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历转换

时间:2024-03-30 17:53:32编辑:分享君

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

农历与阳历的转换没有规律。遵循的规则不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回。农历十五、十六、十七天叫王,后天叫王。所以,春节的第三十天不是每年的同一天。阴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新月”。“回归年”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365天,5小时,48分46秒)。“新月”是指两个连续的新月或两个满月之间的时间,即29.5306(29天12小时44分3秒)。由于只有354.3672个“新月”,12个“新月”与365.2422个“返年”之间的差异超过10天,并累积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时期,中国历法就采用了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但中国历法与藏历和韩历不同,后者通常相差一两天。农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度和缺度为月计量单位的。它把新月作为第一天,月亮作为第十五天(月亮的第十六天),月亮作为第二十九天(月亮的第三十天)。然而,目前的年表通常用公历的日期来表示。如果要将公历日期转换为公历日期,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查找新编译的公历,例如,公历是1984年6月8日则农历是六月十日。扩展资料:农历发展简史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夏以后,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由阴历换算成阳历的公式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农历与阴历怎么转换的

  朋友,农历(又称旧历、古历等)与阳历的转换,因设计闰月等的处理,很麻烦,还么有找到一个通用的转换公式,一般人可以通过查表(例如相当多的手机就有此功能)。现在给你以下参考资料:

  一,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二 ,公历和农历之间如何转换?
  很多人都一直在找换阴阳历的公式。我也尝试过。曾读过「高平子」天文前辈所着「学历散论」了解古历的变更和阴阳历的缺陷。才知道由於月球转动的不稳定不规则,确定无公式可寻。这也是古代中国每百年必改历的原因。
  阴历最大的问题是在如何置闰。好像不难,因为阴历基本法则如下:
  * 月朔日即是初一
  * 月以中气得名
  * 以包含雨水中气月为正月,即是「寅」月
  * 月无中气者为闰月,以前月同名

  如果,日月转动循还有规则的话, 推演一套阴阳历转换的公式并不难。问题在有时一个太阴月比一个太阳月还要长。如此一个太阴月就有可能包括两个中气。此双中气月后的阴历月名就全部乱掉了,直到下一个「假」闰月后才调整过来。
  一般人接触到的阴阳历是民用历法,它是政府颁令的以东经120度计算的历法或称中原标准时间或北京时。如果,我们用不同时区、不同经度为子午线来重新计算阴阳历,民用历法的置闰法则出了很大的问题。不同时区的闰月可能落在不同月。换言之,在一百年内,任何两个时区的闰月顺序模式是会不相同的。
  高平子前辈书中提到了「历理置闰法」。如果应用历理置闰法到不同时区,则所有不同时区的闰月都落在相同月。如此不同时区、不同经度的阴阳历置闰之问题就消失了。民用置闰和历理置闰的不同是:
  * 在民用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则该阴历月包含那个中气。
  * 在历理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月朔日时间必须在中气时间之前,则该阴历月才包含那个中气。
  简言之,民用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历理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时、分、秒。由此可知,没有精确的太阳和月亮的时间数字,阴历的闰月可能会排错了。
  基於这些理由,我着手寻找天文公式计算精确的太阳和月亮在纬度的时间。当年没有网路,发了大半年於美国南加州各大图书馆及大学,找寻答案。1993年出版了「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后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今年2002从网路资讯,确定太阳和月亮时间的精确度后,百忙中重新整理资料,提供给需要阴阳历转换公式的朋友。
  整理出的太阳和月亮时间数字是从西元1年到2246年。有历理和中国民用两套历法。数字内容清清楚楚的看出民用历法的敝端。例如,从西元1600年到2246年,民用历法双中气的阴历月有22个,历理历法只有5个。民用历法甚至在2033、2128和2242年中,三个月之间居然跑出两个双中气;换言之,三个月中多出两个「假」闰月。前后12个阴历月中有三个闰月,闰月的去留造成许多学者的讨论和困恼。历理历法在此三年中,却没有发现到双中气阴历月。闰月的去留只要把双中气月后的「假」闰月取消,则历理历法近乎於完美。
  由此可知,民用历法问题很大,应该废除。上次阴阳历重大改历在1645年,已经超过350年。随着天文科学的进步,中国阴阳历应该使用较精确的历理历法。免得后代子孙再浪费时间讨论置闰去留的问题。
  阴阳历应用在八字算命、紫微斗数、农民历、遁甲历最多。很多人不知道排八字只用阳历而不用阴历。发了许多时间在研究阴阳历的转换。其实八字只使用太阳中节气,和月亮没有任何关系。紫微斗数则需要阴历日期去排命盘。美国时区的阴历日期有一半和中国时区的阴历日期差一天,因为时差超过12小时;初一就可能在不同日之故。有位在加拿大职业算命的朋友,精通八字和紫微斗数,研究其女命盘。八字论父母,合情合理。斗数父母宫,看不出自己影子。后来,在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发现了「差一天」之解答。
  曾有一位退休博士用了近三十年找寻阴阳历的公式,问遍两岸各大天文台,得不到答案,直到发现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最后,希望我重新整理的中国阴阳历的天文数字和原始程式,能给有求知欲於阴阳历转换方法的读友一个答案,以免得不到答案而遗憾终身。
  中国阴阳历的天文数字和原始程式用简单英文阐述,
  请从下述 Chinese Lunar Calendar 进入。
  --------------------------------------------------------------------------------高平子 Kao Ping Tse”1888-1970〔是中国近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学者之一。他没有接受正规的天文教育。凭着对天文的酷爱,自己研读天文书籍。因为他对天文的贡献,在他的百年冥诞,月球的一个环形月坑以他的名字为名。位置在月球东经87.6度,南纬6.7度, 直径34公里,为国争光。


  三,查表转换
  http://www.enterdesk.com/wnl.html


上一篇:易经免费取名

下一篇:名字算姻缘