,但是前
者反对朋克的虚无主义态度以
什么是独立音乐,怎样才能分辨出是不是独立音乐
音乐领域中,独立音乐(Independent Music,简称Indie music或Indie),或称硬地音乐,用来描述有别于主流商业唱片厂牌所制作的音乐。独立音乐人所创作的音乐大都比较标新立异,相当于音乐界的非主流。对于自我、世界、周边和生活等,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作理念,最后以音乐的方式能够做到确切表达。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音乐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扩展资料发源于欧洲的独立音乐,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发展也具有了自己的特征:由音乐人自发组成独立厂牌,制作音乐,发行专辑,如张亚东的东乐园,还有摩登天空,丁薇有她的厂牌。唱片销售方式自由,往往在书店、咖啡店和唱片店贩售。独立音乐不同于主流音乐的做法,音乐的风格、内容多元自由。独立音乐人往往参与到主流唱片公司的作品中,进而影响到主流艺人的音乐作品。由于网络共享使盗版问题很严重,很多成名艺人对新兴Web2.0音乐网站“爱恨交加”。独立音乐人的态度则更加鲜明,他们全力支持这些新生事物,并将其看作是成名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音乐网站也为年轻艺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们不断开发更好的工具,以及提供更好的机会,鼓励独立乐队将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立音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立音乐人
<td>和<div>的区别是什么
td表格中的单元格,div是一个块级元素
一、td定义和用法
标签定义 HTML 表格中的标准单元格。
HTML 表格有两类单元格:
表头单元 - 包含头部信息(由 th 元素创建)
标准单元 - 包含数据(由 td 元素创建)
td 元素中的文本一般显示为正常字体且左对齐。
二、div定义和用法
可定义文档中的分区或节(division/section)。
标签可以把文档分割为独立的、不同的部分。它可以用作严格的组织工具,并且不使用任何格式与其关联。
如果用 id 或 class 来标记 ,那么该标签的作用会变得更加有效。
用法
是一个块级元素。这意味着它的内容自动地开始一个新行。实际上,换行是 固有的唯一格式表现。可以通过 的 class 或 id 应用额外的样式。
不必为每一个 都加上类或 id,虽然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好处。
可以对同一个 元素应用 class 或 id 属性,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只应用其中一种。这两者的主要差异是,class 用于元素组(类似的元素,或者可以理解为某一类元素),而 id 用于标识单独的唯一的元素。
뭐和무엇的区别是什么
무엇 과 뭐는 같은말 입니다.
"무엇"의 줄임말이 "뭐" 입니다.
예를들면
이게 뭐예요? = 이게 무엇이예요?
(여기서 "이게"는 "이것의" 줄임말입니다)
한국어에는 줄임말이 많아요. (특히 구어체에서 줄임말을 써요)
韩语呀!
emo什么意思?
阴阳人??没有吧。
EMO(参考中译名:情绪硬核或情绪化硬核)最初是从Hardcore Punk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有着艺术家气派的音乐,但在1990年代末它成为地下摇滚的一支重要力量,投合了当时的朋克和独立摇滚乐手。经常把那一些尤其激烈,冲动,愤世嫉俗,的音乐规成 EMO
作为音乐来说,能被归为EMO风格,EMO乐队,其实是代表了"很受欢迎",因为这种"超感性"的音乐让人听了痛快,能发泄!所以很多最棒的音乐才被划到EMO。而这种EMO乐队都是很有名,很流行,说白了只有超人气的重摇乐队才能被规为EMO 。
EMO文化和EMO音乐完全分不开,他们大多数的粉丝,他们最流行的时尚颜色是黑色,但是有个性的Tshirt,骷髅头, 超紧的皮裤或仔裤,长长的染黑发,黑眼圈等。但是其他的颜色也很流行。EMO的歌,有之后总是很温和,可是之后又总是突然就激动起来,唱着唱着就开始呐喊、嚎叫以至抽泣。
其他的解释包括EMO其实是“emotional”的缩写,这是一种独立的摇滚风格。
还有一种叫做EMO的意思是比较前卫的生活。
EMO穿着打扮风格:
1、衣服不要太宽松 。不要穿嘻哈装 。
2、裤子以牛仔裤为主(黑色和蓝色为佳)。
4、看上去总像没睡好
5、钥匙扣在腰件(随性)。
6、上课不要背书包 。
7、黑色帆布鞋或者板鞋 。
8、EMO的核心是情绪,所以按照自己的喜欢就好。
如果想成为Emo青年,请远离以下几项:
1、压抑痛苦
2、非主流
3、惧怕死亡
4、隐藏自己的情绪
5、忍受压力
如果想成为EMO青年,请努力做到以下各项:
1、宣泄自己的情绪
2、保持对世界的关注
3、用CD机听打口碟
4、了解音乐以及电吉他
5、用自己方法减轻对生活压力
请问什么叫做独立厂牌?
