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脉冲信号怎样分析?怎么确定是属于那种雷达信号?
为准确测量脉冲串的特性,必须知道脉冲的频率。在许多情况,会有一个系统参考信号可用以把RTSA的参考与被测试设备参考锁定在一起。在这种情况,因测量工具和被测设备是锁定在一起的,所以手动输入频率错误为零。当并不准确把握脉冲频率时,RTSA利用三个用于频率误差估测的可选方法来确定RTSA的中心频率和脉冲频率之差。由用户选定的方法取决于频率和脉冲的相位特性。雷达脉冲的频率和相位特性可被定义为具有恒固相位、变化相位或线性调频行为。在每种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都对脉冲相位进行估算以确定来自测量相位的任何差异并借助该差异来估算脉冲串和仪器中心频率的频率变化或误差。可通过确定每个脉冲相对于参考信号相位的相位来估算固定相位脉动信号的频率(如脉冲调制的CW信号)。利用被测信号的同相/正交(I/Q)表述来构建内置在RTSA内的信号处理算法。相位是由I/Q波形计算的,其中:相位(f)=arctan(Q/I)然后用计算得来的每一脉冲相位计算相位差与时间的斜率,且还得到相对于分析仪频率的频率误差。为优化当确定脉冲相位时由滤波产生的超调和震铃效应,从每个脉冲50%处的中心进行I和Q采样。对频率固定相位变化的信号(如开/关一个定频振荡器)来说,脉冲间没有简单关系。也就是说,虽然脉冲的频率一样,但每个脉冲的相位却不同。这样,就必须确定每个脉冲频率。通过确定每个脉冲对应于参考信号的相位斜率,有可能算出每个相位的频率误差。每个脉冲高电平中心处的50%用于该计算。然后对分析阶段得出的全部脉冲频率值进行平均以决定与测量频率的频率误差。对包含重复线性调频变频的信号来说,在脉冲高电平持续时间,相位以抛物线方式变化。这种情况,可通过为每一抛物线相位计算找出一个合适的线切来估算频率误差。对先进雷达系统来说,脉冲与脉冲间的相位测量一般是个重要指标。伴随着准确测试脉冲频率的需要,脉冲与脉冲间的相位测量精度取决于如下4个关键因素:相噪、整个测量时间、脉冲边沿定义和测量点以及信噪比(SNR)。被测信号自身及测量仪器的相噪都会影响测量精度。相噪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总体测量时间决定。例如,1ms测量时间将导致集成的集成相噪限制以相对于载频约1kHz的偏置开始并扩展至测量带宽。可通过把参考脉冲和被测脉冲间间隔最小化的方式来获得脉冲与脉冲间测量的更高稳定性。在准确脉冲测量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估算脉冲的上升沿到底在哪里开始,及为了使脉冲震铃消失它到底要持续多长时间。RF载频的脉冲与脉冲间的相位测量是由到脉冲上升沿的确定偏移完成的。定义得不好或测得不准确的上升沿可导致与参考频率不一致的偏移并恶化精度。当测量上升和下降沿时采用插值方法将有助于把该不确定性最小化。确定相对于脉冲上升沿的测量点是有用的。为计算上升沿,脉冲-脉冲间任意点相位的测量精度都具体规定为应大于t = 10(测量带宽)、无论从上升还是下降沿来算都一样。例如,采用55 MHz测量滤波器的脉冲-脉冲间的相位测量在规范内,从脉冲的上升或下降沿来算,测量点大于10/(55 x 106),也即约为182 ns。最后,在脉冲-脉冲测量中,SNR是个重要因素。高端RTSA的典型脉冲-脉冲间相位测量的不确定度在2GHz、20MHz带宽时是1.7deg.、比110MHz带宽下降了2.0deg.。在10GHz、20MHz带宽时精度是3.2deg.,在110MHz带宽时升至5deg.。
cross-section是什么意思
cross-section的意思:横断面,剖面(图);(原子)核(被撞)截面。cross-section英 [ˈkrɒs sekʃn] 美 [ˈkrɔːs sekʃn] n.侧肩倒立;横断面,剖面(图);(原子)核(被撞)截面。section英 [ˈsekʃn] 美 [ˈsekʃn] n.部分;部门;部件;散件;节;款;项;段。v.切开;切断;做(动物或植物组织)切片;(依法令精神病人)强制入院治疗。It holds vegetables in place while they are being peeled or sectioned. 将蔬菜削皮或切片时用它来固定。扩展资料part,piece,section,division,portion,fraction,fragment,segment,share这些名词均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之意。part含义广,最普通用词,常指整体中可大可小的一部分,也可指整体中可分开的独立部分。piece指整体中的一些个体,尤指从某个整体上分出来的一部分。section指整体中的分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显著界限。division通常指按类划分或分割成的部分,常含抽象意义。portion侧重从整体中所分配到的那一部分,含一定的独立意义。fraction指包含在全体中的一部分,暗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fragment指因破裂、分割等产生的支离破碎、不规则的一部分。segment指某物的特定部分或自然形成的部分,也指线形物品的一段。share指共有的东西中应占有的一部分。
