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悲剧中《梧桐语》讲的是什么内容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汉族戏曲,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白朴杂剧代表作。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
梧桐雨的剧情简介
民国初年,在上海有一家著名的“富康”钱庄。它的主人是位人到中年却风韵依存的奇女子——沈母。因丈夫早逝,她携带一儿两女,挽家道中落之颓势,重整钱庄荣华。报社记者何俊兰为重病的父亲求医,抛弃了昔日恋人谢家树(李宗翰饰),嫁给了沈家的大少爷——沈岩。沈母虽然为了沈岩,软硬兼施,迫使俊兰嫁入沈家,但隐秘的过去造就了沈母偏执、极端的性格。恰在此时,俊兰的初恋情人谢家树又从日本学医归来,对俊兰痴心不改。沈母为了使家树对俊兰死心,买通所有医院,不许聘家树当医生。伤心的家树弃医从商,去了香港银行当经理。沈母一心想让俊兰和家树断绝一切关系,就派沈家大小姐——沈娟去香港监视家树。从没恋爱过的沈娟,被温文尔雅的家树深深吸引。回到上海后,她告诉沈母,她要嫁给谢家树。沈家丫环嫣凤曾经为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色诱沈岩,后被沈母严厉地惩罚,为了报复沈母曾对她的伤害,展开了复仇的行动。她和谢家树同命相怜走到一起,也因为同样的怨仇向沈家报复。后来谢家树的真实身份被发现,他原来是沈岩同父异母的兄弟!沈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伤心的自杀。沈母良心不安,终于肯认家树为沈家的子孙。可此时,沈岩被神秘的绑架。原来风平浪静的沈家又风云骤起,一场激烈的暴风雨正一步步逼来,当日本人占领了上海的时候,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怨情仇都已随风而逝。沈母在俊兰、沈岩的支持下关掉钱庄回到了乡下。家树却因参军打仗失去了左臂。他和嫣凤收养了四个孩子,也回到了乡下。军阀混战、世道纷乱、新女性和新思想的崛起、旧体制和旧礼教的辖制,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烈火燃烧的年代里,一场豪门内的情感风波和夺产风云聚焦了那个年代的众多争斗与欲望。上海中路影视有限公司投资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梧桐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她的故事。在这重门深锁的大户人家里,有人为权而疯狂,有人为情而迷茫,有人为财而扭曲,演绎着近代中国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家庭,人类生活共同经验的深井,无论古今中外,它都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影视题材。强女人朱玉桂、新媳妇何俊兰、跛少爷沈岩、犟丫鬟嫣凤……在那大宅子里的纠缠和阴谋中,一个个脆弱心灵的呻吟,一个个独立个性的抗争,敲打着今日的我们,警醒着今日的生活。
我国古代四大悲剧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一般四大悲剧指的是元杂剧四大悲剧。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一、《窦娥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杂剧作品,关汉卿著。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内容叙述长安窦天章进京赴试,将女瑞云押为童养媳,被婆婆蔡氏改名窦娥,夫死寡居。无赖张驴儿父子欲占婆媳,投毒误死父,昏官判窦娥死刑。法场上,她以血溅素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明愿,果然灵验。三年后,其父察访,终于昭雪。作品以强烈的悲剧效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富于表现力,有感在动地的艺术力量,是元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代杂剧作品,马致远著。写汉元帝时,奸臣毛延寿投敌献美人图,匈奴发兵索取皇妃王昭君。文武百官惊慌,昭君挺身出塞和亲。临行,昭君在灞桥“留下汉家衣服”,至番汉交界处因不愿进番族之境,又举酒南望浇奠,后纵身投黑江而死。昭君死后,元帝深居汉宫,思念成梦,醒来又听孤雁哀鸣,更引起了无限愁怅。剧本着重描写了昭君对大汉的感情,谴责了文武百官的无能。作品写人细致,富于心理描绘,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但是所写不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
三、《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作品,白朴著。故事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和唐传奇《长恨歌传》,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由长生殿庆七夕、沉香亭舞霓裳、马嵬坡缢死、深秋雨夜哭奠贵妃4折组成全剧 。在这个传统的爱情题材里 ,白朴根据自己的时代感受,含蓄地批判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特别是把传说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秽事写进作品,就与歌颂李、杨爱情的主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梧桐雨》高超的艺术技巧向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来塑造其精神面貌,更为出色。整部剧作着意描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梧桐雨》对后世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即受其影响。