独立厂牌是指艺术先锋。独立厂牌:摇滚乐的历史并不仅仅是关于乐手、词曲作者和制作人的。对于许多听众来说,“厂牌”(label)不过是唱片不显眼位置的几个小字而已,但对那些资深乐迷、音乐记者和唱片业的业内人士来说,“大厂牌”(major)和“独立厂牌”(indie)却意味着本质不同的东西。在我国之外,摇滚乐已成为20世纪最为流行的音乐风格,但这要归功于许多独立厂牌的先锋,他们作为革新的源泉以其自身努力和对大厂牌的影响造就了今天的摇滚乐。扩展资料:独立厂牌与大厂牌区别:独立厂牌可以不被排行榜或销售量之类的身外之物所累而专心发掘奇妙的音乐,这是最幸福的工作。像五十年前一样, 虽然他们依然被发行不畅、预算紧张、缺少曝光而困扰,但他们还会像五十年前一样不断对大厂牌施以影响,使摇滚乐永远不离我们左右。起源:当二战结束后,也就是摇滚乐诞生的初期,唱片工业掌握在几家大厂牌手中:Capitol(凯必多)、MGM(米高梅)、Decca(迪卡)、Mercury(水星)、Columbia(哥伦比亚)和RCA。他们在流行小调的田地里安全地耕作,而把带有特殊口味的诸如R&B和C&W之类的听众留给了地区性的小厂牌,他们认为那些“种族”音乐和“山地摇滚”的听众实在太少,而且他们的企划部门的才能发育得还不那么健全。小公司面对大厂牌分下来的面包屑,必须更艰苦地奋斗,录音、培养艺人、力争得到电台的播出,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既成模式的束缚,能够录制一些更有创造性、更外向型的音乐,这直接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同时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立厂牌
独立流行的相关厂牌
在英国的布里斯托港出现过著名的Trip-hop三巨头,但这座海港对当代流行音乐的贡献远远不仅于此。1987年,Clare Wadd和Matt Haynes选择了布里斯托港Clifton吊桥沿途的一个小地下室,成立了Sarah唱片公司。关于Sarah公司的运作理念,也许是某些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话题,Sarah希望它的唱片发行到一百张时,会有一场全球性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这层意味上看,Sarah像是跛着腿奋力向前倾斜奔跑的堂吉科德,但这并不代表它所推广的音乐是激进咆哮的。Sarah构建了明确的Indie Pop风格:清新爽朗的吉他,简洁悦耳的旋律,矜持雅致的男女声唱腔,流畅干净的英式吉他编曲,部分小型管弦乐的应用以及梦幻般的和声。旗下著名乐队有: Heavenly、Blue Boy、Trembling Blue Stars、Harvey Williams、Fosca、The Field Mice等。Sarah从1987年到1995年发行了100张低成本高水准的唱片,包括专辑,单曲,EP和合辑。它很好地给传统的大唱片公司上了一课:即使不烧钱也能做出优秀的流行乐。而且Sarah在唱片平面设计上追求的宁静唯美风格也堪于著名的4AD美学比肩。1995年8月,Sarah公司发行了它最后一张专辑《Sarah 100》后宣布关闭。这张专辑集合了几乎所有Sarah旗下的知名乐队,既是Sarah音乐品味的精粹,亦是对90年代Indie Pop唯美传奇的见证。下面这段话摘取自Sarah公司宣布解散时发表的声明:本来就没什么海枯石烂的事情,乐队做完一首歌就解散,你听到一首完美曲子然后满意离开,你的恋人转身走进凌晨5点的雨中,今生今世永不相逢……习惯和拒绝改变,才永远是你做任何事情的最大障碍。所以要在100张精美的唱片完成后终结这个唱片厂牌,它们刻画了流行音乐最绚烂的痕迹,不止在于那些彩色的vinyl 7吋唱片,低保真的十轨EP,或者任何的营销噱头。Sarah只属于我们自己,它是我们想要创造出和毁灭掉的东西。我们永不旧话重提。我们想在绚烂的色彩里燃烧,冲动,眩晕,痴狂;我们在崭新的地方亲吻人群,精致,敏感;我们敢于结束一切。 地中海的阳光与海风不光会带来Ibiza小岛上浪漫闲适的Chill Out,还有清新隽永的Siesta音乐。1992年的6月,西班牙的马德里,两位青年Manuel Torresano和Mateo Guiscafré创办了Siesta唱片公司。仿佛承继着Sarah的音乐使命,这两位西班牙青年同样非常乐意为乐迷缔造完美和悦耳的流行曲。在西班牙的Indie厂牌里,Siesta是最具有包融性的一个。以Sarah的独立风格为基础,Siesta注入了更多轻柔怀旧的风格来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在Siesta的出版目录当中,除了Sarah式的清新浪漫民谣之外,还有梦幻般Dream Pop、流畅的电子流行曲、发人深思的低调原声作品、如甜品般可爱的法语流行曲、旋律动听的Pop Jazz、乃至优美的电影配乐、带着浓郁南欧风情的Bossa Nova。