雷达的接收机是怎么区分接收的信号是刚发射出去的还是反射回来的
老大,您完全猜错了,雷达不是这么工作的。
雷达根据应用不同,分很多种类,有测速的,有测距的(测距还分脉冲式和调频连续波的),也有复合的。或者,也可以分为腔体雷达和平面雷达等等很多种。你想问哪一种方式的雷达?
介绍这些雷达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范围也太广了,建议搜索一下“脉冲雷达”,“FMCW测距”,“多普勒雷达”,找一些图文并茂的资料看看吧。
世界战斗机上的雷达有哪几种?各种雷达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从旧到新说起吧:第一种:普勒雷达(机械雷达),就是雷达发射“普勒脉冲信号”,又分为单普勒脉冲和多普勒脉冲;所谓的单普勒就是飞机雷达只能发射一束脉冲信号,其雷达不能边发射信号边接受信号,工作模式就是发射信号后,然后停止发射信号来转为接受信号模式;多普勒脉冲雷达就是飞机能发射多个信号,不断地发射不断的接受信号。普勒雷达有点就是,技术成本低,研发简单,若果采用大功率的运行可以探测很远距离,缺点就是:普勒雷达信号对固定的物体探测性能好,但是对移动的就差些,尤其是若果飞机下方有架直升机,直升机把自己的旋转翼对着飞机雷达信号方向,那么多普勒雷达就很难探测到这架直升机,再就是虽然普勒雷达能探测很远距离,但是其一个致命伤就是不能分辨敌我,其就算能在超视距(150千米以上距离)探测到战机,但是并不能分辨出是敌是友。第二种,相控阵雷达,首先相控阵是一种电子雷达,分为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有相当密集的天线阵列,在传统雷达天线面的面积上可 安装上千个相控阵天线,任何一个天线都可收发雷达波,而相邻的数个天线即具有一个雷达的功能。扫描时,选定其中一个区块(数个天线单元)或数个区块对单一目标或区域进行扫描,因此整个雷达可同时对许多目标或区域进行扫描或追踪,具有多个雷达的功能。由于一个雷达可同时针对不同方向进行扫描,再加之扫描方式为电子控制而不必由机械转动,因此资料更新率大大提高,机械扫描雷达因受限于机械转动频率因而资料更新周期为秒或十秒级,电子扫描雷达则为毫秒或微秒级。因而它更适于对付高机动目标。此外由于可发射窄波束,因而也可充当电子战天线使用,如电磁干扰甚至是构想中发射反相位雷达波来抵消探测电波等。优点(1)波束指向灵活,能实现无惯性快速扫描,数据率高; 美国将在日本部署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海基版(2)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 (3)目标容量大,可在空域内同时监视、跟踪数百个目标; (4)对复杂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5)抗干扰性能好。全固态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缺点:相控阵雷达设备复杂、造价昂贵,且波束扫描范围有限,最大扫描角为90°~120°。当需要进行全方位监视时,需配置3~4个天线阵面。有源相控阵雷达,是 AESA radar 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的一种。英文Active翻译为“主动”或“有源”,意思是指天线表面的每一个阵列单元都完整地包含讯号产生、发射与接收的能力,也就是将讯号产生器、放大器等等全部缩小放在每一个阵列单元以内,天线不需要依靠讯号产生器以及波导管馈送讯号。由于每个阵列单元都可以单独作为讯号源主动发射电磁波,所以被称作主动相控阵或有源相控阵。这是目前相控阵天线发展的主流趋势。 有源相控阵的的每个单元只扫描一小块固定区域。各个模组的讯号的相对相位经过适当调整,最后会强化讯号在指定方向的强度,并且压抑其他方向的强度。在同样的涵盖范围以内,不需要移动雷达天线也可以满足扫描的需求。此雷达的电子零件需要“快速移相器”,而控制相控阵也需要极高的计算能力。此雷达理论在二次大战时提出,最早使用是用于地面的大型弹道导弹预警雷达上面。空用系统最早是出现在美国空军一架RC-135 Rivet Amber飞机上面进行试验,这架飞机稍后发生意外坠毁。能够使用在船舰上或者是军用飞机上的小型化有源阵列技术要到1980年代才逐渐成熟,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无源相控阵雷达,是 PESA radar 即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的一种。英文Passive翻译为“被动”或“无源”,意思是指天线表面的阵列单元只有改变讯号相位的能力而没有发射信号的能力,讯号的产生还是依靠天线后方的讯号产生器,然后利用波导管将产生的讯号送到讯号放大器上,再传送到阵列单元上面,接收时则反向而行。由于每个阵列单元自身不能作为讯号源主动发射电磁波,所以被称作被动相控阵或无源相控阵。 现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多是以行波管产生讯号,这和最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产生讯号的方式一样,区别主要在天线上。
