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轩辕黄帝

时间:2024-03-17 04:47:54编辑:分享君

尧舜禹启的姓分别是什么

尧(谥号):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舜: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传说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今属山东菏泽)。治都在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舜受尧的“禅让”称帝,国号为“有虞”。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刘兰芳评书评书大全

1、《岳飞传》主要讲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从精忠报国,到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为编说《岳飞传》,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白天在团里演出,夜里把孩子哄睡之后才伏案写作。《岳飞传》曾经先后有百余家电台同时播放,出版发行图书100多万册的火爆。2、《杨家将》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刘兰芳评书《杨家将》一直广受大家喜欢,和《岳飞传》同属刘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品,该评书的常见版本为136回,另有一版本为109回。3、《包公巧断螃蟹三》《包公巧断螃蟹三》是刘兰芳、王印权根据民间故事包公断案整理编写成的短篇评书。主要讲了在包公的大智大勇下使展文祥冤案得到昭雪,奸人得到严惩的故事。4、《白牡丹行动》《白牡丹行动》是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评书,1979年在电台上播讲,电台版全48回,电视版全60回。讲述了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南京城里的敌人一片混乱之际,我地下女党员丹华奉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北前线指挥部命令,到上海执行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任务,这项任务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这项任务的名称就叫作白牡丹行动计划。5、《赵匡胤演义》《赵匡胤演义》是关于赵匡胤开宋的评书。作者是孙惠文、刘兰芳。本书详细写了赵匡胤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轩辕指哪个皇帝

古代装有有帷幕的车叫“轩” 古代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直木叫“辕” “轩辕”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车。 因为传说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人们就称黄帝为“轩辕氏”。 又因为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又被用来代指中华大地。 轩辕的由来 按《国语》记载,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又据《史记》说法,黄帝姓公孙。于是,《史记索隐》就调和两姓,说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边成长,故改姓姬。此外,《史记》还说他名轩辕,但是没有说明因何而得名。《史记集解》说他号有熊,《史记索隐》就进行比附,说黄帝本是有熊国之子,故号有熊,轩辕是他的名号,因居轩辕之丘,遂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根据《左传》记载,说他亦号帝鸿氏。《史记正义》解释说,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及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轩、辕两字都与车子有关,因而齐思和《论黄帝之制器故事》(《古史辨》第七册)把我国车·子的发明归功于黄帝。《路史》讲得更具体,说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至于黄帝之所以称黄帝,古人似乎众口一词地说,他“有土德之瑞,土黄色,故称黄帝”。 近代史学家则提出黄帝即皇帝,亦即原始人意识中的上帝(上天)的意思。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根据《风俗通》、《春秋繁露》等古代文献,把应该写作黄帝的地方多写成皇帝,如《易经.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风俗通》则作:“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且,从音韵学上讲,黄、皇同音同声,故黄帝即皇帝。又《尚书·吕刑》中皇帝与上帝也互相通用。这样看来,黄帝似乎可与皇帝、上帝划等号了。然而,“皇帝”称号自秦始皇帝创用以后,泛指中国最高统治者,“上帝”则别具神格意义,“黄帝”专指五帝中之首帝,又成一般共识。因而,此三者在实际应用上已是不可混淆的了。如果你说的是轩辕剑里面的轩辕的话,那么大概意思:“轩辕剑”多义项解释:1、传说中的神兵,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此剑后为商汤所得,大败上古三大邪刀。2、《轩辕剑》是一款由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RPG系列游戏黄金色之千年古剑,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予轩辕黄帝击败蚩尤之旷世神剑。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  传说中,轩辕剑是一把圣道之剑。轩辕剑是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满意请采纳。


轩辕皇帝是谁?

轩辕皇帝即黄帝。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黄帝的出生地古代文献记载有河南新郑、山东寿丘、甘肃天水三地。为政举措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的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轩辕黄帝和蚩尤什么关系

他们是两个部落,关于轩辕:

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关于蚩尤:
在蚩尤部落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聚居点(后世所谓“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以现其遗裔的线索。

关于蚩尤城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 新安县有蚩尤屋场等。

最后结果是,在涿鹿,黄帝用轩辕剑斩了蚩尤。


轩辕黄帝和伏羲是什么关系呢?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太昊。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史记》中称伏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君主。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相传伏羲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等,亦传说伏羲创文字、古琴。传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做八卦。八卦衍生《易经》,开华夏文明。近代之灵签或掷杯,实是《易经》之简化版。因其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皇帝,五帝之首,出生于河南新郑。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史记》中的五帝之首,中国远古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祖先,相传黄帝出生于夏历三月初三,早前炎帝与黄帝结盟对抗蚩尤,最后黄帝在涿鹿之战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螾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自称为黄帝。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轩辕氏与伏羲为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伏羲是黄帝的爷爷或者外公!燧人氏中华民族始祖、万姓之祖、三皇之首。尊称燧皇。妻:华胥氏,弇兹氏。子女:伏羲、女娲。轩辕氏与伏羲为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伏羲是黄帝的爷爷或者外公!燧人氏中华民族始祖、万姓之祖、三皇之首。尊称燧皇。妻:华胥氏,弇兹氏。子女:伏羲、女娲。

轩辕皇帝怎么死的?

  轩辕皇帝怎么死的史书并没有记载,民间传说轩辕皇帝乘龙升天去了。
  乘龙升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人物简介: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轩辕皇帝死在那里/?