也正因此,Siesta旗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如英国、美国、西班牙、瑞典、法国和希腊等地的一大批独立乐队,包括夫妻组合Mus、马德里女子乐队Nosotrash、来自巴塞罗那的Zola、两个可爱女孩Niza、苏格兰格拉斯格六人乐队Camera Obscura等。Siesta2004年推出的旅行系列三部曲唱片,由Bossanova大师Ramon Leal操刀制作,汇集Siesta旗下众多音乐人的共同参与,是领略Siesta包容、多样的Indie Pop全景的首选。 提起瑞典流行音乐,你会想到Ace Of Base,M2M,还有Lene Marlin。还有别的独特又好听的吗?对了,你或许还想到了Club 8,没错Club 8这支现在很著名的Indie Pop乐队就是属于Labrador厂牌旗下。Labrador是在1998年,由一位行政工作人员Bengt Rahm组创建立的。最初这所微型唱片公司只发行过两张七吋合辑,当中包括了日后著名的Acid House King乐队的一首单曲。与此同时,Club 8也脱离了Siesta公司正在寻觅新东家,他们当然首选就在斯德哥尔摩的Labrador。很快,Club 8的第二张专辑在此发行。这个合作可算是Labrador的真正起步,因为Club 8的创作人Johan Angergard独具慧眼地为Labrador找来了不少新鲜血液,如Waltz For Debbie、Leslies、Lasse Lindh等。而Labrador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所自己去打造乐队的厂牌,它只是为乐队出版唱片,音乐的自主权完全交给音乐人自己。这也是它在几年间就崛起成为瑞典最重要的独立厂牌的重要原因。现在的Labrador大概正处在一个鼎盛时期,旗下人才济济,既有早已成名的Club 8、Acid House King和Startlet,还有迅速上升的Edson、Douglas Heart和Aerospace。除了这些清新的瑞典之声,近年来的Labrador还在Twee-Pop风格以外,极力发掘新声音,如Acid Jazz加Funky节奏的跳舞组合Mondial,充满瑞典摇滚味的Tribeca,还有融合了流行朋克和后朋克的The Legends。种种迹象表明,Labrador的未来不可限量。 Shelife的雏形早在1995年就出现了,当时Shelife的创始人都住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一个郊区。用他们的话说是在“某一个美好的春天”, Ed, Yuri和Laura三位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开始讨论从他们自己喜欢的Indie Pop乐队中征集一部分作品合集出版。Ed希望能够每年都在名字叫做Shelife的厂牌下发行一张7寸唱片,而当时是他们只有Ed自己的一只乐队,所以他们必须需要向其他乐队征集作品,但是前提是无偿的。随后,他们在当时的一本叫做《Soft White Underbelly》的科幻杂志上公开征集作品,尽管广告打出去以后的响应还不错,但是专辑的准备工作却耗时漫长。这是因为Shelife当时没有E- MAIL,与世界各地乐队的联系只能靠邮局的信件,因而耽误了不少时间。1996年6月末,他们收到了邮寄来的最后一首作品的母带,在7月完成了《Whirl-Wheels》的封面,到了8月份,整整过去了一年有半,首期 2000张编号为Shelife001的唱片终于制作完成。至此Shelife也开始了引领美国本土Indie-Pop的传奇故事。1997年,Shelife从加利福尼亚南部搬到了纽约,开始着力于挖掘更多出色的乐队,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这还仅仅是晚间和周末的业余爱好。直到 1999年正式注册公司之后,Shelife才正式成为一家的唱片公司。在这之后,Shelife开始不断地扩张和完善自身,包括建立了一个平面工作室和一个声音工作室,并且也不断地被来自全世界的乐迷所知道。旗下音乐人的队伍也不断壮大起来,除了成员包括老板Ed和Laura的The Autocollant外,优美高雅的The Crooner,简单风趣的Sky Park还有Chamber Pop 风格的Majestic和C-86风格的The Frenchman都非常优秀。而现在大名鼎鼎的加州乐队Call And Response的首张EP也是在Shelife旗下得以推出。更为称道的是,Shelife还非常注重与其它国家的Indie Pop音乐的交流,它最早拿到了Labrador厂牌重要乐队Acid House King在美国的代理,这也证明了Shelife得到的承认和重视。2001年底,Shelife的3位首脑又搬回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他们在官方网站上说“Shelife不希望能够在世界上到达到多么高的地位,我们只是试图给全世界的Indie Pop乐迷们创造更多的欢乐。” 1980年代末,受到英式吉他摇滚影响的一群日本年轻人,经常组队在涩谷一带的Live House表演,这种非主流音乐势力一直持续到今日,被称作日本涩谷系音乐。在这其中,诞生了一个著名的Indie Pop厂牌——Trattoria,而这就得说到小山田圭吾了。