四、《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 纪君祥著。故事取材于《史记•赵氏世家》。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望采纳~~
元杂剧《梧桐雨》的作者是
1、《梧桐雨》作者是白朴。
2、原著简介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汉族戏曲,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白朴杂剧代表作。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
3、作者简介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梧桐雨》简介
这段唱腔讲的是唐明皇在马嵬坡杀死杨国忠、逼杨玉环自缢之后回宫后的情景。回到长安的玄宗不问世事,退居西宫颐养天年;可是因为痛失挚爱,唐明皇如同丧失了魂魄,尤其是面对宫内杨玉环的画像,更是心痛难忍。唐明皇回忆着当年和杨玉环在长生殿,并肩坐在长廊上,对着夜风中飒飒作响的梧桐,许下了生生世世不分离的誓言。还有在沉香亭的那一天,玉环跳着精美绝伦的霓裳舞,唐明皇唱着歌,敲击着乐器,两人琴瑟和谐,心意相通。而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面对冷雨凄风,看百花落尽,树木萧条。梦里被惊醒,一夜无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惟愿在天成为比翼鸟,在地成了连理枝,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相爱而不能相见相守,怎一个愁字了得。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也许只能永远鲜活亮丽地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扩展资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可以说是承上启下之作,尤其对于之后传奇《长生殿》有着很深的影响。《梧桐雨》全剧共一楔子、四折,所叙述的内容从安禄山待罪进京听候发落,却意外地被杨贵妃认为义子,因祸得福,被封渔阳节度使,从而埋下绝大隐患开始。至安史之乱被平定,玄宗重回长安,于夜雨梧桐之时思念已然香消玉殒的杨贵妃止。全剧结构紧凑,充分体现了白朴作品“清丽高远”的艺术特色。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被文人墨客一再渲染题咏,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这些文学作品中,较为著名的就包括有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元代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和明代吴世美的《惊鸿记》、清代洪升的《长生殿》以及这部元代白朴所作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梧桐雨
电视剧梧桐雨 是小说《梧桐雨》改编的 它的作者是谁?
小说《梧桐雨》作者是李晴宇
【剧情梗概】
民国初年,在上海有一家著名的“富康”钱庄。它的主人是位人到中年却风韵依存的奇女子——沈母。因丈夫早逝,她携带一儿两女,挽家道中落之颓势,重整钱庄荣华。
报社记者何俊兰为重病的父亲求医,抛弃了昔日恋人谢家树(李宗翰饰),嫁给了沈家的大少爷——沈岩。沈母虽然为了沈岩,软硬兼施,迫使俊兰嫁入沈家,但隐秘的过去造就了沈母偏执、极端的性格。恰在此时,俊兰的初恋情人谢家树又从日本学医归来,对俊兰痴心不改。
沈母为了使家树对俊兰死心,买通所有医院,不许聘家树当医生。伤心的家树弃医从商,去了香港银行当经理。沈母一心想让俊兰和家树断绝一切关系,就派沈家大小姐——沈娟去香港监视家树。从没恋爱过的沈娟,被温文尔雅的家树深深吸引。回到上海后,她告诉沈母,她要嫁给谢家树。
沈家丫环嫣凤曾经为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色诱沈岩,后被沈母严厉地惩罚,为了报复沈母曾对她的伤害,展开了复仇的行动。她和谢家树同命相怜走到一起,也因为同样的怨仇向沈家报复。后来谢家树的真实身份被发现,他原来是沈岩同父异母的兄弟!沈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伤心的自杀。沈母良心不安,终于肯认家树为沈家的子孙。可此时,沈岩被神秘的绑架。原来风平浪静的沈家又风云骤起,一场激烈的暴风雨正一步步逼来,它要把沈家神秘的过去和扑朔迷离的是非恩怨翻腾洗涤,来一次彻底的清算……
当日本人占领了上海的时候,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怨情仇都已随风而逝。沈母在俊兰、沈岩的支持下关掉钱庄回到了乡下。家树却因参军打仗失去了左臂。他和嫣凤收养了四个孩子,也回到了乡下。
在繁茂的梧桐树下,俊兰腹中的新生命已经孕育,天边亦是朝霞满天……
【元代杂剧《梧桐雨》】
简介
《梧桐雨》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名作,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以浓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诗味和文辞的华美著称。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雨》为末本戏,正末为李隆基。现有明嘉靖间李开先刻《改定元贤传奇》本、明万历间继志斋刻本、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匏集本、《元明杂剧》本、明顾曲斋刻《元人杂剧选》本、《元曲选》丙集本、《酹江集》本、《元曲大观》本、《古今名剧选》卷一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剧情梗概
