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 落花生

时间:2024-03-10 03:35:43编辑:分享君

落花生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落花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然后一家人在空地上种花生收花生的经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扩展资料《落华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生于1893年――1941年,笔名落花生,中国现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1年,与矛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到中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课文《落花生》全文

全文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扩展资料一、赏析《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二、创作背景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三、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u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花生 (许地山创作作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地山

落花生的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年2月出生于台湾,1941年8月病逝),笔名落花生,中国现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1年,与矛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到中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解放者》、散文集《空山灵雨》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拓展资料: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u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笔名是什么?著名的作品有什么什么?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台 湾 台 南 人,现代作家、学者,笔名落花生。

其作品浸透着浓厚的宗 教情怀,其风格独特,富于哲理,诗意盎然,琅琅上口。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 放 者》《杂感集》,论著《印 度 文学》《道 教 史》,以及《许地山选集X许地山文集》 等。

散文名篇《落花生》便是出自这一作品集。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精选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及小说代表作,包括散文《落花生》《春的林野》《先农坛》,小说《春桃》《缀网劳蛛》等。这些作品既充分体现出许地山先生的创作特色,又适合当下中小学生阅读。为使青少年阅读更加方便,领悟更加深刻,我们在每篇文章前加了一段导读,或介绍作品的发表背景,或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或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使文章的可读性大大加强。本书能够丰富青少年的内心,成为青少年朋友学习课本知识外的好伙伴。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笔名是什么?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并翻译有多部印度文学作品,他是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作品简介《落花生》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落花生》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落花生》的中心思想是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许地山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落花生》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落花生》其他情况简介。《落花生》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花生以自己的“牺牲”而使自己“有用”。“无我”故能破除对物质的贪恋,“有我”方能主动选择与承担自己的责任,使牺牲成为可能。爱既“有我”又“无我”,以“有我”来实现“无我”的爱兼有着博大与慈悲的境界。

《落花生》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是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许地山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花生又名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性也相对较强。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许地山——《落花生》全文!!~

落花生 许地山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怪可惜的,你们那麼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我们都说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裏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麼?」
我们争�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课文全部内容

《落花生》—许地山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扩展资料:《落华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生于1893年――1941年,笔名落花生,中国现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1年,与矛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到中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落花生

许地山的笔名为什么叫“落花生”?

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许地山以后不仅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台湾省台南市,落籍福建龙溪(今龙海)。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文学、宗教和哲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执教。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他的创作虽不丰硕却独树一帜,作品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扩展资料:向封建礼教开火的“怪人”许地山初入燕京大学时,许地山被同学们视为怪人,看做傻子。有人说他其怪有三: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其一怪;每日总是穿着下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二怪也;三怪是吃窝头(那时华北闹旱灾,学生每周吃三次窝头)不吃菜而蘸糖。在之后的集体生活中,同学才逐渐了解许地山,知晓他会说厦门话、广州话、北京话,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待人和蔼,总是满面春风乐呵呵的;并且很有文才。“奇葩多才”的许地山,在1919年为了反对曹汝霖、章宗祥等的卖国行为,参加五四运动游行示威的先锋行列,和广大青年一起猛烈地向传统的旧礼教开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地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华生》

许地山的笔名为什么叫落华生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在他的作品《落花生》中写到,他的父亲通过与孩子一起吃花生中,教育他们要象花生一样朴实,把自己的优点不刻意摆子他人面前炫耀,而是默默的奉献出自己的果实,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所以他取了“落华生”这个笔名,以次来告诫自己.


上一篇:美第奇家族 美剧

下一篇:联想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