80年代末的小山田圭吾组建了一支叫Flipper's Guitar的乐队,建立了第一代涩谷系之音,他将喜爱的英伦吉他融入日式风格,那种轻快中带着淡淡哀愁的乐风,使他们成为日本清新音乐的头号乐队。然后,小山田圭吾就组建了Trattoria音乐公司。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独立厂牌一样,Trattoria出版的音乐直接体现了创办人的喜好,都是轻快的Indie Pop曲风,并且带有明显的复古色彩。而小山田本人则对波谱艺术很感兴趣,有一段时期,Trattoria所有唱片的封面几乎都是旧美式海报的风格,这也成了Trattoria唱片的一大特色。Trattoria旗下重要的音乐人包括:小山田歌声甜美的前女友KahimiKarie,现在已经解散的吉他乐队Brige,有冲浪摇滚风格的Venuspeter等Trattoria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了海外市场的支持,它在日本本土的商业并不成功。其官方网站从去年9月起便一直没有更新,作品编号还只列到130号,而实际上唱片已经发行到了160多号,这不由得让人猜测Trattoria是否遇到了一些麻烦。 台湾发达的电视娱乐业并没有完全扼制独立音乐的发展,小白兔橘子就是宝岛知名的Indie Pop厂牌。它的前身是一个经营海外独立流行音乐唱片代理和二手CD交易的门市,至2002年4月开始自己制作发行唱片,包括薄荷叶、坏女儿和 Nipples、MurMur、Emily的专辑。在代理发行这一块,小白兔橘子不以市场的接受度为唯一考量,进口多种类型的音乐唱片,以Indie Pop为主,也包括电子、民谣和各类摇滚。在音乐制作方面,小白兔橘子不管是唱片风格、唱片封面、录音方式还是挑选制作人,都是百分之百尊重乐队本身,也不会像主流唱片公司那样对艺人进行形象塑造。作为独立厂牌,小白兔橘子根本没有太大的资金可以投入,所以在宣传方面比主流唱片公司要薄弱许多。小白兔的宣传理念是只要不用钱的宣传方式都做,当旗下音乐人发行唱片时,会寄新闻稿给媒体、会利用网络传播,包括自己的官方网站,以及一份自创的平面刊物《小白兔音乐通讯》。同时,小白兔橘子每年还会举办免费的“小白兔夏夏叫”活动来进行推广。也许在港台这种商业音乐异常发达而本土空间狭小的地方推广独立音乐会更加艰难,这从小白兔的创办人叶宛青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就可感受到——“小白兔是乐队时代的先驱,它会一步步把这种音乐带到整个市场,努力撑住,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心态接触,让乐队成为台湾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Belle & SebasitianBelle & Sebastian的组建是一个简单又不简单的故事。90年代初,Stuart Murdoch这位苏格兰青年栖居在伦敦的一所教堂里做零工。有近三年的时间,他一直独自在街头唱自己昨夜刚谱就的歌曲。直到1996年的某一天,偶然路过的David和他搭讪,他才随着去了这个落魄的贝斯手那破旧的四轨录音棚里录制Demo,又是过期报纸里的一条分类广告无意中透露了有个便宜的二流唱片监制可灌录黑胶唱片,于是又花了5天时间,从Stuart大堆的旧歌里临时挑出了7首,首张专辑《Tiger Milk》就这样面世了。而70年代风行法国的一部关于男孩Sebastian和小狗Belle的儿童系列剧《Belle & Sebastian》也被用来做了乐队名。但谁也不会想到这张仅制作了1000张的首张专辑后来曾在二手市场里飙到700英磅一张,直到几年前由 Matador公司重作CD发行。但是这样不起眼的小乐队,很快也获得了A&R这样的大公司的关注,可是Stuart对与A&R的唱片合约不屑一顾,因为他明白大公司里的诸多限制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后来,乐队成员逐渐发展到了有7个之多,乐队的音乐构架丰满起来,民谣的风格也日臻完美。但是在Belle & Sebastian清爽的民谣音乐之下,歌唱的内容有时却会是暴力凶杀,这样的反差倒形成了乐队的一种特色。2001年,Belle & Sebastian得到了《NME》杂志的推荐,同年又被电台选为了全英最佳新人,他们特立独行得风格和出色的音乐引来了大批媒体的采访邀请。然而 Stuart丝毫不为之所动,他的态度是看淡这一切与音乐无关的东西,“我不想过多的谈论我自己,我的唱片已经说明了一切。”近些年,Belle & Sebastian成为了Indie Pop乐队中名声最大的那一类,就在前不久,他们还被乐迷票选为苏格兰的最佳乐队。专辑:《Tigermilk》 1996《The Boy With Arab Strap》 1998《If You’re Feeling Sinister》 1999《Fold Your Hands Child, You Walk Like a Peasant》 2000《Storytelling》 2002《Dear Catastrophe Waitress》 2003《Push Barman To Open Old Wounds》 2005 Acid House KingsAcid House Kings也许是瑞典的第一支Indie Pop乐队,它的成长轨迹又浓缩了瑞典Indie Pop的发展版图。