美国F-22战斗机的雷达系统是怎样的?
F-22的AN/APG-77雷达是1个用于探测目标的有源相控阵系统。它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超可靠雷达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位阵列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固态相控阵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宽的频带。最大特点是合成了捷变光束控制,它允许一部雷达同时履行搜索、跟踪和目标瞄准任务。捷变光束控制同样使雷达搜索其它空域,而同进可能继续跟踪优先打击的目标。另外,雷达的低截获率能力使F/A-22在瞄准装备有雷达警报接收机和电子干扰设备的敌机时,而敌机还不知道其已被瞄准。APG-77雷达的主要特性:工作频率:8至12赫兹;扫描范围:电子扫描,正负方位90°;真实波束地形测绘:148公里;多普勒波束锐化:18.5公里、37公里或74公里;活动目标指示:74公里;边测距边搜索:296公里;边速度搜索边测距296公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450小时。
战场上生命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①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探测生命迹象的仪器,是一种高科技救援设备。目前常见的有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和雷达生命探测仪。②红外生命探测仪主要用于地震、爆炸等引起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困和埋在地下时,正确测定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它能经受住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探测出遇难者身体的热量,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处理后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从而帮助救援队员很快确定被困者的位置。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某公司开发研制了第一代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成像装置,称之为红外寻视系统。20世纪60年代早期,瑞典某公司增加了测温的功能,称之为红外热像仪。60年代中期,瑞典研制出第一套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后经改进,1988年推出的全功能热像仪,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军用的侦察设备也被转变成了救援仪器——红外生命探测仪。目前红外生命探测仪的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也相对较低,良好的性价比促使它普遍装备于各国的抢险救援部门,应用广泛。随着图像转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红外生命探测仪在成像、定位等方面必然会有更大的提高。⑤音频生命探测仪应用了音频声波(包括震动波)的基本原理,它采用先进高科技微电子处理器和灵敏的感测器,特殊的电子装置将非目标的噪音波及其他背景干扰波过滤,保证摄取最需要的生命目标信号,迅速找出被困者的位置。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不断地研制,音频生命探测仪现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世界上已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消防救援人员,正在使用音频生命探测器寻找被困的生命。由于音频生命探测仪是一种被动接收音频声波的仪器,因此,它也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受到现场噪音的影响,探测速度较慢等。⑥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的。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算法处理。由于呼吸的频率较低,【A】一般每秒1到2次,因此可以把呼吸运动和其他较高频率的运动区分开来。