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

时间:2024-03-26 10:45:50编辑:分享君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 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公、善、慎、廉


  (一)公。清初朱舜水在《伯养说》中说:“公则生明,谦则生威”,说明为政必须用心公,持身廉。从为官公正与清明政治的关系方面进行论述的言论也不少。《商君书•修权》讲,“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护功”。宋人所撰纪传体唐代史《新唐书•陈子昂传》讲,“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荀子•大略》讲,“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公以服人,公以治国,已成公论;而不公,则如《管子•七法》所云:“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二)善。清初唐甄《潜书•抑尊》云:“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在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在天下之下。”意谓无论是一般官吏还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必须谦以待众,绝不能自视高贵。《左传•定公五年》云:“大德灭小怨,道也”,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中《吴志•孙皎传》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两句讲的都是以善得众。《尚书•伊训》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西汉杨雄《法言•修身》云:“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北宋林逋《省心录》云:“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云:“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隋代王通《中说•天地篇》云:“过而不文,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以上说的都是对人宽、对己严的自修之道。
  
  (三)慎。儒家经典《礼记》中《大学》篇云:“一人偾事,一人定国。”意谓国君说一句错话就可以使事业失败,谨慎处事就可以使国家安定,说明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北宋王禹偁《待漏院记》中说:“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大政,数以万计的人的性命,掌握在宰相一个人的手里,说话办事,不谨慎行吗?北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事篇》中收录其师程颐语:“天下之事,苟善处之,虽悔,可以成功;不善处之,虽利,反以为害。”唐代刘禹锡《口兵诫》云:“五刃之伤,药之可平,一言成疴,智不能明。”宋代胡宏《胡子知言•文王》云:“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明代张居正《赠毕石庵先生宰朝邑叙》云:“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上述各论,讲的都是慎言慎行。
  
  (四)廉。儒家经典《书经》中《皋陶谟》篇云:“无教逸欲有邦。”意思是说,不使人们贪图安逸,滋长私欲,国家就会长存。《荀子•儒致》也讲:“志忍私然后能公。”意思是说,在意志上能够抑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北宋张载《正蒙•有德篇》云:“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意思是说,名得并不是可高兴的事,只有头脑中没有名利才值得高兴。春秋末孙武所撰军事名著《孙子》中谋政》篇云:“上下同欲者胜。”宋代胡宏《胡子知言•纷华》云:“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宋代林逋《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西晋傅玄《傅子•曲制篇》中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无大于不知足。”


传统官德主要有哪些内容?

1.公忠思想。儒家的官德“贵公”。所谓“公忠为国”是以“公”为前提的。在我国封建时代尽管并未出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明确分野,但家与国、己与群、小我与大我的利益矛盾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为官者在处理这些利益矛盾时,应当“天下为公”、“致公无私”、“先公后私”、“以公为贵”、“利济苍生”。2.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儒家官德思想的精华。它在我国历史悠久,历代统治者都对入仕前的学子和从政后的官吏不断灌输民为邦本的思想。为官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发展社会,就必须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有爱民之心,做到爱民如子。3.持正思想。要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正直坦荡、刚直不阿的气节,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4.清廉思想。“廉者,政之本也”。在我国古代,清廉是对为官为吏者的基本道德要求,即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公生明,廉生威”,千百年来无数事实证明,清廉自守是为官之本。

