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6年中国企业发展出现困难的原因
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为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热潮。 2.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历史纵横”的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增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1)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不仅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阶级基础,而且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内在动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第二目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近代中国的历史却没有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民族工业的繁荣景象转瞬即逝,成为“短暂的春天”。教材阐释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背景、概况及其短暂的原因。建议教师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导入。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背景: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变革和国际形势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更激发了实业家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拓植协会等。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由知名华侨人士创办的同仁民生实业会得到华侨的热烈响应,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这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面对外国资本的加紧渗入,洋货越来越多地充斥中国市场,国内第一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这次运动于1904年首先由商务界发起,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1919年达到高潮。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愿望。同时也使国货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3)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北洋军阀政府较之晚清政府,明显地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色彩。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一些资阶级代表人物参与北京政府内阁和地方的活动,他们利用掌握的部分权力,制定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继续发展。 (4)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同时因为出于战争的需求,它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国内市场,进而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这些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于是,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2.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有利的内外条件,使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机遇,但“春天”短暂,好景不长,并且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 (1)发展概况:(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主要表现为: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投资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拓展;轻工业发展显著,一些商品打入国际市场;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建议教师介绍近代民族卷烟工业的巨擎——简照南及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社会环境,使其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向,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表现出工业结构的不平衡,同时,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表现出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因此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第三,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就使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极大的束缚。 (3)“短暂”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进入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蚀闭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三目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材介绍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和概况。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历史纵横”的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增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发展的概况, 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建议教师适当补充材料,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并与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阅读与思考”题结合起来,重点分析在此期间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和插图,思考:造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萎缩的因素有哪些?一是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二是由于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三是由于官僚资本的压榨。 第四目 “民族工业的萎缩”教材介绍了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的原因和概况,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的挤压,加之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不断通货膨胀,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官僚资本有哪些特点?货币急剧贬值对民族工业有何影响? (2)民族工业的萎缩状况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1934到1936中国面临最严重的社会危机
红军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领导人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共八万六千人从瑞金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1881——1936年中国发生的大事(要详细)
1、中法战争:1883年。1886年—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战后,清政府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紧建立北洋舰队,并于台湾设省,开始大力建设。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巴德诺在《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上签字画押之后,清朝承认越南为法国的殖民地,中法战争宣告结束。世人因此约丧权辱国,且签订于清军作战获胜之时,故称中法战争的结果为“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并且在以后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说法不绝于耳,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中法战争发生在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当时,资本主义正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掠夺殖民地的高潮,中国面临被分割肢解的危险。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垄断资产阶级积极推行殖民政策,加紧武装入侵越南,企图进而侵略中国。法国殖民主义者公开叫嚣,占领越南北圻这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他们还主张“帮助反对清政府的人物,使中国南部省独立起来。”中法战争完全是法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其“殖民地为工业出口服务”的目的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严重步骤。2、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提出要在教育、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的制度改革,甚至包括取消八股考试、开放新闻自由、派皇室出国游历等内容,都得到了慈禧的支持,至少是默许,但两个人在人事安排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光绪喜欢用年轻、达勇之人,而慈禧则更依赖老臣。事实上,就在光绪开始变法不久,慈禧就任命心腹荣禄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以保证军队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光绪想要的,显然是逐步打破这种控制。在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一直企图在清朝现有政治体制之外,建立由他控制的议政机构,并由此进入政治核心。他先是上奏设立制度局,后又代他人上奏设议政处、议院。之后,他的学生梁启超又代他人上奏,设立懋勤殿。康有为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几乎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征服了梁启超。他的弟子们,甚至称他为康圣人。显然,光绪帝在与他接触过一次后,也对他产生了极大信任。他和梁启超提到的这些议政机构,光绪帝也非常认可。只是,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当时的清廷高层们对康有为的用意看得十分清楚,进行了全面阻击。百日维新中,康有为及其党人的许多提议都被接受,只有这一条绝不让步。军机处、总理衙门及其他高官们似乎同此一心,绝不让康有为掌握实际的政治权利。慈禧的态度也是如此。总理衙门、军机处大都是她认可的重臣,在她的掌控之中。如果同意开设懋勤殿,意味着光绪可以绕过这两个机构,而直接与不受自己控制的康有为等党人讨论政治问题,这是对她本人权力的挑战,甚至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光绪帝是在发动政变。3、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指挥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谭人凤作十首七言律诗,以悼念死难烈士,称之为“十哭”后又作十首七言律诗,以歌颂生还志士,称之为“十颂”。起义发动后,十余名广西参加战的革命党人在李德山率领下从小东营出发,攻入督署。不久,千余清兵包围督署,李德山率众突围后退入高阳里源盛米店,以米包作掩护,激战一昼夜,清军后用火焚烧米店,起义军纷纷身亡,但罗稳却奇迹般脱离火海,逃回香港。起义失败后,黄兴与胡汉民向孙中山报告广州起义始末书中说:“战之翌日,海防同志数人入米店,据米为垒,抛掷炸弹,营勇不敢近。张鸣岐下令焚烧,惟罗稳走出。”谭人凤十分佩服在源盛米店英勇抵抗清军的志士和罗稳的逃生能力。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发动的一次意义重要的起义。