轩辕黄帝是五帝之一,其父为少典国君,母是少典国君之妃,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廿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曰轩辕,姓公孙,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聪明智慧,长而敦敏,聪明绝世,是公元前二千四百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建国于有熊,即今河南郑县西北,故又号有熊氏。其部落和炎帝的部落同属于西北高原,同出于少典氏。因神农氏纳莽(音奔)水氏之女曰听祓(音拔),生帝临魁,俱不在位,传至帝榆罔,(即炎帝)居于空桑,为政苛急,法多残酷于民,群臣怨恨,诸侯离心,其臣蚩尤,乃姜姓,炎帝之裔,好兵喜战,作大弩刀戟,以兼并诸侯。帝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颢以临四方,蚩尤肆恶,出洋水,登九淖,攻帝榆罔于空桑,炎帝逊居涿鹿,轩辕乃征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军士昏迷,不能取胜。轩辕乃命风后作指南车,以指示方向,遂擒杀蚩尤于中翼(今山西)。炎帝榆罔仍然不改前非,轩辕修德治兵,与炎帝榆罔战于板泉之野,打了三次大仗,战胜了帝榆罔,榆罔在位五十五年,诸候遂推轩辕代神农氏为天子。以土德王天下,故曰黄帝。都城建于涿鹿,即今河北直保安州。

帝始制阵法,内行用刀锯,外行用甲兵,设旌麾,有不顺者征之。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命共鼓、化狐制造车船,水行用船,陆行乘车,以通行四方。行六相而天下治。立五官以叙五事: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叟[上艹+下区]占星;车区占风;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刚所建。始作甲子,干支相配,而定之以纳音;命容成作盖天以象天,占日月星辰,而定气运;造神历,置闰月,以知时节;命仓颉制文字。仓颉四目,生有圣德,当时有灵龟负书,出于洛水之汭,丹甲青文,仓颉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以指画掌,而造文字。文字成,苍天为之降下雨粟,鬼神夜间为之哭泣。

初、自伏羲画八卦以来,略有文字,至仓颉造字,则以六义造字。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谐音,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至此时,天下的文字就具备了!帝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造音律,命大客作承云之乐,命名为《咸池》。黄帝元妃嫘(音累)祖,教民种桑育蚕,制造衮冕衣裳,制作杵臼使谷粟能够脱壳,作釜灶而民始粥,作甑而民始饭,以烹煮之法,制造甜酒和奶酪;让人们过河有桥梁,走路有鞋穿,死后有棺椁。命挥作弓,夷牟造箭,歧伯作鼓吹,铙角、灵[革+卑](军中击的小鼓)、神钲(行军乐器),以扬武德;命共鼓化狐剖空树干制成舟船,把木头削成桨,用来渡河。命邑夷仿照北斗的旋转,制成车子以供出巡四方。

帝始立宫室之制,遂作合宫,祀上帝,布政教;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为轻重以制国用。咨询于歧伯,写作了《内经》。复命俞跗、歧伯、雷公察明堂,研究人的气息脉搏,巫彭、桐君处方饵,为民治病,而人民得以尽其天年。现在《内经》一书,系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故又称《黄帝内经》。黄帝划分天下,得百里之国万余,命工匠营建国邑。置左右监,管理万国,又划分田亩,创井田之制,定地界以杜争端,于是民不习伪,市不予价,见利不争,风调雨顺,有草名屈轶,生于庭,见佞人即指之,凤凰巢于阿阁,麒麟游于苑囿,称为极治之世。

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八月十五日鼎铸成功,有龙华髯从天而降,迎接黄帝,帝骑龙上天,群臣后宫,从黄帝而去的有七十余人。《晋书天文志上》:黄帝坐在太微中,含枢纽之神也。

帝在位一百零一年,寿高一百一十一岁。群臣葬其衣冠弓剑于陕西省黄陵县西北的峤山,至今峤山仍有黄帝陵。

黄帝妣四妃,元妃西陵氏嫘祖,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二妃方累氏,三妃肜(音容)鱼氏,四妃嫫母,共生子二十五人。黄帝传说为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中华民族均系炎黄子孙。讲的炎就是炎帝,黄就是黄帝。而我刘氏则属黄帝之后裔。

玄嚣系黄帝长子,不在位,事绩不详,配妣亦不可考,生子[虫+乔]极。

[虫+乔]极为黄帝之孙,不在位,事绩和配妣均无从查考。生子姬夋,即五帝之一的帝喾。


黄帝的故事 最好简短一点100字以下。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

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黄帝的故事20字或30字

黄帝 炎帝 蚩尤的传说
黄帝 轩辕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於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建国於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於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於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於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於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神话传说是很丰富的一笔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神话,永远是诱人的、难解的、世界性的谜。无数老人、孩子,都为它心醉痴迷;无数艺术巨匠为它的永久魅力所倾倒;无数学者为它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对这一文化之源的探讨,似乎永无穷尽。总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又再探索、再发现、再理解……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梦幻与神秘,更多的是理想、创造与动力。原始的思维和哲学,沟通了现代人与远古祖先的心灵,人们将通过神话,窥见人数的过去。认识人类自己,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一潮流早已冲开了我们幽闭已久的心扉。认识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神话,写下了人类文化史的第一页。 为父报仇——眉间尺 挖山不止——愚公 错奔月宫——嫦娥 射日英雄——羿 哭倒长城——孟姜女 炼石补天——女娲 逐日英雄——夸父 撞断天柱——共工 开天披地——盘古 发明八卦——伏羲 治水救灾——大禹 猛志常在——刑天 衔石填海——精卫 铜头铁额——蚩尤

