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由来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扩展资料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
唐朝历史上有 范鑫 这个人物吗?
有的。
范鑫和岑文本都是唐朝有名的忠臣。他们与魏征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皇上面前少有顾忌、敢于直言。李世民登基甫始,面临内忧外乱,内部不得不想方设法对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时代那些元老重臣予以安抚,对忠于李建成、李元吉的余党千方百计加以剿灭招降;外部则时刻提防,以颉利为首的西域诸雄趁他立足未稳,不断挑起边界纷争,意图逐鹿中原。好在有岑文本和范鑫等直臣忠心辅佐,才让李世民在危难之际逐步站稳了脚跟。
李世民刚登基,颉利就率众大举来犯。面对在机动作战和突击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强敌,是战是和李世民犹豫不决,战无疑自寻死路,和无异自取其辱。老臣封德彝力主决战到底,文武百官纷纷附议表示赞同。但长史范鑫却另出奇策,提出倾大唐国库劝颉利退兵。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和谈”的实质与低头投降没什么两样,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建议,理所当然地遭到众官员的攻讦和反对。小小一个长史竟然如此不懂规矩,劝皇上用金银买和平,这显然出乎李世民所料,也让他在公众面前大失颜面,他责骂范鑫寡廉鲜耻,是“软骨头”。但身为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最终还是懂得了范鑫的良苦用心,不暂时屈服等待的只能是生灵涂炭后的残败。于是力排众议,采纳了范鑫的建议。显然,在大厦将倾之际,正是范鑫不合群的逆耳之言,挽救了唐朝,为刚刚经历过风雨的大唐赢得了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有了足够的喘息和休整时间。
颉利犯边这一历史事件让另一直臣也出现在李世民的视线里,那就是当时的史馆编撰岑文本。李世民决定议和后,担心这一段屈辱被载入史册,为他本人添上污点,便私下让专事修史的岑文本略去不写,却遭到岑的当面回绝。岑文本认为身为史官就应该如实记录历史,并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而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事件,劝谏李世民知耻后勇、励精图治。无疑,正是岑文本这番不加修饰的肺腑之言,让李世民“心有戚戚焉”,对他后来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他养精蓄锐、砥砺进取,为唐王朝最终战胜颉利提供了可能。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风雨飘摇中的大唐涌现出了许多赤胆忠臣,范鑫和岑文本只是其中极具典型的敢于驳皇帝面子的大臣。李世民在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中,做到辨识良臣、知人善任殊属不易,对驳他面子、直言无忌的范鑫和岑文本,不是弃而不用,而是大胆提拔,把范鑫擢升为兵部侍郎,将岑文本任命为秘书郎。
诚然,在唐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臣们敢不敢言、李世民听不听劝,与李世民识不识良苦用心、用不用忠臣良将,这些都决定着大唐命运,维系着国家安危。倘若范鑫也和别人一样慷慨陈词,支持一战,或者明明知道决策失误也不作声,那风雨飘摇之中的唐王朝将面临的历史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恐怕其结局在岑文本的笔下将是另一番景象;倘若岑文本不据理力争,而给李世民留足面子,服从圣上旨意,隐讳不写那段饱含屈辱的历史,也许大唐就不会那么快就称霸四海,天下一统;倘若李世民不听苦口良言、不用忠臣良将,打击压制敢于驳他面子的人,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甚至哀莫大焉。那最终没有面子的又何止李世民一人而已,恐怕该是整个大唐——国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摘自《领导科学》)
为什么太子丹要去秦国当人质
春秋战国时期的惯例。
原本是诸侯国的国王儿子到周王室当人质的,为了体现对周天子的忠诚。也有诸侯国间“互质”的。但是到了后来,弱国为了相强国表示自己比较臣服,也会让太子去强国当人质。秦国其实也有公子在赵国为人质。但是不是太子,只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公子。所以秦国并不惧怕赵国。把太子放别国做人质的国家一般都很惧怕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