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中的“严父和配天”是什么意思?
严父是敬重父亲,配天是指祭天。
这句话是出自《孝经》圣治章。
原文如下:
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像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什么意思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的意思是: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孝经·圣治章第九》原文节选如下: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译文: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圣治章第九》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圣人以孝治天下的道理。圣人之治天下,以出自人类天性的孝道,感化人民,所以德教能够成功,政令能够顺利推行。扩展资料作品读解这一章书,是因曾子听到孔子讲说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实现和平以后,再问圣人之德,有更大于孝的没有?孔子因问而说明圣人以德治天下,没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重,方成圣治。列为第九章。曾子听了孔子说明孝道之广大,与极高的效果,以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皆本于孝的德行。所以又问圣人之德还有大过孝道莫有。孔子说:“天地之间,人连物,都是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以成形,禀天地之理以成性。”但物得气之偏,其气蠢,人得气之全,其质灵。因此,人能全其性,尽其情,故能与天地相参,而物不能。故天地之性,惟人为贵重。若以人的行为来讲,再没有大过孝的德行了。万物出于天,人伦始于父,因此孝行之大,莫过于尊严其父,尊严其父,如能尊到祭天时,配天享受祭礼,那就尊到极点了。自古以来,只有周公作到这一点。所以配天之礼,是他创作的。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严父,配天是什么意思
严父是敬重父亲,配天是指祭天。
这句话是出自《孝经》圣治章。
原文如下:
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像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生活教育包括哪些?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相同点在于:这两个观点都把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必须和生活融合,要寓教于生活之中,并且二者都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实践。陶行知和杜威的的理论的不同之处有三个:其一在于提出的背景,其二是内涵,其三是定位,具体区别见下:一、提出的背景陶行知生活在20世纪的中国,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当时,他前往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归来后,陶行知批判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并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他在中国发起了乡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杜威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儿童的生活也有脱节。因此,针对美国教育的这两大弊端,杜威发起了实用主义教育运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二、内涵不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对改造生活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是: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要融入儿童的生活、与社会生活。三、强调不同陶行知更加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由生活而决定的;而后者侧重于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应当帮助人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活教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即生活
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2、来源不同: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起源:“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历史都有什么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