开天辟地的盘古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奥妙。在很久以前,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象一个大鸡蛋。盘古就孕育在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大鸡蛋裂开了。其中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混沌不分的天地被盘古分开了。他手托着天,脚踏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里高,象一根巨大无比的柱子,立在天地当中,使天地无法重新合拢,不再变得黑暗混沌。但盘古也十分疲劳了,终于倒下来死去了。 盘古临死前,天地又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和圆亮的珍珠玉石,他流出的汗水变成了雨露。长在他身上的各类寄生物,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变成了大地上的黎明百姓。这样,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又用他整个身体孕育了天地万物。 关于盘古的神力,还有传说。他哭?时流的眼泪成了江河,眼睛的闪光变成闪电。说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就乌云密布。还说他正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住眼睛就是黑夜。 开天辟地的盘古,受到人民的崇敬。我国西南地区一些民族中,还流传着崇拜盘古的各种仪式和神话。传说南海有绵延八百里的盘古墓,用来收葬他的魂魄。 炼石补天的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 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手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浑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救天地。她先在江河中挑选许多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肢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挽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的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类在劳作之余进行 娱乐。 女娲是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的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追日英雄夸父 “夸父追日”是中国古老的神话。它体现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赶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太阳西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再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了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了。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渴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背面,有一座好几白里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 撞断天柱的共工

日月星辰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江河为什么都向东流?传说是水神共工撞断天柱的缘故,共工成了正义的象征。 女娲修补好天宇以后,好长时间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很正常。可是后来一场战争打乱了这个局面。交战的双方是水神共工和天帝。 共工是火神祝融的儿子。他长着人的脸,蛇的身子,红色的头发。共工掌管海洋、江湖、河泽、池沼等世界十分之七的领域。在黄帝和炎帝的一次大战中,共工曾用水帮助他的祖上炎帝作战。黄帝的曾孙,黄帝一度让他代行神权。但在他执掌神权期间,他并不顾念人间黎明百姓,还派人断绝了人间和天界的通道,也压迫他所不满意的诸神。更为无理的是。他把太阳、月亮、星星都栓系在北方的天空上,固定在那里不能移动。这样,大地上有的地方永远明亮,有的地方永远黑暗,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水神共工乘机率领部下发难,起来推翻??的统治,夺取天帝宝座。 这场战争十分激烈,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一座叫做“不周山”的山脚下。不周山地处西北方向,山形奇崛突兀,是一根极高极高的撑天柱。双方战不息,共工见一时不能取胜,陡然怒气万丈,猛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哗喇喇巨响连天,刹那间把不周山拦腰撞断。 这时,整个宇宙又发生了一场大变动,西北面的天空因为没有不周山的支撑,倾斜下来,日月星辰再固定在原位,都不由自主地纷纷朝着倾斜的西天跑去,于是白昼、黑夜每天交换一次。而东南面的大地受到山崩的剧烈震动,陷了下去,形成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江河的水也不由自主地朝东方流去。 猛志常在的刑天

刑天是与天帝对抗,失败后被断头仍不停止战斗的著名神话英雄。 黄帝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座上了中央天帝的宝座,炎帝被迫退到南方。但炎帝的部下并不甘心失败,刑天发誓要与黄帝争夺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板斧,与天帝开始了一场激战。他们一直杀到常阳山地方,黄帝看准机会一剑向刑天脖颈砍去,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就被砍落下来。刑天见头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两只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挥舞武器,继续呐喊战斗。 刑天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精神常常为后人称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称赞这位断头英雄。 衔石填海的精卫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92;而不舍的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料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绝的事业。 铜头铁额的蚩尤

蚩尤是勇猛异常的神话人物。他有81(或72)个兄弟,各个都是铜头铁额,头上生有尖利的角,耳边长有剑一般的毛发,以沙石、铁块为食,善于制造各种锋利的兵器,具有无比巨大的神力。 黄帝和蚩尤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蚩尤发动自己的弟兄和南方部族以及山林水泽间的怪神,杀向黄帝所在地涿鹿;黄帝调动四方鬼神、各种野兽及中原一些部族迎战。战斗异常激烈,蚩尤变幻多端,征风召雨,喷烟吐雾,把黄帝军队团团围在大雾之中。直到黄帝的臣子风后制作了指南车,黄帝军队才冲出大雾的包围。黄帝请来应龙,企图以大雨淹死敌人。蚩尤也请来风伯、雨师,刮起一场更猛烈地大风雨,使黄帝军队四散溃逃。黄帝又叫他的女儿魃上阵参战,暴雨刹那间消失,应龙等伺机扑杀过来,使蚩尤受挫。黄帝又用神兽?的皮制成一面大鼓,用雷神的骨头作鼓?。鼓声惊天动地,五百里外也能听到,蚩尤军队丧魂落魄。黄帝又布列了变化摸测的阵图,把蚩尤军队重重包围起来,蚩尤兵败被俘。 蚩尤被杀死与涿鹿,他手脚上的枷铐被抛掷后化为一片颜色鲜红的枫林,那是蚩尤斑斑的血迹。又说他被杀于翼州中部,身首异处,因而叫“解”,就是后来山西的解县。 发明八卦的伏羲

传说伏伏羲的母亲是华?氏,生活在西北部很远的地方。有一次,她偶然看见沼泽边有一个巨人的脚印,觉得很奇怪,就用自己的脚踩试。谁知刚一踩下,身子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后来就怀孕生下伏伏羲。伏伏羲长有人的头,射的身子,从小就很有神力,能沿着通天的大树自由上下,长大后当了东方的天帝。 伏伏羲是一位圣明的天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始祖。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并且熟悉人间万物的自然法则。他发明了八卦,教人民用这几种符号记载万事万物。他还效法蜘蛛结网,把绳子编织成网,叫人们捕鱼打猎。 射日英雄羿

