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氏太极图

时间:2024-03-26 22:16:47编辑:分享君

太极图是怎么来的?

现在的太极图,中间是阴阳鱼,周围是八卦符号,据考证,八卦符合起源较早,传说是伏羲氏所创,后来五代十国道士陈抟,即大名鼎鼎的陈抟老祖,在其基础上,添置了阴阳鱼,形成了完善的太极八卦太极图,一般人简称其为太极图,流传至今!
详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46.html?wtp=tt
http://baike.baidu.com/view/50912.htm


来注易经图解啊这本书怎么样?

来知德的学说还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来知德,易学著作今存《易经集注》(本名《周易集注》)十六卷。   《易经集注》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自序曰“像者,乃事理之仿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实理也”,“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己,何以弥纶?故象犹镜也,有镜则万物毕照。若舍其镜,是无镜而索照矣。不知象,《易》不可注也”,“注既成,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错图,又画八卦六爻变自相错图,又画八卦次序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真意”。此亦足见其著书之宗旨。 来知德反对把义理与象数割裂开来,主张“理、气、象、数”四者的统一。他说:“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所谓“流行者气”的“气”是指阴阳二气,天道自然变化的主体是阴阳二气,阴阳变化之理就是阳极变阴,阴极变阳。这里的“理”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气的流行变化必然遵循这个。来知德在解释:“乾,元亨利贞”时说:“元亨者,天道之本然.数也;利贞者,人事之当然,理也。《易经》理数不相离。”这里的“数”和“理”,也含有“天道”和“人事”规律的意思。数在《周易》中主要指卦的爻位,如初、二、三、四、五、上,“对待”主要指阴阳的矛盾对立关系。来知德还认为,不能舍象而言理,他说:“易卦者,写了物之形,象之谓也,舍象不可以言易矣。”“易与诸经不同者,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之理。成寓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以弥纶?”可见,来知德把理、气、象、数融为一个整体。“理”和“气”是宋明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来知德把我国哲学发展的新成就用于指导易学的研究,因而使来知德的易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来知德在强调理、气、象、数统一的基础上,着重象数的研究,并对朱熹的卦变说,完全持否定态度。卦变说始于虞翻,朱熹从而倡之。具体来的图解楼主可参看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062.htm

太极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太极图的真正含义如下:太极图意义深远,其内涵包含了古代智慧哲学,体系出阴阳概念。太极图主要体现观点有三点。第一就是阴阳本是一,把阴阳画到一个圆内,这是阴阳为一。第二就是阴阳互化的特点,由一点点的小阳发展到阳极的时候,一个小阴生出来,同理太极图的另一面,一个小点点的阴,发展到阴极的时候,一个小阳生出来了。第三阴阳互为能量,我们这个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阴阳互相转换需要能量的概念,没有能量这个世界就是一潭死水了,也就没有了宇宙万象与山川河流,没有了生命。一即太极——“道生一”,道是无极,无形无象,无物无状的原始物质,随着运动和变化,它由散而聚,由隐而显,由无到有,生成为一,这个一就是太极。太极是有,无极是无。一即太极,外面的圆圈代表太极。二即阴阳——“一生二”,即“太极生两仪”即为阴阳,阳者为天,阴者为地,黑白两部分为两仪。三即三才——“二生三”,有了天和地,就有了人。天、地、人即为三才。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故万物各具一太极,也就是说,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万物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世间万物了。太极图是线条最简洁、图象最简单的图案,同时她又是最博大精深、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意境,它可以概括宇宙本源。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即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太极中,并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着,以旋转为其运动形式,以“中气以为和”的圆融为运动品质。道无生万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演万物是宇宙万生万有的模式。太极的表象形式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太极的品格就是德一。无极大道所生出的太极,是一气含三、一元四素(象数理气)的物质表象复合体,是生育、滋养宇宙万物的能量源泉,是一切生命结构、运动的主宰。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可以揭示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及其发生、发展、运动的自然规律性。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太极含阴阳,阴阳一分为二,是故太极生两仪。太极生阴阳,阴阳又生化成四象,四象即是四种形象,四象即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然后再由此形成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形象,八卦即是四象演变出来的母象。八卦名:乾、坤、震、艮、离、坎、兑、巽。【扩展资料】太极图的简要解释:《太极图》据传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道家思想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后天太极图》、《八卦图》、《河图》以及《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周敦颐“一方面从陈抟派道家易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并与新的解释,另一方面继承了汉唐以来义理学派的传统······成为宋明道学家解易的先驱。”《太极图式说》是《庄子》“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参考资料:太极图-百度百科

太极的图案和思想的起源是在什么时候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关于“太极”迄今可见文献最早出自《庄子》。太极图式说是《庄子》“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太极图有很多种,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甚至往往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的称之为“太极图”。

太极图案最早出现在哪里?