它可以【B】在30秒内侦测出一定范围内被困者的移动和呼吸,可以穿透障碍物(例如钢筋混凝土砖墙、积雪等)进行侦测。雷达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器,它主动式的探测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电磁信号的连续发射机制更增加了它区域性侦测的功能。与红外、音频探测技术相比,雷达探测技术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雷达生命探测仪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探地雷达(GPR)
探地雷达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物探技术,90年代以后才在我国得到较多的应用。早在90多年以前,国外就曾利用该技术作过不可见目标的探测试验,但是直到7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勘查设备公司(GSSI)才第一次研制成功SIR探地雷达系列,并取得一批实用成果。由于GPR技术具有其他物探方法无与伦比的浅层高分辨率的特点,20多年来该项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仪器不断更新换代,资料采集、处理、显示和解释方法不断革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GPR技术已成为地质调查的一种重要技术。一、基本原理简介GPR技术是一种高频(10~1000MHz)电磁技术。但是,它的工作方法却与地震相似。通过GPR天线向地质体内发射一短脉冲信号。信号在地质体内的传播主要取决于地质材料的电特性。当这种电特性发生变化时,GPR信号将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利用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接受器将信号接受下来,经放大、数字化处理和显示,为解释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图像。除人们熟悉的反射工作方式外,GPR还有多种工作方式,如共中心点、广角反射、折射和透射等。各种方式都可以用于探测信号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影响GPR探测深度的因素主要有雷达系统的本身性能(如频率、能量等),被探测材料的物理特性。二、仪器的发展1.国外的主要进展(1)70年代中期,GSSI公司的SIR探地雷达系列代表了首批可在商业上使用的仪器系统。日本的OYO公司推出了GeoRadar系列;微波公司推出了MK探地雷达系列。80年代中期,A-Cubed公司与加拿大地调所(GSC)合作,推出了高性能的Pulse EKKO数字雷达;瑞典地质公司及日本公司等还研制了可用于跨孔测量的孔中透视雷达系列。(2)90年代以后,GPR仪器又有了一些新发展,相继推出了多态雷达系统、层析雷达系统。三维雷达技术具有明显提高解决浅层地质问题的能力,但却因耗时费力得不到普遍的应用。为此,Frank Lehman等研制出全自动的组合地质雷达激光经纬仪系统。利用该系统,一人可在2h内完成25m×25m范围的三维数据采集。三个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为±2.5cm。数据处理、成图可在1h内完成,比传统方法的效率提高5~10倍。(3)仪器轻便、结实、通用是仪器厂商和用户追求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该目标,1998和1999年加拿大的SSI公司先后推出了NogGin250、500型GPR仪器,将该公司生产的Pulse EKKO系统的全部雷达功能压缩在一个简单的NogGin轻便仪器箱内。但该仪器不仅是对原仪器进行简单的压缩,而是从基本设计原理上进行了改进。将NogGin与该公司研制的软件“SPIView”配合使用,用户则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在无限卷图上查看数据图像。2.国内的进展90年代我国引进了一批地质雷达仪器并将它们用于工程和灾害地质调查。近年来,国内地质雷达仪器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物探所研制成功了适用于矿山防爆要求的DVL防爆型矿井雷达系列。原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二研究所相继研究成功了LT-1,2,3型探地雷达。航天工业总公司爱迪尔国际探测技术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探地雷达系列产品。国内外生产的多种类型的GPR仪器,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供不同探测目标选用。