羿是一位擅长射箭的天神。即使是小鸟飞过,羿也能一箭把它射落。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了,甚至铜铁沙石也晒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腔里仿佛在沸腾。怪禽猛兽纷纷从火焰般的森林、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伤害人民,弄的人民苦上加苦。天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叫羿到凡间去解救人民。天帝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十只白色的箭。 羿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间,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于是摆好架势,弯弓搭箭,对准天上的火球,嗖的一箭射去。起初没声响,过了一会,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洪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人们纷纷跑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三足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彩。这使羿受到鼓舞,他也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是流火。 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到人间不能没有太阳,急忙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去一只箭,总算剩下一个太阳没被羿射落。 羿在射落九个太阳以后,又为人民除去许多怪禽猛兽。其中有吃人的“??”,牙齿像凿子的“凿齿”,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九婴”,毁坏房舍的“大风”,兴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野猪“封?”。 错奔月宫的嫦娥

嫦娥原是天上的女神,因为丈夫羿奉了天帝之命到人间除害灭妖,她就跟随他来到地上。羿成天在外,为人民射落了九个太阳,杀死怪禽猛兽,顾不上家,嫦娥就慢慢对他不满。一天,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灵药。如果两人一同吃了这灵药便可长生不死,一人独吃,就能升天成神。羿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块吃。但嫦娥觉得自从跟了丈夫来到人间吃了不少苦头,灵药既然有升天成神的妙用,何不一人独呢! 在一个晚上,嫦娥趁羿不在家,从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顿时她的身体轻飘飘的,不由自主的飘出窗户,直向天上飞去。她边飞边想,如果到了天府,众神要耻笑她自私,况且见了丈夫也不好办,不如到月宫里暂时躲藏一下为好。谁知嫦娥一到月宫,脊梁骨不住地缩短,腰肚却拼命往外膨胀,最后竟变成了一只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因此许多古诗里,称月亮为“蟾宫”。 以后又有另外一种传说,说她并没有变成癞蛤蟆,依然是一个超群绝世的美貌仙子。只是她在月宫里非常寂寞,常年陪她的只有一只捣药的白兔和一株桂树。后来多了一个被天帝罚作苦役的吴刚,他不停地砍桂树,桂树却随砍随合,他就永远不得休息了。 治水救灾的大禹

古时候洪水滔天,大地上一片汪洋,人民没有居住的地方,有的山上找动窟藏身,有的在树上写鸟雀做窝巢。飞禽走兽还要和可怜的人类争夺地盘和食物。大禹受了天帝的任命,便带了助手应龙,去挽救人类,治理洪水。 禹先率领天下群神赶走了兴风作浪的水神共工。随后叫一只大黑龟把息壤驮在背上,跟着自己。这息壤是一种神土,只要放在地上就会不断生长,积成山堆。禹一路上用它填平深渊。应龙也在前面开路,用尾巴划地。禹叫人民在应龙尾巴划过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导到江海。到了桐柏山,禹又设法擒服水怪无支祁。着无支祁的形状像猿猴,力大却胜过九只大象,整日横蹦竖跳,没一刻安静,使得那地方总是刮风打雷。禹拿大铁锁锁住无支祁的脖子,把他压在龟山下面。禹因为治水非常繁忙,没有一点空闲,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经过许多艰难和困苦,禹终于治好了洪水,可是还有别的灾害。有一个蛇身九头的怪物叫“相柳”,贪暴无厌,一口气要吃九座山上的东西,什么地方只要给他一碰一喷,马上变成水泽,危害百姓。禹就运用神力杀死相柳。这时才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禹当了天子。九州的地方官送来许多铜,禹就叫工匠铸成九只宝鼎。鼎上刻绘着各种毒虫害兽和妖魔鬼怪的图象,使人预先对这些东西有所提防。人民感念禹的恩德,就叫宝鼎为“禹鼎”,以后又把“禹鼎”作为辨认奸邪的代名词。

禹一生兢兢业业为人类谋取幸福安宁,受到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崇敬。在浙江绍兴市南郊建有楼宇巍峨的大禹庙,以纪念他的功绩。


求中国轩辕黄帝的历史资料与轩辕黄帝的介绍,越详细越好!!!

  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历史佐证。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据 《史记.封祥书》记载,古时这里荆山一带灾情严重,轩辕黄帝从昆仑山来到荆山查看。为炼仙丹个百姓治病,黄帝采首山之洞,汲湖中之水,铸鼎于山下。后人到此祭祀拜祖,络绎不绝。现已修复了象征天神、地神和祖宗的三尊大铜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后来,人们便在此地建立黄帝衣冠冢,并建庙祭祀。1992年8月,地方政府投资600万元在原址上建设成了陵幕(衣冠冢)、阁楼、大殿、山门、碑 廊、亭台等景点.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铸原即兴吟诵:中华五千年,史证灵宝见。荆山登高望,古今两惊叹。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传说黄帝与炎帝、蚩尤大战,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为后世所称赞,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实际上,关于黄帝神话传说很多历史资料十分稀少。