社会公德有哪些基本内涵?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生活秩序,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这个起码的生活规则。在本质上,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官德是为官之本.那么,官德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看这篇文章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德”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更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是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导向仪”。今天,我们继续“字说为官”,说文解字“德”来探讨官德修养的秘诀。德:一心行直,德者有得河南内乡县衙戒石铭中国古代的官署一般皆有石刻铭文,多用来告诫官员要守德,俗称“戒石铭”。河南内乡县衙的“戒石铭”有一段文: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亡。这句话说的是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乃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如今,官衙犹在,古制难寻。“戒石铭”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已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而远去,但它所敲响的官德钟声依然在我们耳边激荡。江苏省淮安府的御制戒石铭德的异体字为“悳”,《说文心部》:“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内得于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外得于人”,即在正直原则的基础上,身体力行。《说文彳部》:“德,升也。”德的本义是行得正,心真诚,表里如一,后引申为道德、恩德、品行等。古代不同的领域里,“德”字有不同的含义,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兵家以“智、信、仁、勇、严”为将之五德。男子则要求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子则要求孝、顺、和、睦、慈、良、贞、静。总之,德是向善的追求,是做人的基本。何为“官德”?官德是指为行政管理者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为官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官德”建设对道德建设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即“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民风,有什么样的“官风”就会有什么样的民风。《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讲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意思是品德和地位不相当,能力和职务不相当,奖赏和功劳不相当,处罚和罪过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好的。所有这些都强调官员从政道德的重要性。古代读书致仕之人追求的“内圣外王”境界,就是指修身以成圣贤之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内圣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更是历代的为官之道。“德”字揭示了为官者的道德境界和基本要求。官德的要旨是一心为公“德”从“心”,这就是说,德是一种人性的行为,是遵循本心、本性,是植根于人的心田的。不但要“行正、目正”,还要“心正”。“德”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面,遵循本性,本心。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德,得德。为官之德是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心底无私,一心为公。官德见之于行动德的偏旁为“彳”,意为慢慢行走,落实到实践中,德需要点滴的积累而成,不是一时,而是一世。满口空谈很容易,但落实到行动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对官员来说,德就是担当、负责、实干,脚踏实地,干出实绩。官德表现为正直的风韵“德”从十,指代直线,表示有一个正确的标的方向。从目,表示十下的一双眼睛,目光瞄准,直射之意。“德”的异体字为“惪”,即心直,从几个组字的部分看,德不但要目正,行正,还要心正。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官德的标准、要求和风韵。官德的结果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德”谐音为“得”,寓意德者有得。有道德的官员受到百姓的称赞,一群有德的官员组成的清廉政府必然得到百姓的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张衡西汉的张衡在《应闲》有一句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这句话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政德观”。张衡曾任太史令前后达14年之久,多年不升迁。不慕名利的他,特地写了篇《应闲》表明心迹,认为道德比职位更为重要。为何中国文化中将道德置于职位和才能之上?这是因为小到一方父母官,大到一个政权,其道德表现与民心息息相关,不重视官德失去政权,失去天下。直接后果就是作风不正,进而演化为腐败盛行,必定失去民心。

急求:“人品官德”的看法

  你也没说你是什么单位的, 那我是科技工作者. 我给你摘了一篇我们的人品官德的看法,仅供参考: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知行统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品官德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实践意志,决定着其是否能够做到“知行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做到“知行统一”。分析当前一些单位、一些部门影响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主观因素,既有认识不足、不懂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些领导干部人品官德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符合不适应。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培养良好的人品官德,是关系到确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取得实效的重要政治问题。

  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遇到各种发展难题。如果没有立党为公的境界、没有敢于为民请命的精神、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气节,一句话,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作保证,科学发展就不容易深入推进。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像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那种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那种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那种畸轻畸重、忽视协调的做法,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人品官德不纯的表现,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的。良好的人品官德,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些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效果不好,不是领导干部能力才干不行,而恰恰是在人品官德上出了问题。所以,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领导干部既要注重提高能力素质,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人品官德。

  培养促进科学发展的人品官德,就要具备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和工作出发点。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怎么样,第一位的是看其立志为谁当官、为谁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当成为领导干部始终如一的政治立场,同时也应该是第一位的道德追求。只有自觉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为官从政的根本目的,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推动科学发展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就是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任何风头主义者,任何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行为,都是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培养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人品官德,就要始终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是党性坚强、政治坚定的重要表现。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正是由于共产党人保持了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才能够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一个又一个胜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需要贞守的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突出地表现为:始终保持对党、人民、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不怕鬼,不信邪,不为任何风险所惧怕,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不良倾向作斗争,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退让和屈服;不为名利所羁绊,绝不干徇私利而坏公法的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良好的人品官德,需要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与修养中培养。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还要在全社会形成不断砥砺人品官德的良好氛围,畅通民主渠道,健全人品官德评价与监督机制。


如何理解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所谓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即通常所讲的“官德”,是公务人员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自古以来明君贤主都把修正官德放在治国安邦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即使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官德建设”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从小处讲,“官德建设”能够提高公务员个人素质。常修为官之德乃为政者立身之本。公务人员由于身居要职、手握权力,常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利诱色惑,稍有松懈便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拉下水。公务员当学“羊续悬鱼”,坚持以德修身,自警自省自励,慎言慎行慎独,才能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3、从大处讲,“官德建设”能够改善社会整体风气。中国素有“以吏为师”的心理习惯,“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行则草偃。”风吹草随,上行下效。公务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其言行在群众中具有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因而官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加强“官德建设”可以引领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改善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气。