太极图案有四种说法大家较一致公认,一说太极图起源于远古的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广泛记载;二说太极图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漩涡纹、鱼纹等;三说太极图起源于东汉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四说太极图为宋朝前后的大师如北宋周敦颐、五代宋初的陈抟、宋元之际的佛徒寿涯等人所绘。

练太极拳的坏处有什么

太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但是只要是运动就必然存在风险,因此练太极拳也会有一些坏处:1、伤气:伤气指练太极时心态不宁,练完后气喘不止,气色不佳。练太极时过分注重呼吸,式式要与呼吸配合,结果反而导致呼吸不畅,发生气滞、胸闷、头晕等现象。2、伤力:所谓伤力是指运动过量、过猛,或不均衡等状态所产生的伤害或引起的疾病,练太极时运动量的大小和强度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扩展资料:练太极的注意事项1、站姿端正:练太极,想要身正首先要保持头部正,这样才能避免东倒西歪的现象。头要自然领起,耳听身后,耳听身后是为了保持心理平,。人如果向前看,向前听,气会上升;如果向前看,向后听,气会自然下降。从技击上讲,也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2、适当放松:练太极拳不是越松越好,松到节节贯穿,一气贯通时正好合适。如果再松,影响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就产生了误差。所以松肩、沉肘、含胸、塌腰以形成丹田核心为度,全身各部位松的恰到好处,丹田的核心地位就会自然形成。如果松的不够,或者松的太过,都会影响丹田核心的形成,从而形成误差。参考资料:太极拳—百度百科

中国太极拳的历史?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之后,太极拳先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太极拳开始对外繁衍传播。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陈氏第十五世陈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传拳于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温县陈新庄人李景炎(又名李对,1825~1898)、温县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字镜心,1844~1914)和温县北冷村人王赐信(1815~1890),后五人分别创编出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清末,满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师从杨家学杨式太极拳后,传子吴鉴泉(从汉姓,1870~1942),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人李瑞东(名树勋,1851~1917)师从王兰亭(名永泰,约1829~1893)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师从郝为真(名和,1849~1920)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5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三百多年后,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流传的有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河北省永年县流传的有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北京市流传的有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天津市武清区流传有李式太极拳。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扩展资料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

什么是太极图?

日 月,,,日很亮很热,所以叫太阳,月亮的亮度很低 少阳都够不上 ,所以古人没有给月亮发明新颖的名字,原始社会,立杆测量日影长度,。太极图就是日影长度的记录,太极 所谓极限 冬至 和夏至 就是两个极点,就是太极生两仪了。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 白天,黑夜 , 暖季节 冷季节,两仪生四象, 早晨 中午 傍晚 半夜,,春夏秋冬黄老道家体系,起源于中原 原始社会,关注的事物,都是人的动物本能 和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的总结归纳,,,,天文 气候 规律,在黄帝内经里面是很重要的内容,,

来知德的来夫子坟

来夫子坟是来知德生前为自己看的一块风水宝地。在梁平。破四旧时,被农民挖掘,挖出来时来夫子的肌肤如真人一般,见风后颜色即变。再次证明来知德确实是易学大师,但不及孔子精深。传秦始皇东游挖孔子的坟,得一碑,上书“某年某月某时,有个自称秦始皇的小子要前来挖我的坟”,秦始皇见之大惊,从此一病不起。孔子教弟子“六艺”,但不传易经,易经只传自己的儿子、孙子。孔子是全世界最精通易经人的(韦编三绝)。孔府孔庙是全世界风水最好的地方。孔子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男人,其后代有500多万人分布于世界各地(全部有家谱可考)。梁朝开国皇帝朱温闯进孔府见人就杀,孔府邻居用自己的亲儿子换掉孔氏独苗,使用孔府得以血脉相传。

来知德的风范

万历三十(1602)年,朝廷赦封他为翰林院待诏(朝廷搞文书工作的官),他已78岁,以父亲来朝足疾,母亲丁氏目病,坚辞其职。嘉靖三十一年(1552),来知德以儒学生员中理经科乡试第五名,按规矩,可由邻里乡人出资建举人牌坊。他却为邻里着想,不图虚名,对御史请辞。御史准辞,即书赠清节可风,并送给他30两银子作路费,亦被谢绝。来知德辞职,朝廷御赐其崛起真儒、一代大儒。在他80岁时,皇帝还命地方官府常过问其生活情况,将其奉为国家级的有名学者,享受朝廷优厚的殊遇。万历三十二(1604)年,来知德终老山林,万历丁未(1607)年,朝廷下旨在今梁平县城西农机二厂处来子墓前大道上,修建一座上刻聘君仁里四个钦命大字的石牌坊,以示对来知德的怀念。历史对来知德评价极高,称其是始知千载真儒,直接孔氏之绝学,虽朱程复生,亦必屈服。人们专建来公祠以纪念来知德,因战争所毁,数次修建。

上一篇:三皇五帝时代

下一篇:大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