  黄帝姓姬,号轩辕,人称轩辕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我国早期的史籍《国语》、《左传》,都把黄帝说成是神话人物。千百年来,黄帝是人还是神一直是个谜。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黄帝内经》一书,这一谜底从此逐渐揭开。《黄帝内经》是几千年来出土的关于黄帝的第一本书。据台湾93岁高龄的著名史学家、台湾轩辕教会会长王寒生和大陆学者余明光先生研究,这本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168年作为随葬品埋人马王堆三号墓中,距今己有二千多年。两位老先生部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注释和编译,并一致认为《黄帝内经》不是伪书,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治国之本"的书。他们由此推断,黄帝不是人们所说的"传说中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王寒生老先生还曾对他女儿预言,国内应有一家姓轩辕的,并应于1994年找到。这一预言还真地被应验了。这家姓轩辕的主人叫轩辕耀,家住江苏省淮阴市泗洪县。1993年中华黄帝陵基金会成立时,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姓很"高贵",应该寻根间底弄个清楚,于是他将自己的姓氏情况写信告诉了陕西省黄帝陵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得到这一情况后很惊奇,因为他们从没听说过有姓轩辕的,经过深人调查,全国姓轩辕的只此一家。王寒生的女儿、台湾轩辕教会总干事王丽霞听到这一消息后,于1994年4月专程来到陕西黄帝陵与轩辕耀会面,并将她父亲著作的有关黄帝姓氏的图书赠给轩辕耀。

  由此看来,王寒生和余明光两位老先生的推断是有道理的。轩辕黄帝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部落首领。

  【黄帝取名"轩辕"的由来】

  由于常年累月的迁徒游牧生活,各种笨重的东西都要人担肩挑,每迁移一次都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遇上女人生孩子,老人生病,更是叫若连天。黄帝为此事也是经常唉声叹气,但又不得不迁移。

  有一次,黄帝带领他的先民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长期生存。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狂风卷走,黄帝只顾别人的安危,不料,自己头上戴的遮太阳的大圈帽,被狂风吹掉。他连忙抓住一棵小树,就地蹲下。黄帝发现他的大圈帽被狂风吹得就地滚动,并不倒地。这是啥原因呢?黄帝砍了一根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滚了不到一丈远又倒了。黄帝自小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沉思了很久;然后,再扎了一个圆圈,给两个圆圈中间扎了个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长树枝,把两个圆圈扎在这根树枝的两头,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这次虽然没有倒,滚不了多远就停下来。这时,常先、风后、仓颉一起走来,问黄帝在干什么?黄帝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三位参臣诉说了一遍。智多谋广的风后,连忙剥了一条树皮,拴在两个圆圈中间的横杆上,一手拉着往前走,两个圆圈一直滚动着,并未倒地。

  黄帝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一下醒悟过来。他叫常先再扎两个同样的圆圈,四个木圆连在一起,好比四个车轮,稳稳当当向前滚动着,再也不怕倒地。风后看后,好像脑子里一下也醒悟过来,他命常先去采石场弄两个圆形石盘,中间凿个洞。不到半天工天,两个圆形石盘就做成了。风后从中间横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间绑了一条草绳,叫常先拉上使劲往前跑。后边跟随了一群先民看热闹。仓颉连忙向黄帝说:我给这个东西起个名,叫做“车”。黄帝深思了半天,表示同意。

  车,对力牧这个人来说,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征得黄帝同意,命所有先民;一人制作两块圆形石头盘。大小规格要一样。不几天,圆形石头盘造得堆积如山。常先命先民,四个圆石盘安装一辆车,全部安成后,黄帝召集所有先民前来观看表演。中华民族第一个地上运载工具--车轮,就这样诞生了。它是当今世界上所有车轮的前身。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车轮也由石头改作为木制车轮。有了铁器以后,车轮由木制又改为铁车轮,成为迁徒游牧生活中的运载工具,大大减轻了先民们体力劳动。力牧在车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打仗用的“战车”。

  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功劳,仓颉和各位大臣商议;命车为“轩辕”。因黄帝当时还没有一个正式名字,就以“轩辕”命名,作为黄帝正式名字。这就是“轩辕”的来历。

  黄帝自从被先民们拥戴为尊长,还没有一个正式“职称”大臣们先后给黄帝起了很多尊称,黄帝都不同意。最后,还是黄帝自己决定。黄帝发现土是黄色,土能生万物,土是人们生存的唯一依赖的靠山,先民们又是黄皮肤,所以,就确定他的尊称应该称“黄地”。从此,“轩辕黄地”就这样定下来。

  到殷商时代,一些文人觉得把祖先称“黄地”很不雅,他们借故“地”和“帝”是谐音,就把“黄地”改为“黄帝”。“轩辕黄帝”从此就这样沿用下来。秦以前,各国诸侯都害怕触犯祖训,有损祖德,轻易不敢称自己为“帝”,只好称王、称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自己“始黄帝”。但他也没有敢沿用这个“黄”,只好用了白王“皇”。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轩辕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中华文明时代由此产生了。

  【阪泉之战】

  据传阪泉之战发生在夏部落和神农氏部落通婚的时候。那时候通婚,不光是出嫁女的,也“出嫁”男的。

  夏部落和神农氏部落通过议婚,双方同意各嫁出男女青年十名。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部落的主婚人,各带十名男女青年去举行成婚仪式。女的头戴编织的花环,脖子上挂着骨珠项链,腰围染色麻布,格外好看。男的腰围兽皮,肩挂麻布带,人人佩带弓箭、石刀、石斧,显得英俊威武、双方迎亲的队伍,在半路上一个山谷相遇,出嫁的男女青年热情地举起陪嫁品,互相道喜,相互致意。夏部落的陪嫁品是他们生产的皮张、麻布、玉石等,神农氏部落的陪嫁品则是各类粮食种籽。男男女女,手拉手,面对面,高兴地笑着、唱着、跳着,转着圈子。