谭人凤不仅是黄花岗起义的主要筹划者和重要参与者,为起义的筹备和发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还是黄花岗革命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为建立和巩固民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同盟会成立后,就把策划武装反清起义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持续策动反清武装起义。对于这些武装起义,谭人凤历来是积极参加,几乎无役不从,先后参加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和河口起义。这些持续不断的反清起义虽然没能成功,但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动摇了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积累了斗争的经验,扩大了革命的影响。4、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武昌起义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区已经宣布独立。各省的起义和独立,汇合成巨大的革命洪流,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全国革命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建立统一的革命政权,改变各省独自为政的状态,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在建立中央政权的过程中,各派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首义地区武汉和同盟会中部总部所在地上海等地方集团。1911年11月,武汉和上海两地分别致电各省,要求派代表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后经反复协商,才决定各省代表会议在武汉举行。就在湖北和江浙两大集团为会议地点展开争论时,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进攻,革命军作战连连失利。12月底,长期在国外领导反清革命的孙中山回到上海。由于孙中山的崇高声望,各省革命党人大都主张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立宪派和旧官僚也认为孙中山堪称总统的最佳人选。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正式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乘专列到南京赴任。当晚,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通过孙中山提出的各部总长名皂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村L戋规定南京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5、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5月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界人士的强烈义愤。5月4日下午二时,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以及工业、农业、医学、政法等十几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并火烧签订21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赵家楼。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反动军警当场逮捕32名爱国学生。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更激起了社会各界义愤,纷纷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开始总罢课。6日,天津、上海等20多所院校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也纷纷谴责反动当局。6月1日,反动政府接连发出两道命令:一道为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一道诬蔑学生爱国斗争为非法行为。卖国竟然有功,爱国反而有罪,反动当局的罪恶行径,刺痛了爱国学生和民众的心,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了。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2000余人走上街头,展开反帝爱国演讲,当天有170名学生被捕。4日4000多名学生上街演讲,又有700余人被捕。消息传到上海,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工人阶级挺身而出,投入反帝爱国斗争的行列、发起影响深远的“六五”政治大罢工。五四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6月5日上午,上海日商第三、四、五纱厂5000多名工人在“不替仇人做工”的口号声中首先宣布罢工。下午,陆家嘴、杨树浦一带多家工厂的2万余工人投入反帝爱国大罢工。随后几天,上海各行业的工人积极响应,10日形成全市总罢工,并发出誓言:“不达惩办曹、章、陆目的,誓不开工”。在此前后,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三罢”高潮。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顽强斗争精神,极大地震撼了反动统治集团和帝国主义。北洋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宣布罢免曹、章、陆的职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法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花岗起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红星照耀中国1936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1、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2、1936年3月7日,德军违反凡尔赛条约进驻莱茵兰。
1936年的中国是什么状况(政治 文化背景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10月10日爆发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 中国参战 1915年12月 袁世凯称帝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是月,中国军阀割据时代开始 1917年7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再次登基,张勋复辟 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死 1926年7月9日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惨案蒋介石叛变革命,同年,8月1日武昌起义爆发,开始国共十年对峙 1928年7月1日张学良东北易帜 1930 年12 月第一次反“围剿”开始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3日,东北全部沦陷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共失败 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将军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中国的1936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1、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1月1日,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之后,又强调了“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说明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因此,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3、《五五宪法》颁布:五五宪草全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发表于1936年5月5日,故名。抗日战争前夕,全国人民普遍要求团结、民主、抗日,国民党政府被迫结束“训政”,重提“还政于民”的老调,并袭用资产阶级民主词句,制成这部宪法草案。共8章,148条。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虽然也规定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民主自由,但同时又规定可以“法律限制”的名义予以剥夺。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4、鲁迅去世: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5、七君子事件:1936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当时选举了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陶行知等人担任执行委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936年
德国历史,有时间划分的
1、日耳曼时期(约70万年前-476年)公元前58年,古罗马军队与日耳曼人在莱茵河以西数十公里处厮杀,那场战斗以日耳曼人的失败告终。公元9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2、法兰克人时期(477年-813年)从509年开始,法兰克人分为3个部族:萨利安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公元800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为日耳曼头领查理曼加冕,建立了法兰克王国。3、德意志立国(814年-919年)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其三个儿子把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成为后来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雏形。其中东法兰克相当于现在的德国西部,地理上称德意志,因为这里的人讲德意志语。公元919年,东法兰克王权落入了萨克森公爵亨利手中,他把东法兰克王国改成了德意志王国,这就是德意志历史的开端。4、神圣罗马帝国(910年-1806年)公元962年,亨利之子奥托一世加冕教皇授予罗马皇帝称号,德意志王国便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1806年,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柏林之后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5、普鲁士时期(1807年-1870年)1815年欧洲各国联军打败了拿破仑,德意志各邦组成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由38个帮联成。 1870年7月14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欧洲各国保持中立,普鲁士获胜。6、德意志帝国(1871年-1932年)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举行加冕典礼,宣布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诞生,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919年6月签订的《凡尔赛合约》,迫使德国割地赔款。7、纳粹德国时期(1933年-1945年)1933年1月30号,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开始了纳粹专制统治,史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德国投降,二战结束。8、战后德国(1946年-)战争结束后,美、苏分区占领德国,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关于德国统一的条约达成于1990年2月13日。扩展资料:从l990年5月5日开始,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6国展开了多轮谈判,最终于1990年9月12日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国际条约》。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对德国的占领状态彻底结束、放弃所有特权,德国统一的所有政治、外交障碍被扫除。统一之后德国政府以庞大的财政支持包揽了整个东部地区的经济改革,从1991到1999年,西部向东部“输血”高达7740亿马克,为东部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前东德公民的个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兑换成西德使用的马克,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全面实现了经济转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