1991年,三个年轻人:Joakim Qdlund(同时也是Poprace和Starlet乐队的成员)Nikas Angergard(来自Red Sleeping Beauty乐队)以及Johan Angergard(曾经是Club8和Poprace的成员)组成了Acid House Kings。从这个成员背景复杂的阵容就可以看出,Acid House Kings自成立起就与瑞典庞大的Indie Pop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可是他们的首支单曲《Play Pop》是跑到德国著名独立厂牌Marsh-marigold旗下发行的。从1992年开始,Acid House Kings开始了他们第一个10年发展计划,其间他们发行了三张专辑,确立了简单易上口的吉他风格,并逐渐获得了国际声誉。2001年,Acid House Kings为了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室Summer Sound Studios——夏日之声,不正代表着乐队诉说年轻心事,不掩羞涩的清新创作吗?可惜的是,Joakim无法在工作室进行工作,理由居然是他住的地方离工作室太远了。2002年,原本做客串女歌手的Julia,正式成为了乐队的女主唱。但是Julia却成为了乐队的一员,这位女孩淡如呼吸的歌声也成为了 Acid House Kings青春永驻的要素。这一年,也是乐队的创作高峰,他们在Labrador厂牌下发行的《Mondays Are Like Tuesdays And Tuesdays Are Like Wednesdays》是乐队制作最精良,销售也最好的一张专辑。专辑:《Pop, Look & Listen》 1992《Monaco G.P.》 1996《Advantage Acid House Kings》 1998《Mondays Are Like Tuesdays And Tuesdays Are Like Wednesdays》 2002《Sing Along With Acid House Kings s》 2005 Club 8Club 8也许是除Belle & Sebastian之外,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一支Indie Pop乐队了。这支瑞典乐队的一曲《Love In December》为他们招徕了不少国内乐迷。《Love In December》其实适合在夏天听,道理就如天热饮冰这么简单。它有最简单的好听公式:清新的女声加飘忽的合成旋律,但音乐又不是这么简单,有点 Trip-Hop的阴冷,又有更多法式电子的温情。2001年的Club 8正受Portishead和Air的影响很深,不过对于天性快乐的瑞典人来说,温情也许是下意识的喜好。故事还是回到1995年的夏天,Johan和Karolina刚刚20岁出头,他们偶遇于酒吧,聊到的音乐彼此都喜欢。便交了朋友,然后整天一起关在房间里惯录歌曲。有点儿像杨过小龙女古墓习武,顺理成章男女热恋了,那么组个乐队吧,刚好Karolina当时穿的T恤上印了个“Club 8”字样。于是他们以Club 8做乐队名,与西班牙的Siesta厂牌签约开始发行唱片。事实上,Club 8这对组合有过一段封闭的经历。他们是成立三年多,专辑都出了两张后才开始公开演出的。要知道,开始的两张专辑可都带着点轻快的电子舞曲风格,一点也不自闭。再后来,Johan和Karolina不是恋人了,他们也早已回到了瑞典签约Labrador,依旧继续着Club 8的音乐。经过2002年整个秋天,他们把自己关进著名的Summer Sound Studios多日,在2003年初推出了第四张专辑《Strangely beautiful》之后,Club 8减缓了创作速度,开始了世界巡演,还在2004年底到过了北京。专辑:《Nouvelle》 1996《The Friend I Once Had》 1998《Club 8》 2001《Spring Came, Rain Fell》 2002《Strangely Beautiful》 2003 冰岛的流行音乐除了古灵精怪的Björk,现在还应该记住舒适安逸的Múm。这支来自那个冰冷异岛国家最北部的乐队由两个男孩和一对受过专业古典音乐训练的孪生姐妹组成。如果你手头上有一张Belle & Sebastian的《Fold Your Hands Child, You Walk Like a Peasant》,那你对这对姐妹就不应该陌生,因为她们就是唱片封面上的那两个女孩。最开始,是学校里的两个男孩在一起玩电子乐。学校里上演一处戏剧,男孩找到孪生姐妹请她们加入——Múm便这样组成了。Múm起初只是做了些配乐配诗的小品剧,后来开始做一些更加实验性的音乐。从2000年开始,他们陆续推出张专辑,其中以2002年在独立厂牌FatCat旗下出版的《Finally We Are No One》最为人所称道。