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就《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答记者问  10月17日,国家公务员局对外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纲》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如何正确把握其总体要求?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哪些鲜明的特色?如何系统推进该项工作?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  准确把握《大纲》的总体要求  问: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创新,《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大纲》总体要求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强调要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整体推进。“战略任务”这种提法,在国家公务员局印发的文件中很少使用,说明这项工作确实很重要。同时,强调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培训的问题,而且是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与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等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些要求,实际上是明确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是做好下一步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各项工作的总要求。  第二个方面,明确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的具体要求。包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培训的对象和有关要求等。就培训对象而言,《大纲》强调要开展全员培训,重点对象有两个:一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为这个群体担负的职责重要、示范性强,如果职业道德缺失,就会打击人民群众和普通公务员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所以必须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务员,因为他们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直接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从培训要求来看,重点也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普遍培训和长效机制,要求将职业道德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作为每个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全体轮训一遍。同时要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作为长期培训内容。二是强调培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有效方式,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第三个方面,明确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大纲提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实质等相关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还有中国古代及国外有益经验做法,等等。这里我想具体讲一讲我国古代“官德”修养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媒体报道标题中的关键词。  “为政以德”是中华民族治政的一贯理念。加强官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历来非常重视道德对治理国家的作用,并强调把“官德”作为吏治的核心。所谓的官德,就是居官从政者的职业道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为什么强调让公务员了解我国古代“官德”修养呢?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忠实传承优秀传统“官德”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当然,对古代“官德”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个模块是“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四个专题,这是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第三个模块是典型案例。多用案例教学,用现实的先进典型激励队伍,用现实的反面典型警示队伍,让公务员觉得职业道德培训不是虚的。这三大模块相互联系,构成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内容的整体,各地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全面贯彻落实。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回应了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  问:《大纲》中提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这16个字的提出,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研究制定中国特色公务员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这16个字,是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这么规定,一是继承借鉴了古今中外有益的经验做法,体现普适性,比如爱国思想、为民意识、廉政要求等;二是把握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政治性,比如,如何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如何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如何体现党的宗旨等;三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体现时代性,比如公务员要着力维护公平正义,努力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四是切合了公务员队伍的现状,体现针对性。现在公务员队伍可以说在忠诚、为民、尽责、廉洁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我们建设公务员队伍的目标也可以概括为忠诚、为民、尽责、廉洁四个方面,所以公务员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正是回应了这一现状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目标。这四个方面又细化成14个要素,主要考虑,一方面是便于公务员自己对照各个要素,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另一方面也为公务员管理部门如何采取具体措施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具体方向和路径。  准确把握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三大特色  问:我国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上有哪些鲜明的特色?  答: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如果不强调、不突出、不肯定“中国特色”,就会脱离实际需要,即使提出来,也不会管用。那么,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色“特”在什么地方呢?我理解,一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公务员就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也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二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我国的政党制度相适应,中国公务员不能搞政治中立,无论是否是共产党员,既然你是国家公务员,就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听党的话,接受党的教育和管理,这也是中国特色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三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公仆,都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其工作任务就是要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公务员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就是必须为人民服务。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关键  问:据了解,国家公务员局早在2009年3月就启动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且两年来一直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之一。最近,国家公务员局又下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高度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背后,有什么深意?  答: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久前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对干部德的培训和德的考核是干部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相辅相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也是配合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工作的具体体现。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来认识。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我认为关键是两条:  第一,能够使公务员这支队伍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欢迎。总体上看,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党和人民充分信赖的队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公务员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的、严重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此是不满意的,迫切希望我们不断加以改进,迫切希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才能让人民满意。  第二,能够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确保党长期执政、长治久安。作为党治国理政主体的公务员队伍,其职业道德水平体现着党的执政形象,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评价党和政府的焦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将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必将进一步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问: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下两年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答:国家公务员局从2009年3月启动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两年来一直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广泛动员部署。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部署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6个省区市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有10省区市专门下发文件进行了部署。其他的地方也正计划将职业道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  扎实有序推进。各地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有效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各地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网络、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开展培训,同时,注重加强培训考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将职业道德培训与公务员年度考核相挂钩。  成效初步显现。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良好格局初步呈现。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共识正在形成,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力量正在凝聚,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意识正在强化。  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系统性工程整体推进  问:应该说,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除了按照《大纲》要求抓好培训工作外,国家公务员局还有哪些考虑?  答: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抓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仅“十二五”要抓,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都要抓。要通过这项工作,切实提高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我们突出强调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是忽视公务员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我们的思路是从职业道德建设入手来带动其他方面的道德建设,这样既切合公务员队伍的实际,首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也符合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抓关键带整体。除了抓好培训外,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第一,要进一步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深化对中国特色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积极探索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途径。第二,要注重实践活动与制度建设并举。不仅要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楷模选树、监督评议等主题实践活动,还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要与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时机成熟的时候,要积极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立法。第三,要注重专题教育与文化养成并举。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关文化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机关文化氛围,使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习惯。第四,要注重奖励先进与惩治落后并举。国家公务员局将把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作为评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重要内容和标准,通过表彰楷模、宣传典型事迹等活动,推动在全体公务员和全社会形成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背离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风尚。同时,对那些突破职业道德底线的公务员,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对整个队伍起到警示作用。(孙忠法)这是2012年1月1日的一篇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原文网址:http://www.huatu.com/a/gwy/news/2012/0101/162825_3.html请您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http://ha.huatu.com/) ,以便获取相关消息的最新动态华图官方面试备考课程购买入口:http://t.cn/RAOVaej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上一篇:舟的拼音

下一篇:貔貅怎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