三、资料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的进展(1)90年代初,GPR资料由单点采集过渡到连续采集,使GPR技术的应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地震资料处理的方式基本适用于GPR资料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将石油地震的先进技术引进到GPR领域,一些公司之间开展了合作。比如,1990年后SSI公司与地震图像软件公司(SISL)达成协议,SSI公司按地震资料输出格式设计Pulse EKKO探地雷达系统,将SISL公司开发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用于GPR资料的处理。这些软件包括各类滤波、反褶积及资料显示等。(3)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各类模拟方法作了研究,如How-Wei Chen等利用时间域交叉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法,在二维介质内研究、试验、补充了数值探地雷达波传播的模拟。出现了一些利用GPR信号能量衰减层析成像的方法,如应用频率漂移法的电磁波衰减层析成像法、利用形心频率下移的雷达衰减成像方法等。(4)据SSI公司1998年底披露,该公司即将发行改进型的软件-EKKO三维2型软件。采用2型三维软件,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条件下试验下述不同软件的组合处理,以便提高数据的立体特征。该三维软件包括去频率颤动、噪声滤波、背景清除、包络线和偏移。在资料显示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了将石油工业的四维技术用于时空域内采集的GPR资料,这样就有可能制成流体(如污染物羽状流)在地下传播的电影图像。(5)透射法取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显示成解释所需的资料。SSI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可用于将GPR透射资料变换成可用于解释图像的软件。实施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编辑和归类、采集波至、利用美国矿业局的地震层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绘制速度、衰减及波散图件以及图像处理等。(6)针对当前GPR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只侧重探测能力试验和数字模拟研究而对GPR资料解释研究不够的现状,雷林源提出了与GPR资料解释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提出的基本问题包括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地层分界面上电磁波场强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地层中电磁波速度和反射波的相位以及GPR探测深度等。四、应用及应用研究实例GPR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证明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国内刊物对一些普通的应用已给予了较多的介绍。这些应用包括:在水文地质方面可以用于浅部地下环境调查,土壤-基岩面探测,基岩节理、裂隙和层理的确定;在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可用于调查地下埋藏物,隧道、岩溶、建筑地基评价,道路、桥梁、水坝探测和质量无损检测;在灾害地质勘察方面可以用于滑坡、隐伏洞穴的探测以及考古方面的用途等。本文谨就GPR在地质环境污染、农业、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作一简单的介绍。1.调查地质环境污染(1)一座建立在石灰岩地区的硝化纤维厂,由于污水的泄漏导致硝化纤维对地质环境的污染。为了探测地表至潜水面(约60m)岩溶结构可能捕获的硝化纤维,在18个30米深和7个50m深的钻孔中作了井中雷达探测。对收集到的资料作常规处理后,采用惠更斯-基尔霍夫(HK)叠加法绘制出三维雷达图。从深度为10m的重建图像上可以看出几个受硝化纤维污染的位置。在后来的开挖中,证示了GPR的探测成果。(2)探测碳氢污染物试验。多年来的野外工作和试验已证明GPR具有调查地质环境污染的能力。