而这一系列作品充满天真自得的可爱气息,音乐也随心所欲,孪生姐妹带点神经质感的脆生生的唱腔也颇为吸引人。可是在2003年底的冬天,Múm跑进一个四面环海的灯塔中进行创作,孤寂的环境令他们的第4张专辑《Summer Make Good》多出了分黑暗色彩。这似乎预示着Múm也有从Indie Pop路线转到实验音乐的可能。不过国内歌迷最熟悉Múm的应该就是《Finally We Are No One》这首歌——手风琴、口风琴、钟琴、电子合成器、吉他、贝司、大提琴,还有大量的程序编排的哔哔声、拍打声、敲击声,令这首简单的歌曲显得那么丰富迷人,而这首歌的歌词也很出彩,一个意味莫名的故事,启示着生命中的种种莫测际遇:他牵着我? Fun.是一支来自美国纽约的独立流行乐队,现任乐队成员有键盘手Andrew Dost,吉他手Jack Antonoff和乐队主唱Nate Ruess三人。其首张专辑《Aim and Ignite》于2009年8月25日发行,第二张录音室专辑《Some Nights》发行于2012年2月21日。听Fun.的音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影子,就是英国的经典摇滚乐队Queen。主唱Nate Ruess的声线,虽然不如Freddie Mercury那么更具张力、爆发力和戏剧感染力,但在音色上,确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实际上,Fun.的大热之作《We Are Young》,在创作和制作上,也有着和Queen经典作品《Bohemian Rhapsode》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运用了与歌剧的结合,而《We Are Young》则同样融合了舞台剧、嘻哈音乐和电子音乐等元素,从而显得结构丰富、层次立体。尤其是副歌部分的韵腔和传唱程度,更是和《We Will Rock You》或者《We Are the Champions》有些神似之处。事实上,在这个讲究大杂烩乱炖的时代,Fun.远不是这种戏剧化曲风的首创人。提到这个时代摇滚音乐的戏剧化,实际上更要提一下2001年组建的Scissor Sisters。这支乐队不仅彻底复兴了60年代的摇滚精神,以迷幻摇滚、放克摇滚、迪斯可元素作为创作的核心,甚至还常常配上中性化的唱腔,以及女性的打扮,从而营造出一种舞台剧般的效果。Fun.虽然在造型上玩得不像Scissor Sisters那么疯,但对于音乐元素的融合,以及作品戏剧化的张力营造,却同样都有。当然,就像All Music网站所说的,Fun.的作品“不仅取材与现实生活,而且在戏谑的表现方式之下,依然有着正能量的积极意义”。这对于这个独立音乐时代来讲,更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专辑:《Aim and Ignite》2009《Some Nights》2012《iTunes Session》2012 Tamas WellsBelle & SebastianBen KwellerBlurThe CardigansCatatoniaClub 8the DecemberistsGenevaHeidi BerryJaleJJ72LadytronLooperMojave 3Super Furry AnimalsFun.
有哪些音乐流派
有民族乐派、新古典主义、原始音乐、新民族主义、未来主义、噪音音乐、具体音乐等流派。1、新古典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流派和思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都经历了一段较为稳定的风格发展过程。新的美学观念和音乐思维层出不穷。从20年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大的一种音乐流派。2、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现代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旨在根据人类以往的发展和科学知识来预言、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以便控制和规划目前的进程,更好地适应未来。3、序列主义序列主义,也称序列音乐,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现代音乐类型和流派。其特征是将音乐的一些参数按照一定的数学排列组合,称为一种序列,然后这些编排序列或编排序列的变化形式在全曲中重复。4、偶然音乐偶然音乐 aleatory music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一。指作曲家在创作中将偶然性因素引入创造过程中或演奏过程中的音乐。亦称“不确定性音乐”或“机遇音乐”。它始于20世纪中叶,在西方有一定影响。5、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流派
音乐流派都分什么呀?