描写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悲欢离合。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安禄山有一次未能完成军令,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本欲将他斩首,惜其骁勇,将他押至京城问罪。丞相张九龄奏请明皇杀掉安禄山,明皇不从,反而召见授官。此时贵妃正受宠幸,奉明皇命收安禄山为义子,赐洗儿钱。后来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不和,出京任范阳节度使。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钿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二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坚贞,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贵妃正在品尝她喜爱的荔枝,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传到,明皇携贵妃仓皇入蜀。驻扎马嵬驿时,军队起了骚乱。龙武将军陈元礼请明皇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明皇依言而行。但军队仍不肯前进,陈元礼又请诛媚惑君王的杨贵妃。明皇无奈,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中,由她自尽。这样,军队得到了安抚,保护明皇逃亡。肃宗收复京都后,太上皇(明皇)闲居西宫,悬挂贵妃像,与之朝夕相对,追念不已。一夜,明皇正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他追思往日与贵妃欢爱情景,惆怅万分。
【全剧介绍】
全剧四折,第一折,写李隆基不问是非,竟给丧师失地的番将安禄山加官进爵,让他镇守边境。写杨贵妃对与她有暧昧关系的“义子”安禄山的思念,在李、杨爱情关系上抹上了一道不光彩的、有着潜在危险的阴影。第二折写安禄山为夺江山、迎娶杨贵妃而造反,而李隆基却不理朝政,只命使臣进荔枝,让杨贵妃金盘跳舞。在他淫乐无度时,安禄山攻下潼关,直逼长安,李隆基被迫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第三折写马嵬兵变,士兵刀砍杨国忠、马踏杨贵妃。第四折写已经退位的太上皇李隆基沦为孤家寡人,一人独居于西宫,孤独愁闷地思念杨贵妃。
剧本第四折描写唐明皇在“秋夜梧桐雨”的环境下思念杨贵妃,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人物的悲凉心境与戏剧氛围协调一致,用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碎”的虚写,既切合人物的精神风貌又富有诗意,是元人杂剧中场面描写中的上品。如
〔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这一折颇讲究词采,长于比喻和铺陈描写,煞尾三支曲子摹写各种雨声,
全用比喻,叠玉连珠,以物托思,声情并茂。还运用了叠字、排比、对偶。其用词之精美,铺陈之赡富,联想之深广,皆充分体现了白朴的曲词“风骨磊石鬼,词源滂沛”的特色。)
【作者简介】
白朴(1226——1306以后),初名恒,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隩州(今河曲县南),后迁居河北真定(今正定县)。出身仕宦之家,其父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经历官,也是著名文士,与元好问是好朋友。
人生经历
白朴出生时,金朝已经在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下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白朴八岁时,金为蒙古所灭。他幼年便经历颠沛流离生活,母亲也死于战乱中。白朴长大后,家世沦落,郁郁不欢,决心不出仕做官。他屡次谢绝元朝政府的征召,“玩世滑稽”、“放浪形骸”(王博文《天籁集序》),飘泊大江南北十五年之久,五十五岁时定居金陵。白朴出身于具有浓厚文学气氛的家庭,少年时又随著名诗人元好问学习诗词、古文,因而他的文化修养很高,诗词、散曲和杂剧均名擅一时。在他的诗词、散曲中,常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身世之悲,情调凄凉低沉。白朴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周德清将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和白朴)。平生创作杂剧十六种,现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后一种有人疑非白朴所著。
代表作
《墙头马上》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是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之一(另三种为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这是一部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全名为《裴少俊墙头马上》。剧本的主要情节,玉簪为针,银瓶汲水,是根据唐代白居易的诗歌《井底引银瓶》铺衍而成,但主题完全与白居易原诗中不同,从“止淫奔”变成了“赞淫奔”,变为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肯定。写洛阳总管李世杰的女儿李千金,在自家花园墙头看到骑在马上的裴尚书之子裴少俊。二人一见钟情,李千金后来随裴少俊私奔,在裴家后花园暗住了七年,生下了一儿一女。裴尚书发觉后,逼迫裴少俊休了她。后来裴少俊中了状元,以母子之情打动李千金,夫妇才得以团聚。女主人公李千金的性格非常有特色,她以“天赐因缘”、“这姻缘也是天赐的”为理由,主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直至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