国外专家在1m×0.4m×0.5m箱体中作了精心的试验,试图再一次验证GPR探测污染的能力,并用相关模型说明雷达响应与一些水文参数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和GPR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得出结论:在污染物达到饱和时,利用GPR探不到潜水面;在相邻未受污染区可探到潜水面时,GPR可用于监测潜水面上的污染物;小型实验有助于探测或验证砂质土壤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毛细作用水头、污染物羽状流的传播速度;GPR能成功探测石油污染。2.农业方面的应用(1)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席是雨水良好的储集层,有可能成为灌溉的水源。利用GPR在沙特东部沙漠区作了探测。探测结果划出了圆顶形沙丘上部与其下部盐层间的界面、沙丘内的交错层理及潮湿带;探测还指出,圆顶沙丘可能是新月形沙丘的演变结果。在另一个沙漠场地的调查成果指出了沙丘内水流传播的两条可能途径。(2)探测土壤含水量。自然土壤中的含水量是影响介电常数变化的主要因素。A.Chanzy等利用地面和空中两种方式的GPR试验,证明GPR测量数据与土壤含水量间具有很强的联系。可以用GPR技术探测土壤中的含水量。(3)美国正在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GPR技术被用于探测特殊农业场地的土层、上层滞水、脆盘土、水文优先流径和压实土壤等与现代化农业有关的土壤信息。3.探测古灰岩洞前几年已有一些介绍利用GPR技术探测一般洞穴的文章,但未见到探测古灰岩洞及其塌陷特征的报道。为了配合开发美国得克萨斯州老灰岩洞的地下水,对该区的溶洞系统作了详细的研究。GPR资料显示了未扰动的主岩、过渡构造(如张性裂隙、古溶洞壁及洞顶等)和各种规格的角砾岩的分布。本探测成果证明,GPR技术是调查与近表灰岩系统及塌陷古溶洞有关特征的有效方法。4.南极永冻场地安全检查在一个南极考查计划利用的场地内,发现地下0.3~0.5m位置的冰内有一些融水坑(据2000年初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南极科考队也发现了与此相似的冰水湖),它们将给场地的利用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利用GPR对场地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记录的绕射波结构及其他信息的分析,在3.5m左右深度发现一些有40m长、含分散水的冰层带,但含水量较少。另外,根据GPR资料显示,咸水层以上各层次的振幅没出现异常,说明场地下不可能存在其他融水坑。后来经重车和飞行器作了大量荷载试验,场地没出现任何与冰密度有关的事故。由此可见,GPR可作为南极冰盖场地安全检查的工具。5.军事用途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可用于排除地雷的GPR探测系统。该系统以探地雷达和用于成像的金属探测器为基础。探测器可以区别那些与GPR信号相似而金属含量不同的目标(如同样大小的地雷和石头);而GPR则可以将探测器给出的相似结果(如地雷和金属垃圾)区分开来。另外,据SSI公司1999年10月披露,利用GPR散射能量平面图可以发现塑料性地雷。6.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雷达相图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地层产生的雷达反射图像特征的总和,指的是雷达剖面资料上肉眼可见的反射波的不同组合形式。雷达资料观测中,地质体的构造和结构特征会影响雷达响应并产生特征效应。这些特征效应被称为雷达相图元素。自1990年以来,荷兰TNO应用地学研究所在荷兰30多个适合于GPR调查试验的点上作了测量,用于评价GPR对不同水文地质目标成像和描述目标特征的可能性。探查成果揭示出荷兰不同沉积环境下雷达相图元素的特征,将具有代表性的反射图像编成简要的“雷达相图集”,该相图集对确定地下水文地质层序的位置有益。据悉,美国也利用GPR对多个州做了类似的调查。
关于概率论三个题
某型号飞机雷达发射管的寿命X(单位,小时)服从参数为0.005的指数分布
则f(x)=0.005e^(-0.005x),x>0;f(x)=0,x<=0
1.发射管寿命不超过100小时
P(X<=100)=1-e^(-0.5)=0.393469340287367
2,发射管寿命超过300小时
P(X>300)=e^(-1.5)=0.22313016014843
3,一只发射管寿命不超过100小时,另一只在100至300小时之间
P(100<X<300)=e^(-0.5)-e^(-1.5)=0.170339180138937
所以概率为2*P(100<X<300)*P(X<=100)=0.134046489668717
公共汽车门的高度是按成年男性与车门碰头的机会不超过0.01设计的,设成年男性身高X,单位,厘米。服从正态分布N(170,6^),
设车门高度为K,则P(X>K)<=0.01
P(X>K)=1-P(X=0.99,P[(X-170)/6=0.99,φ(K-170)/6)>=0.99,K-170)/6>=2.33,
所以K>=183.98
车门最低高度应为183.9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