35种音乐分类
01.trip-hop
trip-hop是英伦/欧洲跳舞音乐的一种,它的名字来源是"trip+hip hop"= trip-hop",因为它发源自英国的bristol,因此最早时称作"bristol hip-hop".。由于把hip-hop(其实很多音乐都是架构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们多半是用hip-hop音乐来跳的.)节奏变慢(有时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阴沉,肥厚的bass,轻微但迷幻的 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样,有时可能连唱片的杂音都会被"故意"取样进去.所谓"trip",指迷幻,氤氲的药物'旅程',所以,trip-hop是种慢板的迷幻的、有jazz感觉的、迷糊的、带点hip hop节奏的break beat音乐。它虽然隶属跳舞音乐类,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乐所有的明确节拍特色相去很远。
外国 trip-hop代表人物:trip-hop中公认的铁三角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02.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观点的词汇,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流行曲的音乐,通常指发展中地区或落后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非洲及南亚洲地区的音乐,有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的音乐,则能普及到自成一种类型。今天大家说的 world music通常是指与西方音乐混和了风格的、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非洲的 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中国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乐迷较熟悉的 world music乐手。
03.new age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 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目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george winston,william ackerman,yanni, kitaro等等。
04.dream-pop
dream-pop是种“梦”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种迷离的气氛,多靠synthesizers(电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电结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声重,歌词也往往有梦般的诗意色彩。代表乐队有 cocteau twins, lisa germano, st.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
05.classical pop
classical pop是指带古典响乐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乐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类,例如 the beatles的 "eleanorrigby"就是。澳洲乐队 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类。如果说 classical pop,则是指经典的流行曲。
06.acappella
acappella是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歌曲,但凡纯以人声唱的歌都是 acappella,不过今天我们说 acappella通常是指有多重和唱的那种唱法,连乐器伴奏都由人声唱出。 acappella的相反是 umental,即纯音乐乐曲,任何类型的歌曲都可以以 acappella形式唱出。香港人最熟悉的 acappella歌曲是 "so much in love",香港 acappella乐队有姬声雅士等。
07.bossa nova
在“谜”新专辑中传达了了许多自然的、哲学的观念。这个观念的主题就是“为什幺”。《冥界之外》是“谜”一首经典的单曲。通过克里图的声音铺垫首一种不可抵挡的圣歌迭句和有力的旋律。
bossa nova是种带 jazz味道的巴西音乐, 1950年代作曲家 antonio carlos jobim将巴西音乐节奏与美国西岸 cool jazz混合而成,柔和、舒服、轻松、懒洋洋、浪漫乃特色。每两个 bar的第 1,4,7,11,14拍为重拍。歌手 joao gilberto的纯厚歌声是 jobim音乐的出色拍档, 50年代中期传入美国后大受欢迎,其它着名 bossa nova乐手有 charlie byrd,stan getz和 astrud gilberto等,最着名的歌曲为 "the girlfrom ipanema"。 ossa nova于 60年代最流行,其馀年代亦不断有捧场者。
08.post rock
post-rock是九十年代中期冒起的一种实验性、前卫摇滚乐,多带催眠感觉,风格取自ambient、free-form jazz、avant garde及电子音乐。代表乐队有tortoise,他们视他们的音乐不是歌,而是不断改变、晚晚新鲜的作品,大部分post-rock乐队都反主流音乐,也反indie-rock,不过也有些比较pop,如stereolab等。
post-rock 乐队例子还有cul de sac、ui、flying saucer attack、the high llamas、mogwai、trans am等。
09.britpop
britpop虽有个"pop"字,但其实是 rock的一种,源於九十年代英伦,中文可译为“英式摇滚”,这是英伦乐坛对美国 grunge潮的一个回应,主要是以乐队形式出现。不过, britpop风格其实十分广泛,如 oasis是结他摇滚乐队, blur则pop很多,而pulp则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风格,不过他们都被列作 britpop。
英国 britpop代表人物: 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10.dub
dub可说是将歌声抽离只剩下音乐的reggae(瑞格,也有称之为雷鬼,一种很有节拍性 ,唱腔特别的南美黑人音乐)。而将dub运用在 电子乐上,则是将部份歌声抽离,将bass和鼓声加重,并且加入大量的echo(回音)等效果。这种技术常在现场表演时,将歌曲重新混音(remix)呈现。像massive attack 的专辑protection便由mad professor从trip-hop音乐混音成了dub版本。
11.electro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还没有house,techno...这类玩意儿,电子音乐也较不盛行,只有electro这类电子音乐而已. electro可说是纯粹以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长得有点像keyboard)来发声的音乐,通常蛮轻柔的,且常使用roland公司的鼓机(drum machine)tr-808来发鼓声。德国的kraftwerk乐团可算是代表。 现在的electro音色比以前明亮,透明许多。后来一些dj利用electro变形成了一种hip-hop乐,被称作old school。现在的fatboy slim(流线胖小子)也融合了一些electro和old school在音乐中。
12.jungle