  这时,蚩尤和夸父正在附近的树林中打猎,忽然听见了山谷里一片欢畅笑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收起弓箭,透过树枝空隙向山谷里望去,只见一伙男女青年正在欢腾跳跃。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夏部落和神农氏部落正在通婚。夸父对蚩尤说:“他们两个部落一通婚,建成联盟,扭成一股劲对付我们,那还了得!”蚩尤沉思了半天,在夸父耳边咕噜了一阵,夸父立即把随行的所有人员都集中起来,秘密地布置了抢人抢物的计划。

  双方出嫁的男女青年正沉浸在欢乐之中,突然一声狂吼,蚩尤和夸父提刀挂斧,带领一帮打手冲出树林,见女人和财物就抢,见男人就打就杀。双方送亲的人毫无防备,突然遭到这样的袭击,一时乱成一团,眼看着男的被打倒,女的被抢走,财物被枪光。等双方送亲的人明白过来时,蚩尤和夸父一伙已钻进树林,跑得无踪无影了。

  通婚就这样被蚩尤破坏了。送亲的大鸿回来向轩辕报告了他们被抢劫的经过,并说:“四个女的和两个男的被抢走,一个人被打死,三个人被打伤。”轩辕怒不可遏,立即叫大鸿把应龙找来。

  蚩尤把抢回来的财物,全部分给手下的小头目。只把四个女子留在身边供他玩乐。夸父走来对蚩尤说:“咱们抢了人家的财物和人,难道轩辕、神农氏肯罢休不成?你要及早提防!”蚩尤骄横地说:“轩辕无能,神农氏怕事,他们只会说教,武力不行,要是他们敢来报复,只会白白送死!”蚩尤说罢,命夸父召集九黎族首领去作准备,自己和女人玩乐去了。

  轩辕组织起六路人马,由应龙挂帅,准备讨伐蚩尤。蚩尤和夸父听到这个消息,也调集人马,埋伏在阪泉之野。

  蚩尤经常炫耀说,他的谋臣能呼风唤雨;他的军师— — 风伯和雨师,能腾云驾雾;他的部下以沙为食,不吃食物;而且,人人头上长着两只尖角,打起仗来,凶猛异常。其实,这全是无稽之谈。蚩尤打仗往往利用云雾天、黑夜。天时对他不利时,他轻易不出兵。他的部下头上并没有长角,只不过戴着插有两只锋利牛角的头盔罢了。他们当时已种稻谷,是以米为食,而不是以沙为食。

  轩辕去和蚩尤打仗时,曾吃过蚩尤“迷魂阵”的亏。这次轩辕总结了过去战斗中失利的教训。他和谋臣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根据天上北斗星的斗柄不转动而斗转动的原理,造了六架指南车。每个车上安装一个假人,一只手直指着南方。打起仗来,军队一旦迷失方向,只要一看指南车所指的方位,很快就能辨别出东南西北,而不会迷失方向。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阪泉之野一片雾海,分不清天和地。诡计多端的蚩尤,突然命令部下,向轩辕发起进攻。

  我国远古时代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 阪泉之战,就这样爆发了。

  传说这次大战,双方投入军队有万人之多。蚩尤利用大雾作掩护,冲进轩辕军队大营,大喊大叫,乱杀乱砍。轩辕事先已命应龙做好准备,将四路军队摆开,形成包围圈,只有两路军队与蚩尤军队厮杀。由于有指南车的指引,轩辕的军队越战越勇,不乱阵脚。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这时,一阵狂风刮过,天气空然放晴,云雾迅速散去。蚩尤一看天气对他不利,立即命夸父率军撤退。轩辕一见蚩尤要逃,即命大鸿率四路围截住去路。轩辕和应龙骑上经过王亥训练的火畜(即战马),追杀蚩尤。蚩尤扭头一看,轩辕和应龙骑着豹不像豹、虎不像虎的怪物,紧追在后,心里早已胆怯三分。转眼间轩辕已追到前,蚩尤来不及躲避,便使出他的绝招,只见他突然一跃三尺高,用头上戴的锋利牛角盔,直向轩辕的火畜刺去。轩辕急忙把缰绳一抖,火畜立即前蹄腾空而起,避过蚩尤,使蚩尤扑倒在地。轩辕转身挥起石斧,狠狠地砍去。蚩尤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夸父赶来,抱住蚩尤,双双从崖上滚下去逃脱了。


  【冀州之战】

  蚩尤和夸父逃脱后,他们手下的81个小头目中有21个被俘,其中有两个俘虏,一个叫蛮角,另一个叫利石,一直不服,总想逃脱。一天,轩辕正在教场坪练兵,他俩乘机逃跑,刚跑出教场,就被应龙发现。蛮角和利石见应龙追来。知道一时逃不出去,回头就和应龙交战。蛮角以为他两人一定能够打败应龙,岂不知应龙原是轩辕手下一员猛将,武功超人。只经三个回合,蛮角和利石就被应龙打翻在地。应龙举起石斧,正要砍杀,被轩辕看见,轩辕一面喊:“斧下留人!”一面赶来,叫蛮角和利石从地上站起来。

  这时,正在教场练兵的人们也都围上来,一个劲地喊:“杀了这两个家伙,为咱兄弟报仇!”轩辕摆了摆手,又命应龙、大鸿两人,把所有俘虏都召集到教场上来。轩辕对这些俘虏心情沉重他说:“我轩辕和炎帝原是一母所生的异父兄弟。当年炎帝轻信别人的挑拨,一心要和我争夺天下,结果发生了战争,他被打败后,逃往南方,再也不回来了。如今蚩尤一心要替炎帝报仇,到处抢劫,滥杀无辜,弄得天下不安。你们回去告诉蚩尤:天地广阔,四海共存,不要抢夺别人,更不能随便杀人。我们都应该以礼相待,和平共存,你抢我杀,对谁也没有好处。我决定将你们全部放回,一个不杀。”轩辕说罢,命嫘祖、嫫母、方雷氏,把早已准备好的干肉、干鱼等食物,分发给所有俘虏,供他们在路途上食用。又命蛮角和利石两人负责把全部伤病俘虏带回去。开始人们都对轩辕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认为轩辕心肠太软,觉得不杀几个蚩尤的人,实在解不了心头之恨。轩辕理解大家的心情,再三向他的部下解释说:“千错万错,错在头人,千罪万罪,罪在蚩尤身上。他的部下是无罪的。”人们听轩辕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也就没有什麽怨言了。

  蚩尤和夸父见轩辕将被俘人员全部放了回来,大吃一惊。蛮角和利石一再对蚩尤讲轩辕如何仁义,如何宽宏大量,不随意杀人,不欺压部下等等。蚩尤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没等他俩说完,就怒气冲冲地一脚踢开蛮角,一斧砍死利石。可怜利石,被俘时没有被杀,回来后反被蚩尤杀害。这时,蚩尤瞪着充满血丝的双眼,骂道:“该死的东西,受了轩辕的教化,还有脸回来见我!”其余的被俘人员,一看蚩尤心狠手毒,随便杀人,不由得心惊胆战,暗暗流泪。蚩尤又命夸父把轩辕放回来的所有被俘人员,全部押解到冀州修筑城池,不许他们和其他人接触,更不许和亲人见面。诡计多端的蚩尤,反过来又以谣言惑众,说轩辕如何残酷地杀害被俘人员,如何用活人“点天灯”等等。他要求部下牢记这笔“血债”,加紧练武,准备复仇。

  不甘心失败的蚩尤,将本部落的人员动员起来,利用他们发现的金石(即矿石)日夜冶炼铜铁,制造各种兵器;还把平时抢来的财物和食物,全部集中在冀州城,并加紧修筑城池,准备和轩辕在这里决一死战。

  深夜,冀州城内冶炼铜铁的土地上,火光冲天。蛮角独自一人坐在矿石堆里,想起妻子群女被蚩尤残杀的悲惨情景,不由得失声痛哭。原来蛮角从被轩辕放回后,又被夸父押解到冀州炼铜铁,始终没有和妻子见面。时间一长,群女打听出蛮角并没有被轩辕杀害,而是放回后又被押解去炼铜铁,便满怀希望地前来冀州看望丈夫。不料,在工地上碰上正在巡夜的蚩尤。这个老色鬼,见群女长得体态丰满,白里透红、十分美貌,便二话没说,伸出胳膊把群女搂在怀里。群女不认识蚩尤,一面抗拒挣扎,一面喊蛮角快来救她。蚩尤听他喊叫蛮角,知她便是蛮角的妻子,刚一松手,群女就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蚩尤恼羞成怒,双手举起群女,扔下深沟。等蛮角赶来,群女早已惨死在血泊之中了……想到这里,蛮角把捏在手中的一块石头,狠狠扔了出去,趁着天黑人静,投奔了轩辕。

  轩辕和他的众臣听完蛮角的苦难遭遇,个个怒火满腔。他们根据蛮角提供的情报,认为攻打冀州,只能智取,不能硬拼。商议了三天三夜,决定在九月九日,夺取冀州。

  蚩尤发现蛮角失踪后,知道凶多吉少,便和夸父商议,把驻扎在冀州城内的军队,多一半交由夸父率领,悄悄撤出城外,埋伏在涿鹿之野,以防万一。城内留下的军队,加紧冶炼铜铁,死守冀州。

  九月九日是重阳。这一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蚩尤最怕晴天,清早一起来就爬上冀州城墙观察动向,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细细查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当他正准备下城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外远处一片呼救声。蚩尤回头一看,见一群披头散发的女人,手提肩背着东西,边跑边喊:“救命呀!轩辕军队抢人啦!”蚩尤再朝远处一看,确实有几十名轩辕部下的人,在后面追赶,他立即命令守城门的部下把城门打开,让这群逃命的女人进城。又命城上的军队,立即举弓射箭,挡住轩辕军队的追赶。

  这群逃命的女人一进城门,突然一下子全成了勇猛的士兵,原来他们是男扮女装的轩辕军队。他们手执石斧,猛杀猛砍,把守城门的蚩尤士兵一个个砍翻在地。夜间偷偷埋伏在冀州城外的轩辕军队,听见牛角号声,知道城门已开,便从草丛中、树林里一跃而出,冲进冀州城。蚩尤一看,知道中计,来不及抵抗,便迅速率领残军从北门逃跑。

  轩辕和蚩尤以前在冀州虽然已打过十多次仗,但都未能取胜,今天只用了一个早上,就大破冀州。在这次战斗中,蚩尤军队伤亡并不大,最大的损失是冶炼成的铜铁,制造成的铜铁兵器,被轩辕军队全部缴获。从此,轩辕的军队也有了铜铁兵器,结束了石刀石斧的时代。