jungle就是drum'n'bass的前身。jungle的速度比drum'n'bass快很多,而且节拍更为 复杂,比较强悍,有时会搭配一些rap,不像drum'n'bass会融合一些jazz,soul等元素,听起来比较柔,连"摇滚变色龙" david bowie现在都搞起jungle了。
13.drum'n'bass
对某些人来说,drum'n'bass的音乐可能很烦,因为drum'n'bass很注重在节奏上玩花样,还有bass的表现, 像是很快很快,复杂的碎拍,以及运用各种不同的电子鼓,或是取样而来的鼓声。因此drum'n'bass也是breakbeat的一种,4hero为drum'n'bass的知名乐团
14.big-beat
"大节拍",把brit-hop变得更快,节奏更重,更有摇滚的味道,可说是将brit-hop改良后, 更成熟的一种曲风,你可以想像一下又重又碎,又有点快的节拍是什么样子。如the prodigy,the chemical brothers, fat boy slim即是big beat的"大角。
15.brit-hop
把黑人hip-hop的节奏加快鼓声加重,配合些许电吉他,bass,有摇滚乐的味道, 如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曲风即是。
16.break beat
不像house的拍子boom-boom-boom-boom那么规律,而是以破碎的节拍呈现,像是切分拍。如在两拍中加入小碎鼓,等等,breakbeat只是一 个总称而已,有很多种音乐都属breakbeat,如以下的brit-hop,big-beat,和黑人的hip-hop便是一种。
17.psychedelic trance
又名goa trance,发源于印度的一个小岛上。goa即为这小岛的名字 ,旋律常带有印度风味,这类trance的特徵,就是很重视旋律,音符之间的细微变化,且常有重叠的旋律,和高亢的tb-303声音出现,有点ambient的味道。
18.trance
迷幻舞曲,由techno演变而来,听了会让你有"出神"的感觉,但还是保有舞曲的律动 ,很注重bass的表现,某些听了会有"催眠"的效果,拍子也是以4/4拍为主。
19.ambient
听起来起伏不大,但其实一直在做改变,像是长时间的音效, 或是渐进式的音乐编排等等,常会营造出有层次的空间感,所以被称为"情境音乐", 且常对於生活周遭的声音做取样,如人声,汽车声,甚至是其他音乐的旋律...等等。为70年代的brian eno所创,是一种很"高深"的电子音乐.后来ambient也有分支,如ambient house, ambient techno...等等,相信大家从字面上就能了解,其实在很多种音乐中都会有ambient的影子,甚至某些古典乐中 也有ambient的味道。
20.techno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啦!利用电脑,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这种音乐常常是许多音效组合起来的. techno的节拍也是4/4拍,但速度较house快,且听起来具重复性,较强硬,较机械化,所以某些人称techno为"工业噪音",但某些还是会注重旋律的. techno起源于美国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尝试将电子乐与黑人音乐结合,而产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较平缓,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样强劲,可说是现代techno的起源。
21.electrophonic music
electrophonic music(电子音乐).随着时代的演进,音乐家有了更多制作音乐的方法.所谓电子音乐,就是以电子合成器,音乐软体,电脑等所产生的电子声响来制作音乐.电子音乐范围广泛,生活周遭常常能听到,在电影配乐,广告配乐,甚至某些国语流行歌中都有用到,不过以电子舞曲为最.很多人认为电子乐是一种冷冰冰,没有感情的音乐.其实电子乐也可融入rock, jazz甚至blues等多种元素而充满情感的。
电子音乐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 breakbeat、 brit-hop、 big-beat、 trip-hop、drum'n'bass、 jungle、electro、dub、chill out、 minimalism。
22.folk (民歌)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原始 /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 (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 (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美国民歌手 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说是最早的民歌唱片录音,所以普遍被认定是现代民歌 (folk)的祖师。之后 pete seeger、 the weavers继续推动这类音乐,六十年代越战,反战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为时代的呼声。后民歌向 pop,rock及都市化发展, bob dylan发明了 folkrock, simon & garfunkel发展出中产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风行一时。八十年代 suzanne vega,tracychapman等,走出一种更富现在都市感觉的 urban folk(城市) / contemporary(当代) folk路线。民歌 (folk)在英国、香港等乐坛也发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 (folk近年较新的发展是与 new age结合 (如 enya),及与 trip hop结合(如 beth orton)。
23. chamber pop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贵、精致的一种流行乐,它有一定的古典音乐感觉。 chamber music一词来自古典音乐,中文叫"室内乐",是种小组弦乐演奏曲式,气氛高雅。 chamber pop於九十年代兴起,是对当时的 lo-fi及 grunge的一种反应,强调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配乐、乾净的录音,每每多用弦乐、管乐制造巴洛克时代的音乐感觉。
外国代表乐队有 the divine comedy, rialto, eric matthews及 balle & sebastian等.
24. synth pop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顾名思义,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制出来的流行乐”,当然除 synthesizers外还会用上其他电子乐器如电脑及鼓机等等。 synth pop於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开始沉寂,当年在香港也曾掀起过一阵热潮。 synth pop的特点是科技感强,有时会颇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钟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时 synth pop乐手会作入时打扮。
synth pop代表组合: 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md、 gary numan
25. orchestra
orchestra就是管弦乐团,它分成四部分: 1弦乐,包括小提琴、大提琴等, 2铜管乐 3木管乐和 4敲击乐四组。弦乐组每种乐器有多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