  【涿鹿之战】

  轩辕身边的很多谋臣一再建议,要乘胜追击,万不可放走蚩尤,不然后患无穷。轩辕采纳了群臣的意见,命应龙带领三路军队堵截蚩尤的去路。又命常先、大鸿作好正面进攻准备,命风后、王亥把经过训练的300多匹火畜用来组成一支历史上最早的骑兵,还准备了80面夔牛大鼓。蚩尤的军队也都换上铜铁兵器。传说涿鹿大战,双方都集中了所有兵力。第一次交锋,不分胜负。蚩尤总是利用气候的变化,偷袭轩辕,而轩辕军队则把蚩尤围得水泄不通,不给留下半点逃窜的空隙。双方军队战战停停,整整对峙了七七四十九天。

  一天中午,天气突变,狂风大作,天昏地暗。蚩尤认为时机已到,命夸父立即传令,准备突围脱逃。轩辕发现蚩尤意图,即命大鸿、常先和应龙按原计划进行。然后又吩咐风后、王亥:“不能随便擂战鼓,火畜不得轻易上阵。没有我的命令,绝不许乱动。”

  狂风呼啸,沙尘飞扬。夸父领兵突围,被大鸿截住,双方大战起来。只见兵器相击,火星飞溅。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只听夸父惨叫一声,跌倒在地。原来,夸父的眼睛被沙子迷住了,正在揉眼之际,被大鸿拦腰砍了一刀。骄横的蚩尤,一听夸父受了重伤,怒睁双眼,像一条疯狗。他抡起板斧,左右拼杀,领兵冲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轩辕发现蚩尤拼命突围,即命应龙率骑兵跨上火畜,又命风后擂鼓接应。

  蚩尤凶猛异常,力大无穷,越战越猛。不料,应龙率领的骑兵忽然冲杀过来,锐不可挡,一下子打乱了阵脚。蚩尤根本没有料到,轩辕还有骑着火畜打仗的骑兵。他见形势十分不利,便命令全军立刻撤退。这时,轩辕把手一挥,800面夔牛大鼓一齐擂呜。传说这种夔牛大鼓,声震500里。蚩尤军队被鼓震得耳聋眼花,东倒西歪,惊慌失措,溃不成军。轩辕命六路大军,借鼓声威力,发起总攻,一举把蚩尤军队全部消灭在涿鹿之野。蚩尤见大势已去,只好一人逃进一片枫树林。应龙赶上将他活活擒住,还没等到轩辕赶到,应龙手下一名小将,手起刀落,将蚩尤的头砍落在地。这个蛮横霸道不可一世的罪魁祸首,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性命。

  这时,常先、大鸿和风后押着蚩尤身边的军师— — 风伯和雨师,还有受了重伤的夸父走了进来。蛮角一见,举刀要砍,被轩辕阻止。风伯、雨师跪在轩辕面前认罪,表示愿意归顺轩辕。轩辕指着蚩尤的尸体说:“蚩尤残暴成性,一意孤行,不听劝阻,这就是他应得的下场。但他发现了金石,教民学会了冶炼铜铁,这又是他的一份功劳……”风伯、雨师听了这话更加佩服轩辕的宽大胸怀,心里十分感激。他俩请求把蚩尤的尸体妥善安葬,轩辕立即答应了。

  传说,黄帝与蚩尤一共打了三年仗,交锋了72次,前后经过阪泉之战、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最后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之野。

  远古时代的这场战争,结束了部落时代的历史,各部落的人都愿归顺轩辕,一致拥戴他为盟主。从这时起,世界上第一个中央有共主的国家建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形成了,从此以后,人们都尊称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与仓颉造字】
  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胜负未分。黄帝准备改变战术,叫仓颉把作战图拿来,仓颉一摸,身上带的作战地图早已丢失,黄帝又气又急,只好暂且收兵回营。

  黄帝对仓颉说:“你是我身边最聪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关头把作战地图丢失?这是多大的过错啊!”仓颉回答说:“黄帝,如今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若照这样下去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黄帝问:“那该怎么办?”仓颉说:“只有一种图,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用这种图把你要说的话画出来,人们都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黄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边你就不要随军打仗了,专门留下来给咱们画图造字吧!”

  这下可把仓颉难住了。图和字怎么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过去了,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造字的办法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黄帝听后笑看说:“我说过,你是个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飞禽走兽,都按照象形造出字来,我再颁布天下。”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里写呢?写在石尖上拿不动,写在木板上太笨重,写在兽皮上也不合适,这又把仓颉难住了。一天,有个人在河边捉住一只大龟,前来请仓颉给它造字。仓颉把龟细看了一遍,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个“龟”字。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时,爬进河里去了。三年以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字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还长大了,字迹也更明显......

  从此以后,仓颉就命人捉到龟把龟壳都取下来,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子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黄帝看了很高兴,命人好好收藏,并给仓颉记了一大功。传说从这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关于黄帝轩辕有太多的神话传说这里有些文献资料可以简介: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node_7036059.htm


黄帝的资料

  【历史上的黄帝】
  (Yellow emperor;The huangdi;Mauslleum)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目前学术界公认黄帝出生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葬于陕西桥山(黄陵县),国际领导人多次到两地访问!中国自古也有“拜祖到新郑,祭祖到黄陵”的说法。 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为后世所称赞,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诞生之地】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史学界一致认为,具体地点在今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
  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历史和考古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
  黄帝的诞辰一种说法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也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另一种说法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文化贡献】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黄帝功绩】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蚩尤与黄帝之战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周代《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


  【神话传说】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其他传说】
  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周),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一说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 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二说在曲阜寿丘(今山东曲阜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东),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闻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姓公孙。为上古时帝王。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有蚩尤兄弟18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18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于是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如此又有时空观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腔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历史意义】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上一篇:大惊小怪舞蹈

下一篇:狮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